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2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注意事项: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公共危机主要是指对社会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公共危机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对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以控制为导向型的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直面我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现实,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模式变革。
公共危机管理也被称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按照传统观念,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安全相对应,而与国家安全鲜有关联。这是因为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分别主要指称国家的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二者没有交集。如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理念将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今天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最大限度地限制、控制其影响,确保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二是防止公共危机传导、放大、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
不确定性是我们今天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难以根据既往的经验或对未来精准的预测来全面把握公共危机的缘起、演进,它们往往会超越人的常规思维。公共危机越发不受地理边界或职能边界的限制,具有较强的传播与扩散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关键基础设施在世界范围高度互联,其崩溃将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引发公共危机的全球跨境传播。2011 年泰国发生洪突,淹没了众多生产金业,由于泰国生产全球 28的硬盘驱动器,洪灾发生后,世界各地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生产受到影响。进入 21 世纪后,以控制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与质疑。工业社会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精确的控制,以产生所追求的秩序,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按照控制的逻辑,构建应急组织并采取按部就班的响应行动。但是,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适合应对复杂程度低、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不适合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且,控制需要拥有清晰职责边界的响应组织。后工业社会公共危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使清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
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影响沿着社会网络中的关系链条扩散、菱延,形成一个异常纠结的局面。从某种意又上讲,公共危机也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应对网络化危机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公共危机的应对不仅是每个社会单元的职责,还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职责。各个相关主体之间要形成密切协同关系,特别是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对公共危机开展有效的共同治理:最后共同享有公共危机治理的收益与成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共危机管理应针对社会转型的新变化、公共危机的新特点,探索新模式。
B. 相比于传统观念,现今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应调换到国家外部安全层面。
C. 当今转型社会的公共危机表现出复杂性高、不确定性强、跨界性大等特征。
A. 构建多元共治共享的网络化危机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公共危机新特点到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文章既分析问题又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B. 文章以泰国洪灾导致国外企业受影响的事实,论证现今公共危机具有跨界性的观点。
C. 文章着重比较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以强调公共危机管理应因时而变。
D. 文章通过对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特点的揭示,阐明应该采用网络化模式应对的理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比预防公共危机产生更重要。
B. 只有打破常规思维以及加强精确控制,才能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
C. 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使得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D. 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演进、影响更难测、复杂,其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的可能性也更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国家要拔除贫根,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多管齐下。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意识,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以此征服、改造并保护自然界,从而以较高的质量生存。其主要作用即在于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先帮助农民素质脱贫,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家庭主动发展致富。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图 1、图 2 来源: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6 年中国学生自主发展报告》、《2017 年中国学生
自主发展报告》)
材料三
理论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资源匮乏是大学生贫困的基础性诱发力量。资源匮乏型贫困是指由于物质、机会、文化性资源缺乏或者遭到剥夺而导致贫困的现象。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机会和文化, 它们遵循由低及高、由直接到潜隐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三角结构。
大学生贫困的最直接表现是缺乏实用性物质和能够交换物质的资金,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基本生活和学习,而且还会导致诸如自卑、退缩等不良心理反应:部分贫困生通过课外兼职打工来改善生活条件,但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给专业学习和发展造成了障碍,缺乏更好的成长机会是大学生教育致贫的重要推动因素,因为它将阻碍发展、延续贫困。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贫困者的贫
困状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他不仅关注贫困者的思想观念,还将其与生活方式(如慵懒、闭塞、保守等)联系起来。梁漱溟在谈及中西文化要义及哲学时提到,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即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文化。综合来看,贫困文化既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存态度,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潜隐的文化困境。当前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的习惯,抱怨社会、等待救助、被动迁就等意识,以及将贫困视作人生的耻辱,从而产生自卑、逃避现实等典型表现,都为其素质提升造成了诸多障碍。
(选自薄存旭《论精准助学贫困大学生》)
材料四
不久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将使众多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通畅,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我国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惠及 51 万名学生,资助面是过去的 10 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品学兼优的可以在二年级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评审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高 校的国家助学金每年能资助340 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占在校生总数的90, 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每人 每年最高可贷 600 元。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强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特别是大力开展生源
地信用助学贷款。据初步估算,全国每年将有约 400 万大学生和 1600 万中职学子获得资助。
(选自《国家贫困生资助计划·百度文库》)
1. 下列对于材料一中“教育扶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扶贫主要面向农村,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B. 教育扶贫着眼于农民的素质提升,通过营造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消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主动发展致富。
C. 教育扶贫主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因为孩子是贫困地区的最弱者,让孩子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D. 教育扶贫是国家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几大方式之一,虽然不能给予贫困人群直接的经济援助,但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旨在提升贫困人群的致富能力,相比其他扶贫措施,它直指贫困根源,牢牢地抓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B. 综合图 1、图 2 可知,从 2015 年至 2017 年,“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所获得的学生资助金额均呈先降后升趋势。
C. 作为大学生贫困基础性诱发力量的资源匮乏,主要包括物质匮乏、机会匮乏和文化匮乏三个方面其中,物质匮乏是最直接的表现。
D. 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一旦建立,将使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众多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通畅。
3.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摆脱贫困的重要指示。请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为什么要把“治愚、扶智”放在首位,我们目前为此釆取了哪些措施?(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取 证
岳承贵
吴大人送门生王巡抚赶赴楚州上任,临上轿,吴大人拎须良久,语气凝重地对王巡抚说:“此行别无他物相送,只送一句话,楚州不清啊!”
