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89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商家不断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 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 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 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 “知识付费”。通过缴纳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 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诸如《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这些被认为“高冷”的文学 经典,通过这一方式收获了大批听众。‎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 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 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 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这个数量以千万级计算、以 45 岁以下年轻人为主体的人群,和知识爆炸的移 动互联时代正面遭遇,产生了核爆级的知识需求,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满足他们的阅读需 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 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 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 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 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 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 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 典作品。‎ 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 经典。前段时间,美国一杂志网站刊文介绍中国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 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 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泥沙俱下,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成了泥沙。这就需要大学、知 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 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 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 需要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阅读经典,成就“今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阅读载体虽然不断更新,但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不变。 B.阅读方式的丰富让人们能轻松地接触经典,使得“知识付费”成了互联网最引人关注的现象。 C.“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的扩大是“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兴起的一个重要基础。 D.中国的文化大众群体数量很大,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很强烈,满足其阅读需求是文化刚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移动互联时代为背景,指出尽管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守望是永 恒的,这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刚需。‎ B.文章以美国一杂志对金庸的评价为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就“今典”需要优质的创作、精 纯的阅读和大众的文化参与。‎ C.本文层层递进、深刻论证了经典作品“经典化”的过程,表明作品保持民族和时代精神气质 的重要性。‎ D.文章多角度举例,论述经典作品的永久魅力,把论证不断引向深入,强调当今不但要阅读 经典,更要成就“今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些“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收听收看知识讲座等收获了大批听众,说明阅读方式和载体的 丰富会让经典更亲切。‎ B.大众的参与,使阅读不再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而是变成了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C.如果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能做出正确的引导,“经典化”过程中泥沙俱 下的现象就能够避免。‎ D.知识更新赋予当今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这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从而阅 读经典,成就“今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大海行了船 乔显德 由于当兵与工作的经历,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泰国、香港、上海、南海、渤海等海域 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 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 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 们上了岸。‎ 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建立了准确 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 航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 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 离的小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 耗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 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驶得自然就 快。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淋漓酣畅;有时也会坐逆风船、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 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 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 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遇上了 逆风,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这多走 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 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步步慢。