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昌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出题人:刘玲玲 审题人:石 兴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秦汉时期的反腐败
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的,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
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如“通一
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
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废令”。
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
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
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
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监察官员被称为“风
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
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史。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
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
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
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
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
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
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
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
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
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
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 13 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
干郡国,中央设 13 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
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
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选自《历数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秦朝反腐败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秦朝将监察部门设为国家三大政权机关之一,并将掌管监察机构的御史大夫的地位与掌
管行政的丞相、掌管军事的太尉并列,显示了对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B.秦朝对官吏的约束很严格,专门制定了反腐败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重视对官员贪腐行
为的处罚。
C.秦朝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监察体系。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的御史又称监御史或监察史,
地位次于郡守、郡尉。
D.秦朝的“保任连坐”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官员犯罪,其保举
者或任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罪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体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强化官
吏考核来达到促进官员守法、建设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的目的。
B.汉代对受贿这种枉法行为的处罚十分严厉,除了犯罪官员要“弃市”,还要取消其子孙
三代的为官资格。
C.汉武帝完善了汉代监察制度,他对全国进行分部监察,颁布了《刺史六条问事》,建立
了举报箱制度。
D.“三互法”是汉代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从地域、婚姻、血缘等关系上,规定了官
员任职时应当回避的因素,以防患未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秦朝的监察官员被百官称为“风霜之吏”,可见他们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
行纠举弹劾,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B.秦朝的“保任连坐”与汉朝的“见知故纵之法”在立法目的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
防止官员任用上的腐败行为,后者是为了避免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作为。
C.秦汉时期的许多反腐败措施具有开创性,既对当时的反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
世的反腐败提供了借鉴。
D.曾被李克强总理怒批的一些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在秦朝属
于犯罪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CRISPR—Cas9 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这一基因编辑工具革新了实验室
的生物技术,有助于疾病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该技术还显著影响了基于微生物的工业
生产和粮食作物开发。但是真正让它一举成名的却是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2016 年,
来自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
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 CRISPR—Cas9 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
CRISPR 这一叫法是 90 年代由西班牙科学家 Francis Mojica 首次提出的,他通过深入研
究首先发现,细菌和古生菌 DNA 中一连串作为原始免疫系统基础的重复序列,能够帮助细菌
“记录”病毒入侵者的 DNA;Cas9 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识别在 CRISPR 中存储的特殊序列,并
通过序列匹配剪切所有的 DNA。
虽然 CRISPR—Cas9 在 90 年代就被发现,但直到 2012 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
位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艾曼妞·卡朋特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介绍了当
CRISPR—Cas9 这一体系从细菌中取出,再引入那些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发生了什
么。“在真核生物中,当你剪切 DNA 时,你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 DNA 的可
能”。
(摘编自《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新浪医药 2018 年 3 月 5 日)
材料二: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酸奶公司 Danisco 就开创了 CRISPR 的早期应用,当时科学家们
使用早期版本的 CRISPR 来对抗牛奶和酸奶中的主要细菌,该细菌总是被病毒感染。那时候,
CRISPR 技术仍不成熟。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 CRISPR 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
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
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
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
另外,运用 CRISPR 技术还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2017 年 10 月,北京中国科学院的科
学家使用 CRISPR 对猪肉进行遗传工程改造,使猪体脂肪减少了 24%。研究人员将小鼠基因插
入猪细胞中,这样猪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
(摘编自《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搜狐科技 2018 年 2 月 23 日)
材料三:
不久前,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提到,未来将出现被改动基因的“超
级人类”,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甚至将提高智力和寿命。而霍金恐怕也没想到,他所
想的未来竟然在其离世后不到一年就来了,11 月 26 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
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对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人们的反应并不像想象中
那样美好。
霍金在其遗作中说过,如果一部分人变成了“超人”,作为普通人将只有两条出路,一是
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普及,“普通人类”将会逐渐消失,都变成经过基因改造的“超人”;二
是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进行提升的普通人类将变得“可有可无”,普通
人类将会被“奴役”或是面临清洗。
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
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此次对 CCR5 基因进行编辑以
预防艾滋病的做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提出“没有正常的 CCR5 基因的人
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在其实际效果之外,还存在十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任意手段暂时或
永久增加人体机能是十分“可怕”的,不光有学者对其担忧,前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也做过
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民众也对基因编辑技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摘编自《抵制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到底在恐惧什么?》,《智能相对论》2018 年 11 月 28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Francis Mojica 首先发现的 CRISPR—Cas9 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
