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9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突破(一) 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对应学生用书P97)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常考查3种题型: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题型一 情节梳理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安徽高考)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等字样;
(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2014·江苏高考)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2013·重庆高考)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情节梳理的3种思考方式
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节的叙述顺序。(小说的叙述顺序见“题型二 情节手法”中“叙述方式”)
在弄清情节的叙述顺序的前提下,要注意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比如:根据事物线索来梳理,小说《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项链”有关。
二、情节梳理的2个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做何事”更不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
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
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①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
让法律来审判他吧。” 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⑪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⑫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⑬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 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
⑭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⑮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⑯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⑰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⑱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⑲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⑳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已明确本题属于“情节梳理题”,并且还明确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即采用“人物(贝尔蒂)+情节”的形式。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小说很明显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行文的,所以要先依据这个思路划分段落切分层次,再结合第一步“人物+情节”的要求,不难得出答案。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开端(①~③段)
贝尔蒂俘敌
发展(④~⑥段)
贝尔蒂护俘
发展(⑦~⑧段)
贝尔蒂被俘
高潮(⑨~⑫段)
贝尔蒂脱险
结局(⑬~段)
贝尔蒂赴死
[规范作答] 贝尔蒂俘敌(开端)——护俘(发展)——被俘(发展)——脱险(高潮)——赴死(结局)。
题型二 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手法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全国甲卷)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5·全国卷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14·浙江高考)“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2014·全国卷Ⅰ)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题干中有“线索”“叙述”“处理”“安排”“情节展开”“构思”“布局”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4)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特 点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2.叙述方式
类别
释 义
特 点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补叙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此又叫作分叙。
二、情节安排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索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①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
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②小说的明线与暗线
明线: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就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情节技巧题答题模板
点出情节技巧+结合文本分析+技巧效果。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二] (2014·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 渡 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考查的是“情节手法”,属于“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的变体提问方式,此类题目应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方式、情节安排手法等角度回答“叙述”技巧,并把这种技巧的作用答出。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叙述人称或叙述视角
有限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通过“我”的听,来串起了渡夫儿子被抓壮丁、儿媳改嫁等事件,使故事真实可信
叙述方式
顺叙,以时间为序,采用渡夫与“我”对话的形式,以渡夫之口讲述了自家凄惨的故事
情节安排技巧
运用衬托手法,在渡夫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了“夜色”“风”等景物描写,营造出故事叙述的背景环境,烘托、渲染出一种诗意。同时,还运用了“抑扬”的手法,以“钱”为切入话题,渡夫批评“我”要钱不要命,知道真相后说“我”是孝顺孩子,然后讲述自己的故事
[规范作答]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题型三 情节作用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浙江高考)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2016·全国乙卷)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江苏高考)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2016·山东高考)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2015·安徽高考)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题干中有某某情节(情景、段、开头、结尾)等字样;
(2)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效果”等字样;
(3)就题干中××情节的安排,谈谈“看法”。(变式问法,深度探究作用)。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中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段写的某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情节在文中出现多次,请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答情节作用类题目2大角度
结构角度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内容角度
对环境的作用
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对人物的作用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对主题的作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对读者感受的作用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特别提示:“四循环+一读者”模式
