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8.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 散文阅读
一、
(2018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4
题。
(20
分
)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
,
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
,
天真的梦。那时
,
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
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
,
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
,
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
,
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
,
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
,
而那璀璨的星星呢
,
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
,
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
,
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
,
穿过云端
,
落到人间。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
,
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
,
别有一番意趣
,
在灯会中看汴京
,
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
?
是因了那些盏灯
,
也因了那看灯的人
,
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
,
古今相映成趣
,
一片繁荣。路这厢
,
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
;
路那厢
,
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
,
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
,
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
,
你都会蓦然一惊
:
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
,
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
,
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
,
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
,
天天人头攒动
,
熙来攘往
,
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
,
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
!
那儿
,
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
,
香气四溢
,
烟雾腾腾
,
碗盏丁冬
,
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
,
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
,
座无虚席。这一切
,
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
?
但是
,
我晓得
,
这盛况
,
这胜景
,
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
,
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
,
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
,
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
今年
,
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
,
游逛的最主要目的
,
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
,
虽是正午
,
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
,
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
,
越盼淡月胧明
,
偏偏日落迟迟
,
待挨得黄昏近
,
笑语喧
,
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
:
此时去观灯
,
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
纵然心急难耐
,
也只好耐下心来
,
远远地站在门口
,
放眼眺望长街
,
果然是人潮滚滚
,
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
,
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
,
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
,
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
,
已是夜露生凉月横中天了
,
兴致浓浓的观灯人
,
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
,
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
!
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
的彩灯
,
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
,
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
,
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
,
交相辉映
,
金光四射。近近地看
,
真是千姿百态
,
大放光华
,
直教人眼花缭乱
;
远远地望
,
只见高高低低
,
五颜六色
,
飞旋流转
,
闪闪烁烁
,
道它是银河垂地
,
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
,
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
,
平日如练的素月
,
也悄然失色
,
端端地消淡了许多光华。
古人观灯
,
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
,
点的是蜡烛
,
糊的是绢纸
,
纵然巧夺天工
,
也难经风吹雪打
;
而今的灯
,
有了科学技术辅佐
,
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
,
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
;
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
,
憨态可掬
;
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
,
熠熠生辉。
呵
,
怪不得
,
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
,
只亮不转的小灯
,
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
,
既有传统技巧
,
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
,
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1.
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4
分
)
解析
:
赏析重要语句的语言特点
,
首先要明确赏析角度。语言特点一般从用词、句式、修辞、叙述人称、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答案一般由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三部分构成。然后
,
根据赏析角度
,
逐一分析重要语句中的文字
,
总结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用词特点
,
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
;
其次是句式
,
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
再次是修辞手法
,
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
再次是叙述人称
,
如第一人称方便直接抒情
,
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距离显得亲切
,
第三人称不受
时空限制比较客观等
;
最后是语言风格
,
如幽默、辛辣、自然、朴实、华丽等。画横线语句中
,
“巧夺天工”“五色荧煌炫转”“争奇斗俏”等词语
,
辞彩绚丽
,
带有夸张的意味
;
“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近近地看”“远远地望”是铺陈手法
;
“高高低低
,
五颜六色
,
飞旋流转
,
闪闪烁烁”使用了排比修辞
;
“果有”“真个”等副词的运用表现出惊喜的意味
;
“你看”“你抬头”等第二人称的运用
,
给人以急于与朋友或亲人等分享喜悦之感。根据这些分析
,
总结答案即可。
答案
:
①用词夸饰
,
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
:
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
,
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
10
个“一”
,
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5
分
)
解析
:
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
10
个“一”写了什么内容
,
然后结合画波浪线部分在文章中的位置考虑跟上文的关系
,
最后思考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一根长竹竿”“一盏八角宫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等描绘出了一幅作者蓦然间发现的汴京城的优美星河图
,
与上文提到的“古人观灯”和“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相呼应
,
古今对照
,
现实与想象对照
;
同时这一安谧祥和的图景与上文熙熙攘攘的图景对照
,
就使得文章思路自由出入于古今
,
动静相衬
,
开合有度
,
韵味十足。
答案
:
①连用
10
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
,
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闹”
,
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
,
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繁”
,
此处聚焦于“一”
,
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
让作品余韵十足。
3.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5
分
)
解析
:
解读题干
,
可以将问题转换为我们熟悉的或容易解答的问题
,
如“文本为何这样安排结构”或是“这样安排结构有何作用”。这种分析结构作用的题目
,
一定要把握全文
,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
9
、
10
段先写了街“古今相映成趣
,
一片繁荣”
,
让人不由想到街上会走出来什么样的人
,
自然地过渡到了
11~14
段对人的描写
,
而“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
,
游逛的最主要目的
,
就是来观灯”
,
所以才有了下文观灯受阻的情节和观灯盛况以及兴尽欲归时看到的美景
,
也才有了最后一段的点题“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
,
变成了‘灯雨’
,
洒落在汴京城……”。文章层层铺垫
,
层层推进
,
结构清晰
,
最后点题
,
水到渠成。
答案
: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
,
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
,
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
,
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
,
层层推进。
4.
