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为了加强对华贸易战的效果,需要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国对中国进行多边共同施压,使美国对华贸易战更加有效。目前美国政府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但美国是以欧盟在未来40天内要满足诸多苛刻条件为交易。它要求欧盟与美国合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中国的“贸易扭曲”政策提起申诉。美国国内对于这种施压方式也更为认可。在美国国内,那些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贸易战的利益集团,大多也主张美国与欧盟等各方联合对华贸易施压,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美国单方面遭受中国贸易报复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积极加强与欧盟在贸易问题上的合作。在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方面,中国应与欧盟抱团取暖而非被美国各个击破。中欧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6年,中欧贸易总额为547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国出口3390亿美元,进口2080亿美元。虽然中欧之间也存在贸易逆差,不过这主要是双方的贸易结构和生产链不同造成的,体现了贸易互补性,符合双方的合作共赢。与此同时,中欧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贸易沟通机制,在反垄断调查、政策补贴和企业并购等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对于双边贸易摩擦也能及时沟通和处理。‎ 为了防止在对华贸易战上出现“美欧合流”,中国要积极加强与欧盟的沟通,要让它认识到一旦追随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那么欧盟恐怕是为他人火中取栗,得不偿失。对于“美欧合流”对中欧合作的利害关系,中国要晓之以理,还要坚守中欧双方在维护开放贸易格局上的共同立场。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依然要求维护开放的贸易格局,中欧双方在此问题上持有共同立场,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手段,中欧双方都持非常强硬的反对态度。维持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于欧洲经济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面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粗暴方式,欧洲一些国家认为需要“以牙还牙”。中欧可以在应对美国贸易战方面抱团取暖,比如共同应对钢铝关税等问题。只要中欧加强合作,欧盟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才能更加强劲有力,不仅能尽可能维护欧盟的自身利益,也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摘编自“光明网”2018年3月30日文章《应对美国贸易战,要防止“美欧合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欧盟是中美共同的重要贸易伙伴,被卷进对华贸易战,对它本身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B. 中欧贸易对于中国来说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是欧洲参与对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C. 中欧对全球贸易的理解有很多相同点,一个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欧洲也是有利的。‎ D. 中欧加强合作会进一步加深美欧贸易矛盾,美欧合作长期形成的积怨很难化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交代本文写作的背景,提出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B. 第三段的具体数字表明中欧贸易差额巨大,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互补性。‎ C. 文章预测了美国联合欧盟对华贸易战的两种原因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 D. 最后两段解决问题,防止“美欧合流”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强与欧盟的沟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美国的苛刻条件,美国会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 B. “美欧合流”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美国在损害中国的利益之后,又去损害欧盟的利益。‎ C. 如果中国与欧盟保持积极的沟通,欧盟就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 D. 欧盟只有加强和中国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无中生有。“利大于弊”文中无据,文中只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B项,“贸易逆差”理解有误,原文“其中中国出口3390亿美元,进口208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是“顺差”。D项,“会进一步加深美欧矛盾”理解有误,“积怨已经无法化解”说法绝对。原文“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互补性”有误,根据原文“体现了贸易互补性,符合双方的合作共赢”,可知列举数字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重要性。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C项,“欧盟就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说法绝对。只能说欧盟就不太可能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予以关注。‎ B.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D. 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6. 《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4. B 5. D ‎ ‎6. ①《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度之大。②《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突出大湾区整合的复杂性。③《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突出其所带来的便利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受海域条件的限制”以偏概全,除了海域条件还有航空领域的限制。因为材料一说,“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台上下文做出判断。