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题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数(shuò)见不鲜 纤(qiān)夫 俨(yǎn)然 间(jiàn)或
B. 嫉(jí)妒 重创(chuàng) 木讷(nè) 炽(chì)热
C. 果脯(fǔ) 隽(juàn)永 酩(mǐng)酊 应(yīng)届
D. 血(xuè)泊(pō) 曲高和(hè)寡 绯(fēi)闻 参与(yǔ)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中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
A项,“纤夫”的“纤”应读“qiàn”。
B项,“重创”的“创”应读“chuāng”。
D项,“参与”的“与”应读“yù”。
故选C。
【点睛】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
(1)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
(2)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去吧;从词性上去吧;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关注一下常考的字。
2.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 )
A. 寒喧 屠戮 烟霭 情投意和
B. 轻歌缦舞 别出新裁 一筹莫展 与日剧增
C. 不径而走 老骥伏枥 首曲一指 义气用事
D. 殉私舞弊 惹事生非 脍灸人口 裨官野史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这类题只能多写多记。注意一些形近字和生僻字。本题,
A项,“寒喧”应为“寒暄”。
B项,“轻歌缦舞”应为“轻歌曼舞”,“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
C项,“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首曲一指”应为“首屈一指”,“义气用事”应为“意气用事”。
D项,“殉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惹事生非”应为“惹是生非”,“脍灸人口”应为“脍炙人口”,“裨官野史”应为“稗官野史”。
故选D。
【点睛】辨析汉字字形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日臻完善 臻:接近 B. 好高骛远 骛:野鸭
C. 义薄云天 薄:比……薄 D. 不刊之论 刊:改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成语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成语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本题,
A项,日臻完善:一天天逐渐达到完美的地步。臻,达到。选项解释错误。
B项,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骛,追求。选项解释错误。
C项,义薄云天:形容某个人非常有情有义,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薄,接近、迫近。选项解释错误。
D
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刊,改正。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睛】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平时的学习中要积累词语,理解成语含义。
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文章写晋灵公不行君道,最终被臣下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太史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B. 《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中国劳动妇女在夫权、族权、神权压迫下的悲惨命运,也批评了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和反动。
C. 鲁贵在《雷雨》中是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他在周家做总管,一面对着老爷少爷点头哈腰,一面敲诈着繁漪,他之所以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周家大公子周冲在一起,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命和钱财。
D. 敌人从胡浩那儿收缴到《挺进报》,当敌人严刑折磨胡浩,齐晓轩站了出来,承认该报纸是他写的。当敌人要他写字进行对比时,他用隶书写了几个字。敌人比对结果,认定报纸就是他写的。实际上是他一直模仿胡浩的字。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项,“《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错误,《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
C
项,“他之所以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周家大公子周冲在一起”错误,四凤和周萍是男女朋友关系。
D项,“实际上是他一直模仿胡浩的字”错误,实际上是他一直模仿成岗的字。
故选A。
【点睛】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5.从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善莫大焉 公嗾夫獒焉
B. 遂扶以下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其我之谓也 未知母之存否
D. 而观其辟丸也 寝门辟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A项,前句句意为:没有比这更好地了。焉:代词,这。后句句意为:晋灵公指使獒(咬赵盾)。焉:代指咬赵盾。选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项,前句句意为: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以:顺承连词。后句句意为: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以:顺承连词。选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
C项,前句句意为: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之:宾语前置标志。后句句意为: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之:主谓之间,取独。选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项,前句句意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辟 bì:通“避”,回避,躲避。后句句意为: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辟:打开。选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名篇名句默写
6.补出下面句子的空缺内容。
