- 46.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1 基础巩固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窃计欲亡走燕
[解析] A项,“不”通“否”;B项,“缪”通“穆”;C项,“孰”通“熟”。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明年复攻赵
D.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A项,古义为“走向前,进献”,今义为“向前行动或发展”;B项,古义为“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或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C项,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有相同意义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动词,拉弓。A项,动词,让;名词,使臣。C项,动词,宠幸;副词,幸好,侥幸。D项,动词,辜负,对不起;动词,背着。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项,均为介词,在。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拿,用;介词,因为。D项,介词,趁机;介词,因为。
[答案] C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王必欲急臣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归璧于赵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⑤逆强秦之欢 ⑥秦贪,负其强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④/②③/⑤⑥
10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B
6.下列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徒见欺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不拘于时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如姬父为人所杀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②④⑥
[解析] ①句是“见……于……”表被动,②句为“见”的被动形式,③句为宾语前置,④句用“于”表被动,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⑥句为“为……所……”的被动形式,⑦句为定语后置。
[答案] D
7.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解析] “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答案] D
8.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史记》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其中“本纪”是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的。
C.“布衣之交”是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刎颈之交”是说朋友患难与共,刎颈不悔,指生死之交。
D.“九宾礼”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文中指九宾排列在殿中,依次传呼,接蔺相如上殿觐见本国国君。
[解析] “本纪”应该是“记历代帝王政绩”。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文]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0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乙文]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
B.相如引车避匿 引:掉转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到……地方去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
[解析] 去:离开。
[答案] C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C.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D.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解析] 蔺相如“叱”的是秦王及其左右,因此排除A、D;“奋其气”是动宾结构,而不是相如“一奋”,因此排除A、C;再通过最后一处断句,“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验证C、D有误。因此,选B。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将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话从侧面烘托了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突出了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10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解析] 廉颇认为自己有战功,而蔺相如不但出身低,而且只是一个文臣,内心不甘居其之下。“徒以口舌为劳”,还是认为蔺相如是有功劳的,只是没有他的功劳大而已。
[答案] B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孰与”特殊句式,“鄙贱”“宽”“至此”等几个词语的翻译。
[答案] (1)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参考译文]
[乙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又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
三、语言表达
13.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人学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冰冷 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 逻辑
(2)慈悲 戏剧性 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10
14.学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却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上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广告语。
要求:①内容明确,特点突出;②语言通顺,有感召力;③不超过24字。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国家,廉蔺尽弃前嫌;看京剧,弘扬民族文化。
15.将下列语段换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有客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的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的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他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他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练习2 能力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一百多亿年前的一个时空奇点大爆炸而产生的。在这个时空奇点,目前所知的物理理论都不适用。但这个理论产生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并非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________,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火劫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宇宙创生是周期性的。从一开始对大爆炸时空奇点________到提出周而复始的火劫模型,科学家取得了不小的理论进展。但这个模型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又提出了反弹学说。这个理论可以解决宇宙大爆炸理论所面临的初始条件的疑难。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解决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不再发生。科学家发现,真正要揭开宇宙形成之谜,就要找到宇宙开端大爆炸产生的原始引力波,遗憾的是,原始引力波至今没有被观测到。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中国科学家________。中国科学院提出了“阿里计划”,即阿里原始引力波探测实验。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提出了很多假说。(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国的物理学家将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们也相信,宇宙起源之谜终将被解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白璧无瑕 苦思冥想 捉襟见肘 义不容辞
B.无懈可击 思前想后 捉襟见肘 义不容辞
C.无懈可击 苦思冥想 一筹莫展 当仁不让
D.白璧无瑕 思前想后 一筹莫展 当仁不让
10
[解析] 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语境中用了否定句式,指不是没有漏洞,不是指不完美,应选“无懈可击”。苦思冥想:深沉地思索。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反复思考。“思前想后”强调反思,与语境不合,应选“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语境强调没有计策、办法,应选“一筹莫展”。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语境指应该做的事,与道义无关,应选“当仁不让”。
