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10月份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 “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鸡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B.李商隐《马嵬》的“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与本文的“鸡人”含义相同。‎ C.“鸡文化”对现代人也有一定影响,比如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D.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而且鸡的很多优秀品质,是凤凰所不具备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既点了题,界定了论述范围,又统领了全文,条理清晰。‎ B.文章引用资料详实生动有趣,充满文化气息,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C.文章从鸡的命名、啼晨、励志、辟邪、吉祥,一直写到美德,层层递进。‎ D.文章多方面论述了“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积极影响,“鸡”可称完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间把鸡当辟邪物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的作品有记载。‎ B.民间过年等不到鸡来,就画鸡贴门上,是由把鸡当辟邪物遗俗变化来的。‎ C.公鸡啼鸣,谐音为“功名”;牡丹代表“富贵”,组合起来的年画吉祥。‎ D.“鸡文化”蕴藏着先民的情感和智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 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材料三:‎ 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 材料四:‎ 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摘编自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如果要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具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B.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除了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还要在社会中不断完善。‎ C.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方面内容。‎ D.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因为它只停留在人的情意、精神、血液、神经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是由学生自身发展和国际环境特点、时代潮流决定的。‎ B.中国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上。‎ C.核心素养是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和终身学习战略,是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 D.素养最本质的特点体现了它比知识和能力与人的关系更紧密,而后两者有的能转化为素养。‎ ‎6.以上四则材料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垃圾人 谢初勤 老余的老家在贵州山区,因为看着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老余才会举家来到沿海讨生计。说是举家,也就他夫妇俩,加上一个年刚五岁的小儿子。‎ 其实,老余只不过就四十出头,只是长年在地里干活,身上的“水气”早叫干渴的土地给吸完了,人,也就显得黑瘦。‎ 老余到了这个地方,连续找了几家厂,可是,人家刚跟他打个照面,就皱起眉头朝他直挥手。后来,老余就带着老婆、儿子,踏着他那辆只剩下三个轮胎和一只后架的车子,到处捡拾破烂。‎ 有一次,一家人捡了满满一车东西,老余在高兴之余,还唱起了小曲。当然,老余一高兴,老婆和儿子也跟着乐呵呵。这时,他们一家听到了头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儿子最先抬头一看,哦,好大的一个东西,银白银白的,两只翅膀大得像那些工厂的大门!那时,一家人都给眼前这种景象震住了,呆呆地盯着那个大东西远远地歇在一大片空阔的水泥地上。‎ 那是……一只大鸟。儿子惊骇之余,半天才说出话来。‎ 不。那是飞机。老余纠正着儿子的说法。那是一种只在天上飞翔的机器,所以叫作飞机。‎ 那,飞机是用什么做的?儿子又问。‎ 铁。用铁做的。老余肯定地说。‎ 儿子听了,点点头,大声说,是不是用我们这种铁做的?说着,他把三轮车壁的铁皮打得咣咣响。‎ 望着儿子这种天真执着的样子,老余开心地笑着。这小子,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 经过了这一次,以后,每回路过这里,儿子总是会叫他停一停,后来,不用儿子提醒,老余到这儿都会让车子停一会儿。当然,每一回,儿子看了飞机,都会问出一些问题,比如说飞机为什么能飞,比如说飞机是吃什么长这么大的等等。对于儿子的问题,老余能答则答,有一些自己实在不懂的,他也能编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老余就是喜欢儿子这副样子,儿子能够这样问他,说明这小家伙聪明嘛,爱动脑筋嘛。因此,儿子在问他话的时候,老余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 老余对儿子是满怀信心的,他的下一代,一定能活出个人样,而不是像他这样低三下四地去看人眼色,捡破烂收垃圾。‎ 过了年,他就把儿子送进了当地一家幼儿园。可是,没几天,儿子就吵着说他不去幼儿园了,一打听,老余才知道带孩子的老师都是讲本地话。儿子在那里边,听不懂,玩不成,简直就是在受罪。‎ 不读就不读吧。老余心里想,再过一两年吧!再过一两年就把他送回家乡念小学。一定……‎ 有一次,老余一家路过飞机场时,正赶上飞机起飞,儿子高兴得欢蹦乱跳,一双小脚把三轮车板踏得咣咣响。飞机过后,儿子还呆呆地盯着那个方向。老余唤了儿子一声。儿子这时转过头来,大声地对老余说,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开飞机!说着,儿子就张开双臂,做出了一个飞机的样子。‎ 老余一愣,随即兴奋了,他呵呵地笑着:行啊,小子!有志气!开飞机呢。那老爸就等着享福。‎ 儿子又说,等我开上了飞机,我就带着你和阿妈两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个没有人捡破烂的地方,我们可以用飞机拉很多很多的破烂回来,就不用爸爸再和那些人争了。‎ 儿子得意扬扬地说完,以为老爸总是要像平时一样夸奖他两句。