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
- 30 -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
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
B.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
C. 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
D. 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
B. 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
C. 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失。
D. 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
- 30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
B. 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
C. 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
D. 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难站得住脚。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正确;
B项,以偏概全,“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错,原文第一自然段中是“却基本见不到”;
C项,扩大范围,“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错,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是“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读书人”和“人们”不是一个概念;
D项,偷换概念,“它的根本原因是”错,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是“其潜在原因是”,根本原因不能等同于潜在原因;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 30 -
D项,“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错,原文最后一自然段强调“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真正入史”,“入史”和“真正入史”不是一个概念。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B项,曲解文意,“被排斥在文学外”错,原文第三自然段中是“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文学”和“现代文学”概念不同。
故选B。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30 -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号称“带货一哥”的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也赚了1.6亿元。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也就是说,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也刷新了人们对“网红”的认知。
网红经济火爆,其背后的MCN公司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MCN全称“多频道网络”,可以理解成网红孵化器或者网红经纪公司。《2019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MCN相当于内容生产者和频道之间的中介。MCN不生产内容,只是将众多力量薄弱的内容创作者聚合起来建立频道,帮助他们解决推广和变现的问题,最后再以一定的比例与创作者分成。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MCN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500家。MCN机构萌芽阶段,盈利主要依靠粉丝打赏和广告收入,而2019年直播电商的兴起,则让MCN机构的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加速了流量和内容变现。
(摘编中国青年网《李佳琦年赚2亿,李子柒1.6亿!六成A股公司盈利能力不及网红》)
材料二:
这两年,无论是顶级带货网红还是处于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都能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双11”期间“淘宝第一女主播”薇娅在线8小时,吸引4300多万用户观看,直播间共给出78条商品链接。
社交电商每日一淘首席运营官淡焦成认为,网红带货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粉丝基于对网红的认可或者信任而产生购买行为,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从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网红直播带货如今已从城市向乡村蔓延。根据淘宝直播数据,从10月21日天猫“双11”预售启动以来,仅用10天,农村网红主播们就卖出3万多吨农货。
“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产业链,带动就业创业,同时也推动内需市场,催生出新消费模式。”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说。
而网红不规范的带货行为也在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网红带货问题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这意味着规范市场秩序、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需要多方合力,建立协同共治机制。”
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 30 -
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曙光认为,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要求平台建立“网红带货”的资格审查机制及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网红带货”黑名单,并严厉打击从事“数据造假”的主体。
“平台自身也要下大力气,严把质量关。比如对网红售出的商品应全程溯源;对于合作的网红与商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淡焦成说。
11月14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谈及“直播带货”时说,“任何业态模式的运行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必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一道,推动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而一些作为市场主体的电商平台,也已开始“查漏补缺”。比如,快手平台对于售卖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对于违规的商家和账号,实施商品下架、快手小店功能限制、账号封禁、保证金扣除等多种处罚。淘宝直播要求主播更专业,引导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挑选、试用商品,保证消费者购物体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7日)
材料三: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对淘宝直播持续爆发的前景预测如下:
(摘自《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美食博主李子柒赚了1.6亿元,相比之下,六成以上A股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及她一人。
B. MCN的获利方式已由萌芽阶段的主要依靠粉丝打赏和广告收入向盈利的多元化、聚合化转变。
C. 无论是顶级带货网红还是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还是农村网红,其整体销售业绩都不容小觑。
- 30 -
D. 2019年可谓是网红经济的元年,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链,消费者也有了新的消费模式。
5.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外部发展条件的成熟,如消费习惯的养成、内容的持续优化、技术的迭代将推动淘宝直播持续爆发。
B. 直播受众持续扩大,用户直播消费增加,表明直播消费习惯正在养成,这利于未来淘宝直播持续爆发。
C. 直播内容持续优化必将使明星、海外主播、PGC机构入淘,也使内容的制作更加精美,玩法更加多样。
D. 5G时代到来,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技术迭代将为淘宝直播持续爆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 从材料来看,网红经济火爆的原因有哪些?为规范网红带货行为,需哪几方合力共治?