小说作用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四方面考虑,另外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即:这三类作用类题目,除了考虑其对本身的作用外,都要考虑其他三方面,还有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四循环+一读者”模式。答题时,可将这5个方面归拢到结构上的作用(情节)和内容上的作用(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两个层面条理作答。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三] (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
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属于小说中的一个情节,题干中又有“作用”,本题就属于“情节作用”题,应在脑海中检索“情节作用”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循环+一读者”模式: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结构角度
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6至第8段,属于文章的中间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这为下文写吴秋明去儿童村与孩子们互动做铺垫。当然,“马骁驭”也是通过听这个实验对吴秋明有了新的认识,推动着情节继续发展。
内容角度
与人物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讲述者吴秋明能讲述这样的实验,暗示了人物心理学博士的身份。
与环境的关系
实验中的猴子与妈妈分开了,缺少母爱;“第一儿童村”的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也缺少母爱,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似的,这个实验已经暗示了孩子们的生长环境,所以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又有暗示环境的作用。(此点较深刻,可不答。)
与主旨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
。文本中有直接点出主旨的词语“温暖”。
与读者的关系
“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已经设置悬念,文章没有接着解释悬念,却反而宕开一笔讲“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实验揭示穿衣原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点是小说共有的特点,亦可不答。)
[规范作答] 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从情节与主旨的关系);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③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识(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从题干“谈谈你的认识”看本题属于探究性题,“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是三个情节,如果把前面题干换成“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这三处情节”,那本题就属于“情节作用”题,需要在脑海中检索“情节作用”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循环+一读者”模式: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马骁驭的第一次心理冲动是在吴秋明讲了“‘绒布妈妈’实验”之后,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表明马骁驭被吴秋明的细心感动了,想关心吴秋明了;第二次心理冲动是在马骁驭听老师们讲述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后,马骁驭“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表明马骁驭已经从内心里开始关心儿童村的孩子们,对吴秋明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三次心理冲动是在马骁驭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的时候,“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表明马骁驭被吴秋明感动,对吴秋明产生了爱意和敬意。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加深,串联起全篇内容,情节自然地发展,使小说脉络清晰。
与人物的关系
三次心理冲动表现了马骁驭心理的起伏变化,展现出这一人物对主人公吴秋明从关心到爱意的情感历程;变化的主因是吴秋明,是被吴秋明的善心与爱意感动的,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的形象。
与环境的关系
马骁驭三次心理冲动是受了吴秋明的感染,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已经暗示“环境”
已经影响了猴子;老师们讲述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就是社会环境,马骁驭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的时候,营造的也是一种“爱”的环境,这三处都间接点明环境是可以感染教化人的,这一点很深。(此点可答可不答。)
与主旨的关系
吴秋明对孤儿的善心与爱意让马骁驭产生了三次心理冲动,她对孤儿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马骁驭的爱,爱能换得爱,可见,深化了主题。
与读者的关系
马骁驭三次心理冲动让文章起伏变化,自然吸引着读者。(此点可答可不答。)
——“小说情节题”验收达标练
[规范作答] ①(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②(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骁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的形象;③(从情节与主旨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与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扣 子
卡沙耶夫
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突然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颗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影响。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颗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
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
他心里想:“哼,我老婆对我冷若冰霜,真是个没心肝的女人!在一起过了15年,连给我钉颗扣子的工夫都舍不得。当然啦,这可不是说,扣子已经掉了15年,可能少于15年,可也有8个年头了吧。这事我要是不告诉我老婆,起码得穿20年缺扣子的衣服。我就故意不吱声!她自己应该发现嘛,她不是老婆吗?我在这儿整天像头牛一样地干活儿,可她连个扣子都不给缝。她对我是一点儿感情也没有了!”
切尔内舍夫伤心透了,他烦躁起来,不知不觉解开了上衣,这时却猛然看见:在那个八年来缺扣子的地方现在竟给缝上了一颗扣子,切尔内舍夫不敢相信,他摸了摸扣子,解开又扣上,对着光线又看了一遍——果真是扣子,而且扣上正合适。切尔内舍夫深受感动,内心十分惭愧。
“
我还算个人吗?坏蛋,哪能这么冤枉自己的结发妻子啊!她真是个少有的极好的女人!应该这么想: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5年啦,她直到现在还惦记着我的每一颗扣子!要知道,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儿,没有一点儿闲工夫,我可怜的人呀!当然,我也不轻松。可要知道,她的工作比我更费神,而且全部家务活儿都落在她的肩上。家务事她一点儿也指望不上我,我连给自己钉颗扣子都不会!真是个笨蛋!”
切尔内舍夫大声地抽了一下鼻子,把手伸进了衬衣口袋掏手帕,但掏出来的不是手帕,而是钞票。
切尔内舍夫惊得几乎失去知觉,待恢复了常态,他就闭上眼睛,温情脉脉地回忆起自己那体贴入微的爱妻的脸蛋儿来,可是他只想起了她的鼻子,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别的部分的模样了。
他对自己轻蔑到了极点,心里想道:“我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对这样一位崇高的女性,我有眼无珠,还把她想得那么坏,只有自私自利的小人才会这样!”
他几乎流下眼泪,一心要做点儿使妻子高兴的事:买束鲜花献给她,陪她去剧院,再说,也该回送一些钱给她花呀!于是他将还未计算完的小电子计算器放进办公桌里,就向商店飞奔而去。
回到家时,他手中捧着鲜花、穿着里子绽线的西服上衣,上衣兜里的35卢布在簌簌作响,连它们都跃跃欲出,急不可耐啦。
他一面把花和钱递给妻子,一面腼腆地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亲爱的。用这些钱去买那些你早就想买的东西吧。假如钱不够,那我……那我就劝你买别的便宜一些的吧。”
妻子被这意外的场面闹愣了。她站着不动,一言不发,真的不知道在这种场合说什么好。谢天谢地,岳父出来给解了围,他走到切尔内舍夫跟前问道:“瓦西利,你是怎么搞的,今天干吗把我的衬衣穿走了?”说着他把同样的一件衬衣递给了切尔内舍夫。
切尔内舍夫瞅了瞅这件衬衣,上面正好缺一颗扣子。总经济师立刻沉下了脸,把鲜花和卢布一股脑儿掖在怀里,然后一声不吭,径直走进屋里去了。这时他独自思忖着:
“好一个可爱的女人!就算你累得筋疲力尽,也该把扣子给丈夫钉上啊,不管怎么说,我同她在精神上毫无共通之处,一丁点儿也没有。现在我算看清楚了,跟她结婚是犯了一个大错。唉,多大的错误啊!”