[答案] 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弹学说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开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B.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吸收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开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不再发生。
C.反弹学说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产生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D.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吸收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产生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解析] B.语序不当,“不仅”移到“反弹学说”后面;句式杂糅,删去“不再发生”。C.搭配不当,“解决”与“成果”不搭配。D.语序不当,“不仅”移到“反弹学说”后面。
[答案] A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但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
B.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C.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D.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但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
[解析] “理论预言”紧接上文“假说”,“世界科学家”与下文“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国的物理学家”衔接紧密。“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与“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衔接紧密。
[答案] D
4.下面是某征文启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应征稿件必须是作者原创的,看到了剽窃等问题,将取消参评资格。作者同意授权主办方汇编作品,如不同意,请作者说清楚。征文活动设一、二、三等及优秀奖好几个。组委会聘请名头很响的专家担任评委,面向社会公示后确认。拟定于6月在春城举办征文颁奖典礼,届时邀请文化学者来现场为获奖者颁奖。欢迎广大文友不吝赐稿。
10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解析] “看到了”“说清楚”“好几个”“名头很响的”“来”五个词语或字在此段语境中口语色彩很浓。
[答案] (1)“看到了”改为“发现” (2)“说清楚”改为“说明” (3)“好几个”改为“若干” (4)“名头很响的”改为“著名” (5)“来”改为“莅临”
5.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关部门启动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从下面候选人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推荐词。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运用排比、比喻手法,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不超过90个字。
焦裕禄 袁隆平 郎平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焦裕禄):他把手伸向远方,像一艘巨轮,开拓着前进的道路;他把心交给群众,像一支蜡烛,燃烧着奉献的灵魂;他把情洒向大地,像一粒磁石,散发着独特的力量。
示例二(袁隆平):他像一头黄牛,默默耕耘在田畴,让地球战胜饥饿;他像一朵白云,缓缓漂浮在天空,让名利远离自己;他像一只蝴蝶,翩翩飞翔于丛林,让梦想抵达花丛。
示例三(郎平):她像一支利箭,把拼搏精神射向远方,诠释了奋斗的内蕴;她像一只蜜蜂,把无私奉献注入体内,抒写了人生的赞歌;她像一支号角,把青春追求融入乐声,唤醒了大国的梦想。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认为,只要自己的本心是美好的,而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自己的陋室不简陋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朋友都是有学问的人。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极为沉痛。
[答案] (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0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璧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解析] 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依据句中的关键名词、虚词等进行断句。语句中的“廉将军”“赵王”为名词,作主语;“曰”为对话词,此处应断句;“然”“矣”为句首和句末虚词,要断开,据此可运用排除法先排除A和C。“顷之”表时间短暂,一般放在句首,可排除B,即可得到答案D。
[答案] D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
B.相国,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也称宰相、丞相。
C.金,指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后来为货币的代称。文中指钱财。
D.斗,中国古代容量单位,十升
10
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指盛粮食的器具、酒器。文中指一斗米做的饭。
[解析] A项,“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错,应该是“楚、魏二国”,并非指国君。
[答案] A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在被困之时,没有贪生怕死,他派出了精兵锐卒并且亲自搏战,但最后还是被秦军射死了。
B.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包围了邯郸一年多,几乎就要攻陷城池,等到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了,秦军才离去。
C.廉颇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他被重新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回来了。因此,廉颇就想把这些趋炎附势之徒赶跑。
D.赵使者因为接受了郭开的贿赂,所以在见过廉颇之后,回报赵王时说的话完全不符合其见到的实际情况。
[解析] D项,使者说的话并非完全不符合,至少说了“尚善饭”。
[答案] 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重点是“市道”“固”“有何……乎”;(2)重点是“阴”“使”。
[答案] (1)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了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2)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当将军。”赵王因此就任命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而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有了异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办法,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赵国)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围困。
10
自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王采纳栗腹的计谋,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池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了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廉颇)把它攻占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他还能不能被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但)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被赵国任用。”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10
相关文档
- 高二语文教案:第7讲 《廉颇蔺相如列2021-06-0814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2021-06-089页
- 高二语文导学案:4-11《廉颇蔺相如列2021-06-085页
- 高中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ppt2021-06-0882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6:第2021-06-087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9:第2021-06-087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8:第2021-06-0710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7:第2021-06-075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2:第2021-06-078页
- 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第11课 廉颇2021-06-07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