根据全文
,
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6
分
)
解析
:
本题的句子出现在第
5
段的末尾
,
极为短小
,
我们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加语境分析的方法来解答本题。本句的关键词是“新奇”和“庆幸”。整个句子语境是“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
,
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
,
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
,
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
提炼句子主干后可知
,
是汴梁城牵下的星河让“我”感到新奇和庆幸。汴梁城的星河为什么会让“我”有新奇和庆幸的感觉
,
要结合后文分析。
第
5
段往后
,
作者陆续写到了汴京城繁荣的街、衣帽鲜亮高兴游玩的人、巧夺天工的灯
,
描绘出一幅繁荣热闹的优美星河图。而第
13
段“这盛况
,
这胜景
,
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
,
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
,
第
21
段“而今的灯
,
有了科学技术辅佐
,
自然更加高明”
,
也暗示了本文的主题
:
眼前的盛世景象是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
,
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所以
,
作者新奇的是现代科技让古都汴梁又一次牵下了星河
,
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
庆幸的是“我”生在当今
,
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时代。据此分析
,
总结答案即可。
答案
: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
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
,
人民生活富裕
,
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
,
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二、
(2013·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问题。
(20
分
)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
,
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
,
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
,
而且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
,
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
,
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
,
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
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
,
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
,
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
,
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
;
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
,
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
,
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
,
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
,
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
;
农闲时分
,
水牛能帮助拉磨
,
碾压菜籽、稻谷
,
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
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
,
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
,
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
,
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
,
才能“拖拉”出来。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
,
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
,
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
,
也会赶紧把头一低
,
让你攀住牛角
,
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
,
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
,
“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
,
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
,
头上扎着柳条帽
,
腰间别着把弹弓
,
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
,
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
,
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
,
尤以处于发情期
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
,
公牛们双眼通红
,
抵足弓背
,
头缩至前腿
中间
,
亮出尖尖的双角
,
冲撞挑击。一时间
,
牛铃骤响
,
沙飞石跳
,
响声
震天。这时
,
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
,
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
,
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
,
静静蹲在牛栏中
,
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
,
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
,
看到屠夫磨刀霍霍
,
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
,
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
,
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
,
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
,
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
,
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
,
等天收粮
,
靠天吃饭。放眼望去
,
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
,
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
,
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
,
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
,
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
:
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
,
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
,
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5.
第④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
,
有什么特别用意
?(3
分
)
解析
:
回答时
,
本题一方面要考虑标点符号的作用
,
这里“铁牛”应该有两个作用
:
一是特定称谓
,
一是强调。另一方面要结合文段理解作者的用意
:
号称铁牛的拖拉机居然要靠牛拉才能摆脱困境
,
说明机不如牛
,
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牛的情感。
答案
:
①起强调的作用
,
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
,
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
,
有揶揄、幽默的意味。
6.
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
(4
分
)
解析
:
画线句是对本段中心句“水牛天生就能游泳
,
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的具体描述。也包含两层意思
,
一是证明中心句
,
二是通过牛与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作者对牛的情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意通常从它们在文中的表面
(
如结构
)
和深层
(
如情感、主旨
)
作用两方面入手。
答案
:
①通过动作
(
“划动”“抬起”等
)
描写和神态
(
“得意地叫唤”
)
描写
,
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
,
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动作
(
“赶”“拽住”“拍击”等
)
描写
,
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7.