王巡抚深鞠一躬,拱手道:“谢恩师抬爱、明示,下官铭记在心。”素有包公二世之称的王巡抚转身上轿,直奔楚州,一路闭目沉思,成败在此一行。
吴大人屹立在料峭的春风里,默默地目送,眼里不无担忧。
果然,到任的第一天,状书雪花般落在案头,堆压如山,基本都是状告太平府张县令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胆大妄为、草菅人命、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看样子这太平府是暗流涌动,不太平。一打听,得知,原来这张县令下有万贯家财,可谓家大业大,上又有朝廷高官当靠山,目中无人,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油子,而且心狠手辣,他这县令帽子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
这天,春光明媚,王巡抚与一名手下来到太平府,邀张县令一道微服私访。张县令只好硬着头皮带着一名手下随行,他们先是走到附近的田野,看见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巡抚禁不住夸奖几句,县令喜形于色,说今年风调雨顺。可走进乡村,一派萧条破败,进进出出的村民脸色菜青,目光呆滞,衣衫褴褛。再走进街道市场,虽呈现出一片买卖繁荣景象,但不见一张笑脸。巡抚心中明白,心情异常沉重。
中午,四人走进一家酒楼,巡抚点了酒菜。很快,小二端上酒菜,请四人品尝,酒是酒楼自酿水酒,倒入杯中,清澈飘香,喝一口,醇厚淡雅,巡抚点头叫绝。菜虽不是山珍海味,可色香味俱全,吃起来更是酸甜苦辣、酥脆绵软,巡抚大为称赞,请大家开怀畅饮,尽兴品尝,大饱口福。趁着酒性,巡抚对小二高声说:“看来你家生意不错啊。”小二点头默认,可不说话,无精打采的样子。“日进斗金毫不夸张, 好啊!”巡抚接着说。
“哪里,都快要关门散伙了!”小二气愤地说,“赚的钱再多也不够孝敬县老爷们,这日子眼看是没法过了……”
县令脸挂不住,可碍于巡抚不便发怒,借着酒劲不耐烦地呵斥:“去!再拿壶酒来,上份本店招牌菜!要不然……”县令被巡抚示意制止住。
付账时,县令一摸口袋,空空,见小二要收巡抚的银子,吹胡子瞪眼睛,巡抚已大醉,根本没看见,摇摇晃晃、口口声声叫好,下楼,不顾县令挽留,坚持回府。分手后,县令愤愤地离去。
当晚,一行县衙役冲进酒楼,不问青红皂白,捆绑起白天说话的小二,推搡着带人就走,任店家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一位住宿的客人出面阻拦论理,一群衙役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拳打脚踢,一道捆绑,强行带走,投进大狱。县令得到禀报后,悄悄走进牢房,远远地确认,一看,大惊失色,没想到是巡抚,心里明白,巡抚不但没醉,而且有意返回酒楼留宿,看样子是一场预谋,县令感到大事不妙,大祸临头。县令思忖良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几位跟来等候发话的心腹做了一个动作,心腹们心知肚明,要像每次那样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夜深,几人用黑布裹住两人,抬着正准备投井填坑。突然,一队官兵如从天降,州府大人带着官兵出现在张县令眼前。张县令强作镇静,说夜间巡逻抓到两名歹徒,正要进行提审。
州府大人和张县令等人带着歹徒上堂,解开黑布,众人大吃一惊。巡抚当场揭开事情的原委,揭发张县令的胡作非为,张县令等人被当场拿下。原来巡抚白天把一切看在眼里,故意装着醉酒,麻痹张县令,没有打草惊蛇,晚上想到张县令定会杀人灭口,于是将计就计,派随从赶回州府禀告,自己回酒楼,冒死拿到证据。
巡抚一一核实状书,件件属实,而且证据确凿,一时义愤填膺,上报朝廷吴大人。很快,由张县令这条线索,朝廷铲除了一帮腐败势力。
吴大人成吴丞相后,一纸诏书马不停蹄地传到已是风清气正的楚州,王巡抚接旨回朝,路上对店小二说,此次要当面向吴丞相为他请功。
“都是巡抚大人的锦囊妙计!”随从们快活地说。 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 年 2 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小说开头写吴大人送王巡抚上任时的话“楚州不清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小说的情节由此展开。
B. 王巡抚邀张县令一同微服私访,看到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禁不住夸奖几句,这说明张县令给王
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
A.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善用神态和细节描写,表现了王巡抚的机智和张县令的飞扬跋扈,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B. 小说描述了古代一位清官机智巧妙地铲除地方黑恶势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无论古今都有其现实意义。 8.小说以“取证”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 分)
9. 小说以“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独立成段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尝有一贵胜①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太昌初,敕.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 更是一适。”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
(节选自《北齐书·邢卲传》)
[注] ①贵胜:尊贵而有权势者。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B.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C.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D.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穿的服装,这里指缙绅、士大夫。 B.文笔,南北朝时称有韵之文为文,无韵之文为笔,后来泛称文章为文笔。
C.敕令,即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有时也称太后、太子发布的诏令。
D.孽子,婢妾所生的孩子,旧指所谓庶出之子,即嫡子以外的众子,也称“孽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邢卲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少时贪玩不用功读书,曾因连日阴雨才读《汉书》,但五天就能全部记住。阅览五行齐下,看一遍就能记住,世人把他比作王粲。