谁知,老余一听,脸色就阴得可以挤出水来。一会儿,突然高高地扬起手掌,“啪”地给那小子的屁股来上重重的一下!‎ 儿子没提防挨了这么一下子,他眼巴巴地望着车上的爸爸,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委屈地哭了起来。他的哭声在空旷无人的大路上传得很远,很亮……‎ 老余的老婆坐在车上,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她还搞不懂他们爷儿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垃圾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该题目一语双关,寓意深刻。‎ B.对老余面试的人,仅仅是刚打个照面就拒绝他,可以认为是以貌取人的垃圾人。‎ C.“飞机”象征着希望和理想,本文主要是围绕着飞机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D.“儿子”单纯天真,憧憬着用飞机拉破烂。作者详写他的哭声,表现了对他的否定。‎ ‎8.小说中老余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写老余的老婆搞不懂爷儿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帝为寝其命。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说。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二。‎ ‎(《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B.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C.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D.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权限很大,常常和宰相的意见不同,本文有所反映。‎ B.王安石的免役法是当役者交纳役钱,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实际上对农民造成了负担。‎ C.元祐是宋哲宗的年号,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客观上对杨绘的仕途不利。‎ D.天章阁待制是皇室藏书机构的文学侍从官,要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陪从,应酬诗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绘办事效率高。他做开封推官时,未到中午一概能把问题解决。‎ B.杨绘查案细心。府中捉拿盗贼,他发现现场踪迹不像是人留下的。‎ C.杨绘敢于进谏。他劝说皇帝去改派宦官出使陕西,也曾痛斥权臣的做法。‎ D.杨绘性格执拗。他一再拒绝接受侍读的职务,坚持反对王安石的免疫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2)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 径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悲秋诗文非常之多,可本诗却借秋径赞美了秋天的清静和活力。‎ B.诗人对秋径深处和峰顶下的层层岩洞,足可隐居的遐想,加深了意境。‎ C.本诗由小及大、由细到粗地描写了大自然可爱的生物,语言颇见匠心。‎ D.诗中“静极忽归僧”,与王维的《鸟鸣涧》描写环境,用了相同的技巧。‎ ‎15.诗的首联写“闲行意有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 ”,王勃《滕王阁序》的:“ ”。‎ ‎(2)庄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两句是“ , ”。‎ ‎(3)李密《陈情表》中用比喻的手法来揭示本文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的精神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一反古典主义的严肃、拘谨、偏重于形式 的 ,赋予了更为亲切和柔性的效果。巴洛克风格虽然脱胎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它追求宏伟、生动、奔放、热情的艺术效果,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遗风。( )。多表现于奢华和夸张和不规则的排列形式。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 ,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 ,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 远达美洲。‎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理性 崇敬 金科玉律 以至 B.理性 崇拜 清规戒律 以至 C.理智 崇拜 金科玉律 以致 D.理智 崇敬 清规戒律 以致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巴洛克风格是充满阳刚之气的,是汹涌狂烈和坚实的,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 B.巴洛克风格是汹涌狂烈和坚实的,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 C.巴洛克风格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是充满阳刚之气的,是汹涌狂烈和坚实的。‎ D.巴洛克风格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是汹涌狂烈和坚实的,是充满阳刚之气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追求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遗风。‎ B.它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遗风,追求宏伟、生动、奔放、热情的艺术效果。‎ C.它追求宏伟、生动、奔放、热情的艺术效果,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古板、肃穆的遗风。‎ D.它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遗风,追求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古希腊在物理学说方面有两大学派,一派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派则① ,但由于两人的② ,其科学结论也就各异,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心的,充斥着谬误。而阿基米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物的,完全依靠科学实践方法得出结论。