D项,“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中提到的问题是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故选D。‎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学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所给的材料,根据每一则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有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总述,“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接下来分析修建的要求,指出“隧道成为唯可行的方案”。第二段文字重点介绍了铺设隧道过程中的“超级创新”。《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在材料二,主要写的是“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材料三的关键句就是第一句话“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点睛】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也不缩小,不要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前后倒置、因果强加等等,说法不能太绝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 圾 刘国芳 六楼又下楼了,倒垃圾。垃圾桶边有一个女人,这女人是小区的清洁工,她看见六楼走过来,跟六楼笑了笑,但六楼压根没用眼睛瞧她。六楼其实也是个女人,但两个女人的层次完全不同,六楼的丈夫当官,而这个女人,是清洁工。六楼从不跟女人打招呼,女人也不计较这些。六楼不睬她,她也不介意,下次见了六楼,仍然笑。‎ 六楼提一包米下来,女人盯着六楼看,六楼走到垃圾桶前,一伸手,把米扔了。女人很吃惊,说:“米也扔了呀?”‎ 六楼没睬女人,扔了米,转身往楼道里去。‎ 女人把那袋米提起来看,一袋十斤装的米,真空包装,完好无损,连空气都没进去,女人冲着六楼的背影喊道:“这米也扔了吗?”‎ 六楼没回头,也没睬女人。‎ 女人说:“好好的呀。”‎ 六楼说:“你觉得好,拿去吃呀,但话说在前头,这米过期了,吃坏了身体,别怪我没告诉你。”说着,消失在楼道里。‎ 女人仔细看那袋米,果然,她看见了标注的保质期,女人算了算时间,超过保质期一天,女人笑了笑,提了米走了。一个瘦瘦的保安在值班室看见了,就说:“又捡到好东西呀?”‎ 女人说:“一袋米,说过期了,哪过期了呀,好好的。”‎ 瘦保安说:“六楼扔的?”‎ 女人说:“是。”‎ 两人说话的时候,六楼又下来了,这次搬了一箱苹果往垃圾桶方向走来,女人多嘴,又问:“这苹果也要扔了吗?”‎ 六楼仍不睬她,走到垃圾桶边,把苹果扔了进去。‎ 女人随后把苹果箱打开,发现里面除了两个烂苹果外,其它全是好好的,女人就摇头,跟自己说:“这样好的苹果也不吃,真是浪费呀。”说完,把苹果搬走了,搬到了门口值班室,跟瘦保安分苹果。女人捡什么好东西,都会分给瘦保安。六楼扔了两条烟,女人让保安去捡。瘦保安捡了后,发现那烟虽然过了保质期,但没发霉,瘦保安乐了,跟女人说:“当官的就是有钱,这么好的烟都扔了。”六楼扔了几件衣服,女人让瘦保安把这些衣服捡走了。‎ 这天,六楼又搬下来一箱橘子,女人也在垃圾桶边,六楼砰的一声把橘子扔进垃圾桶,女人问:“这橘子又坏了吗?”‎ 六楼还是不睬她,走了。‎ 女人在六楼走后,把那箱橘子打开,里面确实有烂橘子,女人把烂橘子捡出来扔了,扔着扔着,发现橘子下面是一沓一沓的钱,数了一下,共十沓是十万元。女人数钱的时候,瘦保安走了过来,看见了钱,说:“莫作声,我们把钱分了。”女人说:“六楼肯定不知道橘子下面有钱,知道了,肯定不会扔的,要还给人家。”瘦保安说:“六楼又不知道下面有钱,咱们分了吧。”女人说:“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 女人搬箱子往六楼去,敲了敲门,门开了,六楼说:“怎么,你也要送礼?”‎ 女人说:“不是,这是你扔的橘子。”‎ 六楼说:“一箱烂橘子,你拿去就是,送回来做什么?”‎ 女人说:“这里面有十万块钱。”‎ 说着,女人把箱子放下转身走了。‎ 瘦保安在楼下对女人说:“你就是个傻瓜。”‎ 这天晚上,瘦保安趁六楼不在家,潜了进去,发现书房一堆书旁摆着一个箱子,装满一箱子钱。神色慌张的他让巡警注意上了,毫无疑问,瘦保安被抓了,当然牵出了六楼和她的丈夫。几天后,六楼丈夫出事了,被纪委立案调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小说反复写“六楼不睬女人”,表现了六楼女人的傲慢与世俗,同时也对小说主旨起到了一定的突出作用。‎ B. 小说开头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初显了人物性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六楼又下来了”,表明了六楼偶尔会把刚过期的东西丢掉,暗示了六楼的奢侈腐化。‎ D. 从艺术效果看,小说结尾的安排与六楼之前的傲慢形成反差,具有正能量,深化了小说主题。‎ ‎8. 小说以“垃圾”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请简要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女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案】7. C 8. ①从故事情节看,“垃圾”是文章的线索,围绕六楼扔垃圾、清洁工捡垃圾来展开事件。②从人物形象看,通过六楼丢垃圾表现了六楼的奢侈傲慢、高高在上,清洁工捡垃圾展现了女人的勤俭朴实。③从主题看,赞美了捡垃圾的清洁工的高尚品质,揭示了官场的腐败,警示贪婪受贿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④从手法看,“垃圾”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真的垃圾,又暗指贪污受贿的六楼当官的、想不劳而获的瘦保安之类的社会垃圾。 ‎ ‎9. ①神态(细节)描写:“笑了笑”“仍然笑”——朴实、宽厚、包容。②语言描写:“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正直善良,保有道德底线。③对比:六楼的和女人对比——朴实、宽厚、包容 (或:瘦保安和女人对比——正直善良,保有道德底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六楼又下来了’,表明了六楼偶尔会把刚过期的东西丢掉”说法错误,“六楼又下来了”,不是表明了六楼“偶尔”会把刚刚过期的东西丢掉,而是“经常”。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能力。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文章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以“垃圾”为题有何作用。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首先通读文章可知,标题“垃圾”从表面看是指真的垃圾,从整篇文章看又暗指当官贪污受贿的六楼和想不劳而获去六楼家盗窃瘦保安之类的社会垃圾。本文围绕六楼女人扔垃圾,清洁工捡垃圾展开故事情节,所以题目“垃圾”是文章的线索。而文章中两个主要人物都是通过“垃圾”来塑造的,六楼女人扔垃圾,清洁工女人捡垃圾,在这一扔一捡中,通过两个人的言行对比中成功塑造了六楼女人的奢侈傲慢、高高在上,清洁工女人的勤俭朴实。清洁工女人捡了六楼扔的垃圾,竟然在其扔的成箱的橘子中发现十万块钱。瘦保安要求清洁工女人不要声张,和自己平分。清洁工女人坚决拒绝,并把钱送了回去。瘦保安骂清洁工女人真傻,“趁六楼不在家,潜了进去,发现书房一堆书旁摆着一个箱子,装满一箱子钱”,结果遇上警察被抓,牵出六楼的男主人当官受贿,被纪委立案调查,赞美了捡垃圾的清洁工女人的高尚品质,揭示了官场的腐败,警示贪婪受贿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达技巧能力。