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8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田桂月 审题人:高二语文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文化差异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开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稳健和激进、娴静和跃动、综合和分析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深层次看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国人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1.下列关于原文中大禹治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是因为中国人一般认为人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
B.中国的古先帝权衡思索“堵”和“疏”的矛盾,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终于治水成功,这里表现出的东方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综合。
C.大禹治水精神在中国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省、自律的集体本位主义,并进一步形成了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
D.大禹继承父亲的治水大业,辞妻别家,三过其门而不入,体现了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的伦理道德观念和重社会责任的民族文化传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观禁锢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完全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
B.西方文化着重强调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有利于人才涌现和文化发展,但也造成了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
C.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千年来双方相互借鉴、彼此“扬弃”,才生成了当前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D.靠神的启示,诺亚建方舟渡过了洪水灾难,这一方面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要向上帝忏悔自己提供了恶劣的先例。
3.大禹和诺亚的故事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诺亚借方舟避开灾难,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一消极逃避一积极抗争,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
B.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说明西方文化的核心侧重于激进、跃动和分析。
C.大禹治水暗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在宇宙中有独立的价值;诺亚方舟表明上帝是绝对存在,人从属于上帝。
D.西方文化充满躁动和遐思,同中求异,使得思潮蜂起、理论迭出;中国文化稳健娴静,异中求同,更认可整体观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白痴的生活
【爱沙尼亚】梅希斯·海因萨尔
(1)维洛·林德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白痴,这使得他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周围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想到他有这种可怕的症候。
(2)“这一切简直太离谱了!”维洛暗想。
(3)维洛开始频繁地照镜子端详自己的脸,可是除了忧虑的表情之外,并没有什么令人担心的样子。而忧虑的表情对于一家之长、真正的父亲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家里人都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事实上,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不管他所做的事多么引人入胜,不管工作中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成就,都不能给他带来像白痴那样生活所享受到的快乐。可他却不得不掩饰这见不得人的秘密。
(4)有时候,劳碌地工作了一天之后,维洛发现自己在公园里张大嘴巴看着麻雀,有时更傻里傻气地纵声大笑。他惶恐地看看四周,扮出一副正经八百的神情,然后匆忙离开。
(5)与这种神魂颠倒完全不同的是,维洛做出了不少杰出的发明。他受过两种高等教育:一种是人文科学,另一种是实用艺术,现在他在塔尔图家具公司担任厨房装饰工艺艺术设计师,在这一领域他颇受尊重,是当之无愧的知名专家。此外,他还熟练掌握了五种外语,娶了哲学教授的女儿为妻,和她一起养育了三个孩子,他还善于结交朋友,其中不乏绝顶聪明和智慧超群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一切都起不到他所期望的那种作用。所有的大智慧固然很有意思,使他开心,可在这中间他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快乐、那种生活中原本质朴而纯真的快乐。
(6)三十五岁时,维洛终于明白:如果揭开那并非天生而是后天获得的保护色,那么可以看出,在他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活生生的白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很悲伤,却又感到某种解脱。从那时起,他开始享有静谧而怡然自得的独处时刻。他有时提前下班或者星期日一大早就悄悄溜出家门。
(7)
在这样的日子,维洛的眼睛格外闪闪发光,他几乎一路小跑着来到长途汽车站,随便登上某辆城郊汽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基亚尔肯纳或艾克。不过,他最常去的地方是设在达比韦雷的垃圾场。在那里他能摆脱掉一切束缚,自由自在。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快乐,高兴地看看被扔掉的暖气片、熨斗还有旧杂志,随心所欲地挺直身子躺在发霉的破垃圾堆当中,放心地扯着噪子大声喊叫,以迎合乌鸦的哇哇叫声。
(8)当妻子偶尔问他经常外出到哪里去时,维洛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因为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他不得不经常到图书馆去,以便提高专业水平。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话,会从公文包里取出各种专业书籍和图纸,再加上专业术语来解释分析。妻子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也就相信了他。这样维洛便可以继续过着自己原本状态下的隐秘生活了。
(9)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有了更加喜欢的地方。那是一个被废弃的古老的庄园。维洛一到庄园就钻到畜牲棚里,仰面躺在鸡群和羊群之间,静静地待在饲料和干粪堆上。他欣赏着吃力咀嚼饲料的羊,觉得自己像在家里一样,体验着最幸福美妙的瞬间。鸡在他瘦削的身体上悠闲地散步,用呆傻的目光看他,有时啄他外衣上的纽扣。羊呢,不停地闻着维洛那沾满谷壳饲料的头发,用粗糙地舌头舔维洛那抹了盐的脖子。他眨巴着眼睛,嘴角上流出黄色的口水。有趣的是某一只母鸡会把维洛当成公鸡在他眼前迈着碎步走过,向他卖弄风情,竖起羽毛向他求偶,面对这种情景,他的心里美滋滋的。他与这间破旧不堪的小房、鸡、羊,还有弥漫在阳光中的尘埃融合在一起,他每分每秒都在享受着极乐世界般的幸福。
(10)外面天开始变黑了,维洛跑进庄园里的厨房,默默的坐在板凳上,凝视着日光渐渐把自己的阴影从污水桶向右边移动,直到破旧餐桌上仅仅留下一个小小的亮点。这时小老鼠爬到餐桌上寻找面包残渣吃,它根本不在意这里坐着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在看着它。小老鼠对于他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毫不在乎,如此不加掩饰地无视他是一个生命体,使他顿时产生许多感悟。
