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江苏)(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训练(江苏)‎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 叶念伦 我的父亲叫叶君健。1931年9月,在上海读高中二年级的父亲得知东三省沦陷,心中像堵上了铅块一样。19岁那年,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父亲用世界语发表了处女作《岁暮》,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年代,中国广大中下层人民的苦闷和凄惨。从此,他对这类作品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到读大学四年级时,他出版了一本世界语的集子《被遗忘的人们》,把它作为“中国那些不幸的人们的呐喊——也是向世界其他弱小民族传递他们的呼声”。‎ 大学毕业后,他抓紧学习日文,后赴日本长崎教学。父亲在日本以教英文为生,同时积极组织世界语使用者的反战活动。半年后,他以“具有抗日危险思想”的罪名被东京警视厅关押了三个月,然后被驱逐出日本。‎ 回国后,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日对外宣传工作。他接待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爱泼斯坦,英国诗人奥登,小说家易粟伍德等进步人士,并帮助他们前往延安和其他抗日战场。‎ 武汉沦陷后,父亲恨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于是去了香港,在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同时,在《大公报》《星岛日报》《东方使者》《文艺阵地》等报刊用中文、英文和世界语发表抗战作品。他创办了《中国作家》杂志,翻译刊登抗日作家的作品。他用世界语出版了中国抗战短篇小说集《新任务》,用英文发表了《两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等,阐述了以抗战文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学的发展轮廓,在国外引起了很大反响。香港人多房屋短缺,他租用了一间厕所,坐在马桶盖子上,膝盖上放一块木板进行写作和翻译。别人要用厕,他就停止工作暂时出去,别人用完之后,他再继续工作。毛泽东的抗日著作《论持久战》《新阶段》等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 香港沦陷后,他长途跋涉,辗转越南,最后来到重庆,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教授,时年25岁。尽管那时经常为躲避日机轰炸而钻防空洞,但他仍利用业余时间,用中、外文创作和翻译包括抗战内容在内的多部文学作品。每逢看到无辜被惨杀的同胞,他都感到撕心裂肺一般。‎ ‎1943年,父亲应丘吉尔政府之邀前往英国。他冒着德国飞机随时轰炸的危险,到兵营、工厂、农场、学校、教堂等地进行反战演讲。晚上,为了充实白天的演讲内容,他在小客栈中将中国人民的抗战故事用英文写下来,发表在英国的报刊上。德军从荷兰发射的导弹有时飞到客栈附近,但他根本不把此放在心上。他在英国兵营演讲,并与飞行员们同吃同住,表现出超常的抗战热情。‎ ‎1945年,父亲在苏格兰爱丁堡迎来了停战的喜讯。“在我快要入睡的时候,旅馆外面突然人声鼎沸,一片欢腾。我连忙下床,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拉开窗帘一看,街上集满了人群,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我连忙下楼,跑到旅馆外面,看个究竟。人群中有人发现我是个中国青年,便涌过来,举起我欢呼,有人拉我跳舞,还有几位少女围过来在我脸上亲吻。原来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了。”战后,英国政府授予父亲永久性英国居留权,并根据他的个人爱好,安排他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英国文学。期间,他用英文出版了大量介绍中国人民苦难和斗争的革命小说,成为一位在英国颇具知名度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回到祖国,创办了英、法文版的大型刊物《中国文学》,翻译并刊登了大量抗日作品。进入老年后,父亲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撰写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一个战争的开头和一个战争的结束》《1944—1945,一个文化人在英国——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等以二战为题材的文章。‎ 耄耋之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父亲“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勋章。父亲一生荣获过许许多多奖项,他格外珍视这些荣誉,那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极为宝贵的财富。今天,当世界人民以庄严隆重的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父亲躬身伏案、奔走呼号的身影在我脑中越发清晰。当年的他,手中的武器虽然是一支笔,但他内心蕴藏着如钢铁战士一样的澎湃斗志,蕴藏着对祖国的深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 (摘自‎2015年8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文章题目“他以独特的方式反法西斯”中“独特的方式”具体指哪些?‎ 答: ‎ ‎6.父亲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表现积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 ‎7.本文的记述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具体分析。‎ 答: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谢冕:把日子过成诗 李琭璐 ‎①北京昌平北七家,一片普通的欧式别墅群,谢冕一如既往的低调。