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
?(3
分
)
解析
:
作者意在通过现实生活中有“黑色幽默”色彩的“由牛犊引发的纠纷”的典型案例
,
具体表现“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作者对传统文明逐渐消逝的遗憾
,
表达对古老而淳朴的民风的留恋之情。而这种黑色幽默的故事也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民族心理的探索。
答案
:
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
,
产生讽刺性的戏剧效果。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
,
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
8.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
,
有什么艺术效果
?(5
分
)
解析
:
本文题目是“牛铃叮当”
,
文中也多次提到牛铃
,
说明牛铃是写作的中心
,
其在构思立意
,
结构作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围绕结构、线索、主旨、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思路回答本题。
答案
:
①呼应题目
,
点明文旨。
②作为线索
,
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
③形成背景旋律
,
增添了感染力。
④构成象征
,
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9.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
,
并谈谈你的感悟。
(5
分
)
解析
:
本题需要在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概括主旨。文章从水牛的作用、水牛的习性
,
写到随着社会的变迁
,
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文明逐渐被所谓的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所取代
,
水牛的生产作用被逐渐取代
,
仅仅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这正是作者面对消逝的牛铃的无奈。作者通过牛铃叮当的消逝的描写
,
就是为了表达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
答案
:
①本文主旨
:
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
,
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②考生感悟
:
略。
(
言之有理即可
)
三、
(2012·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0~14
题。
(20
分
)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那时候
,
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
除了新华书店
,
就是母亲的中药铺
,
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
,
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
,
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
,
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
,
临街两间旧木房
,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
,
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
,
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
,
她们就做三件事
:
抓药
,
打针
,
织毛衣。除此之外
,
便是无休无止地聊天。我注意到
,
她们抓药非常麻利
,
瞟一眼处方
,
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
,
就基本准确
,
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
,
添点或减点。然后
,
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
,
包好扎紧
,
写几个字交待几句
,
递给别人。
④只要一走进药铺
,
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
,
有点喘不过气来。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
,
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
,
兴奋不已
:
什么“半夏、黄精”
,
什么“益母草、白芨”
,
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当然
,
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
,
比如“朱砂、雄黄、海马”
,
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
:
这朱砂
,
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
?
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
,
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
,
不就是许仙曾意气用事的东西吗
?
所谓的海马
,
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⑤其中
,
我最喜欢的药草
,
是甘草。首先
,
是因为它的名字
,
甘草
,
望文生义
,
就
是“甘甜之草”。昔时
,
神农氏遍尝百草
,
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
,
我自己就姓“甘”
,
与这甘草
,
是家门
,
五百劫前
,
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
,
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
,
一是因为它的药理
,
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
,
八十年代
,
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
,
我嚼着甘草成长着
,
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
,
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⑥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
,
补血。她营养不足
,
严重贫血。人参太
贵
,
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
,
母亲用来泡茶喝。自然
,
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⑦在自家的院子墙角
,
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
,
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
,
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
,
极其养眼。可惜
,
后来拆迁
,
毁于一旦
,
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
,
收藏好。她说
,
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
,
以及跌打损伤。
⑧九十年代的某一天
,
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
,
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
,
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
,
被别人买去
,
改作了服装店。从此
,
街上流行的药店
,
大多是连锁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
,
传统的中药是文化
,
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
,
近似于诗人。相反
,
我害怕西药
,
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
,
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
,
没有温度、湿度
,
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
,
“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依赖。甚至
,
当我感冒受寒
,
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
,
也会比昂贵的感冒药更能帮我发汗
,
助我痊愈
,
让我心暖。
⑨现在
,
父亲走了
,
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
,
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
,
时有病痛
,
我很是担忧
,
同时
,
我又安慰自己
:
生病不正常吗
?
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
?
何况这世上
,
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
,
一撇叶是药
,
一线阳光
,
一滴水
,
也都是
,
甚至
,
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
,
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
,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
为我清热解毒
,
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
本文有删改
)
10.
