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10)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马继兴:住在书袋里 马继兴的外祖父名为左济拯,因为名字里携带着治病救人的意愿, 又对中医药情有独钟,在山东济南悬壶济世,对于治愈内科杂病和妇科、 儿科疾病有一手。年幼时,马继兴经常来外祖父家里玩耍,偶尔帮助老先生抄录、整理临证医案,顺带浏览中医古书。 ‎ 马继兴这辈子就是为中医古籍而来。‎ 在马继兴的家里,纸盒子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些纸盒子以前要么是装鞋的,要么是装小西瓜的,到了他家,地位一下子提升了,盛满了厚厚的底稿,装满了高深的知识,码放得整整齐齐。‎ 翻阅这些底稿,你会惊讶这位主人所付出的心血。马继兴不太懂得使用电脑,他的研究文章都是先手写,再让助手输入电脑。打印出来,他往往还要修订,先用笔改一遍。后来发现还是有需要补充的内容,于是写在小纸片上,涂上胶水,把原文覆盖。问题是新的思路又冒出来,只好再粘上一张纸片……他的底稿,“缝一遍,补一遍,缝缝补补又一遍”。‎ 问他至今发表过的文字有多少,他摇摇脑袋:“不知道,统计这个有什么意义?”一些著述的页码数量已经“泄露天机”:《敦煌古医籍考释》, 508页;《中医文献学》,560页;《马王堆古医书考释》,1156页;《神农本草经辑注》,1198页……‎ 对于学术成果,马继兴喜欢“捂着”,不肯轻易示人。这倒不是吝啬, 而是期待更完善一些,力求每一部书面世,都能听到回响。‎ 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着手马王堆出土医书的研究,先是发表单篇的论文,后来撰写了一部书稿,只限于内部交流。再修订,再补正,直到1992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才呈现到世人的面前。‎ ‎《针灸学通史》则“潜藏”了 60多年。学生时代的马继兴就着手研究针灸的历史,1945年夏完成了初稿,直到2011年,《针灸学通史》出版, 已是第五次修订。‎ ‎“我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表。”他淡淡地说。‎ 马继兴的研究著作、专业论文,大多是他自己“单枪匹马”完成的。他厌烦那种“大兵团作战”,声势浩大,在研究成果上却“草草收兵”。他习惯了深耕细作,慢慢地来,不追风赶潮,拒绝挂个虚名,四处“贩卖”声誉……‎ 对于名利,他说:“动脑动体不动心,不计得失乐津津。适量动脑反受益,动心贪欲必招损。定时适量来动体,学习工作要认真。但求矢志勤奋进,屏绝俗欲得天真。”‎ 他主张“不动心”,说的是要对物质欲望保持节制,甚至统统摒弃。‎ 八十岁高龄时,他还骑自行车上班,“他的坐骑是一辆26型旧款车, 多处车漆早已斑驳,车筐因使用年久而磨损,用塑料绳捆绑继续发挥作用”。他的学生万芳对这辆自行车记忆犹新。大家劝他不要骑车了,他不愿意。劝他换一辆,他也不肯,理由是比之前的28型自行车好多了。‎ 马继兴静静地坐着,进入他的领地,外人不容叨扰。唯有初春的暖阳,放肆地爬在他的身上。‎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7分)‎ A.开篇写马继兴的外祖父是为了交代马继兴结缘中医古籍的背景, 突出其治学渊源,并自然引出下文关于马继兴的故事。‎ B.马继兴先生撰著的《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从书稿完成到最终出版, 中间不断修订补正,历时约20年。‎ C.马继兴的研究著作、专业论文,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他不喜欢“大兵团作战”,看起來声势浩大,在研究成果上却“草草收兵”。‎ D.马继兴先生“动脑动体不动心,不计得失乐津津”的观念,体现了他勤勉、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本文以洗练而活泼的文笔,展现了马继兴先生的人格魅力,介绍了他突出的学术成果。‎ B.马继兴对中医古籍的研究细心而谨严,一丝不苟,但有时他也比较迂腐,不能与时俱进。‎ C.马继兴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喜欢“捂着”,不立即公之于世,目的是想一鸣惊人,博得更多喝彩。‎ D.马继兴先生对物质要求不高。八十高龄仍骑着26型旧自行车,不肯更换,这表现了他的恋旧情结。‎ ‎3.马继兴先生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10分)‎ 答案:1.C ‎ ‎2.A ‎3.①认真勤奋:他的文章底稿码放得整輳齐齐,反复修改,“缝一遍,‎ 补一遍,缝缝补补又一遍”。②治学严谨,对学术、读者高度负责:不轻易将学术成果示人,不追风赶潮,不挂虚名,总是深耕细作,力求完善 。③大多数情况下独立完成研究著作、专业论文。‎ 解析:1.“都是他自己独完成的”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大多是他自己‘单枪匹马’完成的”。‎ ‎2.B项,“有时他也比较迂腐,不能与时俱进符合作者对人物的看法。C项,他对学术成果“捂着”不是为了“想一鸣惊人,博得更多喝彩”,而是 “期待更完善一些,力求每一部书面世,都能听到回响”。D项,“表现了他的恋旧情结”不对,他“仍骑若26型旧自行车,不肯更换”是表现他对物欲的克制,生活俭朴的品质。