‎ 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时会遭遇弥 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 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 趴在地上,像黑暗中躲避危险、屏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 青年扶着墙壁,能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 更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在船头,岿然 不动……‎ 坐在船上,前路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扰。有的人 不惧风浪,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 的勇士。而有的人就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 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中的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人所经历的 的风浪、波折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 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围绕大海行船选择恰当的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 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B.文章第一段先点出“我”与船的不解之缘,然后使用排比句和大量的叠词,概写了乘坐海 船时的三种不同感受。‎ C.海船在纯逆风的情况下不能直线行驶,只能走大“之”字形迂回路线,文章以此讽刺了那 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 D.文章第四段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人们面对风浪袭击时的不同表现,赞美了不惧风浪、 搏击风浪的海员们。‎ ‎5.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 分)‎ ‎6.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们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 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部署、持续推进。2016 年 10 月, 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0 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 行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9 岁。2017 年 10 月,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 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 环境,减少疾病发生。二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理念,更好满 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三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 决好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四要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 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 ‎‎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8 年 10 月 13 日刊文)‎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虽然仪器不会检 测出病症,但人体却会有各种不适感,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压 力,以及普遍拥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现代社会亚健康群体增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 高”等问题日趋泛滥。‎ 随着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隐患日益严重,一种富有全局性的健康理念——“大健 康”应运而生。它倡导人们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过渡到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 式,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接收科学的健康指导,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 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大健康”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上以及家 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当今医学界,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传统模式逐渐向多因多病的“生 物-社会-心理-环境”大健康模式转变。大健康模式研究的不是病因,而是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其核心是通过个人健康管理,科学地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摘编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材料三:‎ 材料四:‎ ‎‎ ‎2013-2018 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2018 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导致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从鸿茅药酒到权健事件,暴露出的 是整个保健品行业普遍性的问题——不少保健品生产企业打着“高科技”“祖传秘方”等旗号,制假 售假,甚至把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诱导消费者上当。一些保健品在销售过程中, 与消费者大套近乎、嘘寒问暖,“专家免费会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套路重重……种种乱象, 坑害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加速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的专项条例及配 套实施细则,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强保健品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要 建立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明晰相关部门审批、监督和处罚职责,建立 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出现问题,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取 缔违规企业;同时进行警示教育,要让公众客观认识保健品的“疗效”,以科学的理沦知识作正确 的消费引导。