简析第③段中的“抓药”细节。
(3
分
)
解析
:
回答本题
,
要抓住这段文字最突出的对动作的描写
,
从手法、文本分析、效果作用三方面分析。本题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
,
写母亲她们的工作
,
作用自然是突出了母亲她们的特点。
答案
:
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
,
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1.
第④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
,
有何用意
?(3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涵的赏析。本段文字不仅罗列了中药的名称
,
而且把它们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
使文章更富文化气息
,
同时
,
也可以看出“我”对中药的探索、理解。由“朱砂”联想到颜料
,
再联想到《万山红遍》诗意图
,
由“雄黄”联想到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
这些在别人眼中的普通之物
,
在“我”的眼中是“曼妙”的
,
令“我”兴奋
,
表现出了“我”对中药的好奇心和亲切感
,
而“我”对中药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情感
,
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答案
:
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12.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4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抓关键词语
,
分析作品的形象
,
赏析作品的内涵。甘草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中药
,
这样写的原因可以在对甘草的描写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来。另外
,
还要注意本部分内容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文中第⑤段描写甘草
,
要抓住“最喜欢”“甘甜之草”“宝贝”“我自己就姓‘甘’”“同根而生之族”“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嚼着甘草成长”这些饱含作者感情的词句分析。
答案
:
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
,
与甘草有渊源。
②“我”嚼着甘草长大
,
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
③甘草具有“甜味”
,
是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分析画线句
,
不仅要答出句子本意
,
还要注意句中是否有修辞
,
以及对文章内容的作用。本题涉及文句在文末
,
与主旨句紧密相关
,
答题时要注意挖掘句子与主旨、情感的关系。
答案
:
①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
,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
,
丰富了“中药”的含义。③点明了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
,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4.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分
)
解析
:
本题从关键句出发考查对中心主旨的理解。这句话把母亲和中药等同起来。因此
,
从概括文章中心的高度出发
,
通过“中药”这一意象去理解母亲对“我”的重要意义。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一句
:
“于我而言
,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
为我清热解毒
,
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且题目为“母亲的中药铺”
,
母亲与中药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
不可分割的。
答案
:
①母亲这味“中药”
,
为“我”抵御人间的伤害。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
,
母亲的爱与美德
,
慰藉“我”的心灵
,
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真挚的情感。
④呼应标题
,
深化主旨。
1.
散文选材上
,
凸显艺术价值与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并重。近年所选的《汴京的星河》
(2018)
、《母亲》
(2016)
、《牛铃叮当》
(2013)
、《母亲的中药铺》
(2012)
等散文
,
或体现亲情母爱
,
或体现对社会发展与传统价值的思考
,
或体现建设的成就
,
传达出一定的正能量。
2.
命题点的选择上
,
坚持随文设题。从文本内容与形式特点出发
,
发掘命题点。分析结构思路
,
赏析表现手法
,
概括、探究主旨仍是命题重点。
3.
题型上
,
比较稳定
,
一般为四道简答题
,
但在《考试说明》例题中也有选择题题型设置
,
不排除考查的可能性。
课案
1
结构思路
(
对应学生用书第
116
页
)
整体行文思路
整体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
是作品的结构体现
,
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
行文思路解题
3
种方法
(1)
层次划分法
:
结合全文划分层次
,
归纳层意
,
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
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2)
线索法
:
线索包含时间线、空间线、感情线、事物线、人物线、行程线、景物线、思绪线等。理清线索就是理清行文思路。
(3)
心理词
(
感情词
)
组合法
:
以心理
(
感情
)
变化为突破口
,
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大多时候
,
心理词
(
感情词
)
可以从原文中得来
,
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行文思路分析“四字诀”
(1)
明——明确题材
,
把握全貌
通过阅读
,
明确散文题材
,
是写人叙事
,
写景状物
,
还是阐发哲理
,
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
,
不同的文章题材
,
行文思路有所不同。
(2)
圈——圈点勾画
,
抓关键词
在通读时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
,
以及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句
,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
(3)
抓——抓住线索
,
理清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
,
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
就能很快理清文章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所见所闻线等。
(4)
合——合并段落
,
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认真思考
,
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
,
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
,
划分出层次
,
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
阅读下面文字
,
完成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
,
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
,
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
,
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
,
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
,
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
,
打过招呼握过手
,
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
,
他忽然站起
,
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
,
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
,
异常热乎
,
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
问
好
,
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
,
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
,
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
,
也未太注意
,
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
,
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
,
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
,
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
,
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
,
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
,
再看白发白眉老汉
,
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
,
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
,
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
,
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
,
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
,
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
,
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
,
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
,
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
,
走到戏台中心
,
各自选一个位置
,
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
,
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
,
间以两声喇叭嘶鸣
,
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
,
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
,
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
;
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
,
那掌声又骤然爆响
,
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
,
“美得很
!