【答案】4. B 5. C
6. (1)①MCN公司的经营和助推;②粉丝认可或信任;③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2)政府、直播平台网红与商家。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B项,无中生有,“向盈利的多元化、聚合化转变”错,材料一的第二段只提到了“盈利模式更加多元”,没有提到“聚合化”。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考生要浏览选项,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C项,主客倒置,由图表可知,“直播内容持续优化必将使明星”应改为“明星使直播内容持续优化”。
- 30 -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1)本题首先在材料一中指出,“网红经济火爆,其背后的MCN公司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MCN”,“MCN不生产内容,只是将众多力量薄弱的内容创作者聚合起来建立频道,帮助他们解决推广和变现的问题”,由此可知,MCN公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材料二中指出,“网红带货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粉丝基于对网红的认可或者信任而产生购买行为”,由此可知,粉丝的认可和信任很重要;最后,材料二中也指出,“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从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由此可知,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以上就是网红经济火爆的原因。
(2)本题问题是“需哪几方合力共治”。材料二中指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由此可知,需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和电商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还有材料二中指出“对于合作的网红与商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政府、直播平台网红与商家”,由此可知,还需要网红与商家的配合。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老骑士
马步升
①见到宋德福老人时,我马上想起了堂吉﹒诃德。不过,堂吉先生是手执长矛与风车作战的,悲壮而滑稽,宋老爷子却是抓起铁锨与风沙对抗的,没有滑稽,只有悲壮。他们都是骑士。滑稽的骑士也是骑士,悲壮的骑士则是骑士的本来风度。
- 30 -
②这是古浪县海滩子镇上冰村,古浪绿洲处在沙漠最前沿的村庄,前面就是如大海一般浩渺的腾格里沙漠。乘车离开古浪县城,朝沙漠的方向走去时,和往年见到的情形大不相同。绿洲农田的庄稼已经收割了,空旷的田野却并不空旷,树木和各种沙生植物显得分外精神。今年的雨水多,大片大片气焰嚣张的沙漠老实了。沙漠是植物最厉害的杀手,风助沙势,沙助风狂,所过之处,摧枯拉朽,一切生命都要让位于死亡。同样,植物也是沙漠的死敌,而植物却是需要水的滋润的,水之于植物,如同战士手中的刀枪。沙漠中生长着梭梭、红柳、花棒、沙枣等等,这都是节水耐旱的植物,它们的阵容虽显得单薄,但也足可暂时绊住随风横行的沙漠的腿脚了。走完了绿洲,终于来到了抗沙前沿阵地上冰村。有上冰村,便有下冰村,两个村庄原来都属于冰草湾。冰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根系极为发达。人口繁衍,村庄扩张,只好一分为二。人在扩张时,沙漠在整装待发,人在为自己的些许成就得意洋洋时,沙漠趁势反攻,人不但把沙漠还给了沙漠,把绿洲也还给沙漠了。
③冰草湾只剩下了名字,阻击沙漠的冰草已难觅踪影了。大风起兮,沙尘遮天蔽日,田园顿时黄沙漫漫,半截屋子沉没黄沙,一碗饭吃完,碗底落下半寸厚的沙粒。有些人携家带口,挥泪离开村庄,有些人四顾茫茫,徒唤奈何。但,也有人起而抗争。
④宋德福老人就是一个。
⑤在摧枯拉朽的沙漠面前,宋德福老人显得太孱弱,太渺小了。这是一场不公平,不对等的战争,战争还没有开始,战争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沙漠无语,但,沙漠就是这样认为的,它对横在面前的宋德福不屑一顾。宋德福无语,他揉一揉钻进眼里的沙子,抡起铁锨,在沙海的波峰浪尖上,剜出一个沙坑,栽上了一棵树。然后,他挺进大漠深处,一棵,两棵,成千上万棵,成百万棵。仿佛一根根针,将跑得飞快的沙漠牢牢地钉在了大地上。
⑥八年的时光,中国军民以简陋的武器,凭着一腔忠勇,一腔热血,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还是八年时光,宋德福老人仍然以简陋的劳动工具,凭着一腔忠勇,一腔热血,给万亩黄沙披上了绿装。外围是防风固沙的沙生植物,往里走,是果园。老人捧着猩红甘甜的大枣坏笑着说,我把亲戚朋友骗了一个遍,前多年骗,去年骗,今年照样骗,我骗他们帮我栽树,我没有钱雇工人,但,树不可不栽,沙不可不治。果子成熟了,我少卖一些,留下送给他们吃,他们高兴了,就帮我栽树,亲戚朋友的孩子来了,我给他们吃果子,哄高兴了,他们也帮我栽树。
- 30 -
⑦万亩草木堵住了风口,逃离的人陆续回来了。凌厉的风照样可以透过防风林,可是,这是清风,是干净的风,饭碗里只有饭,没有沙粒了。诗人谢荣胜在这里挂职村支部第一书记,他给村里办起了阅览室。草木在这里扎了根,现代文明在这里扎了根。雨后不久,沙丘上的植物还带着露水,我爬上一个制高点,向腾格里沙漠深处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望不断的深秋季节黄绿相间的各种植物。
