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3 KB
  • 2021-06-08 发布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 考生注意: ‎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4页。‎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花近高楼伤客心, 。(杜甫《登楼》)‎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是“ , ”。‎ ‎2. 按要求选择。(5分)‎ ‎(1)你的好朋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某校举行了一场小型义卖活动,当地报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发表了一篇新闻稿。以下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义卖活动如期举行》 B.《今天真是因吹斯汀》‎ C.《情满天下爱溢乾坤》 D.《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共13分)‎ 礼制国家的形成 ‎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丑态。‎ ‎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答应了。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如此,诸臣“竟朝置酒,无敢谨哗失礼者”。‎ ‎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痛恨儒者,然而此次机会却完全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 ,借着此次机会,刘邦完全体会到能否建立“礼制”,将会是稳固汉朝皇权之关键。此时也注定了汉朝儒学“国教化”的命运。“礼制国家”的蓝图并非叔孙通发明的。‎ ‎⑤那么,这个蓝图的制作人又是谁呢?‎ ‎⑥从叔孙通的时代过了七八十年,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他阐述统治天下的八种纲要。这八种大纲按顺序分别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礼”被安排为其首,显然便代表在司马迁的脑海里,“礼”就是汉朝之存续与建立最需要的一种原理。甚至如其开头所宣扬,认为“礼”为“宰制万物,役使群众”的“美德”,“礼”不但是每个人个体生存的最高规范,同时也是将秩序与安宁带给整体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这应该是司马迁将“礼”列为八纲之首的原因。‎ ‎⑦在司马迁的思考中,“礼”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史记》“八书”的“礼书”,首 段赞扬“礼”的重要,第二段叙述礼制从战国时期到现在(即汉武帝)的整个过程。接着,以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说明“礼”的意义与内容,而这部分的论述竟几乎都可在《荀子》中找到。事实上,在没有直接摘录《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中,若我们考虑第二段所叙的,从秦朝到汉朝历代皇帝间礼制的演变是荀子逝世之后发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后有一些司马迁本人对“礼”的重要性发的感叹,司马迁关于“礼”功用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依《荀子》的内容写成。如果《史记·礼书》中的内容能代表汉朝礼制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可以进而推论: 。‎ ‎⑧由于汉朝逐步引进礼制,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制,故礼制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如此,荀子礼治论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的框架视野,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这让“礼”的重要性不因汉朝的消失而减缩,反而让中国知识分子透过不同的礼制论重新表述“礼”的重要性。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 ‎3.请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 ‎ ‎ ‎4.第③段叙述叔孙通的建议及落实情形,对此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意识到秩序对统治的重要,因而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 B.