B. 邢卲身居要位,深受浩荡皇恩。太昌初年,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然后才办理。
A. 邢卲博览典籍,通晓事务。有关吉凶礼仪的事情,无论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的质疑解惑,成为人们做事的指南。
B. 邢卲不拘小节,不修饰威仪。果实糕饼之类,有时放在小屋梁上,有客人到来,就取下与之共享。有时面对客人一边解开衣服捉虱子,一边与其畅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5 分) (2)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赠钱征君少阳① 李 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惟须饮,投竿②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③
【注】①此诗大概是作者晚年写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 ②〔投竿〕钓鱼。 ③〔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引用姜太公的典故。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首联开篇即写“酒”,描摹钱少阳独自饮酒的画面,渲染恬淡闲静的氛围。 B.颔联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少阳已风烛残年。
C.尾联借用姜太公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对钱少阳寄予了厚望,也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D.本诗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在思致绵邈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 15.本诗具有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 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 ,
”,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 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 ”,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 “ ”,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 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 , ”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地铁上,人不少,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这位妈妈一只手护住孩子,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鞋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踢到旁边的人,这个动作一直 到他们下车。
这一画面传上网之后,网友纷纷点赞,都很认可这一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有网友说,这种修养来自内心的善良。而善良的内涵之一就是能为他人着想。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幕不太 的场面, 最近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某地一游泳馆,一位妈妈把 5 岁的儿子带进了女性更衣室。也许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 的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一位小朋友扔垃圾,在垃圾桶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保洁阿姨,垃圾桶里有很多碎玻璃,请你在拿
垃圾袋的时候小心不要碰伤了手。
相信保洁人员看到之后,心里会暖暖的,感觉到一份尊重,工作起来会更加仔细认真。这本属“多此一举”,(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举动与他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可 。反过来看,凡事光想着自己怎么爽就怎么来,不管别人的感受,那就不好了。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生活在其中,谁不开心?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保持
融洽
毋庸置喙
居功自傲
B.坚守
融洽
不可否认
肆意妄为
C.保持
和谐
不可否认
肆意妄为
D.坚守
和谐
毋庸置喙
居功自傲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增进了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B.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
C.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D.但在增进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当作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 B.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社会运行成本整个将大大降低。 C.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 D.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6 分)
有人认为,饭后立即吃水果, ① ,饭后打嗝就是由食物发酵腐烂产生的气体形成的。其实, 食物的发酵和腐烂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但由于胃中有胃酸的存在, ② ,所以食物在胃中发酵和腐烂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 ③ ,它是由膈肌的不自主痉挛造成的,与胃部毫无关系,更不是因为食物腐烂。
答:①
②
③