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B.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 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 DNA
便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 DNA 的可能。
C.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酸奶公司 Danisco 就开始将 CRISPR 技术应用于人类食物生产
这一领域,但早期应用阶段的 CRISPR 技术还不成熟。
D.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曾预言,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造成普通人类要
么全部变身“超级人类”,要么被奴役或面临清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从积极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有所肯定,认为这一技术对
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B.基因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还能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
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
C.专家穆斯努鲁对此次贺建奎基因编辑免疫艾滋病婴儿事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没有正常
CCR5 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
D.对基因编辑技术以任意手段增加人体机能的做法,一些学者和部分受访民众从伦理道德
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五 九
老 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
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
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
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
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
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
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
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
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
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
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
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
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
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
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
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
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
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
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
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
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
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
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
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
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
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
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
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
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
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
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
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
“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 1931 年 10 月《齐大月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名、物名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显得较为
陌生化,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B.小说开篇描写张丙的外貌,并重点突出对眼睛的刻画,“深而很黑”,暗示他对国人国
事并未失去热情,“黑眼睛开始发光”,表明他内心的激荡、不平。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我”与张丙虽然十分熟悉,
但交谈时主要是倾听,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D.小说将视角放置于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的生存状况,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且笔触有所延伸,深入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8.从全文看,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小说借此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主体部分由人物对话构成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家富有,金
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
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
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
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
官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
贾他鄙,费省获多。
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
省。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匿反罔上,宜伏诛”。思复曰:“往韦氏
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
奔命哉?请集百官议。”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
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
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
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
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卒,年七十四,谥
日文。天子亲题其碑日“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改)
[注]瘗(yì):掩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
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B.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
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C.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
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D.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
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秀才,文中指唐代科举设置的秀才科,后代渐渐废去,仅作为一般应举者的称呼。
B.诏狱,文中指关押钦犯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C.社稷,土神和谷神,文中指祭祀。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D.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也可称为山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思复不爱钱财,为官清廉。他家里日益贫困,但是别人送他的一百绫却始终未开封;
他的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生活困难,砍柴卖了自给。
B.韩思复施政务实,体恤百姓。他在梁府任职,碰上大旱,开仓救济百姓;他为政宽恕,
不用鞭刑;他在滁州任职时,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
C.韩思复敢于进谏,为人正直。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曾大力劝谏;严善思被捕下狱,
韩思复极力为其辩解申冤;他指出为政得失,大多被采纳。
D.韩思复为政公平,不会逢迎。对韩思复曾有知遇之恩的姚崇救灾做法有错误,韩思复上
奏皇帝加以制止,刘沼也没有迎合姚崇的意思,都被贬到德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5 分)
(2)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云开”一词可见心情的喜悦,“犹是”则透露出感情的骤落。用笔富于变化。
B.颔联“浪静”“潮生”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C.颈联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二者妙合无垠。
D.此诗写了诗人“晚次鄂州”的心情、景况、联想及感慨,自然而含蓄,平易而真挚。
15.这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
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 , 。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夜宴与环境都很美好,大家在月光下相互敬酒的语句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在金银市西华门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繁忙,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
但有些人对此 ,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一对小情侣为了所谓的浪漫,把生命 ,在铁轨上牵手散步。这属于逼停
列车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沈海高速涵江出口是涵江城区的一个"窗口",但难以想象的是,这里焚烧垃圾现象却持续
了一年时间,当地有关部门为何能 ,不加以制止呢?
