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早培班)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行文借鉴(节选)‎ 张中行 我们现在讲读文言,一般说,目的并不包括学会写。这倒不是完全因为学写太难,而是主要因为应该用现代汉语作交际工具。当然,不要求写并不等于禁止写,有的人喜欢读,读多了,资本逐渐雄厚,有时见猎心喜,也顺口哼哼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在只给自己看的什么文字里,如日记,或者只给与自己有同好的人看的什么文字里,如信札,完全用文言写,自然也未可厚非。这样练习使用文言,对学习文言或许还有些好处,因为会有助于熟悉、巩固。但这终归是少数人足不出户的事,说话或写作,经常是给很多人听、很多人看的,为了意思能够顺利地传达,我们必须用现代汉语说,用现代汉语写。‎ 用现代汉语写文章,能够从文言里得到什么助益吗?有人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以中学阶段为例,有的学生语文程度不高,使用现代汉语还拿不稳,念了一些文言,于是拿起笔来文白搀杂,弄得非驴非马。想来这是事实,但应否归咎于学文言却还要分析。我个人看,这现象的根源恐怕是:一、现代汉语没有学好,不能随心所欲地表意;二、还不了解文白的关系,甚至错误地认为,搀用一些文言可以抬高现代文的声价。但这现象也可以说明一种道理,就是想要古为今用,必须今已经通了,对古也有相当的认识。因为文言尚未学会,你就不知道它有什么优缺点,也就不能借之为鉴;现代文不通,没有定形,你就不能以之为本,来吸收身外的营养。由此可见,所谓行文借鉴,在学习文言的进程中是后期的事。后期,却并非不重要,因为既然要学,就总会有后期;又,如果有提高现代文的作用,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它。用现代汉语写文章,以文言为借鉴,做法当然不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取其优点;二是反面的,避其缺点。取,避,先要知道什么是优缺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取,如何避。写文章,偶尔引一两句子曰、诗云之类,以增强内容的分量,当然可以,但这引文还是以文言的面貌出现,没有“化入”现代文,并不是本文所谓借鉴。另一种情况是,兴之所至,随手抓来一些文言词语,放在现代文里,圆凿方枘,文白不能水乳交融,更不是本文所谓借鉴。借鉴,要取其神而遗其形;或者偶尔采用少数词语,这虽然是取形,放在现代文里却顺理成章,能够更恰当地表意,像鲁迅先生的有些作品那样,当然也未尝不可。总之,要把来自文言的东西“融会”到自己的笔下,而不是“搀杂”在自己的文章里。‎ 取其神而遗其形,如果能够做到,水乳交融没有问题。问题是采用少数词语,要怎么样才是“融会”而不是“搀杂”。情况千变万化,很难具体说明。勉强说,可以用耳朵作个尺子,量一量,凡是听起来生硬,明显觉得不像日常说话(包括谈论学术问题)的,是“搀杂”而未“融会”,反之是已经“融会”而不是“搀杂”。自然,这也要听的人有现代语文的普通修养才成。(节选自《文言津逮》第一〇章)‎ ‎1.文章§1中,作者对于用何种语言工具进行写作持什么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6分)‎ ‎2.请分层概括§2的写作思路。(6分)‎ ‎3.请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3画线句子的含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 ‎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 ‎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① ‎ ‎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 ‎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 ‎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 ‎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 ‎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②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 ‎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 ‎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 ‎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 ‎4.这篇文章是鲁迅哪篇小说的第四部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前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每句不超过8个字)。(4分)‎ ‎5.说明两个划线句子中的人物心态并分析其原因。(6分)‎ ‎6.赏析这篇文章中环境描写的语言风格和效果,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10分)‎ ‎[注]此题非简单题,答案应该是一篇前后连贯的“文章”。‎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闲将略:闲,闲暇,空闲。‎ B.吾其左衽矣:左衽,少数民族服装,衣襟向左,不同于中原。这里指被外族统治。‎ C. 自相蹈藉而死者:蹈藉,践踏。‎ D.其走者闻风声鹤唳:走,逃跑。‎ ‎8.下列加点的“者”与所给例句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齐谐》者,志怪者也 A.