⑧本来这里是被沙漠侵吞了的绿洲,现在又变成了绿洲,人们正在以骑士的姿态,从脚下的绿洲出发,挥舞绿洲向沙漠深处挺进。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悲壮的骑士则是骑士的本来风度”其实是对堂吉诃德式的滑稽骑士进行了否定,同时引出了下文对宋德福治沙的介绍。
B. 第二段在描绘沙漠时,运用了比喻,如“大海一般浩渺”“气焰嚣张”;拟人,如“整装待发”“最厉害的杀手”,形象而生动。
C. “我把亲戚朋友骗了一个遍,前多年骗,去年骗……”骗亲友的举动写出了宋德福治沙的艰难和无奈,也暗示亲友不理解其治沙行为。
D. 从宋德福老人治沙的行动来看,文中“骑士风度”的含义应是“悲壮”:既指个人面对强大自然的渺小,更指人类改变自然的坚定执着。
8. 结合文本,从手法运用和遣词用语两个角度赏析文章的第五段
9. 文章结尾部分写到诗人谢荣胜在这里挂职和我远望腾格里沙漠两件事,看似与宋德福治沙无关,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件事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7. D 8. (1)手法运用:这段用了反衬(第一句),比喻(战争、沙海、波峰浪尖、针),比拟(无语、不屑一顾、跑飞快、钉)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的狂暴和宋德福治沙的艰辛与努力,坚定与执着。
(2)词语运用:作者使用一系列的形容词(孱弱,渺小等)、动词(横、揉、抡、剜、栽、挺进等)、数量词(一个沙坑、一棵、两棵、成千上万棵、成百万棵、一根根等)准确生动表现了宋德福治沙的艰辛与努力,坚定与执着。
9. (1)写谢荣胜在这里挂职:①内容上,凸显了治沙的成果显著;②手法上,侧面烘托,凸显主旨。(2)写我远望腾格里沙漠:①内容上,表现我对治沙成果的赞叹;②手法上,以我的视角直接表现治沙成果,令人信服。(3)两件看似与宋德福无关的事结尾,在结构上(主旨上),深化主旨,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草木在这里扎了根,现代文明在这里扎了根,在更深层次上展现了治沙的意义。
【解析】
【7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A项,无中生有,“对堂吉诃德式的滑稽骑士进行了否定”错,对堂吉诃德式的滑稽骑士只是作者的一种看法,并没有否定;
B项,修辞手法使用错误,“气焰嚣张”说是比喻错,应该是拟人手法,赋予沙漠以人的动作;
C项,曲解文意,“也暗示亲友不理解其治沙行为”错,文中没有体现亲友的不理解;
D项,正确。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手法和遣词用语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其中手法通常包含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遣词用语方面主要侧重于对一些词性的把握,有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等。
(1)手法运用上:文中“摧枯拉朽的沙漠”是反衬的修辞手法,衬托了“宋德福老人的孱弱,渺小”;“沙漠无语”“它对横在面前的宋德福不屑一顾”等词语和句子是比拟的修辞手法;“沙海的波峰尖浪”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沙漠”,喻体是“波浪”。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的狂暴和宋德福治沙的艰辛与努力,坚定与执着。
(2)词语运用:文中“宋德福老人显得太孱弱,太渺小了”这句话,使用了“孱弱,渺小”等形容词,表现了老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他揉一揉钻进眼里的沙子,抡起铁锨,在沙海的波峰浪尖上,剜出一个沙坑,栽上了一棵树”这句话,通过大量的动词,如揉、抡、剜、栽,表现了他栽树的坚定与执着;“在沙海的波峰浪尖上,剜出一个沙坑,栽上了一棵树。然后,他挺进大漠深处,一棵,两棵,成千上万棵,成百万棵”这句话,使用了大量的数量短语,如一个沙坑、一棵、两棵、成千上万棵、成百万棵等,写出了老人治沙的艰辛与努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部分情节在文中作用的能力。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四个角度去分析:一是情节结构上,二是人物塑造上,三是主题思想上,四是艺术效果上。答题时要结合原文分点来答。
- 30 -
本题写到了与宋德福治沙无关的谢荣胜挂职一事,主要写了他给村里办起了阅览室,现代文明在这里扎了根。其作用,第一点在内容上,是宋德福治沙的一个延续,凸显了治沙的成果显著;第二点在主题上,歌颂了老人治沙的贡献;第三点在艺术手法上,属于侧面烘托,通过描写谢荣胜在这里所做的工作,衬托了宋德福老人治沙的成果。
文章结尾还写到了我远望腾格里沙漠的情节。第一点在内容上,是通过我的一个举动来反映沙漠的变化之大,呈现在眼前的是深秋季节黄绿相间的各种植物,抒发了我的一种对治沙成果的由衷的赞叹;第二点在主题上,深化主旨,老人的付出没有白费,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草木在这里扎了根,现代文明在这里扎了根,在更深层次上展现了治沙的意义,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点在艺术手法上,沙漠的变化直接通过我的视角表现出来,显得很真实。
【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①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②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③