”“太斩劲了
!
”我也是这种感受
,
也拍着手
,
只是没喊出来
,
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
,
唱了两段折子戏
,
几乎掌声连着掌声
,
喝彩连着喝彩
,
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
,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
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
,
左手拎起长凳一头
,
另一头支在舞台上
,
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
,
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
,
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
,
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
,
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
,
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
,
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
,
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
,
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
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
,
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
,
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
;
听来酣畅淋漓
,
久久难以平复
,
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
,
此前却从未听说过
,
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
,
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
,
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
,
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
,
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
,
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
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
,
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
,
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
,
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
,
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
,
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
,
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
,
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
,
无论白毛老汉
,
还是其他演员
,
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
,
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
,
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
,
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
,
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
,
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
?
我想到的是旋律
,
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
,
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
,
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
,
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
,
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
,
也许从宋代就唱着
,
无论元、明、清
,
以至民国到解放
,
直到现在
,
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
,
直到今晚
,
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
,
便从前排座位离开
,
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
,
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
,
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
,
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
,
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
,
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
,
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
,
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
,
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
,
接着扬起木砖
,
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
,
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
,
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本文可以按照
(
结构、场面、线索、心理
)
来梳理。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根据作者心理
,
找到合适的词语串起整个结构。
答案
:
“经历” “变化过程” 行文思路
答案
:
心理
答案
:
①开始不知道
,
不了解
,
后产生神秘感。②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
,
感到震撼。③再看老腔表演时
,
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阅读下面文字
,
完成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
(
节选
)
木 心
[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
]
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
,
天天吵着要回家
,
终于——
回家啰
!
走出山门时
,
回望了一眼——睡狮庵
,
庵是小的啊
,
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
?
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
,
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
,
一味敷衍度日。背书
,
作对子
,
还混得过
,
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
,
尤其是我家吧
,
“禁书”的范围之广
,
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
,
说
:
“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
,
者般颜色做将来”
,
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
,
朗朗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
,
不觉漏了嘴
,
老夫子竟听见了
,
训道
:
“哪里来的歪诗
,
以后不可吟风弄月
,
丧志的呢
!
”一肚皮闷瞀的怨气
,
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
,
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
,
在桌上写个“逃”
,
怎么个逃法呢
,
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
,
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
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
,
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
,
青蓝得十分可爱
,
盛来的饭
,
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
,
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
:
“雨过天青云开处
,
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
“对的
,
是越窑
,
这只叫盌①
,
这只色泽特别好
,
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
,
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
,
我自去泉边洗净
,
藏好。临走的那晚
,
我用棉纸包了
,
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
,
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
,
索性忘了倒也是了
,
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
,
蓦地想起
:
“碗
!
”
“什么
?
”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
,
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
”
“枕头边
!
”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
,
就忘不掉了
,
要使忘掉
,
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
,
同样的
!
”
“买不到
!
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
,
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
:
难道不开船
,
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
,
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
,
登岸
,
坐在系缆的树桩上
,
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
,
继而一片吱吱喳喳
,
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
,
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
,
轻声吩咐一个船夫
,
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
,
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
,
各自找乐子
,
下棋、戏牌、嗑瓜子
,
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
,
叫我回船去吃
,
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
,
五色小石卵
,
黛绿的螺蛳
,
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
,
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
,
两手空空地奔近来
,
我感到不祥——碗没了
!