(1)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2)__________________,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5)___________,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陋室铭》)
(7)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8)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泊秦淮》)
(10)_________,追旅思。(《苏幕遮》)
(11)_________,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滚绣球》)
(12)天也,_____________。(《滚绣球》)
(13)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4)流言,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 (1). 悄怆幽邃 (2). 窥镜而自视 (3). 王之蔽甚矣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6). 无案牍之劳形 (7). 香远益清 (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 随风潜入夜 (10). 隔江犹唱后庭花 (11). 黯乡魂 (12). 只合把清浊分辨 (13).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4). 又给人暂得偷生 (15). 尤使我耳不忍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邃”“蔽”“亵”的书写。
【点睛】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材料,下列小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可编程序的工业机器人,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诞生,从此机器人开始进入人类生活领域。有人认为机器人是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它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如工业机器人造就了“黑灯工厂”,即不需开灯的全机器人工厂;医学上,达•芬奇机器人已经能帮助医生完成更高质量、低创伤的手术,且能进行远程操作;家庭生活中,多款家庭机器人已经能够帮助看家、与人聊天、陪小孩学习。机器人正逐步实现智能化,以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
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凭借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获得超强的运算处理能力,甚至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机器人正从依赖嵌入程序或输入指令执行命令向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作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信息技术企业大举进入机器人产业,带来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的智能化。
此外,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公司的阿特拉斯类人机器人身高1.9米,重150公斤,能够两足行走,上肢举起和搬运重物。日本软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拥有自己的表情且“健谈”。(2)机器人概念从传统的机械臂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随着中央处理器、传感器的微型化和产品的智能化、联网化,多台机器人间能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汽车、家电、手机、住宅、无人机等产品也具备了机器人的特征。(3) 。传统上工业机器人往往被铁栅隔离以防止伤及工人,新一代机器人与人在同一个空间内紧密接触、密切配合,安全地并肩工作。例如库卡轻型智能工业助手机器人在接触到人体时,受力传感器会及时限制机器人的运行力量,自动与人保持安全距离。(4)机器人成本持续下降。随着机器人数字化零部件的增加,兼之技术和工艺日益成熟,其成本比雇佣工人低的拐点正在到来。
(取材于《迎接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之后的几十年里,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极大的推广和迅猛的发展,日本逐渐成为工业机器人产量和拥有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工业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但也逐渐进入了自主研发阶段。按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过程,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操作过程比较简单。第一代机器人使用示教盒在线示教编程,并保存示教信息。当机器人自动运行时,由运动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存储的示教程序,使机器人实现预定动作。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点到点运动、连续轨迹再现的控制方法,可以完成直线和圆弧的连续轨迹运动。由于操作容易、可视性强,所以在当前工业领域应用最多。
第二代是离线编程机器人,该机器人编程系统是采用离线式计算机实体模型仿真技术, , , , , , ,以控制机器人运动,从而完成相关工作。
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它除了具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点以外带有各种传感器,这类机器人对外界环境不但具有感觉能力,而且具有独立判断、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能适应外部对象、环境协调工作,能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在工作时通过传感器获得外部的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然后灵活调整工作状态,保证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也越来越胜任日趋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业和摩托车制造、金属冷加工等制造行业,已经可替代人工完成装配、焊接、浇铸、喷涂、打磨、抛光等复杂工作。近几年来,许多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到教育、科研、航空等领域,辅助科研人员创造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05-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2014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超过日本,达5.6万台,约占世界总量的1/3,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不过,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仍然较低,2012年仅为25台/万人,而当时世界平均水平为58台/万人,可见中国的机器人化和工业高级自动化仍然任重道远。
