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2.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题(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寥廓(kuò) 漫江(màn) 挥斥方遒(yóu) 激扬文字(yáng)
B.彳亍(zhù) 颓圮 (pǐ) 凄婉迷茫(máng) 哀怨彷徨(páng)
C.青荇(xìng) 浮藻(zǎo) 星辉斑斓(lán) 长歌当哭(dāng)
D.变徵(zhǐ) 淬火(cuì) 拊胸顿足(fǔ) 按剑而跽(jì)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戴望舒的《雨巷》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的伤感美的情韵。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取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分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记帝王,如《项羽本纪》。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惊,自引而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王必说见臣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D.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夫晋,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5.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 李白 李煜 陆游 B.屈原 陶潜 李煜 白居易
C.孔子 陶潜 李清照 白居易 D.屈原 李白 李清照 陆游
6.《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 )(3分)
A.每篇的主题 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
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 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
7.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失其所与,不知 ⑥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今日往而不反者
A.①②③④⑤⑧ B.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④⑥⑧⑨ D.①③⑤⑧⑨⑩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晋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晋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明,整顿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终于成为了北方一大强国。
B.毛泽东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举行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壮怀激烈,感慨万千,写出了不朽之作《沁园春·长沙》。
C.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戴望舒留学法国期间,虽然衣食无着,但只要手上有钱,总会量力而行,日积月累,竟然买了不少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
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随后,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全民阅读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立法的进程,直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功能,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藏书、管书为主,转向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要求地方政府把全民阅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这也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李苑、孙嘉靖《书香中国更可期》)
材料二
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城镇成年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67.5%,农村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3%;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所上升,但农村的调查结果不乐观,两项调查结果均表现为不升反降。
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也表示,阅读基础设施建好后,要进一步激活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提升其价值。仅就目前而言,农村居民的阅读问题确实存在短板,全社会要尽量向农村和农民子弟倾斜。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65.2%的农村成年居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也就是说,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成年居民想通过阅读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希望能与中国古人和东西方名家、大家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朋友,渴望在字里行间丈量世界。
魏玉山和徐升国一致认为,培养农村居民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条件的农村要找喜欢阅读的村民来管理农家书屋,带领大家定期开展有规模有计划的读书活动,引领村民走进字里行间。
(摘编自刘彬《农村需要阅读推广人》)
材料三
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后,中国出版界便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周密的顶层设计和精心准备,由权威的图书评测专业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科教频道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一份中国图书的权威榜单、一幅中国人的阅读地图。
至2018年,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已成功举办了5届,共有300余名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评审工作。每年优秀图书要历经近10道专业评审程序,才能从40余万种图书中产生这个好书榜单,上榜率仅为0.00007%。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榜单”,更是一幅“心灵榜单”。
“中国好书”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出版社纷纷围绕“中国好书”制定精品出版战略方向、方针和策略,建立精品出版工程机制和目标;“中国好书”也成为大众阅读的风向标,正在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摘编自杨平《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好书》)
材料四
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情况统计
【注】上图看不清楚的字依次为: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阅读率
(摘编自《中国报告网》)
9.下列关于“全民阅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之后,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全民阅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C.近年来全民阅读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阅读率和阅读量不升反降,其原因是农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
D.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的开展,既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低的阅读率和较高的阅读意愿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农村阅读短板的存在和农民阅读习惯培养的不易。
B.参与的专家学者多、评审程序严、上榜率低,无疑提升了“中国好书”推荐书目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全民阅读的上佳选择。
C.上述的几则材料中,多处引用了权威部门统计提供的精确数字和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说服力。
D.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速提高,2014年已超越纸质书阅读率,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
11.要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日:“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刘邦谥号为“高皇帝”,唐朝以前的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故称“高帝”)、太宗。
C.“崩”在古代特指帝王或王后死;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想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信印。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四、诗歌鉴赏(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小题。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写诗人岁暮客居他乡,听到外族入侵消息,深刻议论中饱含诗人沉重心情。
B.颔联用“烟尘”“鼓角”代指战争,从视角和听觉写战争紧张,渲染时局的艰危。
C.颈联运用典故和反问,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国事的忧虑。
D.诗歌用虚实结合及对比手法,“朝廷谁请缨”是实写;“天地日流血”是虚写。
E. 杜甫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爱国忧民、怨恨统治者行为是其诗显著特征。
17.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五、句子默写(9分)
18.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达对祖国命运担忧的句子是: , 。
(2)满载一船星辉, 。
(3)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提出不要焦虑: , ?