找不到
,
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
,
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
,
掏出那只盌
,
棉纸湿了破了
,
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
,
谢了他。捧着
,
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
,
渐闻橹声欸乃
,
碧波像大匹软缎
,
荡漾舒展
,
船头的水声
,
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
,
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
,
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
,
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
,
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
,
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
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
,
山也平下来了
,
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
,
俯舷即就水面
,
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
,
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
,
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
,
碗飞掉了
!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
,
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
,
浮着
,
氽着
,
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
,
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
,
就是沉了
,
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
,
不要想了
,
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
,
什么意思
?
现在回想起来
,
我的一生中
,
确实多的是这种事
,
比越窑的盌
,
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
,
都已一一脱手而去
,
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
,
那浮氽的盌
,
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有删节
)
[
注
]
①盌
(w
ǎ
n),
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
,
也作“碗”。
综观全文
,
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情节”“心理变化”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情节发展与心理变化综合起来考查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首先通读全文
,
找出本文的线索。本文既有事物线索又有情感线索
,
事物线索就是“盌”
,
情感线索就是“我的心理变化”。前者是明线
,
后者是暗线。然后根据这一特点能够分析出“我”在每件事情中的心理状态
,
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兴奋地回家
,
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盌
,
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回
,
不肯妥协
;
②等盌时
,
心生懊悔
;
③得盌后
,
心怀感激
,
“我”有自省
;
④失盌后
,
“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
,
既惋惜又自责
;
⑤母亲的劝慰与教诲
,
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线索作用分析题型
线索是文章结构的主线
,
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思路。线索包含时间线、空间线、感情线、事物线、人物线、行程线、景物线、思绪线等。
线索作用题型“两步走”分析法
第一步 “
4
”看定线索
①看标题
:
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
②看时空词语
:
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
③看“物”
:
文章中某一“物”反复出现
,
很可能就是线索。如《小狗包弟》中的“小狗包弟”。
④看议论抒情
: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
,
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第二步 “
2
”方面分析法
第一方面
:
结构方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
使结构清晰
,
情节集中
;
使行文富于变化。
第二方面
:
内容方面。表达某种感情或思想
;
揭示主题
;
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阅读下面文字
,
完成问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
,
有人提醒我
,
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
,
应该堵上
,
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
,
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
,
我没听他的。好了
,
现在
,
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
,
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
,
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
,
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
?
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
,
在热油锅里炸了
,
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
,
就是每顿必烧
,
从不将就。时间长了
,
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
,
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
:
一点不混。并且
,
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
,
一餐一饭地烧着
,
一股浓油赤酱的味
,
使人感到
,
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
,
实打实的
,
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
,
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
,
一是有规律
,
二是很节制。这些
,
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
,
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
,
在一日三餐之外
,
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
,
“扑”一下进来
,
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
,
还是实际情况如此
,
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
,
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
,
这么算吧
,
每周炖一次鸡汤
,
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
,
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
:
耐心
,
持恒
,
积极
,
执着。
④之后
,
忽然有一天
,
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
,
他们家人的病好了
,
要重重地补偿一下
,
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
,
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
,
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
,
不就是宰羊吗
?