(取材于孙英飞《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研究》)
材料三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湾着陆区着陆,开展科学考察和探测。“玉兔”号是中国研发的第一辆月球车,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化、低耗能、高集成和高智能的空间机器人。
“玉兔”号上携带着多种先进的敏感器,配套齐全,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还可以耳听八方。它有三双“眼睛”,即全景相机、导航相机和避障相机,每双眼睛都是一对立体相机,能拍摄月面立体的图像。为了看得更远,“玉兔”有一根可以高高竖起的桅杆,导航相机和全景相机就安装在桅杆的顶端。全景相机看得最远,用来观察巡视区周围的三维地形地貌;导航相机和避障相机用来获取近处的三维地形地貌信息,指引“玉兔”号在月面上行走。
“玉兔”号月球车前安装有机械臂,能辅助其末端的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伸到感兴趣的位置进行月壤探测,不仅增加了探测范围,还提高了探测的灵活性。“玉兔”号车后安装着三根全向天线,桅杆上安装的则是锅形的定向天线。全向天线不仅可以用来接收地面的指令和向地面传回自身状态的信息,还可以随时与着陆器保持联络。定向天线可在桅杆的辅助下指向地球,传输相机拍到的图像数据。
“玉兔”号月球车不仅能独立自主地工作,还能在地面遥控操作的控制下开展测量。下面以遥操作为例来看“玉兔”号是如何行动的。
首先,地面控制“玉兔”的导航相机对周围环境进行成像,并下传到地面;地面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处理,完成路径规划并生成相应控制命令,确定月球车前进的路线。接着,地面将控制命令发给“玉兔”,“玉兔”接受后按照规划的路径移动到达目标点。
在“玉兔”号开始移动时,如果车前光线好,就由避障相机对车前的月面进行成像,确认车前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但如果“玉兔”号处在背向太阳的状态,由于月面是真空环境,不存在大气对光线的散射,车前将一片漆黑,此时就需要激光点阵器工作,在车前打出一组激光点,避障相机通过对激光点进行成像,就可以根据打在月面上的激光点阵的实际形状判断车前的环境是否满足形势要求。
此外,“玉兔”号上还携带了惯性测量单元和太阳敏感器等姿态测量设备,在月球车姿态出现异常时,能有效地控制月球车下一步的运动,确保安全。
(取材于望舒《“玉兔”成长记》)
7.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机器人在医疗、家庭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改变和颠覆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B. 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大举进入机器人产业,为提高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C. 人形机器人拥有自己的表情且“健谈”,可见人形机器人已经完全具备人类的交际能力。
D. 机器人成本比雇佣工人低的拐点正在到来,预示未来某些企业中机器将逐步代替人工。
8.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言,研究起步较晚。
B. 逐步进入自主研发阶段,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C. 能胜任日趋复杂的工作,工业高级自动化水平位居前列。
D. 中国2014年装机量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9.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中国“示教再现机器人”特点的一项是( )
A. 在线示教编程 B. 无需规划路径
C. 再现连续运动轨迹 D. 工业领域应用多
10. 依次填入“材料二”第三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最后将正确的代码传递给机器人控制柜
②再采用正逆解算法对实体模型进行控制和操作
③在离线的情况下进行路径规划
④首先建立起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实体模型
⑤以检验编程的正确性
⑥然后通过编程对实体模型进行三维动画仿真
A. ③⑥⑤④②① B. ④②③⑥⑤① C. ④③②⑤⑥① D. ⑥⑤②③①④
11. 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考察”不可以写为“考查”。
B. 第二段“眼睛”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C. 第三段“与”字应查“一”部,共3画。
D. 第六段“散射”中“散”应读为“sǎn”。
12. 下面是对“玉兔”号月球车部件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景相机看得最远,用来观察巡视区周围的三维地形地貌。
B. 导航相机可获取近处的三维地形地貌信息,指引月球车行走。
C. 全向天线在桅杆辅助下指向地球,传输相机拍到的图像数据。
D. 激光点阵器在车前漆黑时打出一组激光点,供避障相机成像。
【答案】7. D 8. C 9. B 10. B 11. B 12. C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改变和颠覆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错误,概括有误,原文为“它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B项,“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大举进入机器人产业,为……”错误,原文为“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应该是“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谷歌、亚马逊等企业”。
C项,“人形机器人已经完全具备人类的交际能力”错误,原文无据。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方式: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C项,“工业高级自动化水平位居前列”错误,概括有误,原文为“中国的机器人化和工业高级自动化仍然任重道远”,而不是“位居前列”。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
B项,“无需规划路径”错误,原文无据。材料二“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在线示教编程……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点到点运动、连续轨迹再现的控制方法,可以完成直线和圆弧的连续轨迹运动……所以在当前工业领域应用最多”,“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点到点运动、连续轨迹再现的控制方法”,“无需规划路径”无根据。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贯性的能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