21.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直径 0.5~1 米不等的碎砖石被送进巨型破碎机后,经过分类粉碎、筛分、细碎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直径不到 1 毫米的成品方砖优质材料,从“城市伤疤”到再生环保建材,整个过程不到 15 分钟。2019 年
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顺达墙体材料厂通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产环保砖已超 10 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三成。如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在海曙区蓬勃发展,300 万吨的处理能力可将辖区所产生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全部“就地消化”、变废为宝。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二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 线上期中考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 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
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参考答案
1.B (B项,“现今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应调换到国家外部安全层面”分析错误,原文中,“如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理念将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现在“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已经整合在一起。故选B。)
2.C (C项,“文章着重比较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分析错误,文章对工业社会的特征分析只用几句话,即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精确的控制,适合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重点分析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指出“网络化社会”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故选C。)
3.D( A项分析错误,原文中说“今天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二是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二者同等重要。B项分析错误, 在当代,后工业社会中,不确定性决定了“加强精确控制”已没有可能,应对网络化危机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C项,“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 分析错误,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的公共危机“使清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D项分析正确。故选D。)
4. C (C项,“因为孩子是贫困地区的最弱者”原因错,原文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扶智”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故选C。)
5. B (B项,“呈先降后升趋势”错,据图一图二,“普通高中”教育2015年是139.28,2016年是167.50,2017年是193.80.可见一直在上升,没有“先降后升”。故选B。)
6. 原因: ①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②贫困者的贫困状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
措施:①在农村开展“教育扶贫”;②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金额”;③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都是立足于帮助贫困人群获得更好的教育而采取的有效办法。
7.B (“张县令给王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分析有误。从小说内容来看,王巡抚邀请张县令微服私访本就是要寻找他为害乡里的证据。)
8.①“取证”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题,使小说内容集中鲜明;②“取证”是王巡抚冒着生命危险与张县令周旋的集中体现,表现了王巡抚的智勇;③“取证”是惩治贪官张县令成功的关键因素,强化了小说反贪的主题。(每点2分) (解答此题,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取证”,“取证”过程丰富了王巡抚的形象,“取证”强化了反贪的主题。)
9.①王巡抚设计铲除贪官恶吏,此时的“不说话”,表现了王巡抚的踌躇满志;②“青山绿水”与开头说太平府的不太平形成鲜明的对照,写出了风清气正之后楚州的太平;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每点2分)
10. A( “不以”中“以”为“凭借”之意,“才位”作“以”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脱略”意为洒脱不受约束,“简易”意为简朴随意,二者意义相近,应为并列关系,且“不修威仪”意为不修饰容貌举止,句意完整,故“简易”后应断开,排除D项。选A项。)
11. C( “敕令”专指皇帝发布的诏令、命令等,不能用来指其他人发布的诏令。)
12. B( “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错误,原文第二段末尾是“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说的是朝廷凡是任命高官,先来征求邢卲的意见,“大小官职”说法错误。)
13. (1)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得分点:文雅,文学之风。雕虫,比喻小技、小道,常指词章,此处指文辞。独步,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2)每当公卿集会议论,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引证广博。