- 30 -
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窋zhú:动物在穴中将要出来。②乃者:往日,上次。③顜(jiǎng):明确。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B.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C.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D.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文中指人的年岁。
B. 洗沐,沐浴之意,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休,唐宋时延十日一休。
C. 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也表示敬意。文中是用以表示敬意。
D.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理政务。后多以颂扬帝王无为而治,如垂拱而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参不计私怨,一心为公。他与萧何起初交好,后生嫌隙,但他没有因此废除萧何的政令,而是继续施行,成就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B. 曹参善于用人,为将有功。担任丞相时,他从各郡国挑选质朴而不善文辞的人,不任用一味求名之人;他曾和韩信共同作战,功过韩信。
C. 曹参审时度势,富有智慧。曹参即使醉酒也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在惠帝质问他庸政懒政之时,他从容应对,解释合理,打消皇帝疑虑。
D. 曹参清静无为,百姓得安。别人有细小过失,曹参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安宁;百姓遭受秦王苛政后,他沿用休养生息之策,天下称颂。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2)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置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 30 -
(2)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窋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本题“至者”意思是这些人一到,比较独立,可断开;“参辄饮以醇酒”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意思是“拿美酒给他们喝”,比较独立,故排除BD;从内容上讲,“复饮之”的结果是“醉而后去”,所以中间可断开,故排除C;“以为常”的句意是 “习以为常”,较独立,应断开。
译文: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C项,“文中是用以表示敬意”错,原文“参免冠谢”的意思是:曹参脱帽谢罪。所以,应表示谢罪。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无中生有,原文“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意思是他曾和韩信共同作战,没提 “功过韩信”。
故选B。
【13题详解】
- 30 -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从吏,随从;幸,希望;按,制止;乃,竟然;
(2)让,责备;胡,为什么;治,惩罚;谏,规劝。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 30 -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于曹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曾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 接替了他父亲的候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幽兰操①
韩愈②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③。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注】①《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韩愈亦仿而作之。②本诗写于作者因劝谏阻止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之后。③觏(gòu):遇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以兰起兴,寄托情怀。兰花生于幽境,默默无闻,一旦开花,幽香满谷。这样的兰花与作者性情心志颇有相似之处。
B.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写出了自己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的人生境遇。
C. 孔子借兰草比喻“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的境遇,韩愈则三“伤”兰草的孤芳自赏,比孔子思想消极。
D.