六、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9-21小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文艺生态发生了 的变化,文艺评论也出现了 的新特征。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 。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对文学作品创作主体的决定性影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更改变不了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因此,文艺批评者要 、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引领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翻天覆地 空前绝后 参差不齐 首当其冲
B.铺天盖地 空前绝后 良莠不齐 当仁不让
C.翻天覆地 前所未有 参差不齐 当仁不让
D.铺天盖地 前所未有 良莠不齐 首当其冲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B.是多出精品、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C.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引领风尚、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
D.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引导创作、多出精品的重要力量。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B.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C.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D.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22.下面是明德中学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
尊敬的程校长:
您好!
我是敝校星云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102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
2017年5月24日
23.参照下面的示例,为下列历史人物各写一句评价语,要求句式相似,能概括事实,评价中肯。(2分)
(示例)高渐离:闹市击筑,廷扑秦王,肝胆相照真知音。
荆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地方叫高中,那里,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那里,有鲜花和掌声,也有失落和泪水;那里,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强。
请以“我刚刚开始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挥斥方遒(yóu)”错误;“遒”,应为qiú。B、“亍(zhù)”错误。“亍”应为chù。C、“当(dāng)”错误。“屑”应为dàng。
2.【答案】C
【解析】题中C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故选C。
3.【答案】B
【解析】B项,“说”,通“悦”,高兴、喜欢;A项,“引”,前是“身子向上起”,后是“动词,拿起”;C项,“就”,前是“驾着”,后是“成功”;D项,“诚”,前是“果真”,后是“非常”。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答案】A
【解析】本题中,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被动句,“为”表被动;A项,“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也是被动句,“见”表被动。B项,“夫晋,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C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的宾客”。D项,“荆轲有所待,欲与俱”是省略句,应为“欲与之俱”。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①对联见哈尔滨文庙。“六艺”指“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绍虞夏商周”,承绍虞、夏、商、周等古代的传统。“鲁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夹壁墙。《汉书》载:鲁共王扩建宫室,拆孔子故宅时发现壁中藏有古代经传,故称鲁壁。后人为纪念空鲋保护古代文化的功绩,特地重修了这个鲁壁。“关闽濂洛”是指宋代儒家理学著名的关、闽、濂、洛四大派别。即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②是北大教授袁行霈为陶渊明纪念馆撰写的一副楹联。③郭沫若为山东大明湖畔的李清照纪念馆写的对联。④是写白居易。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①“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③“倍”通“背”;⑤“知”通“智”;⑧“振”通“震”,恐惧;⑨“蚤”通“早”;⑩“反”通“返”。
8.【答案】D
【解析】
A项,偷换主语,前面句子的主语是“晋文公”,而最后一句主语应是“晋国”,末句缺主语,句子偷换主语。B项,“举行农民运动讲习所”搭配不当,“举行”与“讲习所”不搭配;语意有重复。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不仅”放在“该诗”后面。
9.【答案】 C
【解析】“其原因是农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文中无据
10.【答案】 D
【解析】“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错。