前朝儒生叔孙通深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确立了礼制。‎ C.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 D.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确切地说 B.退一步说 C.也就是说 D.总的来说 ‎6.请结合前文内容,补充第⑦段末尾“推论”的内容。(2分)‎ ‎ ‎ ‎7.对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收束全文,强调荀子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 B.感叹荀子礼治论方面贡献被人遗忘,呼唤建立现代礼制社会。‎ C.呼应首段,突出荀子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意义。‎ D.统摄前文,得出荀子礼治论具有超越国家和时代作用的结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天空的道路 傅菲 ‎ ①到瓢里山,已是傍晚,雪花铺在草坪上,一片银白。瓢里山,一个漂浮在水上的名字,一座誉为候鸟天堂的内湖小岛,它就像悬挂在鄱阳湖白沙洲上的一个巨大鸟巢。岛上没有酒店,向导把我送到他的一个叫鲅鱼的朋友家夜宿。‎ ‎②我是个热爱城市生活的人,尤其我居住的小城,信江穿城而过,山冈葳蕤,但我还是像患了周期性躁郁症一样,不去乡间走走,很容易暴躁——我不知道城市生活缺少了什么,或者说,心灵的内环境需要一种什么东西来填充。今年二月,我正处于这种焦灼的状态,一场意外的雪,给了我去鄱阳湖的理由——去看一场湖光雪景,群鸟歌舞。‎ ‎③被范仲淹誉为“小南海”的瓢里山,屋舍稀落,掩映在“白”树从中。树是槐树和香樟,高大、浓密,从视野里喷涌而出,像披戴雪花编织的帽子,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在银色湖面上游弋的船帆。白鹭、天鹅、鹳、鹤,不时惊起,俯冲低空,与灰茫茫的天空、白皑皑的草地融为一体。鲅鱼的房子是用鹅卵石砌的,房顶用密密匝匝的芦苇盖实,屋后的小院通往一片开阔的鱼塘。鲅鱼对我的意外造访,很是兴奋,说:“僻壤之地,喝点酒驱驱寒吧。”鲅鱼的房子不大,有四个房间。我们喝酒的厅堂摆了三只塑料桶,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壁上悬着一个马灯和一个可以戴在头上的矿灯。塑料桶里分别放着田螺、泥鳅和小鱼。鲅鱼说,这些是给客人吃的。西房是卧室,有一个书橱,满满地排列着有关鸟类的书,还有一个药橱,放着药瓶和纱布。‎ ‎④鲅鱼四十五六岁,戴一副黑边眼镜,土墩一样厚实,皮肤黝黑,手指短而粗,他一边喝酒一边说起他自己的事。他原来在城里的一个文化单位上班,经常陪一些摄影家到瓢里山采风。有一年冬天,他听说一个年轻人为了抓那些猎鸟的人,在草地上守候了三夜,在抓人时被盗贼用猎枪打死,身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硝孔。之后,鲅鱼选择了这里,在年轻人当年蒙难的地方,盖了这片陋舍,辞了职,离了家,与鸟为邻,与湖为伴。湖边的夜晚,犹如糨糊,浓稠,黏湿。呼啦啦的风扑打着门窗,窗外银白蒙蒙,那是寂静和落寞的颜色。东边的房子里传来嘎嘎嘎的鸟叫声,鲅鱼说,那是鹳饿了。鲅鱼提着鱼桶,往东房走去。我也跟着去。东房铺了一张床,床上有四只鸟,鸟的身上穿着旧衣服缝制的小袄,样子有点滑稽。鲅鱼说,这几只鸟都是受过伤的,怕冷。他又说:“不同的鸟叫声不同,体形和颜色也不同。天鹅形状似鹅,呃呃呃地叫,像歌女练声,体形较大,全身白色,上嘴分黄色和黑色两部分,脚和尾都短,脚黑色,有蹼。白鹭羽毛白色,啊啊啊,叫声里透露出一种孤独。鹳嘴长而直,羽毛灰色或白色或黑色。鹤头小颈长,叫声尖细,嗨嗨嗨,羽毛灰色或白色。”‎ ‎⑤这四只鸟,像失散离家的孩子,一看见鲅鱼,就像见了双亲,格外亲热——伸长脖子,张开细长的嘴,一阵欢叫。我辨认得出,这是三只鹳和一只白鹤,它们就是鲅鱼的客人吧。鲅鱼把小鱼一条条地送到“客人”的嘴里,脸上游弋着捉摸不定的微笑。他一边喂食一边抚摸这些“客人”的脖颈。鲅鱼说,这四只鸟已经养了一个多月,伤口愈合了,但体质还没恢复,等过了雪季,阳春通暖,它们就可以回归自然,回到它们的另一个故乡。他的声调是散淡的,夹裹着幸福的忧伤。 ‎ ‎⑥这个夜晚注定是漫长的——不是因为雪夜的惆怅和荒野的孤寂。我甚至想象不出,候鸟迁徙到西太平洋的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他会不会一边割草养鱼,一边默念着时光,等待候鸟的来临?瓢里山的等待一年比一年荒老,这样的荒老是一种坚韧,也是一种信仰。我反复咀嚼鲅鱼说的一件事:2000年冬,鲅鱼救护了一只丹顶鹤,养了两个多月,日夜看护,到迁徙时放飞了,第二年十月,这只丹顶鹤早早地来了,整天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鲅鱼一看到它,紧紧地把它抱在怀里。以后每年,它都在鲅鱼家度过一个肥美的冬季。去年,丹顶鹤再也没来,鲅鱼失魂落魄,还为此喝闷酒,醉过不止一回。 ‎ ‎⑦第二天早晨,太阳彤红地升起,浑圆、壮阔,映衬着无边的雪光,鸟群遮蔽了天空,鄱阳湖的涛声远远传来,依然令人惊骇。鸟声此起彼伏,像音乐的海洋。我想起泰戈尔老人的话:上岸之前,我们是陌生人;来到你的岸上,我是你的宾客;离开你的岸,我们是朋友。 ‎ ‎⑧那一只只鸟,就像一团团白色的火焰,在燃烧。天空布满了鸟的道路,大地上也一样。‎ ‎(有删改) ‎ ‎8.请分析第①段中加点的“巨大鸟巢”这个喻体的妙用。