(11)每次维洛这样外出归来,情绪都格外高昂,眼里闪烁着特殊的光芒。他热烈地亲吻妻子,和孩子们玩耍嬉戏。而当夜幕降临时,他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设计用于遥远未来的另类家具。在这些迅速绘制出的桌、椅、柜橱的草图中,可以捕捉到某种非同寻常的、完全新颖的、宏伟壮观的风格,维洛会立刻把这些图纸藏到办公桌的最里面,仿佛担心被不吉祥的毒眼看见似的。
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紧紧围绕“白痴”展开情节,先点病症,后叙原因。再写“白痴的生活”的种种表现及其意义,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B.小说主人公维洛工作成就辉煌,家庭幸福美满,精神上却又高度焦虑、极度自卑、神经质并且极力掩饰自己这一症候。
C.作者以动人的细节描写、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维洛与鸡、羊相处时的那种自然和谐,物我相融的状态,表现维洛在自然生物面前内心无比的惬意与幸福。
D.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当今社会中某些人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他们既要适应世俗生活,同时又渴望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
5.小说题为“白痴的生活”,而第五自然段写的却是主人公维洛“真实、体面且非常正常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何好处?(5 分)
6.小说主人公是否真的是一个白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符号中,受访者对“中医针灸”的认知度最高。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医针灸”“丝绸之路”“泰山”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对“火锅”“敦煌舞(飞天)”“莫言”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受访者均对“算盘”“中医针灸”“汉服”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认知度最低的3个文化符号中,印度受访者选择了“中庸”“和而不同”“川滇金丝猴”,南非受访者选择了“敦煌舞(飞天)”“孙悟空”“中庸”,巴西受访者选择了“川滇金丝猴”“篆刻”“中庸”。
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在文化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受到地域、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关注点和接触动机呈现盖异化特征。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双刃剑效应,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成为金砖国家民众认知中国文化的障碍。
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而具有中国哲学观念、社会样态抽象化表达的音乐、报纸杂志、书籍的选择意愿整体较低。
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组别
初级难度
中级难度
高级难度
中国人物形象
孙杨
莫言
孙悟空
中国哲学观念
和而不同
中庸
气
中国艺术形态
篆刻
古琴
敦煌舞(飞天)
中国自然资源
西湖
川滇金丝猴
泰山
中国生活方式
火锅
汉服
算盘
中国人文资源
丝绸之路
中医针灸
二十四节气
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产品类型喜爱程度调查统计表
(摘编自《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
材料二:
随着整个国际交流的拓展,青年人群是否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是否有情感上的亲近性,是否有价值观上的默契和生活方式上的好奇心决定了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因此在实施调查中,在调研对象构成上我们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青年人群体。
从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度和熟悉度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
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种整体结构的认知需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
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网(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调研发现社交圈中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4.1分;社交圈中没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3.6分。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
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类偏单一。
(摘编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
材料三: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井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中国人要走出去。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建议中国大力推动民间交往,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人民之间的直接交往才最具有实质意义。推广当代文化要善用策略与资源,借助强大的民间力量,巩固和扩大文化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众多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受访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人文资源中级难度的“中医针灸”认知度最高。
B.文化传播中,中国哲学观念中级难度的“中庸”,成为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青年受访者认知度最低的文化符号之一。
C.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遗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
D.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们在这一类别的传播力度上应加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中的双刃剑效应是指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既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
B.印度、巴西、南非受访者对中国手工艺品的喜爱程度是所调查文化产品类到中最高的,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
C.从材料四中可知,选择外国青年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外国青年人群的一些认知决定着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
D.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作为亚洲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因语言、地理等因素,其内涵尚未被全世界深刻理解。
9.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应采取的措施。(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驻团山,父宗政时为赵方将,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
珙以身镇江陵,而兄璟帅武昌,故事,无兄弟同处一路者,乞归田,不允。诏以兵五千援淮,珙使张汉英帅之。枢密调兵五千赴广西,珙移书执政曰:“大理至邕,数千里部落隔绝,今当择人分布数郡,使之分治生夷,险要形势,随宜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刍于何地,声势既张,国威自振。计不出此而闻风调遣,空费钱粮,无补于事。”不听。大元大将大纳至江陵,遣杨全伏兵荆门以战,珙先期谍知,达于枢密,檄两淮为备,两淮不知也,后果如所报。珙奏:“襄、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