(得分点:会议,集会议论。援笔,执笔。该洽,详备,广博。)
文言文参考译文
邢卲,字子才,是河间鄚县人。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同当时的名流们专以在山水间游玩宴饮为乐,没有时间致力于学业。曾因为连降大雨(无法出门),才诵读《汉书》,(读了)五天,就可以大致全部记住。后来因为对宴饮游乐感到厌倦,才广泛探究经史,阅览(时能)一目五行,看一遍就能记住,没有遗忘的。不到二十岁,就在士大夫中很有名气了,众人将他比作王粲。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每有一篇文章刚写出来,京城里就广为传抄,纸都因此涨价,读诵很快遍及远近各地。这个时期,袁翻与范阳祖莹的官位和声望显达,文章华美,被有德行学问的前辈称赞,由于邢卲文辞才思华美富丽,两人都很嫉妒他。曾经有一个尊贵而有权势者初次被授官,大规模宴饮宾客,袁翻与邢卲都在座。袁翻猜测主人会委托他写辞让官职的奏章。最终主人却让邢卲写。袁翻很不高兴,常常对人说:“邢家小儿曾受人雇佣写奏章,自己买来黄纸,写完之后再给人送去。”邢卲担心被袁翻陷害,便托病辞掉了官职。太昌初年,皇上命令邢卲长期在内省当值,供给他皇上(吃)的饭食,命他审察尚书省门下省所奏之事,凡是任命高官,皇上先来询问邢卲可不可以,然后任命。邢卲性情简单朴素,在家行事谨慎,兄弟亲戚之间,关系和睦。博览典籍,无不通解知晓,晚年尤其着意于《五经》章句,深入研究它的要义。有关吉凶礼仪之事,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都能质疑解惑,成为世人的指导者。每当公卿集会议论,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引证广博。皇上命令(邢邵)写朝廷典章,(他)一会儿就完成。(邢卲)虽名望和地位都很尊贵,却不凭借才能官位轻视别人。生活洒脱不拘,简朴随意,不修饰容貌举止,车子、衣服、器物和用具,凑合使用而已。有斋室并不居住,日常起居经常在一个小屋之中。果实糕饼之类的食物,有时放置在梁上,客人到来,便取下来共同分享。天资质朴,很能与不同的人共处,士人无论贤愚,都能拜访接待,有时对着客人一边解开衣服寻觅虱子,一边与其畅谈。有很多书,却不大校对文字。看见他人校对书籍,常常笑着说:“为何这么愚蠢?天下的书到死也读不完,怎么可以周而复始地校勘它。而且发现和思考书中的错误,更是一种快乐。”儿子大宝,有文采。庶子大德、大道,差不多都不识字。
14.C (错在“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尾联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
15.首联描写暮春三月,饮酒为乐,看似闲适恬淡;颔联写春日无多,鬓发斑白,看似消极悲观。这些都是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3分)颈联和尾联则用姜太公的典故,情感突转。既赞扬了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3分) (本题涉及欲扬先抑的构思特点,分析时一般要扣住“扬”和“抑”两个字展开,“扬”即作者最终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思想感情,它是全诗情感的落脚点;“抑”则是前面表达出的一种看似与之相反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构思,可以将最终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更加强烈。)
16. (1)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终不察夫民心 谣诼谓余以善淫 (3)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每空 1 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17. C ( ①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坚守: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定遵守,不背离。这里指动作保持不变,所以应用“保持”。②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根据语境,修饰“场面”,说场面配合得适当,应用“和谐”。③毋庸置喙: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不可否认:承认某件事情。根据语境,妈妈把5岁的儿子带进女性更衣室,即使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应用成语“不可否认”。④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肆意妄为: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根据语境,这里是说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举动与他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应用成语“肆意妄为”。故选C。)
18. B ( A项,括号前面写他人,后面写自己,此句应先“呵护他人”再“增进了自己的修养”,而A项正好相反,故排除;C、D两项,紧承上文的“这本属‘多此一举’”,“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应在前面,故排除。)
19. 答案 D (A、B项,句式杂糅,“把……当作”和“让……成为”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可改为“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或者“把善意当作每个人的行为指导”;另外B项语序不当,“整个”应放在“社会”前面;排除A、B两项。C项,搭配不当,“成本”与“减弱”搭配不当,将“减弱”改为“降低”;排除C项。故选D。)
20.①水果会在胃中滞留导致发酵腐烂 ②微生物很难在胃部存活(很少有微生物可以在胃部存活) ③打嗝也不是食物发酵腐烂的表现
21. 2019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推进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成绩显著。(意思对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2.参考立意:①以不变之志,应万变之事;②答卷人是你不变得身份;③君子慎独 其他符合材料旨意的立意,能自圆其说,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