然而从11世纪起,在基督教会的扶持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到了经院哲学家的重视,他们排斥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奉为经典,凡违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学者均被视为“异端邪说”。但伽利略却③ ,相反他特别重视对阿基米德物理学的研究。‎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5分)‎ 暴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生活年代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它们的化石以前只是被发现于北美洲各地。‎2019年7月29日,赣州被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赣州享有“中国恐龙之乡”‎ 的称号,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斑嵴龙、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等均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专家建议,将赣州的恐龙化石文化打造成赣州的新名片,全面推进赣州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四.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沿海某发达城市一中学最近公布了一则消息,公示今年最新招聘的35名拟录取的教师名单。在这份名单里,35人全部是研究生学历,其中还有8人是博士,3人是博士后。最抢眼的是有20个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甚至还有一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对此有人认为这些优秀毕业生带来了学霸的榜样力量,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理论高度、广阔视野、知识创新都传递给学生;也有人认为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能力,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教学;还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这些优秀毕业生原本可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职业;另有人担忧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将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寒门难出贵子”将成为常态。‎ 你对以上现象和观点是如何看待的呢?‎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 D (“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错误,范围扩大,把其中的“人们”改成“古人”。)‎ 2. D (“‘鸡’可称完美”错误,原文提到“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3. C(A原文是说“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B少了限制性前提“王嘉认为”D“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烈”错误,文中无据,与现实也不符合。)‎ ‎4.D(“只停留在人的情意、精神、血液、神经里”错误,材料四说“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 ‎5.C(“核心素养是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和终身学习战略”错误,材料三说“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 ‎6.不能打乱。材料一从专家定义和时代、国际的角度,提出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材料二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材料三分析欧盟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材料四从核心素养的共性内涵与意蕴角度解决问题:将知识和能力转化为人的素养。整体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推进。(四则材料的解读4分,原因2分,共6分)‎ ‎7. D(“儿子”在他那个年龄段,没有多少世俗的观念,没有多少思想的垃圾。作者用“委屈”“传得很远,很亮”这样的语言,描写他的哭声,反而是对他的肯定。)‎ ‎8.老余由表及里都是垃圾人。(“余”暗指剩余、多余的垃圾)‎ ‎①老余职业是收垃圾的,并且自卑,认为自己是低三下四去看别人眼色。‎ ‎②老余安于现状,容易满足。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出来谋生;捡了一车东西,就高兴得唱起了小曲。‎ ‎③老余(“余”谐音“愚”)愚昧地对待儿子。说飞机是铁做的;编造答案自欺欺人;迁就儿子离开当地幼儿园;不顺心就打儿子。‎ ‎④老余自我陶醉,有精神胜利法。他认为他的下一代,一定能活出个人样;他听到儿子的理想,就说等着享福。(答对3点即可,主要意思达到即可。括号中的答案是命题人个性化解读,只供参考。)‎ ‎9.第一种看法:不可以删除。‎ ‎①结构上,这一情节呼应上文“老余一家路过飞机场”。‎ ‎②手法上,通过写老余的老婆不理解丈夫行为的麻木,反衬丈夫的敏感虚荣。‎ ‎③主题上,写老余老婆无所适从的反应,更能突出表现垃圾人思想愚昧麻木的主题。‎ 第二种看法:可以删除。‎ ‎①结构上,删除后,让儿子的哭声和省略号做结尾,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撼人心魄,可以引发长久的深思。而保留原来的结尾显得画蛇添足。‎ ‎②人物上,老余的老婆是第二配角,为使语言精练,没有必要多写她。‎ ‎③主题上,删除后不会影响表现垃圾人思想愚昧麻木的主题。(一点2分,共6分)‎ ‎10.B(抓主语的变化。全句意思:宋仁宗爱惜他的才能,想把他破格任为侍从官员,但主管官员见杨绘年少,就没有任用他。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就请求出任眉州知州,迁任兴元府。)‎ ‎11.C(“客观上对杨绘的仕途不利”错误,改为“客观上对杨绘的仕途有利”从杨绘反对王安石变法和“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可以判断他属于旧党。)‎ ‎12.C(“他劝说皇帝改派宦官出使陕西”错误,应该是“他劝说皇帝改派馆阁、台省的官员出使陕西”。)‎ ‎13.(1)杨绘年轻时就机敏出众,读书时一目五行,名声被西州的人听到。