‎ ‎(摘编自“新华网”2019 年 1 月 10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人民身体健康当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民族昌 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B.快节奏的生活,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亚健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 病、“三高”等问题频发。‎ C.材料三显示,近五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说明人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 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 D.目前我国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主要包括制假售假、虚假宣传、欺骗性营销等,严重扰 乱了行业市场的正常秩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到 2030‎ 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应达到的水平。‎ B.“大健康”关注身体、精神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该理念顺应时代 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C.鸿茅药酒和权健事件暴露了整个保健品行业都存在的违规生产和虚假销售的问题,尤其 是用“疗效”欺骗消费者。‎ D.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原因是企业为了追求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而违规生产经 营,与相关部门权责不清,监管不力也有关。‎ ‎9.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关播,字务元,卫州汲人。天宝末,举进士。邓景山为淮南节度,辟为从事。累授卫佐评 事,迁右补阙。善言物理,尤精释氏之学。大历中,与神策军使王驾鹤结为婚.姻.,陈少游领浙东、‎ 淮南,又辟之为判官,历检校金部员外,摄滁州刺史。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 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杨绾、常衮知政事,荐播 为都官员外郎。德宗登极,湖南峒贼王国良者,聚众为盗,令播往宣抚之。临行,转.对.别殿中。 上问政理之要,播奏云:“为政之本,须求有道贤人,乃可得理。”上谓播云:“朕下诏求贤良, 当躬亲阅试,亦又遣使臣黜陟,广加搜访闻荐,擢其能者用之,翼以傅理。”播奏曰:“下诏求 贤,黜陟举荐,唯得求名词之士,安有有道贤人肯随牒举选乎?”上悦其言,谓播曰:“卿且使 去,回日当与卿论政事。”播又奏曰:“臣今奏诏招抚,国良不受命,臣请便宜行事,语邻境速 出兵剪除。”上曰:“卿言深合朕意。”使回,改兵部员外,迁河中少尹。建中初,张镒为河中 少尹。镒寻入相,三年七月,迁播给事中。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 议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卢杞以播柔缓,冀其易制,骤称荐之。寻转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 奏上元中,诏择古今名将十人于武成王庙配.享.,如文宣王庙之仪。播奏:“姜太公古贤臣,今其 下称亚圣,于义不安。又孔子十哲,皆是当时弟子,今所择名将,年代不同,于义既乘,于事又 失。臣请删去名将配享之仪及十哲之称。”从之。会淮西节度李希烈叛乱,上以汝州 要镇,令选 择刺史。播荐元平为汝州刺史,元平至州旬日,为希烈所擒, 汝州陷贼,中外哗然。播与卢杞 等从驾幸奉天,既而杞、白志贞等并贬黜,播尚知政事,中外嚣然,以为不可,遂罢相。大臣韦 伦等泣于朝曰:“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以至今日,尚可尚书邪?” (选自《旧唐书·列 传·卷八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 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 B.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 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 C.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 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 D.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蜂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又为政 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婚姻,释义复杂,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有时候把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把新娘的父亲称为“婚”。 B.转对,指朝臣每隔数日轮流上殿向皇帝指明和陈述时政得失的制度。源于唐代,宋沿其制。 C.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刑部长官正职为刑部侍郎,‎ 副职为刑部尚书。‎ D.配享,是一种祭祀礼仪,文中指的是把挑选出的古今十位名将送进姜太公庙中接受祭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关播别殿奏对,见解鲜明。关播被皇帝命令去招降王国良,临行前,他告知皇帝治政之本,‎ 指出下诏寻求和使者举荐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贤人。‎ B.关播脾气温和,得到卢杞的敬重与推荐。卢杞认为关播性格温和、有耐心,便极力称赞推 荐他,不久改任吏部侍郎,又升任刑部尚书。‎ C.关播上疏,反对配享仪式。上元年间,皇帝下诏挑选历代名将十人进入武成王庙接受祭祀, 关播请求除去这一礼仪和“十哲”的称号,得到皇帝的认可。‎ D.关播用人不当,致使重镇陷贼。李希烈叛乱,关播推荐元平镇守汝州,因元平无能重镇失 守,致使皇帝被迫避难奉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臣今奉诏招抚,国良不受命,臣请便宜行事,语邻境速出兵剪除。 译: (4 分)‎ ‎(2)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以致今日,尚可尚书邪? 译: (4 分)‎ ‎(3)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①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②,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注】①二年,指淳熙三年到四年,作者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②青钱, 绿色的荷叶。‎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借聚散兴感,表达对频繁调动的不满。对调动原因只以“不偶然”点出,耐人寻味。 B.饯别宴会上,作者只愿意畅饮而不愿话别,饱含无计可施,只得借酒消愁的愁情。 