B项,文段围绕第二代是离线编程机器人来阐述,“该机器人编程系统是采用离线式计算机实体模型仿真技术”,过程依次是“首先建立起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实体模型”,④开头,排除AD;首先建立模型,然后“再采用正逆解算法对实体模型进行控制和操作”,紧跟②,排除C。按照B的顺序验证是否正确。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笔顺、和标点符号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对于汉字字形题平时要适当拓宽阅读面,要辨明字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辨析的过程中就可以正确答题。
B项,“引号表示直接引用”错误,此处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C项,“全向天线在桅杆辅助下指向地球”错误,原文材料三“定向天线可在桅杆的辅助下指向地球,传输相机拍到的图像数据”,改为“定向天线”。
故选C。
【点睛】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中应紧紧抓住一根红线——筛选信息,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掌握三种方法——深耕细作法、高屋建瓴法和条分缕析法,遵循四个步骤——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1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2早承厥考①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3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②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4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5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②孥(nú),儿女。
1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有造竹所者 造:拜访
B. 母性素严重 严重:严肃稳重
C. 逮子华官翰林 逮:捉拿等到
D. 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以:用来
14. 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这晚辈若不继续增进,家学就要没落了
B.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靖节、林和靖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C.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
竹轩先生很少在家塾里教弟弟学习,而长期带他到各地去游玩
D.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魏瀚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去陪伴竹轩老先生散步
15.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 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C. 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D. 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16. 请将第四段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17. 第二段说竹轩先生“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请根据文章,分条概述竹轩先生在“业”方面的成就。
【答案】13. C 14. C 15. B
16. 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17. 竹轩先生在“业”(学业)方面的成就有:①学问根深,成为名师,例如“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②诗文水平高,有传世之作,例如:“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
A项,句意为: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造:拜访。选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
B项,句意为: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严重:严肃稳重。选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
C项,句意为: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逮:等到,拥有。选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
D项,句意为: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以:用来。选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
故选C。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C项,“竹轩先生很少在家塾里教弟弟学习,而长期带他到各地去游玩”错误,“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意思是: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
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错误,“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意思是: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
故选B。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中“援”,提;“就”,完成;“介意”,刻意; “法律”,格律。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本题要求概括“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竹轩先生在“业”方面的成就有,“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即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可见学业水平高。 “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即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可见诗文水平高,有传世之作。据此概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香弹琴数曲。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惟恐照顾不周。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地疼爱他。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