‎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马继兴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作答时,仔细阅读文章,抓住马继兴先生治学方面的具体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进行概括总结即可。注意不能概括其克制物欲、生活俭朴等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批 评 ‎[德]丹尼尔·克尔曼 瓦根巴赫慢慢穿过一排排座椅之间的过道,找到自己的座位,从邻座的腿前挤过去,坐了下来。刚坐下就闭上了眼睛。直到升入空中,升到宁静安全的高空,他才会再睁开眼。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半小时前吞下的镇静剂能帮助他克服恐惧感。‎ ‎“对不起,”他的邻座放下了报纸,开言道,“您是不是瓦根巴赫呀?”这是个大胖子,蓄着黑胡子,眼镜片后面的黑眼珠瞪得老大。‎ ‎“是。”‎ ‎“啊。”这个男人继续看着自己的报纸。瓦根巴赫向窗外看,明亮的光线让他不舒服。‎ ‎“我经常看到您,”邻座说,“在剧场里,还有电视上。那个节目,《音乐时代》,是您主持的吧?”‎ ‎“《音乐时刻》。”瓦根巴赫避开他的目光。他不想跟他谈天。他压根儿就不想说话,更不想跟粉丝说话。‎ ‎“啊,对,是《音乐时刻》。我太太经常看。两星期前我们还去看了《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真巧,是不是?”‎ ‎“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他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去掏签名照片。‎ ‎“啊不,谢谢。不要。”‎ 瓦根巴赫僵住了。‎ ‎“您要知道,”那男人说,“我并不是粉丝。”‎ ‎“请恕我直言,”那男人说,“我觉得您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的表演太表面化了。您根本演不了这个角色,不是吗?有几次您已经演不下去了,大家都发现了。还有您的手势——为什么要那样胡乱挥舞?对不起!”‎ 他又去看报纸了,舔舔嘴唇,翻看着。瓦根巴赫揉着眼睛,微咳了一声。声音很奇怪。‎ 那男人抬起头:“对不起!我这样说很没有礼貌!”‎ ‎“没事。”瓦根巴赫说,“每个人都有——这是他的权利——自己的品位,是不是?”‎ 那男人耸耸肩膀,又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闭锁在温暖的黑暗中。‎ ‎“太业余了,”那声音又说,“我是说两星期前的《华伦斯坦》。老天,您知道吗?您把他演成了一个小丑,您是怎么想的呀?还有您的出场……”‎ ‎“怎么了?”瓦根巴赫喊起来。他睁开了眼睛。那个出场是让他非常得意的,他排练了很久,也因此而被交口称赞。‎ ‎“没什么,”那男人说,“没什么。对不起。”他舔舔嘴唇,翻看报纸。‎ ‎“那个出场是我表现最好的一瞬间!不管您信不信!”‎ 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一动也不想动,他要装出睡熟的样子。他并不想跟人讨论。他并不想与这个人吵架。他只想扛过这次飞行。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感到头晕。‎ ‎“您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瓦根巴赫转头去找空中小姐,想要一杯咖啡或是别的提神的东西。但是不知怎的空中小姐连个影儿也不见。‎ ‎“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 ‎“嘿!”瓦根巴赫叫道。‎ 空中小姐站住了。‎ ‎“一杯咖啡!”‎ ‎“对不起,我们正在降落,我不能给您提供任何东西。”‎ ‎“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 ‎“对不起,这是规定。”‎ ‎“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她转身走了。‎ 瓦根巴赫摸索着把安全带扣好。他感觉到飞机在下降,他看到窗下玩具般的景物越来越近,房屋在长高,显现出更复杂的形状,发动机的声音似乎更响了,一架直升机在他们下方飞过,飞机摇摆起来。恐惧感扼住了他的呼吸。‎ 飞机停住了。他知道自己还活着。他解开安全带,猛地站起身来。地面似乎在摇摆?他头晕得厉害。他的邻座抬头看他:他的胡子闪着湿润的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他的眼睛又黑又圆。“请您,”邻座说,“请原谅!”‎ ‎“什么?”‎ ‎“您知道吗,”他说,“我是因为害怕。我害怕坐飞机。真可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所以我有时……您能理解吗?其实我觉得您很不错,没那么差劲。比如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面。当然算不上有多好,不过……在第二幕里您的表演就不是那么讨厌了!尽管……”‎ ‎…………‎ 瓦根巴赫转过身,举起一只手。但是没有出租车停下。他觉得很热,他出了汗。‎ 一辆出租车停下了。他拉开车门跳上去,说出了酒店的名字。酒店房间太小,也不舒服。他放下箱子,想了想,拿起了电话听筒。迟疑了几秒,他拨了号,凭记忆拨的,是他的助理的号码。‎ ‎“喂,”他说,“是我。我到了。