问周围邻居,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大家住在隔壁。有时先生下楼散步,被人认出,总是笑着说,不是的,不是的。‎ ‎②谢冕人愈年长,情愈浓烈。他一生警醒,始终没有高高在上。是大师,更是草芥。‎ ‎③谢冕自幼喜欢诗,有古典诗,也有新诗。古典诗好像一座高山,谢冕很向往,但是心向往之而不能及;新诗是身边的,好像朋友,有一种亲近感。“我从少年时代就是诗歌少年,很喜欢诗,而且也学着写。年纪大了对成熟的人生回顾起来,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幼稚,那么天真,居然写了那么多。”那时,谢冕知道胡适,知道郭沫若,还有后来出现的一些新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林庚等,“我觉得他们的表达更契合我,和我更加靠近,我就是这样接近了诗,学习诗,梦想做诗人。”‎ ‎④谢冕17岁时,新中国成立。他自己也投身革命,穿上军装,自愿而真诚,几乎没有任何世俗考虑,当时,谢冕由少年转入青年,虽然他仍在写诗,但总觉得所写的并不是自己想写的,“我是按照一种理念、一种号召来写的,那不是真实的我,而且‘我’也消失了,‘我’的消失是最严重的一个事件,诗不能表达一个活生生的、有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我,那是最可怕的一个事情了”。‎ ‎⑤20世纪50年代,谢冕与其他5位作者共同写成了《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谢冕认为,这部著作的主导思想是不对的,将诗歌分为革命诗歌、不革命诗歌、反革命诗歌,现实主义诗歌、反现实主义诗歌,这些观念是有毛病的。谢冕一直盼望着新诗走出绝路。20世纪70年代中期,谢冕遇到了现在的朦胧诗,后来又遇到了那些被流放诗人的“地下写作”,谢冕觉得他看到了希望。‎ ‎⑥‎1980年5月7日,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引发了关于新诗潮的热烈讨论。对于别人的围攻,谢冕不作申辩,朦胧诗论争的对手都是大牌诗人和身居要位的评论家,可他从没有写过一篇答辩文章。‎ ‎⑦学生张志忠说,谢先生不但关心学生衣食生活,尤为可贵的是他对青年诗人的全力扶持,30余年间,他为青年诗人撰评作序,不遗余力,这在当代诗评家中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形,一位不知名的青年诗人去世,他的哥哥为了满足逝者的心愿,将其诗歌编成集子,到谢冕这里求序,他欣然允诺。‎ ‎⑧读过许多书,但谢冕并不想写专门的文章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我写了也没人理嘛”。话虽这样说,但他是不会去做“锦上”的学问的。‎ ‎⑨谢冕这样总结自己:“一点自由主义,一点唯心主义,加一点唯物主义。”在认真与随和中,在自由与原则里,在悲观与乐观间,谢冕保持了很好的平衡。十多年前,洪子诚和谢冕到南方的一所大学去访问,那里的领导奉他们为上宾。再过几年,又到那所学校开学术会议,可能觉得他已经“过气”,也没有占据什么政治、学术的资源和权力,对他就换了一副面孔:虽客气,但明显将他冷落在一旁,而改为热捧那些掌握着“资源”的人。‎ ‎⑩因为亲眼见到这样鲜明的冷暖对比,洪子诚不禁忿忿然。但谢冕仍一如既往地认真参加会议,认真写好发言稿,认真听同行的发言,仍一如既往和朋友谈天,吃饭仍然胃口很好,仍然将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 ‎5.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 ‎ ‎6.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把日子过成诗”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 ‎ ‎7.谢冕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 参考答案 一、5.①撰写文章,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如上大学时发表了《岁暮》《被遗忘的人们》等作品,反映了国破家亡年代中国人民的凄惨与呼声;新中国成立后,又撰写了《一个时代的终结》等以二战为题材的文章。②创办杂志,积极投身反战斗争。如创办了《中国作家》《中国文学》等杂志,翻译并刊登抗日作家的作品。③进行反战演讲,积极组织并参与反战活动。如在日本积极组织世界语使用者反战活动,在英国积极进行反战演讲,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积极从事中国抗日对外宣传工作等。‎ ‎6.①对和平与正义的强烈追求。如父亲读高二时,得知东三省沦陷,心中像堵上了铅块一样。②对日寇及法西斯暴行怀有刻骨仇恨。如武汉沦陷后,父亲恨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暴行。③对无辜被屠杀的生灵怀有深厚同情之心。如每逢看到无辜被惨杀的同胞,他都感到撕心裂肺一般。④对祖国和中华民族怀有无限的爱。如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回到祖国。⑤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责任感。如读大学四年级时,父亲出版了《被遗忘的人们》,表达了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的心声。‎ ‎7.①通过“我”的口吻介绍父亲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事迹;这样写,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材料运用灵活,有利于叙评并举。②在文中引述父亲的语言;这样写,使父亲的事略更加真实。③以时间顺序写人记事;这样写,对父亲事迹的介绍条理清晰。④围绕父亲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这一主线组织材料;这样写,使父亲的特点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集中。‎ 二、5.(1)内容上:“大师”高度概括了谢冕诗歌上的成就,“草芥”指他为人低调的优秀品质。‎ ‎(2)结构上:概括全文,领起下文对谢冕“大师”与“草芥”这两个方面人生经历的叙述。‎ ‎6.语意双关。一是对谢冕追求诗歌人生的高度概括,二是对他将生活过成诗意人生的赞美。‎ ‎7.(1)责任心强,勤奋认真。(2)为人宽容,谦逊低调。(3)关心学生,扶持青年诗人。(4)心态平衡,不慕名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