1.(情节作用题)小说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的作用是什么?
答: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把题干变换一下问法“小说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情节的作用是什么”,本题题型就非常明确了,并且题干中有“作用”二字,可见本题属于“情节作用”类题,应在脑海中检索“情节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方面+一读者”模式:
思 考 角 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求
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说明没有事干,没有事干,才有下文“扣子”的问题,因此,为下文情节做了铺垫。
与人物的关系
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可见这个人物空虚无聊的生活状态,其性格特征也可见一斑。
与环境的关系
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怎么能数得清,“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与第二段“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再结合整体理解,就可想到制造荒诞气氛,以及创设了主人公无聊的生活环境。
与主旨的关系
一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干的却是数苍蝇的勾当,强化了讽刺力度。
与读者的关系
小说的题目是“扣子”,开篇却写数苍蝇,这两者有什么关系,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阅读下文。这点可答可不答。
参考答案:①制造荒诞气氛,强化讽刺力度;②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③揭示主人公无聊的生存状态以及主人公无聊空虚的性格特征。
2.(情节作用题)用主人公切尔内舍夫的心理描写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好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通过题干中“你认为好吗”看,像是探究类题,但转换一下题干问法“用主人公切尔内舍夫的心理描写作为小说的结尾这一情节,你认为好吗”,可知本题依然是“情节作用”类题目,不论是认为好,还是不好,回答的角度依然是“四方面+一读者”。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方面+一读者”模式: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小说前文多写主人公的心理,这里依然用人物心理描写结尾,与前文的情节写法相呼应,与前文的关于“扣子”的情节一致,与卖花等情节相反,可看出故事情节的荒诞性。
与人物的关系
这一心理描写的情节,使人物在自我表现中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展现,使其性格的反复无常、自私虚伪暴露出来。
与环境的关系
与环境关系,在本小说的结尾处体现不明显,可以不答。
与主旨的关系
人物在自我展现中完成了性格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的主旨。
与读者的
关系
人物瞬间的变化,犹如《变色龙》一文中的“变色龙”,引发读者的深思。
参考答案:我认为很好。情节上保持了一致,前边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人物心理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人物自私虚伪、反复无常的性格;通过人物的自我表现加强讽刺效果及故事的荒诞性;含蓄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二、高考综合练
(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母 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象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
3.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一……就……,……以后,她又……,然后……”一组关联词语,将母亲的忙碌表现了出来。第二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表现出母亲非常辛苦。
参考答案:①忙碌 ②辛苦
4.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前面四个“催”字,单独成句,给人一种连续不间断地劳作、心里焦急的感觉。分号之后,连用两个“催”,之后是省略号,给人以家务和农活无穷无尽,好像要永远忙碌下去的感觉。下一段“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是对这段话的注释,表明母亲强烈的责任心。
参考答案: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 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5.(情节作用题)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答:
解析:本题从相同内容的语段反复出现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母亲与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内容略有变化,但都是关于看火车的,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反复描写母亲想去看却一直未能去看火车,表明母亲对于看火车一事既向往又犹豫不决。母亲详细地询问路人看火车的情形,许多人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表明了母亲强烈的好奇心,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参考答案: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成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6.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答:
解析:本题从修辞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语言。画横线部分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比喻),“喂猪……洗衣服……煮饭……”(排比),写出母亲对火车这种新事物的痴迷。“闭上眼睛”“失神”
则是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好奇、陶醉、渴望的心理。前文写到母亲与路人关于火车的对话,表明母亲对火车的神往,在母亲忙碌的生活中是一种舒缓的调节。
参考答案: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
7.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对此特点进行评说。母亲忙碌、辛苦,是勤劳、朴实的传统妇女;母亲对“看火车”很向往,表明母亲喜爱新生事物;母亲忙于家务和农活,一直不能去看火车,虽对火车充满了神往,但却没有行动,表明母亲虽有尝试新事物的想法,却没有做出改变的实际行动。
参考答案: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