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49 KB
  • 2021-06-08 发布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ȷ鲜明生动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命 题 分 析  ‎ 一、近五年全国卷本考点考查统计 时间 考查情况 ‎2014~2018年 得体选择题 逻辑推断题 准确、得体主观题(启事、书信片断) 连贯选择题 根据语境补写文字 二、近年高考本考点的命题趋向 ‎1.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简明、连贯、得体”的“简明”呈现不单独考查该考点、侧重实际运用、注意与其他考点相结合的命题趋势;“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语句补写等;“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达题形式出现,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命题角度包括:语体(口语、书面语)、事体(对象、场合、目的等)、人物(尊卑、长幼、职业等)。“准确、鲜明、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换、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 ‎2.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 ‎3.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包括应用文)写作、图文转换等形式出现。‎ 走 进 高 考  【P】‎ (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片段,应为书面语体。“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改为书面语体。]‎ (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表内容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本题题干中说框架图表现的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四种反应代表了四种情绪,每一种反应都有相对的应对方式。将每种反应以及相对的应对方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考 点 探 究  【P】‎ 考纲在线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2.表达应用 E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要解读 语言表达“简明”的“简”就是简简单单,不啰唆重复,它是指量上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明”就是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它是指质上的要求,是要求表达的效果最佳,表达的明晰度最高。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唆、无条理。‎ 语言表达“连贯”是语言表达中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语言表达“得体”指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语言表达“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语言表达“鲜明”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夯 实 基 础 【P】‎ 一、要明确语言表达“简明”的具体要求 ‎1.做到语言简洁。大体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什么是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请看以下例句:“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在这句话中“谢顶”就是指成片的头发脱落光这一生理现象,这里再加上“头上”一词,就不够简洁了。‎ 二是可用可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比如:“这是一件新的毛衣”,这里的“的”字应当省去。又比如:“我因为心里有点烦,所以出来走一走。”这里的“因为”“所以”用得就多余。‎ 三是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比如:“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这个复句中,后一分句中的“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完全可以用“对上述问题”来替代。‎ ‎2.做到语意明白、确定。这可以从口语、书面语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对于口语,一是要注意重音恰当。在口语中由于重音不同,同样的话却能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王刚来了”,如果说成“王刚来了”和说成“王刚来了”,表意重点就不一样,前者侧重表示来的人是王刚,而不是其他人,后者侧重强调王刚已经来到了,没有缺席。‎ 二是要注意合理停顿。在口语中,同一句话由于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有时会有很大差别。例如“演员要演好戏”,如果按如下停顿“演员/要/演/好戏”与按“演员/要/演好/戏”停顿,意思就不大一样。‎ 三是要注意避免同音误听。由于口语中见不到词语的书面形态,有时免不了对同音词形成误听。比如:“由于某些意外因素的出现,报名中止了。”这里的“中止”就极易被误听成“终止”。又如“这种食物中含有治癌物质”,这里的“治癌”就可能被误听成“致癌”。‎ 对于书面语,要注意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要防止晦涩难懂,二是要避免歧义。消除歧义的主要方法有:‎ ‎(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2)重音消除法。有些词语的重音不同会造成歧义。‎ ‎(3)变换词语法。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前往”)‎ ‎(4)语序消除法。不同层次和关系会造成歧义句。‎ ‎(5)语境消除法。一些兼类词会构成歧义。如“劳动”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 二、要明确语言表达“连贯”的关键是善于排列句序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解答语言连贯题,要做到:‎ ‎1.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子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 ‎2.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关系,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3)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 ‎(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三、要明确语言表达“得体”涉及的方面和要求 所谓得体,就是所用语句与特定的语境相吻合、不矛盾、不冲突、妥帖恰当。它要求说话者既要考虑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情况,又要考虑听话者的诸方面情况,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材料,做到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得体指的是以下几方面:‎ ‎1.转述得体。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信息者(甲),接受信息者(乙),转达信息者(丙)。转达者的任务是甲、乙间的沟通。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不能“照葫芦画瓢”,简单复述,而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因人变化。‎ ‎2.用词得体。用词得体比较好把握,主要是修改用词不当现象。‎ ‎3.按照文体要求转化口语或书面语。‎ 变换原材料,使用语得体的一般要求有以下四点:‎ ‎(1)不同语体,用词不同。口语用词要求通俗易懂,用简短句式,避免误听和词语太长太绕的句子;书面语要求语句要严密系统,专业语要有专业特色,文学语要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 ‎(2)不同交际场合,用语不同。如喜庆的场合,用语应热情奔放或风趣诙谐;悲伤的场合,用语宜严肃低沉;庄重严肃的场合,宜用书面语等。‎ ‎(3)交际对象不同,用语不同。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性格等来选择恰当的词语,如对上级、对长者多用敬称,对自己常用谦称,对敌对方用侮辱性称呼或用贱称等。‎ ‎(4)交际的目的不同,用语不同。