A.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熟视无睹 B. 熟 视 无 睹 置 若 罔 闻
置之度外
C.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D. 熟 视 无 睹 置 之 度 外
置若罔闻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在政府简政放权以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出租车管理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
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其控烟力度很大,此条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制
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地方性法规。
D.这一商业地产项目的负责人表示,此次基准地价平均水平约为同区域公开出让地块成交
价格的 75%左右,市场成交价格与基准地价差异明显。
19.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 70 岁寿辰的一联是(3 分)( )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0.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 分)( )
学与问相连, , , , ,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
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 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
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 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
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21.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3 分)( )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现在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
④歃血是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饮血或涂血在口旁以表示诚意的仪式。
⑤《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早上 6 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2 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22.下面这份申请书的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5 分)
听闻学校将成立校刊编辑部,我非常渴望加入,并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作为学校文学
院的一位学生,我在阅读写作方面造诣深厚,相信自己可以堪当此任,恳请各位老师们批准
我的请求。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四、写作(60 分)
23. 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
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
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
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
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
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
1.C 答题关键词“秦朝反腐败措施”“不正确”选项中郡尉的地位关系,原文只有“并称”
之说,选项表述错误。
2.C “汉武帝建立了举报箱制度。”表述错误,由原文“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
汉发明的。”可以知道,举报箱制度出现在汉宣帝时。
3.B 由原文可以知道 “见知故纵之法”是为了使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监督、举报。
4 A( “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材料一可知“应
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使得这一技术更受人关注。)
5 B(“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错,根据材料二可知混淆了可能性与
必然性)
6.①材料一侧重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工作原理;
②材料二侧重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作物种植和食物生产领域的应用优势;
③材料三侧重报道的是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忧虑。(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
即可。)
7.C(“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分析有误,从小说倒数第三段“我不知道,为什
么我的泪流下来了”等语句可知。)
8.①“我”问张丙有什么新闻时,不轻易发笑的他笑了笑,他为自己敢于教训欺侮小孩子的
壮小伙而自豪,表明他天性善良,富有正义感。②他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不要作什么
武侠”,但当他看到小孩被欺负时能行侠仗义,这凸显了他不惧强暴、打抱不平的勇敢形象。
③平常他的批评结束在“中国是无望的”,这次他没有说这句话,也没有喝完茶就走了,表明
他从标语中受到了鼓舞,反映出他从沉沦、失望到觉醒、看到希望的变化。(每点 2 分,意思
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9.①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对话描写凸显了张丙爱发议论、善良、勇敢、正义的觉醒者形象,
以及打小孩的壮小伙卑躬屈膝、欺压同胞的洋奴形象。②使情节紧凑集中。小说的主要情节
通过“我”的反复发问和张丙的回答来展开推动,不枝不蔓,简单高效,线索清晰。③契合
人物活动。故事写张丙和“我”喝茶聊天,以对话展开合情合理。④巧点小说主题和时代背
景。结尾借人物之口点出“五九”的含义,表现社会环境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⑤
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通过独立成段的对话叙述故事,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0. B 句中“悔过责躬”结构并列,作“望”的宾语。不要断开;“至公”修饰“人”。不要