死者什七、八 B.非欲速战者也 C.欲以帅退者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淝水之战之前,谢玄问谢安对策,谢安并不直接说出,却与谢玄下围棋。‎ B.谢安在战前还拒绝了桓冲调兵保卫京师的请求,认为应该将兵力放在西藩之地。‎ C.战争开始后,前秦军队的统帅和其他将领,对战场形势分析错误,导致战败。‎ D.谢安得知获胜的消息以后,外表平静,内心激动,这从木屐齿折的细节可以看出。‎ ‎10.翻译下列句子。(9分)‎ ‎(1)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2)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请结合诗歌前四句(从“结庐”到“地自偏”)内容,从“外”、“内”两个角度出发,概括诗人的形象。(2分)‎ ‎12.请结合诗歌中间任意两句(“采菊”或“山气”)和你所了解的诗人,说说末句“真意”有哪些内涵。(4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三、语言基础知识(18分)‎ ‎14.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菩(pú)提一瞥(piē)苔藓(xiān)仙山琼(qióng)阁 B.潺潺(chán)彭蠡(lǐ)铁镐(gǎo)涸辙(hé)(zhé)之鲋 C.恍(huǎng)惚袅袅(niǎo)蕈(tán)菌溯洄(sù)(huí)从之 D.竹筱(xiǎo)藤蔓(màn)嘟哝(nóng)宠(chǒng)辱偕(xié)忘 ‎1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理应自己完成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家长越俎代庖是万万不可的。‎ B.面对这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他陶醉而又自失,沉浸于其中。‎ C.古人笔下的情侣分住长江头尾,大相径庭的距离阻隔了他们的交流。‎ D.经过办案人员不断努力筛选证据、调查案情,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16.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帝王B.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屋。‎ C.南极潇湘:到达D.云归而岩穴暝:回旋。‎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17.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化而为鸟 B.鹏之徙于南冥也 怒而飞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吴广以为然卜者知其指意 ‎1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以时间为序,从黄昏写到黑夜;以空间转换作重点,从补山亭写到庆云寺。时空变化有序,脉络清晰可见。‎ B.陆蠡写《囚绿记》,叙写自己“择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经历,含蓄地颂扬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忠于祖国的情怀。‎ C.《陈涉世家》的开头通过叙写陈涉和劳动伙伴之间的对话来表明陈涉的远大志向;结尾则用“夥涉为王”的故事照应开头,记叙完整。‎ D.《庄子·逍遥游》的开头,极尽形象变幻之能事,从鲲鹏的巨大身影,写至地面由奔跑的野马所扬起的尘埃,上下皆气势恢宏,令人瞠目。‎ ‎19.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守令皆不在:秦时,郡的长官叫“守”,县的长官叫“令”。陈县隶属陈郡,是郡守、县令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B.复立楚国之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封建君主的代称。‎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守,应说“知某州”。这里沿用古称。‎ D.清人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指《国风》,“骚”指《离骚》,“风骚”既是《诗经》《楚辞》的代称,后来更泛指诗文。‎ 四、作文(60分)‎ ‎20.请以“我这一年以来的阅读”为话题,营构故事、撷取片段、抒发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文体自定。选材应基于真实生活,可以有适当虚构。‎ 扬州中学2018级早培1班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8.11‎ 答 案 批 注 ‎1.我们现在应该用现代汉语进行写作;我们讲读文言并不要求写;也不禁止喜欢文言的少数人用文言写作。(每点2分) ‎ ‎2.首先挖掘反面现象的根源,来驳斥文言对现代汉语写作有害无益的观点(1分);进而指出古为今用、古今通达是现代文写作向文言借鉴的前提(2分),最后说明借鉴文言写作的方法,应该取优避缺,使文言的精华“融会”而非“搀杂”在自己的文章里(3分)。 ‎ ‎3. 基于个人的语文修养(2分),凭借语感判断(2分)在现代文写作中使用文言词汇究竟是“融会”还是“搀杂”(2分)。 ‎ ‎4.《药》。秋夜刑场取药;华小栓吃药;众茶客谈药之由来。(每点1分,共4分) ‎ ‎5.①‎ 心态:踌躇、羞愧(1分);原因:因为儿子是以罪犯的身份被处死的,所以觉得来上坟是件丢人的事,被人看见不好(2分)‎ ‎②心态:不足和空虚(1分);原因:夏家坟头的花环是有人放上去的,说明有探视者;自家的却没有,所以不足和空虚。(2分) ‎ ‎6.