C.下片起句对东湖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为眼前美景陶醉,暂时忘记了离别的忧愁。 D.结尾两句作者想象别后殷切思念朋友的情景,妙在情景交融。‎ ‎15.“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这三句写景精妙为历代诗人传颂,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 ”; 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 ”,又怎么会灭亡呢?‎ ‎(2)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把审美客体拟人化,化大自然为主人,变自己为客人的诗句 是“ , 。”‎ ‎(3)李贺描绘音乐擅长以实写虚,在《李凭箜篌引》开篇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 ‎“ ”有响遏行云的效果,“ ”乐声触动了神话里人物的愁 怀,潸然泪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 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它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 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 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 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 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 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 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 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B.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D.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 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D.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的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C.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的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下面是一封书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拜读您的大作之后,后学就您所论述的“知行”问题深感纳闷,后学见识少,对您文中的许多 观点不敢苟同,想和您聊聊。于是在仔细研读大量原典文献之后,反复寻思,今涂鸦一文和您商 量,遥寄给您,恳请您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答: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21.下面是某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学生记忆规律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改写成一段 70 字内的文 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报社曾了解到,华为创立之初,曾流行一句口号:“我们不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商人。” 记者就此采访华为某高层领导,领导回答:“沙漠里是不能种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 是可以种植的。库布齐、塞罕坝、以色列不也是遍地绿茵吗?”他说,“当年,华为为了解决生存 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已经度过饥荒时期了,有些领域也走到行业前头 了,就要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攻城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要科学家,甚至 还需要思想家。”‎ 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下语文段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B“使得”因果关系不成立。另外,夸大其词,原文为“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 ‎2.C(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C没有用“层层递进、深刻论证”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另外,“表明作品保持民族和时代精神气质的重要性”,无中生有,也不符合文章主旨。‎ ‎3.A(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B项,原文是“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C项,表述绝对化。D项,原文是“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并非“知识更新”,偷换概念。‎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4.C(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不正确,原文说“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这不是讽刺,而是说行船可能遇到各种困难,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故此题答案为C项。)‎ ‎5.(6分)大海行船,要确定目标,建立航线,在遭遇不同情况时要正确地应对;(3分)人生在世,要有志向与规划,要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要勇敢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3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标题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够分析。本题要求分析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的意蕴,从全文来看,表层的含义就是写在大海里行船,要“定下了远大的目标”“建立了准确的航线”,而且“路途充满未知”,“顺风顺水,乘风破浪”“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在遭遇不同情况时要正确地应对。深层的含义则是用“大海”来比喻人世,用“行船”来比喻人生,与表层含义相对,那么“大海行船”的深层含义也就是指人生在世,要有志向与规划,要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要勇敢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 ‎6.(6分)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增强大海行船的真实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2分)最后一段用第二人称,亲切面对读者,引发读者思考:(2分)这一变化,由“我”的体验与感悟转为对读者“你”的期待,从而启示人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要求,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题题干要求分析文章人称的变化的表达效果,解答时可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作用,然后再答出变化的效果。