11.【答案】(1)从国家的法律、政策等层面加强对全民阅读的规范、引导和支持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强化人们的行动落实;⑵关注广大农村地区阅读现状,从政策上加以倾斜,消除农村阅读短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⑶加强公共图书馆等阅读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其利用率,为全民阅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⑷建立有效机制,举办好各种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⑸加强对优秀图书的出版发行、推荐引领,切实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
12.【答案】B
【解析】题句中“臣”,臣子自称;“下邳”,地名;“上”“陛下”,对帝王的尊称;两个“陛下”之间要断开;“矣”,句末语气词。故选B项。
13.【答案】A
【解析】A项,“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晋侯”比“秦伯”高一等。故选A项。
14.【答案】B
【解析】B项,“没费一兵一卒”错,原文有“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故选B项。
15.【答案】(1)希望沛公暂且驻留军营,派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并在周围的山上张挂很多旗帜,来虚张声势。 (第一句关键词:“且”,暂且;“壁”,军营;“具”,准备;“张旗”,张挂旗帜。)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
(第二句关键词:“何”,为什么;“绝”,断;“所过”,所经过的;“示”,向……表示、给……看;“以”,连词表目的,来;“固”,稳住。)
16.【答案】AD
【解析】A项,应是“平淡叙述中饱含诗人沉重心情”;D项,“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17.【答案】(1)作者抒发的情感:①时局艰危,为国担忧;②岁末暮年,感伤时光流逝;③岁暮客居他乡,顿生漂泊孤寂愁苦;④怀才不遇,请缨无路的悲愁与无奈。
18.【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答案】C
【解析】参差不齐: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此处对象为文艺作品质量;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是指文艺批评者要积极主动。故选C。
20.【答案】A
【解析】此处根据后文提示,文艺评论作用对象首先应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其次是文艺作品和文艺评论等的阅读者即大众,最终是对社会风气的作用,排除C项、D项;再根据行为先后逻辑顺序排序,应是先创作才有精品,排除B项。故选 A 。
21.【答案】B
【解析】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此题“不仅”应放在“优秀的文艺评论”之后,排除A、C两个选项;“解决”和“倾向”属于搭配不当,排除C、D两个选项。根据内容的递进关系,应先是具体性的帮助创作者、读者和观众,然后才是对抽象性的文艺风气、文明风尚等产生影响,故可排除A选项。故选B。
22.【答案】①“敝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或删掉“敝校”)。
②“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
③“拜读”改为“阅读”。
④“蓬荜生辉 ”改为“倍感荣幸”。
⑤“敬谢不敏”用词不当。删除或改为“在此先表谢意”。
23.【答案】荆轲:孤身刺秦,舍生取义,易水萧萧侠名传。
烛之武:深夜出城,退秦存郑,功名赫赫万代扬。
【解析】此题注意“人物+事件+类似名扬后世的句子”的形式,注意事件和人物的身份相符。
24.【答案】
我刚刚开始的高中生活
在我心中,高中生活就是一部交响曲。它演奏着生活琴弦上的一个个音符,使生命的旋律变得丰富而多彩。它无时无刻不记录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它无时无刻不表现着人世间的每一种真情。高中生活是多色纷呈的,它像姹紫嫣红的鲜花点缀着人生美丽的春天。
高中生活,悄悄地打开了我已然蒙尘的思想之门。那些啼叫的文字,会教给你种种精美的飞翔方式,让我们不再热衷于朦胧似雾的诗,也不再做那缥缈似云的梦。在岁月的流逝中,认清雾纱后面的自己——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走好走坏,都会深深影响你的一生。高中,正是这个“紧要处”!或者说,这是一次让你绽放青春的机遇,至少它也是一次让你放飞梦想的机会。
我喜欢语文,就像喜爱生活一样。我总以为自己是语文科代表,这科学得比较好。可进入高中,我才发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狭小,而知识的海洋却是那么的宽广。老师上课张口就来的名言名句让我羡慕不已,渊博的知识敲响了我语文脆弱的警钟。科学的颠峰等着我们去攀登,艺术的殿堂等着我们去开启。学好语文,就是对自己精神上的全面包装。从那刻起,我便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狂热和激情。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便走向自信,走向自觉,走向主动。我竞选上了学生干部,开始了我更加成熟的生活。在一次次精彩纷现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中,我不断地改造着自己:从包罗万象的知识竞赛中,我懂得了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从《演讲、艺术》里,我懂得了努力才会有新的天地;从唇枪舌战的辩论会上,我懂得了竞争须要智慧和能力……不断的探索、努力、竞争,就会不断的提高、进步、成熟。我想,即使没有辉煌的未来,却能有无悔的昔日。我相信,到我白发苍苍的时候,回想起高中这段生活,仍不失为最甜美的回忆。
是它使我懂得了成功的真谛:必以意志做朋友,经验做顾问,谨慎为兄长,希望为守护神,才能成功在望。假如,生命中不曾有这些,那将是人们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听说读写”的训练,使每个人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拼搏的幸福,每一个过程,都使我们感受着人生的斑斓。
可以这样说,我们的高中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明丽,像天空翱翔的年轻的鹰一样豁达,像浩瀚的大海一样包罗万象。它会让我们一生受益——使我们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充满创造!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靓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