(得分点:少、奇警、五行俱下、被动句、闻,共5分)‎ ‎(2)我一见就很赞许他的忠诚,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位置上,我对他信任也算深厚了。‎ ‎(得分点:许、其、擢、言职、笃,共5分)‎ ‎14.C(先后写杉竹、虫、苔,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顺序写的。)‎ ‎15.①“闲”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是“闲适”。②“行”呼应标题,并表明移步换景的写法。‎ ‎③“意有凭”,统领下文作者的所见所思。(一点2分,共6分)‎ ‎16.(1)云无心以出岫 云销雨霁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一空1分,共6分,错别字、多字、少字、乱序等无分)‎ ‎17.‎ B(“理性”是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以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来发现和证明真理的功能,“理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人们自我情绪管理的功能。根据前面的定语“古典主义”,选“理性”。“崇拜”着重指特别钦佩,程度比“崇敬”重,有时甚至达到过分迷信的程度,与前面的“盲目”相搭配。“清规戒律”指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章制度,尤指死板、保守的规章制度,贬义词。“金科玉律”指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者规则,褒义词。根据语境应该用贬义词。“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同时可以接好的和坏的结果。“以致”,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根据语境应该用“以至”。)‎ ‎18. C(根据括号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应该是解说关系,而非分总关系,所以先排除A、B项。然后解说应该越来越明晰深入,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所以再排除D项,选C。)‎ ‎19. D(按照时间先后的逻辑,应该先“摒弃”过去的风气,再“追求”未来的效果,所以先排除A、C项,然后“肃穆”和“热情”在是否给人亲近感上成为反义词,“古板”和“奔放”在是否受拘束上可以成为反义词,它们前后照应,对应的位置不能变。所以再排除B项,选D。)‎ ‎20.①以科学家阿基米德为代表 ②观点和方法不同 ③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抱怀疑态度 (填①处联系上文“以……为代表”的句式,再联系下文的“阿基米德”,可以得出答案。填②处联系下文对两者观点和方法的论述,可以得出答案。填③处联系上文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的强调和该句的转折连词,不难得出答案。一空2分,共6分)‎ ‎21.赣州恐龙化石资源丰富,尤其是亚洲首例暴龙发现地,这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第一个短句2分,第二个短句2分,第三个短句1分,共5分)‎ ‎(解答语句压缩题,首先通读题目所给的语段,找出陈述对象。然后看发生了什么事,利用其中关键词句进行概话。最后压缩概括成一个完整意思。注意答案有字数限制。解答本题时,整体把握本段,发现主要陈述对象是“赣州恐龙化石”,然后联系赣州的称号和多项国家级化石,概括为“资源丰富”。赣州不仅恐龙化石资源多,更有亮度的是发现属于亚洲首例的暴龙足迹,还有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把这几个意思组合压缩,答案就完整了。)‎ ‎22.‎ ‎ 材料提供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都可以选用,不管选用哪种观点,其他观点都要回应一下,因为这是题目要求。另外回应之后,自己也可以提出别的观点,比如对该校招聘高学历教师持观望态度,一切由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比如对此现象采取包容态度,允许一部分学校先行示范、先强起来,然后像经济上东部支援西部一样,将来对口支援薄弱学校。‎ 作文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古文题全文翻译】‎ 杨绘,字元素,是绵竹人。年轻就机敏出众,读书时一目五行,名声被西州的人听到 ‎。进士考试时考了第一等,做了荆南通判。做了开封推官,遇到事情解决起来都很顺利,一下子就解决了,众官吏都怕整天时间不够,而杨绘未到中午一概能把问题解决。宋仁宗爱惜他的才能,想把他破格任为侍从官员,但主管官员见杨绘年少,就没有任用他。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就请求出任眉州知州,迁任兴元府。府中小吏请求捉拿打洞穿墙偷盗库中丝绢的盗贼,杨绘前往查看,发现现场踪迹不像是人出入留下的,就说;“我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就叫来耍猴的人在庭堂中审问,一审讯就完全认罪,府衙中的人都叹服他的神明。神宗皇帝即位,诏任他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皇帝曾下诏派遣宦官王中正、李舜举等人出使陕西,杨绘说:“陛下刚刚即位,天下都擦亮眼睛来关注着您的初期执政。馆阁、台省中的官员(人才济济),朝廷平素所供养这么多官员不派遣,难道独独派遣宦官吗?”曾公亮请求让他的儿子做登闻鼓院判官,与他关系深厚的曾巩做史官。杨绘争辩说:“曾公亮主持国事,把朝廷官员的职位看成自己家里的东西。从前曾公亮在越地做官时,霸占民田,被郡守依法惩办,当时曾巩的父亲曾易占也在越地做官,曾易占多方包庇他。现在任用曾巩,是为了报私情啊。”皇帝为此搁置下了那份任命。杨绘也被解除了谏官的职务,改任侍读职务,杨绘坚决拒绝赴任,滕甫把杨绘的态度告诉了皇帝。皇帝诏见滕甫说:“杨绘抗命不受的心意孤高深远,他在朝中行事孤立无援,却不畏权势,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不去做的。我一见就很赞许他的忠诚,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位置上,我对他信任也算深厚了。今日免除他谏官的职务,是因为很难处理他与宰相并立于朝堂的轻重问题,姑且令他稍微回避一下,你一定向他说明白我的意思。”杨绘说:“谏官的话不能被采纳就该离开,御前讲席也不是我姑息停留之地。”最终也没有接受侍读的职务。没过一个月,又开始做谏院的官职,擢拔为翰林学士,做了御史中丞。当时王安石当权,贤士多辞职离任。杨绘说:“老练成熟的人,不可不爱惜他们。当今旧臣多托病请求离去,范镇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五都辞职回乡,陛下难道不考虑其中缘故吗?”免役法推行后,杨绘上书陈说它的十大要害。王安石让曾布上奏章解释他的改革学说,杨绘固执地坚持以前的观点,于是被罢为侍读学士、亳州知州。元祐初年,又任天章阁待制。去世时,六十二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