断开,作“任”的宾语。故选 B。
11. C 题中 C 项,“文中指祭祀”错,文中代指国家。
12. D “刘沼也没有迎合姚崇的意思”错,应是刘沼迎合姚崇的意思;“都被贬到德州”
错,应是韩思复被贬到德州。故选 D。
13. (1)人困窘就什么事都敢干,不如趁机放粮让他们活命,不要迫使他们当盗贼。
(穷:困窘;滥:什么事都敢干;因:趁机;活:使动用法,让他们活命;趣:迫使)
(2)祸乱刚刚消除,就马上大兴土木,这不是关心体恤百姓的要紧事。
(弭:消除;遽:马上;恤:体恤。第二句判断句。)
14.B.“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错误,“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
生”,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
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
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诗人昼夜不
眠,难以入睡,内心是纷乱的。故选 B。
15.①前三联截取行旅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写诗人只身漂泊,孤独苦闷,伤老思归,这是
“小”;②尾联写自己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战乱,这是“大”:③以个人的一个生活
片段反映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伤时忧国,以小见大。
16.(1)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17.A(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表示对某个现象不关心,不重视,不予过问。置
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到,指不加理睬。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毫不放在心上。)
18. A(B 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不仅"改为"不是"; C 项"目前"后缺少介词"与";D 项成分
赘余,可把"约"或"左右"去掉。)
19. B 本题考查对联。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最适合祝贺老师 70 岁寿辰”。题中 B 项,“古稀”
指“70 岁”,“诲人不倦”扣住“老师”;A 项,“花甲”是“60 岁”;C 项,是挽联;D 项是
指“从事教育工作近 70 年”。所以综合考虑答案为 B 项。
20.B 本题所给句子中,④和①句子结构相似,应排在一起,且④中“学问”和横纵上文“学
与问”相照应,故④应排在前面,由此可确定④①的顺序。再结合横线的后文来看,后文先
说“思想”,后说“创造”,因此②应放在③的前面。
21. C“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辰时是上午 7 时到上午 9 时。
22.(1)“宝贵力量”应改为“微薄之力”,此处应该用谦辞;(2)“一位”显得过于严肃
正式,此处应改为“一名”较亲近随和;(3)“造诣深厚”应改为“表现优异”,作为一名
学生,还谈不上“造诣”,更不要说是“造诣深厚”了;(4)“可以”或“堪”删除一个,
因为词义重复;(5)“各位老师们”应该改为“各位老师”,“各位”是指单数,“老师们”
是指复数。
【参考译文】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年幼丧父,十岁那年,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
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家里很富有,但他对于金玉、车马、游玩从不过问。学习十分认
真,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继承了祖父的封爵。永淳年间,家中日益穷困,年成又不好,
京兆的杜瑾送他一百段绫,韩思复正两天才能吃一天的饭,但杜瑾送来的绫却完好未开封。
韩思复调任梁府仓曹参军,正值大旱,他就开仓救济百姓,州里弹劾责备他,他回答:“人
困窘就什么事都敢干,不如趁机放粮让他们活命,不要迫使他们当盗贼。”州里不能屈服他。
后来调任汴州司户,为政宽仁,不行杖刑。因母亲去世而离任,以砍柴卖来自给。姚崇任夏
官侍郎,非常赏识他,提拔他为司礼博士。五次升职后担任礼部郎中。调升为滁州刺史,州
里有官营铜矿,百姓开采十分辛苦,韩思复将矿卖给别的乡邑,省了很多费用而获利却很多。
韩思复入京都任给事中。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劝谏说:“祸乱刚刚消除,就马上大
兴土木,这不是关心体恤百姓的要紧事。”没被采纳。严善思因谯王重福的事受牵连被捕下
诏狱,有关官员以“隐瞒反叛,欺罔皇上,应判死刑”的罪名检举严善思。韩思复说:“过
去韦氏擅自干预国政,谋划危害国家,严善思到相王府,说陛下一定会即位。现在诏令严善
思返京,诏书一到他即刻就来,假如他有谋反之心,岂肯匆忙前来呢?请召集百官讨论。”
议论很多与韩思复的意见相同,严善思得以免死,流放静州。韩思复升任中书舍人,多次指
出政事中的成败得失,很多都被(皇帝)接受采用。
开元初年,韩思复任谏议大夫。山东发生蝗灾,宰相姚崇派使者分道督促捕杀掩埋。韩
思复上奏:“黄河两岸的州县,蝗虫所到之处,禾苗全被吃尽,现在又将到洛州了。使者往
来,不敢明说。且天灾流行,哪能捕杀掩埋得尽?希望陛下能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
任用极端公正之人,就以这样诚恳实在的工作来回答上天的惩罚,那些驱蝗使应全部撤销。”
玄宗认为对,把他的奏疏给姚崇,姚崇建议派韩思复去山东检查蝗虫为害的情况,他回来后,
据实报告。姚崇又要求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刘沼迎合宰相的意思,把以前呈报的全部改
了上报,所以河南几州的租赋不能减免。姚崇不喜欢韩思复,让他出京任德州刺史。又出任
襄州刺史,治理政绩名闻天下。去世时,享年七十四岁,谥号为“文”。天子亲笔题写他的墓
碑为“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诗歌翻译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首联写
作者在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
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
所见所闻;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
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
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
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
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前三联是思
乡之情,后一联是忧国愁绪,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