果然
,
草药味从此消遁
,
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
,
余下一日三餐
,
火爆爆地
,
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
,
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
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
,
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
,
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
,
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
,
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
,
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
,
我断定
,
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
,
很没经验地
,
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
,
又恰逢顺时顺风
,
于是
,
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
,
比较具有装饰感
,
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
,
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
,
不大有定规
,
有时一日来一次
,
有时一日来两次
,
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
,
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
,
而是想起了
,
就来
,
想不起
,
就不来
,
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
,
从来一顿不落
,
转眼间
,
油烟全面铺开
,
又转眼间
,
油烟席卷而去
,
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
,
有时候
,
夜已经很深了
,
那新来的
,
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
,
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
,
可是泾渭分明
,
绝不混淆。你来我往
,
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
,
又来了一个
,
显见得是苏锡帮的
,
气味特别甜
,
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
,
它一方面缺乏个性
,
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
:
香、辣、酸、甜
,
大蒜有
,
大蒜粉也有
,
麻油有
,
橄榄油也有。于是
,
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
,
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
,
就这样
,
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
,
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
,
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
,
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
,
只由它弥漫
,
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
,
在这草本的芬芳中
,
一点点消除。渐渐的
,
连空气也变了颜色
,
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
,
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
,
它有它的颜色。
(
有删改
)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
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答案
:
“线索” “作用” “线索作用”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首先通读全文
,
找出本文的线索。通过找关键词
,
发现“
”在文中出现了
13
次
,
还有“
”“
”等词
,
通篇
20
余“味”字
,
可见文章围绕“
”着笔
,
“
”是本文的线索。
答案
:
气味 口味 香味 气味 气味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线索
:
气味。②作用
:
结构上
,
以“气味”为线索
,
串联全文
,
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
内容上
,
以“气味”为线索
,
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
,
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
葛水平
①一条宽阔的谷地间
,
曾经有一条河流过
,
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
,
向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
,
鲜花盛开
,
青草繁茂
,
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
,
数丈宽的河道
,
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
:
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
,
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
,
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
,
便有了这个外名。
②沁河
,
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
,
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
,
碧水成溪
,
汇成了绿水沁河。
③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④车开入河道
,
河卵石高低起伏着
,
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
,
黄绿交织
,
有繁荣
,
有寂灭
,
也有疼痛。
⑤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
,
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
,
因为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
,
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
,
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
,
在空旷中游走
,
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
,
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
,
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
,
人走在水道上
,
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
,
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
⑥泉水清澈
,
冰凉清甜
,
东边泉眼水流湍急
,
西边泉眼水流平缓
,
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
,
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
,
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
,
水流分散
,
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
!
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
,
我把手伸进去
,
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
,
慢铺开来形成小河
,
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
,
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
,
也许是故意的
,
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为阳光的不同折射
,
看上去呈颗粒状
,
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
,
新修却已经残破
,
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⑦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
,
如今
,
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
,
自在地生动着
,
羊群走来
,
放羊人撒了细盐
,
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
,
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
,
鞭梢带着响
,
羊群聚集在一起
,
那一只头羊昂着头
,
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
,
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
方
,
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
,
粪蛋蛋落在草丛间
,
索性躺下
,
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
,
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
,
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
,
快乐是持久的
,
痛苦则是刹那之间
,
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
,
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
⑧明代诗人王徽诗云
:
沁水河边古渡口
,
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
,
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
,
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
,
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
:
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
,
旱大了。放羊人说
:
看着是河的源头
,
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
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
,
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
,
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
,
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
,
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
,
沧海变桑田
,
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
?
走走走走走
,
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
?
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
,
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
,
并不是太久的岁月
,
放羊人说
:
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
,
黄花遍开
,
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
,
放羊人甩开鞭声
,
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
,
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
⑨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
?
⑩我走沁河
,
水在水之外活着
,
却是我心里的急事。
(
有删改
)
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请简要分析。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多处”“作用”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线索作用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首先通读全文
,
找出本文的线索。通过找关键词
,
发现“羊群及牧羊人”在文中多次出现
,
故“羊群及牧羊人”是本文的线索。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结构上
,
作为文章的线索
,
羊群及牧羊人的叙述
,
贯穿全文
,
伴随作者沁河探源的整个过程
;
②内容上
,
多次提及的羊群、牧羊人与黄花、清泉等景物构成了作者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见的独特风景
,
反复渲染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沁河风物图
;
③主题上
,
羊群出现于河床与曾经的沁河涡流丛生形成极大反差
,
牧羊人的言语更是直接指出了沁河的古今风貌
,
引发读者对沁河干涸缘由的追问与思考。
句段作用题型
答题思维
4
大角度
:
1.
内容主题角度
: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
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强化、深化、突
出、揭示等作用。
2.
结构思路角度
:
结构角度可以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
表达效果角度
:
该角度可以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
,
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
读者情感或心理角度
:
从这个角度可以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常考句段模式
5
大类
:
1.
开篇句段“五考虑”
(1)
开篇点题。往往呼应题目
,
总括全文
,
点明题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
(2)
引起下文。引起下文
,
或与下文形成对照
,
或为下文做铺垫。
(3)
奠定基调。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
,
抒发强烈感情
,
那么就是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4)
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如果开篇就连续发问
,
那么
,
首段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
也可能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5)
景物开篇
,
烘托渲染。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
,
那么首段首句的作用从结构上看
,
它可能是铺垫作用
;
从景物描写上看
,
作用是烘托
(
多为衬托
)
、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氛围等。
2.