例:所写景物凄冷枯瘦,如杨柳吐出的“半粒米大的新芽”和“如铜丝般支支直立的枯草”,细致还原了清明墓地的景象,烘托了墓地凄凉颓败的氛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这样的环境营构,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即扫墓人夏四奶奶和华大妈的悲伤心情,为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情变化作好铺垫,也巧妙地烘托出结尾那只乌鸦讽飞走的讽刺意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言之成理、结合文本,根据评析本身合理性和精彩程度给分,满分10分)‎ ‎ ‎ ‎7.A(“闲”通“娴”,熟练) ‎ ‎8.B(例为表判断的“者也”。A、C都解释为“……的人”,D表句中停顿。) ‎ ‎9.C(从原文来看,符融、苻坚和其他将领对采取什么样的战争策略是持不同意见的。) ‎ ‎10. ‎ ‎(1)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1分),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1分),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1分) ‎ ‎(2)我们人多,敌方人少(1分),不如遏制他们(1分),使他们不能上岸(1分),这样可以万无一失。 ‎ ‎(3)(村里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1分),竟然不知道有汉朝(1分),更不必说魏晋两朝(1分)。 ‎ 这时前秦的军队已经非常强盛,东晋京城里的人震惊恐惧。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之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了。”紧接着就闭口无言。谢玄不敢再问,就让张玄重新请求指令。谢安于是就命令驾车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云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赌博。谢安的棋术一直不如谢玄,这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下得势均力敌,还不能获胜。谢安于是就登山漫游,到晚上才回来。桓冲对国家的根基大业深以为忧,派精锐部队三千人入城保卫京师。谢安坚持阻拦他,说:“朝廷的处理办法已经决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应该留在西藩之地以作防备。”桓冲对藩府参佐叹息道:“谢安有身居朝廷的气量,但不熟悉带兵打仗的方法。如今大敌临头,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只派遣未经战事的年轻人前去抵抗,再加上数量不足,力量软弱,天下的结局已经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受外族的统治了!” ‎ ‎…… ‎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紧追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 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 ‎ 谢安接到了驿站传递的书信,知道前秦的军队已经失败,当时他正与客人下围棋,拿着信放到了床上,毫无高兴的样子,继续下棋。客人问他是什么事,他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小孩子们已经击败了寇贼。”下完棋以后,他返回屋里,过门槛时,高兴得竟然连屐齿被折断都没有发觉。 ‎ ‎11.外(居住环境):诗人住在人群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哗(1分);内(内心):并非周围寂静,而是他自己保持了悠远的心境(1分)。 ‎ ‎12.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南山、飞鸟)(1分);融于景中,流连忘我(悠然、相与)(1分);远离尘世、逃脱官场、寄情杯酒、回归田园(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 ‎13. ‎ ‎(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3)黄发垂髫(4)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佳木秀而繁阴 (7)春江水暖鸭先知 ‎ ‎14.B(A,苔藓xiǎn,C蕈xùn菌,D藤蔓wàn) ‎ ‎15.C(“大相径庭”指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用来形容距离的远,不当。“越俎代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水落石出”原形容冬天的自然景色,现也指真相大白。) ‎ ‎16.D(“云归而岩穴暝”的“归”解释为归附,引申为聚拢) ‎ ‎17.D(A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修饰;B第一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解释为“的”;C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和“以为”一起解释为“认为”,动词;D两个“其”都是代词。) ‎ ‎18.D(“野马所扬起的尘埃”不对,“野马”是雾气的意思。) ‎ ‎19.B(社稷是国家的代称,非君主。) ‎ ‎ ‎ ‎20.略 ‎ ‎ 试卷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