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了。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庚郎:指南朝梁代时年成名的文士庾信
18.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
B. “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
C. 作者用拟人手法写;草对王孙的埋怨,表达了自己对投身仕途的厌倦。
D. “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
19. 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草写得形神(外形特点和内蕴情感)俱备。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对草之“形”“神”的理解。
【答案】18. D 19. 形:茂盛、绿。神:初入仕途的春风得意,伤春之情,倦游思归之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错误,不是“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而是暗寓作者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景物形象的能力。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有单个景物的,也有多个景物的,有的还会考查多个意象组成的画面或意境。在筛选出景物形象的基础上,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特点的概括能力。答题步骤:①抓住诗中的重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②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或氛围的特点;③根据意境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词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最后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全词结尾处的“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这首词用“平”“烟”“萋萋”,状草之形;用“碧”“嫩”“翠”,状草之色;又用映衬手法传写出草之神与情。
【点睛】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解读凉州
①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时值阳春四月,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酽酽、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左边是霸气粗豪的祁连山,白雪冠顶,渗透出一缕缕凛凛寒气;右边是雄浑苍莽的龙首山,呈现出一抹冷漠的灰黄。看不见山泉流水,听不见莺歌燕语,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天地间一片旷达的静寂,一片枯涩的静寂。
②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
③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④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⑤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⑥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
⑦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⑧在凉州活动时间最长的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二十岁时在长安求仕不遇,经人举荐混了个县尉,是官吏中最低的一级。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毅然辞职,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凉州虽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烟柳画舫,但这里边风浩浩,大漠茫茫,山岭峻拔,戈壁旷大,他在这里度过一段充满审美体验的浪漫人生。无独有偶,岑参也是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遇,“诗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风萧萧兮夜漫漫,琵琶一曲肠堪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写出了凉州的繁华,胡人云集,琵琶声喧。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
⑨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1】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2】……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漫步街头,触目所及,更多的是高楼、绿树、宽街、阔路,一爿爿商店、酒肆、咖啡馆、网吧、舞厅,人影飘动,熙熙攘攘。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奏,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景。一切远去了。
⑩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
⑾我走向郊野。高邈深邃的夜空,满天晶莹闪烁的星斗,裹着寂寞裹着孤独的祁连山,依然呈现出狂飙
卷澜般的雄姿,庄严、沉郁,每一座山峰都高贵地矗立着,平静而肃穆,从容而大度。望着远处隐隐的长城、烽燧、垛堞,还有身后的边城,我肃然起敬。感谢武威,感谢古凉州,我应该脱帽叩首。是凉州这个伟大的支撑点,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凉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滂沛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
(取材于郭保林同名散文)
注释:【1】鸠摩罗什:东晋时期后秦高僧,生于西域龟兹国,曾在凉州生活17年,弘扬佛法。【2】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西夏碑刻,原置凉州大云寺。
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葱茏:文中指蓬勃繁盛。“茏”也可写作“笼”。
B. 经天纬地:谋划天下事,形容人志向很高。
C. 狂飙:指急骤的暴风。“飙”读作“biāo”。
D. 浪漫主义:指用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去创作。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唐时同西北民族的征战,护卫了国家西北边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凉州文化的发展。