如有求于人时用词多谦卑礼貌,说服别人时应用议论较强的词句,讽刺攻击对方时词语语气应强硬犀利等。‎ 四、要明确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具体要求 ‎1.语言表达准确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应用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使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变,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例:有一个贝壳迷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分析:“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找寻的难度应该很大,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而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语句、修改语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1)精确选用词语。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要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 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在表达时,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 ‎(2)恰当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定的句式表达一定的感情和思想,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达更加鲜明。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3.语言表达生动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对语言表达生动的考查在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1)恰当选用词语。①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选用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的词语,把词语用活。②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 ‎(2)恰当选用句式。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语气、倒装等方面。‎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还能增强语势。如比喻是为了更形象生动;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使描绘对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托气氛,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增强音乐美和节奏美;借代是用与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使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课 堂 导 练 【P】‎ 设题角度Ⅰ:简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对天各一方的亲友而言,书信是唯一的交流工具。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这使得书信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纯粹的交流载体。‎ ‎(2)数字时代,人们动动手指就能打通电话,发送短信,传递邮件……数字信息即时传输,沟通交流方便快捷。然而,我们又分明地感觉到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 ‎(3)从中国邮政的运行数据中可知,邮政函件业务从2008年的73亿件缩减到2017年的31.5亿件。考虑到邮政函件业务还包括印刷品、商业信函、明信片等多种分类,在这10年时间里,中国人写的信很可能不止减少了一半。“80后”很可能成了最后一代写信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则关于纸质书信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简洁,意义明晰,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一:写信可以凝结人的思想,寄信可以传达人的情思,读信可以走进人的灵魂,书信传达的温度永存。‎ 示例二:字迹能保存隽永刚劲、不拘而有趣的人格,书信能记录喧嚣平静、纷争而多变的历史,让书信记录时间的脚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段文字。‎ 某市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向市民发布一则天气预报(见下文),有人认为其用语充满调侃的味道,有失严肃,请你用规范、简明、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微博的正文(落款不必重写)。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不超过60个字。‎ 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气温过于热情,导致“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会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见谅!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气象台会在雪下完后向市民汇报具体的天气情况。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和明天如果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气象台郑重劝告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否则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风约有五六级且“不正经”!‎ 某市气象局 ‎2019年1月20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预计今日有暴雪,但因气温偏高,雪并不大。据预测,这两天风力约有五六级,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安全。‎ 设题角度Ⅱ:连贯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家只有从抽象的角度去认识、捕捉物象的内在运行关系,才能抓住生命的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能力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创造才能,它打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视万物齐同。‎ ‎①其间,主观、客观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演进,万物呈现出抽象的相似性 ‎②艺术家作画的过程,就是阴阳气韵化生万物、巧夺天工的过程 ‎③艺术的创造,就是面对共性创造个性,个性生于共性之中,别象生于总象里 ‎④这种相似性,实际上是诸物象彼此的共性和总象 ‎⑤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万物有多么不同,总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⑥在艺术的世界里,有阴有阳,有气有韵,常常是阴阳气韵化生万物 ‎                  ‎ A.③②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④⑤‎ C.⑥②①④③⑤ D.⑥①②⑤④③‎ ‎※【答案讲评】C (本段文字是讲艺术的创造的,根据材料开头所讲的内容,后面应该是解说“物象的内在运行关系”的,故第一处要填⑥;②举了艺术家作画的例子,具体阐释“阴阳气韵化生万物”的含意,应放在⑥之后;②中的“过程”和①中的“其间”相对应,所以第三处应填①;而④中的“这种相似性”承接了①中的“相似性”,且③进一步解说了“共性”与“个性”和“别象”与“总象”之间的关系,而这对应了④中的“共性和总象”,故第四处应填④,第五处应填③;最后一处应是总结性的语句,应填⑤。)‎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加剧,农业人口的减少,①______________。因此,唤醒当代人继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情是很迫切的。