初,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王旻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珙叹曰:“
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病笃,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庙曰威爱。
珙忠君体国之念,可贯金石。在军中与参佐部曲论事,言人人异,珙徐以片语折衷,众志皆惬。谒士游客,老校退卒,壹以恩意抚接。名位虽重,惟建鼓旗、临将吏而色凛然,无敢涕唾者。退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其学邃于《易》,六十四卦各系四句,名《警心易赞》。亦通佛学,自号“无庵居士”。
《宋史·孟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
B.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
C.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
D.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屯兵既有聚集军队,炫耀武力的意思,也指屯田垦荒的军队。在本文中取后一种意思。
B.书院是由民间设立,最初为民办的学馆,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有宋一代,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C.古时将官员因年老而自请去职称为“休致”。文中孟珙因不满朝廷拒绝范用吉请降而辞官。“致仕”“下车”“乞骸骨”都是交还官职,退休的意思。
D.戊午为干支之一,干支是中国传统纪年纪日的一种方式,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文中“时九月戊午”是 “九月二十六日”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珙作为将门之后,对战场形势洞若观火。金人进犯襄阳的时候,孟珙的父亲采用孟珙的计策布阵伏击金军,取得重大胜利。
B. 孟珙眼光长远,见识非凡。他认为广西边地只需择人分布各地管理即可,一味增兵对防御并无补益,后来他的分析得到印证。
C. 孟珙身为武将,但非常注重文教事业。在防范蒙古军队入侵的时候,他设立公安、南阳两座书院,并请理宗皇帝题写榜文。
D. 孟珙忠君体国,深受器重。他在治所去世,消息传到朝中,皇上震惊,停止朝廷政事追悼他,并为孟珙立庙且题名“威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兄璟帅武昌,故事,无兄弟同处一路者,乞归田,不允。
(2)退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 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 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 作逸民。
【注】①刘著:安徽皖城人,北宋遗民,后仕于金。②传邮:上传下达的文件、书牍。③区区:庸庸碌碌。④尧封:相传尧划天下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后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或故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句取陶渊明笔下那自由自在“无心以出岫的云”的意象,寄寓作者遭逢宋金易代的感慨:世事变迁,人世浮沉就如白云苍狗变幻无定。
B.第二句使用典故,以出使北朝被扣留,终生不能南归的南朝诗人庾信自比,“南朝”“北朝”两词对举起到了强化情感的作用。
C.颔联描述作者的公务活动状况和内心感受,“扰扰”“区区”的使用不仅有叠词的音韵效果,更收描述真切、表意强烈之功。
D.颈联由远及近写泛舟所见的优美景象:两岸青山绵延流转,身侧白鹭傍船翩飞。但从诗歌抒情的角度看,应是以乐景衬哀情。
E.诗人像李白、苏轼等古来许多文人那样在月夜泛舟、独酌,是因为置身月下就似“到了另一世界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屈原《离骚》中,表现为了坚守自己崇尚的美德万死不辞的句子是“ , ”。
②在《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来比喻自己
渴慕贤才的是“ , ”。
③《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在一起愉快生活情景的诗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应用(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平时夸夸其谈,显出自己很有能耐的样子,遇到一点事情就期期艾艾,摆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样的人怎么会讨人喜欢?
②王明远刚到山区支教时,看到赵家洼小学里课桌椅那么破旧,孩子们穿的衣服捉襟见肘,那时便萌生了要帮一帮他们的想法。
③ 大城市的居民对有着纯天然、无农药残留等宣传的食品如蚁附膻, 这是对近期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一种正常反应。
④1995年,朝鲜平安北道发大水,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灾民嗷嗷待哺,媒体引述朝鲜劳动党组织部的说法称,现阶段是朝鲜的“苦难行军”时代。
⑤汉赋铺陈排比,文辞瑰丽,错彩镂金,散韵相间,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篇末往往加上一个“讽谏”的结尾,即所谓“劝百讽一”。
⑥当前越野车市场品牌众多,在紧凑型SUV车中,日产公司的“奇骏”是一款硬派车型,若论性能优越,该车型当仁不让。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作为时下最火的男神,许多人喜欢宋仲基的原因又怎会仅仅是因为一个“帅”字呢?全面了解宋仲基需要从戏内戏外来解读他。
B.前几天,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大巴在从泰国甲米驶往攀牙的途中,车祸发生了,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可能是司机疲劳驾驶。
C.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学校决定面向社会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二十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大家好!①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毕业生发言。此时此刻,②我心情非常激动。高中三年,③我们早已习惯于在学校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四季飘香的校园。④我们将告别大家朝夕相处的同学、学识渊博的老师。⑤在此,⑥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的全体同仁,⑦向我们的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后,⑧我们这些高足,⑨定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校……
(1)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达不简明,应删除个别词语。表达不简明的句子序号分别是__和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达不得体,应替换个别词语。表达不得体的句子
序号分别是__和__。
20.“你再不煮饭,今晚我们就要挨饿”,是一种假两难推理,因为除了在家煮饭外,还可以外出就餐或叫外卖。这种假两难推理所给出的两个选择看似难以抉择,二者只能取其一,其实并不全面,既不是所有的可能。请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个假两难推理,并说明理由,60字左右。(5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项。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 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① ② ③ 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③.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④.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请从上述四句话中任选两句综合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