- 30 -
本诗具有音律美:四句换韵,音韵流畅。具有情思美: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今读起来仍可感其审美意蕴。
15. 诗中借助兰草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刚毅顽强。“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靓”,诗人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②坦荡乐观(积极向上)。如“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指不采摘兰花,对兰花的高洁本身也没有什么损伤,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也心怀坦荡、刚毅顽强;③坚守节操。“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君子的不幸遭遇,正是君子磨砺高尚操守的时候,表达自己积极的心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项,“比孔子思想消极”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人认识它而不去采摘佩戴它,对兰草而言,又有什么妨碍呢?诗人借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所以不是消极而是乐观。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事物特点。事物的形象有时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作答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其次挖掘事物内涵。要由表及里地把事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作者分析。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很多作品有时代背景,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诗中,借助注解,写于作者因劝谏阻止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之后,诗人写“兰草”,实则写自己。“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指不采摘兰花,对兰花的高洁本身也没有什么损伤?表现了诗人虽然不被中用,但依然乐观,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靓”,意思是荠麦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不被重用的刚毅顽强;诗的最后“君子之伤,君子之守”两句,意思是君子的不幸遭遇,正是君子磨砺高尚操守的时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
- 30 -
【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对那些为了孩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人,做出的深刻评价是:“_____,_____”。
(2)杜甫此生颠沛失意,经常陷入病痛孤独的境遇,《登高》中对此中境况有过直接的描述,这两句是:“_____,_____”。
(3)《离骚》中,面对看不到希望的肮脏环境,世俗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作为尺度,而屈原却把“_____,_____”作为无奈的选择。
【答案】 (1). 小学而大遗 (2). 吾未见其明也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宁溘死以流亡兮 (6). 余不忍为此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为了孩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是提示,注意“遗”的书写;
(2)“颠沛失意,经常陷入病痛孤独的境遇”是提示,注意“常”“作”的书写;
(3)“世俗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作为尺度”是提示,注意“溘”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的自然是士大夫返归田园的真情流露。田园风光是一幅图画:八九间草屋、十余亩宅院、榆青柳绿、桃红李白、远树依稀、炊烟
- 30 -
,狗吠深巷,鸡鸣桑间。诗人的心中也悠闲自得,有一种解放了的闲适之感。虽然陶渊明也有人生失意、仕途波折,但他比起那些宦海里浮沉的 的诗人们来说,这点挫折也算不了什么。陶渊明的归隐主要源于对田园对自然的挚爱,源于生命深处的本性,这比起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虚无缥缈的理念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自然在陆机在谢灵运是一时寄情的避风港,( )。对于陶渊明来说,回归田园并没有什么外力的 ,而是源于本性的恢复、心灵的恢复,源于对自然的渴望,世俗的世界则是尘网,是樊笼。这样他的田园就是冲破牢笼的解放与逍遥,这样他的放逐不是来自外在而是自我的放逐,这样的放逐就是诗意的 ,是向着大自然诗意的回归。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渺渺 波诡云谲 催促 漫游 B. 渺渺 大起大落 敦促 周游
C. 袅袅 波诡云谲 敦促 周游 D. 袅袅 大起大落 催促 漫游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比起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虚无缥缈的感慨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
B. 这比起陆机、谢灵运等人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的虚无缥缈的感慨实在亲切自然得多
C. 这比起陆机、谢灵运等人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的虚无缥缈的理念实在亲切自然得多
D. 这比起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抒发虚无缥缈的感慨、偶一登临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则视田园为生命的安歇处和家园