乡村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②______________,如老宅子、庙宇、祠堂等,也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后两种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但是③______________,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 ‎※【答案讲评】①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②还包括乡村中一些古老的建筑 ③寄托着传统乡村中人们的精神追求 设题角度Ⅲ:得体 ‎5.刘星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他引用的古诗歌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秋天,刘星去杭州旅游,在西湖断桥上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赵甲,刘星对赵甲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刘星的好朋友钱艺喜欢读书,经常在课余时间阅读各种经典。刘星夸奖他说:“读书真能让你眼界开阔,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C.圣诞节时,刘星看到了他们班的美国籍外教在上课时有点黯然神伤,于是他对老师说:“您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D.刘星和同学去看电影《美丽人生》,大家都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流下了泪水,刘星感慨地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答案讲评】C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两句诗是说诗人面对的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慨叹的是与友人在颠沛流离中的重逢,引用不恰当。B.“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两句词抒发的是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和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与夸奖钱艺眼界开阔的目的不相符,引用不恰当。C.“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是说在异乡的游子,每逢佳节良辰,就倍加思念亲人,引用恰当。D.这两句诗的表层意思是“江州司马”的眼泪多,实际是说诗人因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处境遭遇而引起的情感共鸣,所以流下了眼泪,引用不恰当。)‎ ‎6.下面的六个句子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今后我们这些高足,定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校!‎ ‎②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指出我的不足,如果有事需要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③本校兹定于9月12日上午9:00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诚挚邀请您届时拨冗出席,同庆华诞,共襄盛会。‎ ‎④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拜读,敝人不胜感激。‎ ‎⑤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受到邀请,深感荣幸。‎ ‎⑥令堂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1)将第________句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将第________句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将第________句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 ‎(4)将第________句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 ‎(5)将第________句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讲评】(1)① 高足 学子 (2)② 鼎力 尽力 (3)④ 拜读 指教 (4)⑤ 敝校 母校 (5)⑥ 令堂 家母 设题角度Ⅳ:准确、鲜明、生动 ‎7.请就“知识是否需要付费”的辩题,针对正方的辩词,任选一个角度,为反方写一段辩词,以反驳正方的观点。要求:①运用反问句式;②不少于50个字。‎ 正方:知识需要付费,这是对知识生产者的尊重,若不给他们报酬,他们生产知识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付费的使用形式一定可以帮助消费者筛选出更有质量的知识。‎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一:难道知识生产者没有获得报酬,他们生产知识的积极性就一定会降低吗?在知识共享的时代,基于精神驱动的免费知识绝不会拜倒在金钱之下。‎ 示例二:难道知识生产者获得了报酬就会创造优质的知识吗?由于金钱的诱惑,虚假、夸大、抄袭的现象必然会出现,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浑浊。‎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揣摩作者的性情或精神。请从曹雪芹、张爱玲、路遥、海明威中任选一位,根据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合理想象,描写他(她)创作时的场景。要求: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不超过1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那晚,月明星稀,周围十分静谧。曹雪芹躺在那儿辗转反侧,苦思冥想,如何让王熙凤的结局既悲惨,又不违背前文的判词和支曲呢?屋外高大的梧桐树斑驳的黑影在洁白的窗纱上晃动着。曹雪芹突然想到,何必急于让贾琏休弃她呢?让她变得凄凄惨惨之后,再休弃她也不迟嘛。想到这,曹雪芹一跃而起,将油灯点亮,拿出了笔墨。‎ 技 巧 导 津  【P】‎ 一、“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类解题思路、技巧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考查的形式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考查点是相同的,做这类题,宜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看语句(语段)中是否有重复使用的词语,如果有,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些重复是否必要,删去后是否影响表达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词语代替。‎ ‎②语句(语段)在表意时,是否做到了表意明确不产生歧义或不使人费解。特别注意多重定语中表数量的定语位置是否得当,状语的位置是否得当;“和”“跟”“同”等类词语的词性在本语言环境中是否固定;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的语句是否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理解;一个语句作不同的停顿,是否有不同意义。‎ ‎③看用语是否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语言表达连贯”类解题思路、技巧 ‎①保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前后一致、首尾一贯;‎ ‎②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清晰的条理;‎ ‎③统揽全局,善抓中心句,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④注意必要的过渡、交待、衔接、呼应,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注意对一些重要代词的分析,注意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 ‎⑤描述性文字,特别注意语境(意境)的和谐一致;‎ ‎⑥要注意上下文句式整体上的协调和上下文的衔接;‎ ‎⑦充分考虑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点。‎ 三、“语言表达得体”类解题思路、技巧 ‎①搞清语体,分清是书面用语还是口语,是公文用语还是文学用语,是褒义性用语还是贬义性用语,根据语体特点仔细审查语言运用的得体与否。‎ ‎②根据语言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逐句审核语言在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和交际目的等方面的不得体之处。‎ ‎③需要动笔修改时,应注意“手术”要轻,“除病”要彻底,不能伤害原意的表达。修改完毕后,要回扣表达中心,重新审核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