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便于直抒胸臆;最后一段用第二人称,其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便于感情的交流。文章中人称变化,意味着文章内容由“我”经历与感受,转换为对读者“你”的期待,达到启示读者思考的目的。)‎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 ‎7.B(强加因果,“导致”错,原文的意思是说“与之有关”。)‎ ‎8.C(“整个保健品行业都”以偏概全,“尤其是用‘疗效’欺骗消费者”无中生有。)‎ ‎9. ①政府(政策):政策引导,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明确权责,完善监管,严格执法。②个人:贯彻“大健康”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③企业:依国标生产,诚信经营。④行业(医疗):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转变传统医学模式。(每点2分,答出角度1分,分析给1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 一、 古代诗文阅读 ‎10.D【解析】从字面意思看,本题出现的人物有“李灵曜”“(陈)少游”“(关)播”,根据这些人物及他们的行为可以正确判断 。‎ ‎11.C【解释】根据加点前文可以判断,“转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迁”是提拔,“尚书”官位应比“侍郎”高,否则无从说提拔,因而可判断“侍郎为副职”“尚书为正职”。‎ ‎12.B【解析】“得到卢杞的敬重与推荐”错,原文是“冀其易制”,即卢杞希望关播容易控制利用,所以推荐他。‎ ‎13.(1)我现在奉命去招降安抚,如果王国良不服从命令,我请求见机行事,命令附近官府迅速出兵消灭他。(招抚:招降安抚,1分;便宜行事:见机行事或看情况灵活处理,1分;剪除:消灭,1分,句意1分)‎ ‎(2)宰相不擅长筹划,致使天子流离失所,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能任尚书吗?(谋:谋划,规划,筹划,1分;播越:逃亡,流离失所,1分;尚书:做动词,任尚书, 1分,句意1分)‎ ‎(3)成年人五六个,孩童六七个,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来。(冠者:成年人,1分;风:做动词,吹风,1分;浴于沂,风乎舞雩:状语后置,1分)‎ ‎(参考译文)‎ 关播的字是务元,是卫州汲县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邓景山任淮南节度使时,任命他为从事,多次升官后任卫佐评事,又升任右补阙。他善于分析事物的原理,尤其精通佛教学说。大历年间,与神策军使王驾鹤结为儿女亲家。陈少游主管浙东淮南道,又任命他为判官,后又当过检校金部员外,代理滁州刺史。李灵矅反叛,在汴州一带横行。陈少游亲自率领军镇守淮河,各地出现了盗匪,关播调集检阅了各州的留守军队,命他们保卫地方。他执政清廉简朴实惠,又没有盗匪,人们都安心。杨绾、常衮当宰相掌权,推荐他任都官员外郎。唐德宗即位,湖南山区中有个叫王国良的人,纠集人马为盗匪,皇帝命关播去招降他们。临行前,皇帝在别殿召见他,问他治国的关键。他回答说:“治国的关键,应是访求得道的良才,这样才能治理好。” 皇上对关播说:“我曾颁布诏令求贤才,将亲自考核,也命黜陟使,广泛访求推荐,提拔任命其中有才能的人,以期能辅助治理。”关播又说道:“下诏令求贤才,黜陟使推荐,只能得到有名的会写文章的人,哪有得道贤才愿按规定参加考试呢?”皇帝赏识他的话,对他说:“你先去出使,回来后再和你谈论治国的事。”关播又报告说:“我现奉命去招降,王国良如不服从命令,我请求见机行事,叫附近官府迅速出兵消灭他。”皇帝说:“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他出使回来后,被调任兵部员外,又升任河中府少尹。建中初年,张镒任河中府少尹。张镒不久到京城任宰相,建中二年七月,提升关播任给事中。按过去惯例,各部门文书档案库都由小官吏掌管,长期存在弊端,关播首先提议任用科举出身的官员共同管理,到现在被认为恰当。卢杞因为关播温和耐心,希望他容易控制,极力称赞推荐他。不久他升任吏部侍郎,后又升任刑部尚书。他上奏说上元年间,皇帝下诏挑选古今十名名将送进姜太公庙中接受祭祀,像孔夫子庙中一样。他认为:“姜太公古代只被认为是大贤人,现在却称在他之下的为亚圣,这不合道理。再说孔门的十位哲人,都是他当时的弟子,现在所选择的名将,朝代不同,既不符合礼仪,事例又不相合。我请求除去选名将入庙接受祭祀的礼仪和‘十哲’的称号。”皇帝下诏同意了。遇上淮西节度李希烈反叛,皇帝认为汝州是重要城镇,命选派刺史。关播推荐李元平任汝州刺史,李元平到汝州只十天,被李希烈俘虏,汝州被叛军占领,引起朝廷内外一片轰动。关播和卢杞等随皇帝逃到奉天,后来卢杞、白志贞等人都被贬官,关播还掌管朝政,朝廷内外议论纷纷,认为不应该,于是被罢相。重臣韦伦等人在朝中哭着说:“当宰相不擅长谋划辅佐皇上,致使天子流离失所,到了今天这地步,还能任尚书吗?”‎ ‎14.C【解析】“表现了作者为眼前美景而陶醉,暂时忘记了离别的忧愁”错,应为“表现了作者对东湖美景的喜爱,并以美景反衬离别的忧伤。”‎ ‎15.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绿带”形容流水,不仅写出了河水颜色之碧绿,也写出了河水蜿蜒流动的动态美。用“青钱”状写荷叶之貌,将荷叶的清圆之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②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写出东湖广阔无边、澄澈碧绿、水天一色而又富有生机的优美景象。③以乐景写哀情,以优美的东湖之景反衬离别的忧伤,使其忧伤倍增。‎ ‎16.(1)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18.C(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A、D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19.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土地和天空”,后面也应是先“土地”,后“天空”。)‎ ‎20.①纳闷 困惑 ②见识少 才疏学浅 ③聊聊 探讨 ④寻思 思考 ⑤商量 商榷(每处一分)(本题考查语体色彩。文段摘自一封书信,应用书面语而非口语,以显用词庄重典雅。)‎ ‎21.输入的信息经过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了及时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长时间保存于大脑中。(内容完整2分,表达准确2分,语言连贯通顺1分,共5分)‎ ‎22.【解题】‎ 本题为新材料作文,考查考生对发展观的认知。材料中“工程商人”“科学家”“思想家”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不一样,所担负的功能和责任也不尽相同,形成多元互补关系。‎ 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工程商人”开发技术,负责营销,为华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华为已经成为行业先锋,企业发展的技术方向与实现途径极其重要,华为需要“科学家”级的人才,要在技术、商业模式上努力创新。同时,还需要寻找思想与方向上卓越的“思想家”,仰望星空,在思想、理论层面为企业发展积极探索,引领华为甚至民族工业发展的方向。从当年的脚踏实地,到今天的“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有了变化,而不变的是对企业卓越发展的追求,因为企业的发展定位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初始阶段,惋惜之中有无奈却又是坚定的选择,而现在的华为立足长远、高瞻远瞩、勇立潮头,求变求新求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