B. 鼎盛时期的凉州知名度极高,既是有“桥头堡”作用的边塞重镇,又是瑰丽的诗词歌舞之城。
C. 诗人们钟爱凉州,因为这里景致雄浑阔大,激发他们吟咏出大境界、大悲壮,一吐胸中块垒。
D. 时代的变迁已经改变了凉州的面貌,作者认为武威已经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
22. 请结合第①段加点的词语,赏析文章开头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23. 第⑨段中,作者说武威街巷里有“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又说“一切远去了”,你认为这样说矛盾吗?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24. 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凉州文化”的内涵并做简要解说。
【答案】20. C 21. D
22. “一缕缕”突出寒气袭人,“一抹”写出龙首山雄浑辽远,“一两声”“一缕”写出人烟稀少,描绘了边塞肃穆苍凉之景,与济南的绿意沸腾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氛围,为下文写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抒发思古之幽情作了铺垫。
23. 不矛盾。文中写到武威的街巷里保留了“古塔”“城门”“钟楼”等历史遗迹,但是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
24. 凉州文化内涵:①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 ②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 ③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说,如: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唐代多次战役,打通、开拓丝绸之路;与西域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融,至今保留多种文化共存的遗迹;凉州词是诗人们用生命和心血创作的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不可孤立地解释词语的表面意思。本题A项,“文中指蓬勃繁盛”错,原文“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可见“葱茏”这里指各种文化交汇发展的热闹场面。B项,“形容人志向很高”错,“经天纬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D项,“指用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去创作”错,原文“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滂沛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这里的“浪漫主义”应该是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D项,“作者认为武威已经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用的是问句,表达不确定的语气。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景物的特点,其次思考用到的手法、营造的氛围以及结合段落位置考虑结构方面的作用。本题结合加点词语理解景物特点。“一缕缕凛凛寒气”突出寒气袭人;“龙首山,呈现出一抹冷漠的灰黄”,写出龙首山的雄浑辽远;“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 写出人烟稀少;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氛围。“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酽酽、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
这里与济南的绿意沸腾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构上为下文写凉州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抒发思古之幽情作了铺垫。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要求,再结合文本上下文的内容思考,揣摩作者的情感。“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凉州曾有过的辉煌的敬重;而如今“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羌笛……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一切远去了” 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文本内容,并按照题干要求对相关内容做出筛选梳理,最后再分条概括。“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总结出“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据“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可总结出“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据“他毅然辞职,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可总结出“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
六、写作
25.在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举足轻重的:或揭示社会背景,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主要人物的有力衬托。请从《呐喊》《雷雨》《红岩》中任选一位次要人物,就其中一方面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要求:阐释合理,思路清楚150-200字。
【答案】周萍是个很纯粹的人,人性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没有被拔高,没有被过多的塑造成典型,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周萍在《雷雨》并不是主要人物,但是作者同样给予重视,真实的塑造了特殊而又复杂的周萍。周萍这个人物是生动形象的,在整个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以开端设置悬念,从进程看发展,从高潮到统一性,周萍始终处于剧情的冲突主线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
