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22)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 材料二:‎ 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主要差距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来源于《“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 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 刘慈欣连续8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10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为受到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四: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称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 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 C. 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科幻小说创作的根本要旨是把人物塑造好。‎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作品本身。‎ B. 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C. 《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 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 D. 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立。‎ ‎3. 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应该怎样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解析】举刘慈欣、王晋康的例子是说明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者少,举倪匡和凡尔纳的例子是说明中国科幻创作水平不高。‎ ‎2. B【解析】应为“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许多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题材思路”。‎ ‎3. 宣传推广方面,进入教材与试卷,对科幻文学的推广是有帮助的;设立合适的奖项,是对科幻的宣传与推广;杂志与出版社要认识到科幻的价值,多出版与发表科幻作品。作家作品方面,学习外国科幻小说,从题材思路等方面,努力缩小与外国科幻的差距;从科幻创作的人数和影响力方面培养作者;努力创作出超越经典的科幻作品。文学自身方面,要注重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发展第三阶段的科幻文学。‎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汉代有“漕渠”名称出现,至隋唐时期,具有漕运功能的人工河多被称为漕渠,又因该时期“河”字已不再是黄河的专称,所以“漕河”一词也出现了,用来指称漕运河流。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大运河”的概念也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这里所说的大运河指的是江南运河。可见,这一时期,运河已然成为一个特有名词,指称某段人工河,但前须加地名指代。值得注意的是,从文献所记录的名称分布来看,“运河”一词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区域,包括龟山运河、扬楚运河、浙西运河等。‎ 元明清时期“运河”开始指称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元代已有“运河二千余里,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的说法,但使用并不广泛。《明史》仍称运河为“漕河”,明代其他专书、地方志等也多用漕河之名,如《漕河图志》《万历兖州府志·漕河》等。事实上,《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中,都列“运河”专篇,指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但两者又有不同,前者列运河篇,但称“漕河”,后者则直接称运河:“‎ 雍正四年官方正式设置北运河的管理机构后,多使用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和江南运河等说法。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运河”,2014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 运河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运道及其背后时势发展变化的趋势,首先,漕运是运河的基本功能,以“漕”为核心的漕河或漕渠的名称无疑都突出了这种功能,同时,“运河”一词也并未脱离漕运的主旨,而是以“运”字突出了“漕”的状态。其次,漕河、运河等名称都经历了从地方专称到南北通途或地方河流专称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运河附属功能逐渐增加和社会交流日渐频繁的过程。“运河”一词在宋代出现似非偶然,比之隋唐时期,运河在保留漕运功能的同时,贸易交流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南宋时期,浙东运河、浙西运河是其经济命脉,浙东运河还主要承担了对外贸易的功能。‎ 运河名称的起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运河的“运”字本意为运输,但在社会体系之中,借助水的流转,“运河”成为漕粮运输、文化传播、市场构建和社会平衡的载体;在文化体系中,运河之运又与传统社会的国祚、文脉紧密相连。在这个意义上,大运河既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 ‎(摘编自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下列对原文中“运河”的相关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河”一词在宋朝文献中高频率出现,说明宋代“运河”名称也被广泛使用。‎ B.运河在宋代不但保留了漕运的基本功能,也承担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功能。‎ C.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在《明史》和《清史稿》的记载中称呼不同。‎ D.运河名称的变化是运道及其时势变化的反映,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介绍了“运河”一词的出现,并做出“运河”是特指某区域人工河的结论。‎ B.文章梳理运河名称变化的过程,展示了大运河所指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 C.“大运河”是一条河,但在文化体系中是种制度,是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 D.文章论述了运河名称由来、变化及功能,指出大运河文化也是传统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河其实是人工河,因此人工开挖应该是运河区别于其他河道的特征之一。‎ B.与汉唐相比,宋代才出现“运河”这一名称,可能和加强贸易交流的职能有关。‎ C.运河功能的丰富化既是运河基本功能的延伸,也是社会交流不断加强的结果。‎ D.运河所孕育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此是塑造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圈画出选项与原文不相符的内容,再联系前后文根据语境重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选出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即可。本题中,A项,“‘运河’一词在宋朝文献中高频率出现”说法错误,原文虽有“《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但并不等于高频率出现,因为所谓的高应该是相对概念,不知道别的名称出现的次数,不好判断;“宋代‘运河’名称也被广泛使用”也不准确,原文为“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选项杂糅信息,偷换概念。B项,“承担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功能”理解错误,原文为“浙东运河还主要承担了对外贸易的功能”,并非运河承担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功能,扩大范围。D项,“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解错误,原文是说“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选项夸大其词。综上分析,故选C。‎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大运河’是一条河,但在文化体系中是种制度,是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说法错误,该选项缺少一个前提“在文化体系中,运河之运又与传统社会的国祚、文脉紧密相连。在这个意义上,大运河既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选项太绝对,夸大了作用,综上分析,故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本题中D项,“由此是塑造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强加因果,原文是“‎ 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意思是说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而并非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才成为塑造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综上分析,故选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