(3分) ‎ ‎ ‎ ‎ ‎ ‎9.第③段较为详尽地写了鲅鱼的房子及陈设,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3分) ‎ ‎ ‎ ‎ ‎ ‎10.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赏析。(5分) ‎ ‎ ‎ ‎ ‎ ‎ ‎ ‎11.请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4分)‎ ‎ ‎ ‎ ‎ ‎ ‎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共9分)‎ 山花 唐·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注]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一带)人。玄宗天宝十年(751)进士,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有《钱考功集》。烧溪:红花映照在水中,似火烧,使溪水显出一片火红。‎ ‎12 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一联 B.二联 C.三联 D.四联 ‎13.这首诗以花喻人,以下对所喻之人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 A.落魄才子 B.隐居高士 C.被贬官员 D.山村思妇 14. 本诗是怎样表现山花之美的?请结合其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 ‎ ‎ ‎ ‎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 (1)盖在殷忧( ) (2)诚能见可欲( )‎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简能而任之  简:简化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物:事物     ‎ ‎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   D.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冲动  ‎ ‎17.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克终者盖寡 B.①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而况于明哲乎 C.①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①而况于明哲乎 ‎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青取之于蓝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4分)‎ ‎ ‎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分)‎ ‎ ‎ ‎1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 B.第一段用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 C.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D.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 ‎20.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任选其一并阐述其作用。(4分)‎ ‎ ‎ ‎ ‎ ‎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叶子肃诗序 明·徐渭 ‎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 ,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衡:准则、标准 极工逼肖:非常精致和相似 ‎ ‎21.“序”是一种文体,我们曾学过属于这种文体的文章《 》。(1分)‎ ‎22.文章开头讨论人学鸟言和鸟学人言,意图是 。(2分)‎ ‎23.下面文言部分中有三处停顿,请用“/”标出。(多标不得分)(3分)‎ ‎ 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 ‎24.对第二段划线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句中“语虽苦而能遣”的意思是“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派遣”。‎ ‎ B.这个长句从多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叶子肃诗歌的精彩之处。‎ ‎ C.作者用对比法和由果到因的推论分析了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 D.四个“其情……故……”构成排比强化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25.