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本题要求“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举足轻重的:或揭示社会背景,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主要人物的有力衬托”,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雷雨》中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周家大少爷,一度是继母蘩漪的情夫。他精神卑下,意志薄弱,缺少一般人所具有的善良品德。他曾对蘩漪表示过不满于父亲周朴园的专横和不尊重女性的行为,蘩漪骂四凤是“一个下等女人”的时候,也曾表现出了他的愤怒;四凤、周冲也都由衷地夸他好,在周朴园的三个儿子里,他可能会全部继承父亲衣钵。这位周公馆的大少爷。不仅早已和继母蘩漪发生乱伦的两性关系,还使侍女四凤怀上了他的孩子。他害怕他父亲,害怕社会的舆论,他很自私,只顾个人利益。他更不顾及自己对蘩漪所负的责任。当他知道自己所诱骗奸污的是自己的亲妹妹的时候,开枪自杀了。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要求从备选名著中选择一个写一段抒情文字,一个地方的环境影响、造就了一个人的经历、性格和思想、气质,人物也都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印迹,在解答本题时需要学生结合作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来突出一种人物情怀,表达内心的一种期许,注意描写要细致到位,人物要鲜活。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古人,看到庭院内越来越多的短墙,不禁伤感:“墙往往而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大家庭就这么散了。”
一位诗人,面对一座断壁说:“你的一生,接受了那么多单梯的凭靠:现在你快倒了,你想过那些靠着你的梯子吗?”
一个囚徒,望着监狱的高墙,泪流满面:“这墙让我失去了自由,此地决不可再来。”
一名学子,望着北京大学的围墙感动不已:“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这墙没有变,一百年来它挡住了太多的喧嚣,将我们包裹其中,给我们一种可贵的安全。”
……
墙,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请围绕“墙”这一意象,展开合理联想,写一篇议论文,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道墙,守住心中净土
天边的水鸟抖擞着一身的绒羽,飘然远至,落日余晖,微风拂岸,那洁白的绒羽下是一颗怎样纯净的心?闭目呼吸,我仿佛嗅到那来自泥土的芳香,那来自心灵的洁净。不禁要问:水鸟啊,你是谁的化身?
时间轮转。眼前赫然出现了那行吟江畔的屈原大夫。槁项黄馘,面容憔悴,惟独那眼神中流露着九死不悔的坚毅。屈大夫,您为何在独自徜徉,独自哀叹?政治的失落,追求的苦寻,国家的危亡……您为何独自承担?是只因您心中自立的那道墙吗?是啊,心中一道墙,支撑了您的坚毅,撑起了您的灵魂!任他墙外狂风暴雨,刀光剑影,您自岿然不动。您的坚挺足以让肆虐狂风折服,您的坚守足以让忠贞的灵魂永存。墙,让屈大夫守住了忠魂。
时间流逝。昆明湖畔,北平。初醒莲花在一片朦胧中静放美好。王国维先生静坐湖旁,指尖烟雾缭绕。您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尘世铭记于胸,又像是要将这最后的杂念斩断。您就这样走了,留给时间一个永恒的迷。您的脚步这样匆匆而决绝,为何?直到看到那八个大字,我才恍惊起而长嗟。“经起世变,义无再辱!”您的离去,原来也是因为心中那道墙,守住的不变与永恒。作为国学四大家之一,面对政治的动荡,学风的丧失,国学的失意,您独自挑起了国学家的责任。外界事实多变,沧海桑田,您用心中的那道墙,隔绝纷纷扰扰的世界,留住了国学的干净与清洁。墙,让王国维先生守住了国学的纯粹。
时间跳跃。布拉格广场,黄昏,斜阳。那独坐一旁的正是弗朗兹·卡夫卡。你伸出脆弱的双臂寂然自语:“我的一生都在这一个圈里了。”你的语气从来都是这样虚弱,而你的灵魂却是那样坚定。你心中的那道墙,阻挡了亲人的冷漠,爱情的创伤,身体的虚弱,工作的压抑……只为你留守住那令你疯狂的文学。你的一生都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绽放光辉。墙,让卡夫卡守住了挚爱。
时光流转,旦复旦兮。眼前的水鸟熟悉而亲切。你不是一个人的化身。我从你身上读出的是多少个无上的灵魂用生命构筑起的一道心墙。
一道墙,守住了多少人心中的净土。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作文材料“围绕
‘墙’这一意象”,目的很鲜明,这是题目的明确性。材料给出“墙”的4种意味——隔绝、 支撑、禁锢、保护,既给出提示又展现出多元认知的风貌,尔后的省略号,呼唤更为丰富的发现和更为精彩的诠释,这是题目的开放性。无论写什么,总要符合“墙”的特征,合理构建与阐释是考生要面对的第一关,这是题目的限制性。“墙, 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思维合理的基础上鼓励思维的个性化与创造性,鼓励考生根据自身体验写出不一般的认识与感悟,这是题目的激励性。
【立意】自由的天空;墙壁内闪动的一点光辉;墙是宽容的;我的万里长城;突破阻挡之墙;在我身边的墙;心墙;父亲的墙;心墙,坚不可摧;没有不可跨越的高墙等等。
【结构】紧扣材料中心拟定题目《一道墙,守住心中净土》,首段语言优美,吸引兴趣,发出疑问“水鸟啊,你是谁的化身”。第二三四段以“时间轮转”“时间流逝”“时间跳跃”为分论点,分别阐述屈原,“您的坚挺足以让肆虐狂风折服,您的坚守足以让忠贞的灵魂永存。墙,让屈大夫守住了忠魂”;王国维“您用心中的那道墙,隔绝纷纷扰扰的世界,留住了国学的干净与清洁。墙,让王国维先生守住了国学的纯粹”;弗朗兹·卡夫卡“只为你留守住那令你疯狂的文学。你的一生都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绽放光辉。墙,让卡夫卡守住了挚爱”。最后点明水鸟“你不是一个人的化身。我从你身上读出的是多少个无上的灵魂用生命构筑起的一道心墙”,强调“一道墙,守住了多少人心中的净土”。
【素材】1. 我总认为,墙就是永远不变的包容。还记得以前住在四合院里的那段日子,总有一面老墙陪伴着我。高兴时我便拿了彩笔在上面涂涂抹抹,生气时就对着墙壁拳打脚踢,发泄那一肚子的怨气,出完了气,用手轻轻抚抚那还在发痛的墙皮,转身离去。取得好成绩时,就用手轻抚着墙上绿绒绒的青苔:难过时,便对着墙壁沉默不语。四合院里那- -面斑驳的老墙,好像能包容我所有的情绪。有时,墙就是永远不变的包容,收藏我的喜怒哀乐。
2. 对于勇敢者来说,墙就是自己通向成功的踏脚石。勇者爱墙,因为每当遇到一堵墙,勇者就有机会踩到墙的上头,使自己离天空更进一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经济危机这堵大墙压向美国之时,他力排众议,奋勇向前,带领美国民众一起抵抗经济危机。罗斯福堪称勇者,勇者无畏,采用了当时备受质疑和反对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克服经济危机。事实证明罗斯福是正确的,他带领美国踏过了经济危机这堵大墙,并且使美国站在了高处,俯瞰天下。无疑,墙是勇者的练功墙,勇者打碎它或征服它,这都是勇者自我提升的过程。
3. 高墙何能挡住国家的强盛?!乒乓球被誉为我们中国的国球,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共同瞩目的焦点。自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设乒乓球比赛开始,这个小球便走上了不断转变的道路。大家都不会忘记奥运赛场上的天骄邓亚萍,在对手先得15
分,她大比分落后的形势下,连追十几球,最后赢得了胜利。21球制使有着顽强拼搏精神的中国人百战不殆。于是奥委会将乒乓球比赛制度改为11球制,这对于厚积薄发的中国队十分不利。但中国没有因此倒下,奥委会见此情形,又将球的直径加大,这致使中国习惯的快速猛攻打不起速度来,这面高墙使中国队很不适应,但通过艰苦的训练,中国队跨越了这座高墙,重新登上了乒乓霸主的宝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强大。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