赏析文章表达技巧,答题时首先指出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文章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女人”的什么性格特点。答题时,先通读文章,圈出文中塑造“女人”的内容,然后指出这些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女人什么形象特点。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在塑造女人形象时主要通过对女人神态描写,比如女人看见六楼的扔垃圾,向六楼女人笑,六楼女人不理睬她,她仍然笑,体现了女人的朴实、宽厚和包容;还有语言描写,比如六楼扔米,女人一再告诉六楼女人米好好的啊,体现女人的勤俭朴实。当女人间六楼的一箱橘子,发现橘子下是十万块时,瘦保安要女人莫作声,他们把钱分了。女人说“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体现了女人的正直善良,做人保持道德底线。还有在塑造女人时,还把女人和六楼女人,女人和瘦保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来突出女人的性格。答题时先指出塑造女人时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不能只答手法,而丢了具体分析。‎ ‎【点睛】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答题时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文章运用的手法技巧;‎ 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技巧的;‎ 第三步,指出文章运用这些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①。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注】①三十六: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人们称之“三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B.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C.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D.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11.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命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出于礼貌和尊敬,一般对平辈和长辈称字。‎ B.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 C.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D.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也指进士及第授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幼能为文,受令狐楚礼敬。他才二十岁时,用所作文章投献给令孤楚,令狐楚认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 B. 李商隐屡得赏识,因此遭遇困境。他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两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楚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C. 李商隐博学强记,尤善诔奠之辞。他知识渊博记忆力强,尤其擅长诔文和奠文,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被时人称为“三十六”。‎ D. 李商隐恃才怪异,终身仕途坎坷。他能文善辞,仗着自己的才能,不能坚守节操,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虽满腹才华,但仕途极为坎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2)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答案】10. C 11. A 12. B ‎ ‎13. (1)王茂元镇守河阳,征召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2)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免,回到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的意思是令狐绹在内署供职,两人共同排挤李德裕,并把他逐出京城联系前一句可知,是白敏中和令狐绹一起排斥李德裕,并且一起把李德裕逐出京城,不是李德裕“逐之”,所以应在宾语“内署”、“李德裕”之后停顿。排除A、B项。“德裕党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这句话是说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该句是说郑亚属于“德裕党”,因此他也连同“德裕党”一起被贬谪了。所以应在“德裕党”之后停顿。排除D项。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题干要求理解“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实际考查的是文学常识,A项,表述有误。错在“幼时取字,成年命名”。古人的“名”是幼年时取的,“字”是成年时才取的。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寻找细微差别,最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B项,张冠李戴。错在“被令狐楚视为忘恩负义”。根据原文“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的人是令狐绹,而不是令狐楚。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镇”:“镇守”;“辟”:“征召”;“子”:“女儿”;“妻”:名词作动词,“以女嫁人,嫁给”。第二句关键点:“坐”:“因为”;“专”:“擅自”;“废罢”:“被罢免”;“未几”:“不久,没多久”。‎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用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年龄才到二十岁。令狐楚认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王茂元镇守河阳,征召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王茂元虽然读书成为儒者,然而原本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恨积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担任员外郎,他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没有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到京城访游,但朝廷久久不给他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绹在内署供职,两人共同排挤李德裕,并把他逐出京城。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跟随郑亚,在岭南呆了多年。