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所提倡的写作观念。(4分)‎ ‎ ‎ ‎ ‎ ‎ ‎ 三 写作 70分 ‎26.阅读下材料,根据材料作文。‎ 当今世界,“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有人说:“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答案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万方多难此登临。‎ ‎(2)多情自古伤离别。‎ ‎(3)侵晓窥檐语。‎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按要求选择(5分)‎ ‎(1)答案:B 分析:B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就是实现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到那时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适合用来激励友人。‎ ‎(2)答案:D 分析:“义卖活动”是一种公益活动,是奉献精神的体现,A项,没有体现出奉献精神;B项,“因吹斯汀”是英语“有趣的”的英译,很多人不理解,作标题不合适;C项,小型义卖活动不能体现情满天下爱溢乾坤的意义;D项,合适。‎ 二 阅读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第3-7题 (12分)‎ ‎3.答案:刘邦出身平民不熟悉仪礼,大臣战功出身也不懂礼仪,因此汉朝建立之初缺乏国家礼仪的规范,朝廷呈现无秩序的状态。‎ 分析:注意对主要事件概括,汉初的朝廷礼仪,原因是“刘邦”和“群臣”的因素,据此进行概括。‎ ‎4.答案:D 分析:“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无中生有。‎ ‎5.答案:C 分析:根据文意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内容的解释,应该填“也就是说”。‎ ‎6.答案:汉朝礼制的原理就是来自《荀子》的礼治论。 ‎ 分析:根据文章的结尾的内容“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可以断定“汉朝礼制的原理就是来自《荀子》的礼治论。‎ ‎7.答案:B 分析: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只是介绍相关内容,“呼吁建立现代礼制社会”属无中生有。‎ ‎(二)现代文阅读 第8-11题(15分)‎ ‎8. 答案:“巨大鸟巢既形象地写出了小岛的外观特征,(1分)又呼应前句中“候鸟天堂”,突显其栖息功能,(1分)更暗含下文作者对鲅鱼精心呵护鸟儿壮举的褒扬之意。(1分)‎ ‎9. 答案:直陈房子及陈设的简陋,(1分)展现鲅鱼生活之艰苦,(1分)暗示了鲅鱼悉心看护鸟类公益事业的忘我精神。(1分)‎ ‎10. 答案:前一句,运用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群鸟在朝霞映衬下飞舞的壮美景象,预示着蓬勃的生命力;(1分)后一句既展现了鸟回归自然的自由之美,(1分)又赞美了鲅鱼们的大爱给鸟儿、给人类自己拓宽生命之路,也隐含深沉的呼吁之意。(1分)此段以诗意的文字收束全文令人回味,点明题意,结构也更为严谨。(2分)‎ ‎11. 答案:本文满怀深情地褒扬了一位环保人士的坚守寂寞,呵护候鸟的大爱情怀。(1分)鲅鱼的离群索居,甘受艰苦与孤寂所换来的内心宁静、淡泊和大爱回归,(2分)对于当下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空虚的公众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教育作用。(1分)‎ ‎(说明: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怀,1分;根据文中内容理解鲅鱼的作为和价值,2分;针对当下社会公众的“急功近利、浮躁空虚”发现教育作用,1分,如果没有明确针对性,抽象空洞讲教育作用,不给分。)‎ ‎(三)诗歌鉴赏 第12-14题 (9分)‎ ‎12. 答案:B 分析:颔联、颈联对仗 ‎13. 答案:B 分析:这首诗真正含义实际上是以山花比喻隐居高士。‎ ‎14. 答案示例: 首联正面描写,写出山花色彩艳丽、分布广阔,让人陶醉沉迷。颔联侧面烘托,野客未来,流莺已至,写出山花之美的吸引力。颈联通过写自己赏花的心理感受来表现山花之美。唯恐风起花落,往往到黄昏都不舍离去,可见山花之美。尾联通过与桃李对比(或化用典故)来赞美山花美胜桃李,并和桃李一样有“下自成蹊”的魅力。‎ ‎(说明:“怎样表现”3分,四个点答出任意三个即可;与“怎样表现”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概述2分。)‎ 诗歌理解分析:‎ 山花既无美名,又处山野之间,但却色泽艳丽,光彩夺目,照亮了整个山坞,那灿烂的颜色映入山间溪水,整条小溪都似乎被燃烧起来。一句已写出山花色彩之艳丽异常,且分布的范围极为广阔,正是因此,树树枝枝都使人陶醉沉迷。这两句正面描写,如同大笔渲染,一片红艳展现眼前。‎ 接着第三句和第四句转而从侧面烘托。野客未来,流莺已至,足见花的吸引力已达到人与物共感的地步。