中间句段的“两思考”
(1)
中间句段如果比较短
,
那么它只有在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
;
前后呼应作用
;
或照应开头作用
;
或呼应结尾作用
;
或转换作用
,
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
;
或引领或引起下文的作用。
(2)
中间句段如果比较长
,
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或论述的与情感有关的事情
,
那么
,
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结构上一般是承上启下。
3.
结尾句段的“三思考”
(1)
首尾呼应
(
照应
)
而结构完整
,
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
,
点明题旨
,
深化中心。
(2)
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3)
委婉含蓄
,
意在言外
,
发人深思。
4.
插入段的“三思考”
(1)
与上下文构成的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
(2)
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
(3)
在结构上
,
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
反复出现的句子
(1)
在内容上
,
有突出内容
(
主旨
)
、强化感情等作用。
(2)
在结构上
,
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3)
在表达上
,
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
,
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
,
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
,
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
,
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①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
,
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
,
杭州、苏州
,
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
,
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
,
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
,
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
,
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
,
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
,
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
,
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
,
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
④四堡身在闽西
,
肩倚武夷山脉
,
地远天偏
,
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
,
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
,
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
,
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
,
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
,
一半用于印书。可是
,
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
,
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
,
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
,
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
,
敷彩的砖雕
,
带着画痕的粉墙
,
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
,
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
,
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
,
表面剥落
,
砖块粉化
;
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
;
门窗支离破碎
,
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
;
杂物堆满所有角落
,
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
,
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
,
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
,
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
,
上边盖着木板
;
有的弃而不用
,
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
,
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
,
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
,
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
,
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
,
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
,
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
,
都做了调查和梳理
,
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
,
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
!
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
,
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
,
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
,
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
,
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
,
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
,
文化中心南移
,
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
,
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
,
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
,
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
,
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
,
中华文明传承未断
;
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
,
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答案
:
“第②段” “作用” “句段作用”
第二步
:
读懂内容
解答此题
,
要读懂文段的内容
,
抓住“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今天看来
,
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等句子
,
写出了
。
答案
:
建安雕版在历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建安图书独特的审美趣味。
答案
:
(1)
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
,
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
(2)
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
,
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
,
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问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
,
打开魏晋艺术史册
,
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
,
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
,
放浪形骸
,
快然自足
,
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
,
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
,
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
,
看山峦连绵起伏
,
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
,
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
,
枝叶让天水洗净
,
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
,
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
,
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
,
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
,
把一个个家庭托住
,
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
,
春日之笋也罢
,
冬日之笋也罢
,
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
,
简单地烹调之后
,
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
,
不舍昼夜继续伸长
,
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
,
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
,
削去枝叶
,
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
,
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
,
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
,
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
,
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
,
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
,
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
,
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
,
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
,
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
,
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
,
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
,
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
,
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
,
在徐徐的摇曳里
,
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
,
“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
,
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
,
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
,
斯文了
,
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
,
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
,
风来了
,
风过了
,
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
,
追慕光明
,
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
,
可惜
,
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
,
要不
,
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
,
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
,
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
,
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
,
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
,
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
,
思逐风云
,
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
,
弄得一片喧哗
,
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
,
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
,
各全其性”
,
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
,
一定是心怀素淡
,
性喜萧散
,
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
,
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
,
就是内在的支撑。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
,
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
,
不使失散。渐渐地
,
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
,
使人长于自守
,
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
,
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
,
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
,
少年时过早地负重
,
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
,
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赏析”“末段”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句段作用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要读懂文段的内容
,
抓住“看到的更多是”“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算算此时”等句子
,
写出了回到城里
,
作者的所见所想。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
,
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
,
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
,
以景收束全篇
,
增强了抒情性。
(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
相关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2021-06-0927页
-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2021-06-0913页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2021-06-0928页
-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2021-06-0934页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一中学2020届2021-06-0922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2021-06-0912页
-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2021-06-094页
- 语文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五编 提升2021-06-0918页
-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附答2021-06-0917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2021-06-0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