大中三年,李商隐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他担任掾曹,让他掌管拟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上书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会。卢弘正镇守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来,李商隐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又通过文章来求见令狐绹,这才补为太学博士。正遇上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免,回到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 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擅长写章奏,于是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开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知识渊博记忆力强,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文和奠文。他和太原的温庭筠、南郡的段成式同时齐名,在当时称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多次升迁担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 “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1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答案】14. C 15. ①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②“廉颇老矣”句,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启用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自己报国无门。③“元龙老矣”句,则是借陈元龙代指自己,可是如今已经老了,还不如归隐,过“冰壶凉簟”的日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体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对“空”的理解错误。两个“空”的意思不一样,“潭空水冷”指空荡;“泪空流”中指徒劳的。说还没有灭胡鬓发就白了,白白地流了。陆游《诉衷情》中的“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比较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是古诗词的常考的题目之一。此类试题解答时,回答词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除了回答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回答词句的表现手法,要先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再回答此手法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联系词文作答是鉴赏的必然步骤。本题需要明确观点——情感相同。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分析情感相同的原因。本词中“廉颇老矣”句,运用廉颇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显然是对廉颇当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词人慨叹自己报国无门的忧虑之情。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章”,用反语,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的。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两句情感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愤懑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昏暗缺点的改造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上。‎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答案】 (1). 前辟四窗 (2). 垣墙周庭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守着窗儿 (6). 独自怎生得黑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辟”“垣”“庭”“沦”“生得”“涯”,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的默写;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情景式默写比识记式默写难度大,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考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的 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整个降落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月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 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 ,这对于 的降落过程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CNC系统。‎ 研发费时三年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C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 )。C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朝思暮想 延时 变幻莫测 万无一失 B. 梦寐以求 延迟 瞬息万变 安然无恙 C. 梦寐以求 延时 瞬息万变 万无一失 D. 朝思暮想 延迟 变幻莫测 安然无恙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B. 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C. 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D. 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费时三年研发的C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B. 研发费时三年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C. 费时三年研发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D. 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答案】17. C 18. A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材料中说天文学家迫切期望了解月球的背面,第一处应选用“梦寐以求”。延时:指比原来自然状态下延长了一段时间。延迟:①拖延时间;②推迟。“延迟”是动词,与“产生”无法搭配,第二处应选用“延时”恰当。自动:自己主动,不凭借人为的力量。自主:自己做主。