五、六句写自己赏花的心理和感受,细细欣赏,爱怜万分,唯恐风起花落,流连难舍,往往到黄昏时分仍不舍离去。从心理感受的层次进一步渲染花的迷人程度。最后以“胜桃李”作出明确的判断,并且如同桃李一样,“下自成蹊”‎ ‎,这对处山间僻野且无名分的山花而言,其感召力其实已远远超过桃李。‎ 大历诗人大多逃避现实,隐处山林,诗多写景物或隐居生活,曾被人讥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但是,他们由于经历了唐王朝的盛衰巨变,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不得不选择避世之路,诗中也多有对往昔的回忆,钱起的这首诗真正含义实际上是以山花比喻隐居高士。‎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 ‎15. (1)深切地 (2)如果,果真 ‎16. 答案:C 分析:A项“简”,选拔;B项“物”,他人;D项“冲”,谦虚 ‎17. 答案:A 分析:A项两个“盖”都表推断语气;B项两个“而”,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递进;C项的两个“之”前一个代词,后一个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两个“于”前一个“对于”,后一个“从”。‎ ‎18. (1)(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4分)‎ ‎ (2)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2分)‎ ‎19. 答案:D 分析:D项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20.比喻论证或对比论证,举例并分析(4分,论证方法1分,举例1分,分析2分)‎ 分析: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先用比喻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继续用比喻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第二段还以历史为鉴,举例论证应当居安思危。‎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 题 (13分)‎ ‎21. 《白莽作<孩儿塔>序》‎ ‎22. 明确模仿不会改变本质的道理,引出后文关于写诗模仿和独创问题的讨论。‎ ‎23. 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 ‎24. 答案:C 分析:没有分析作品的不足 ‎25. 要点:(1)写作要写出真情实感 (2)文章要有独创性 翻译:‎ ‎ ‎ 人有学作鸟的语言的,他的声音象鸟,而本性还是人;鸟有学作人的言语的,它的声音象人,而本性仍然是鸟。这就可以划定人与鸟之间的不同特征了。现在那些作诗的,又有什么和这不一样呢?他们不是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并且标榜说这一首诗是什么体,那一首则不是;这一句象谁的,那一句则不象。这样的作品即使摹仿得极其工细、极其近似,还是免不了象鸟在学人说话一样。   至于我友人叶子肃的诗,就不是如此。他的作品情感坦荡而直率,所以语言不隐晦;他的作品情感自由而开阔,所以语言不受拘束;他的作品情感喜悦多而忧愁少,所以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排遣;他的作品情感追求高尚而以卑下为耻,所以语言即使很简略而含义却很丰富。这就是所谓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啊。就他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来评论他自己所发表的,提醒他改正细小的缺点,从而不断精炼到极其纯净的境界,这就是徐渭所要奉献给叶子肃的话啊。假如说他某一篇不象某体,某一句不象某人,这怎么算得上是理解叶子肃呢?‎ 三、写作(70分)‎ 作文分析:‎ ‎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围绕“富有”展开,“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其实这个观点是应该反驳的,主要围绕“富有”的内涵分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更应该注重精神方面的;“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我们应该不断追求,寻求新的进步。“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应该树立长远的眼光,心态和眼光的重要性等。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当你处在一个局促的格局中时,将眼光放远,专注于那许许多多尚未得到的,尽量撑大自己的格局,切莫做井底之蛙;当你已经达到某个“富有”的标准时,将眼光放远,想想自己还有什么未完成,还有什么要追求,从而不留遗憾。参考立意:1.从多元角度看待富有;2.眼光成就富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