我们的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他听了一分钟。对他说话的是一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好的,”他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多次描写邻座男人舔嘴唇、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眼睛,这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 B.瓦根巴赫“被交口称赞”的出场并不被邻座男人欣赏,可见瓦根巴赫的周围大都是赞美之音,突然的批评让他愤怒不已。‎ C.文中的邻座男人因自身坐飞机的恐惧而不停地与瓦根巴赫交谈,甚至不惜诬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 D.小说以“批评”为题,不仅指文中邻座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与价值追求的评判,更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 C [“甚至不惜诬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表述有误,相对他人的恭维而言,文中这个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评价有较强的客观性,虽是出于恐惧而言,但并非完全是诬蔑与诋毁,因此谈不上“卑鄙”。]‎ ‎5.文中的瓦根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                                    ‎ ‎                                    ‎ ‎                                    ‎ ‎[解析]‎ ‎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以及他人的评价等方面入手。如小说中瓦根巴赫的身份是一位知名演员,从他对邻座男人和空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自负、傲慢;从他在听到邻座男人对自己的一再批评后仍选择克制自己,而不是发生冲突,可以看出他有较强的克制力;从文章的最后“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这一简短的问句中可以看出瓦根巴赫对邻座男人对自己的批评进行了反省并能及时改正。‎ ‎[答案] ①自负,傲慢。当文中的邻座男人与他搭讪时,他首先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搭讪的目的是要签名,且口气很冲;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②有较强的克制力。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愿意说话,即使对方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肆意品评,他也只是用少量的语言回应。③懂得反省,及时改正。在经历了这次航班之后,他对自己的表演进行了反省,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每点2分,如答“胆小”“看中金钱与名利”等可酌情给分)‎ ‎6.本篇小说叙事主要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 ‎                                    ‎ ‎                                    ‎ ‎[解析] 解答此题,可先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传神,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神态、心理等,从而凸显人物性格。其次,可从情节发展的角度考虑,以对话的形式,可以突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此外,还可从小说的主题表达等角度加以考虑。‎ ‎[答案] ①对话形式简洁直接,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格。这种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人当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从而凸显人物性格。②突出矛盾冲突,情节引人入胜。文中邻座男人喋喋不休地批评,而瓦根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让情节在紧张氛围中有序发展。③照应题目,突出主题。小说以“批评”为题,文中大量的对话都是邻座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的批评之语,而结尾处以瓦根巴赫与助理的对话收束全篇,表现了那些在金钱与名利中穿梭的人内心的觉醒,深化小说主题。(每点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