材料中指嫦娥四号降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变化,第三处应选用“瞬息万变”恰当。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万无一失:十分稳妥,绝对不会出差错。材料中指“落月过程”不出现任何问题,第四处应选用“万无一失”恰当。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括号所在位置是对“数据延时注入功能”的具体阐述,陈述的对象是“数据”,从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可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标签时间”是固定的,而“着陆器”上的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应选择“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排除B项.故选A。‎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研发费时三年的”语序不当,“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搭配不当。C项,“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搭配不当,“环月、奔月、落月”语序不当。D项,“研发费时三年的”语序不当,“环月、奔月、落月”语序不当。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究竟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还是“饭后马上遛,阑尾要割走”?科学表明,②___。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内脏重力牵拉,内脏牵拉会引发胃部疼痛;③______,胃肠扭动是一件危险的事。此外,饭前运动其实也不宜剧烈。‎ ‎【答案】 (1). 饭后能否运动的问题一直有分歧 (2). 饭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 (3). 饭后剧烈运动还可能引发胃肠扭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分析,此处是对饭后是否运动的问题存在的疑问;第②处结合“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内脏重力牵拉,内脏牵拉会引发胃部疼痛”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第③处结合“胃肠扭动是一件危险的事”分析,此处是讲饭后剧烈运动还可能引发胃肠扭动。‎ ‎21.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定义,题干要求“整合材料”“一个单句”,需要通读材料,抓住每个句子的关键部分,综合成句。如关键内容:日期为农历五月初五,事件为纪念屈原,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整合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 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浩然将于2019年参加全国高考。最近,他开始思考自己高考志愿的专业填报问题。在和家人朋友的探讨中,形成了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二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专业,三是选择最热门、前景最广阔的专业,四是选择社会最需要的专业。‎ 请同样面临选择的你,给王浩然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专业的选择和思考、权衡和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王浩:‎ 你好!‎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延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如果不是兴趣促使他锲而不舍地探讨,也许我们至今仍在信奉着神的创造。‎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热情,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那么结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张愁眉苦脸面对探讨,就像一部机器,没有想法,说不定方案不仅未能得出,还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为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惨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学习而跳楼,结束大好的青春年华;因被逼练钢琴而宁肯自砍手,摆脱约束获得自由。而热爱者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几乎一离开就要生病。这就是“有兴趣”与“无兴趣”的最大区别。‎ 人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 此致 敬礼!‎ 明华 ‎ 2018年2月20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题目有非常明确的写作任务驱动要求——给王浩然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专业选择的思考、权衡和建议。‎ 任务驱动型作文也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这段文字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本题的命题动因是:“职业能力”作为四种关键能力之一,须以职业(专业)选择为基础。此题意在引发即将结束高中学业的高三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思考,提前为专业填报或职业选择做准备。可选择材料中四方面意见建议中的一个方面说见解,也可综合各种意见,加以权衡并作出取舍行文。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为基本要求,深刻透彻、有启发性的当然最好。要符合书信文体要求。可从以下角度选择:①最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最擅长的——术业有专攻;③最热门的——走在时代前沿,为投身新时代建设做准备;④最需要的——服从社会需要,贡献自身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写作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给王浩然写一封信”,也就以书信的形式,向王浩阐述自己思考和建议。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表达。‎ 点睛:高考写作对材料作文增加了任务型指令,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引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使写作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在材料给予的真实、简短的情境中快速理解关键内容,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说理与论证的能力。对于这类材料作文,考生立意选择范围比较宽泛,比如这则材料,可是可以从最喜爱的、最擅长的、最热门的、最需要的几个方面中任选一个进行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