B. 陶渊明则视田园为家园和生命的安歇处
C. 而对于陶渊明来说则是生命的安歇处,是家园
D. 而对于陶渊明来说则是家园,是生命的安歇处
【答案】17. D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和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词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
第一组:渺渺,形容悠远;久远;袅袅,1.形容烟气缭绕上升;2.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第一空用来形容炊烟缭绕上升的样子,应选 “袅袅”,排除AB。
第二组: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变化莫测;大起大落,形容起伏变化极快极大。第二空形容宦海里浮沉的诗人们,形容起伏变化较大,应选 “大起大落”,排除C。
第三组:催促,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敦促,恳切地催促。第三空回归田园并没有外力方面的原因,没有侧重人恳切催促,排除 “敦促”,应选“催促”。
第四组:漫游,随意游玩,漫无目的地游走;周游,到各地游历。第四空侧重于向着大自然诗意的回归,随意游玩的意思,应选“漫游”。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原句的谓语是“亲切自然”,缺少主语,主语应该是“感慨”;A项和例句一样,缺主语;C项中的抒发和理念不搭配;D项也是缺“亲切自然”的主语;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所安排的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每个句子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文段中括号前边句子的主语是“自然”,需要填的这个句子的主语也应该是 “自然”,而AB句子的主语都是陶渊明,暗换了主语,所以排除AB;“家园”和 “生命的安歇处”这两个词语和短语从意思上讲,应该是由表及里的顺序,所以C语序不当。
故选D。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词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词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20.调整下面语段的语序,使其句式整齐,逻辑合理。
- 30 -
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坚定者、搏击者,而犹豫者、懈怠者、畏惧者不会被等待。要想有分量,就要向前奔跑;用力活着,才能抵达。愿光明的前途属于你,愿你青春灿烂。
【答案】历史只会春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者。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愿你青春灿烂,愿你前途光明。
或: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惧者。要想有分量,就要用力活着;要想成功抵达,就要向前奔跑。愿灿烂的青春属于你,愿光明的前途属于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整齐的能力。答此类题要求形式大体相当,句式结构尽量保持一致,读起来顺畅,能构成对偶或者是排比的尽量去组织。
本题一共三个句子。首先第一句,陈述主语都是“历史”,两个动词“眷顾”和“等待”在句中的位置应该保持一致,基本形式应是“历史眷顾历史等待”;第二个句子,从内容上讲不连贯,应该是“有分量”和“活着”搭配,“奔跑”和“抵达”搭配;第三个句子形式不整齐,最好形成对偶的句式。
【点睛】关于句式整齐,能用整句的不要用散句,能用短句的不要用长句,能形成对偶或者是排比的最好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力求形式协调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21.仿照划线句子,补写两句话。要求:句式和修辞与例句相同,内容与前句形成关联。
疫情面前,想起了蒙田的话:“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
“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好状态,更是心理、思想、精神上的好状态。
健康是拥有青松一样强健的体魄,有了它,你想要追逐远方,自可以奋然前行;
【答案】健康是拥有晴空一样平和的心态,有了它,你想要战胜逆境,自可以泰然以对;
健康是拥有星夜一样深邃的思想,有了它,你想要洞明世事,自可以豁然而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和修辞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 30 -
本题须抓住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健康”作为仿句的主语,谓语必须是“是”;还有修辞手法是比喻;仿写的句子都是四个小短句,后边两个句子的基本形式是“你想要……自可以……”。基本符合以上要求就可以。
【点睛】命题式仿写,是给定一个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生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修辞手法等特点,然后给定仿写的具体材料、主题等,让考生依据示例仿写。
四、写作,任选一题完成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7年7月11日,一个爱达荷州的农民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也叫阿尔伯特,并问爱因斯坦能否写几个字,作为“护身符”来激励儿子的成长。7月30日爱因斯坦用英语为他写了下面这句话: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
爱因斯坦这封信虽只有一句话,却意味深长,启人心智,具有永恒价值。
那么,你对爱因斯坦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感悟和思考?请结合现实或自身经历,作为父母,给对前途迷茫的孩子写一封信。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爱己爱人
亲爱的孩子:
你好!今天爸爸给你写这封信,原因是看你进入高三以来,学习状态不是很好,情绪有些低迷,意志有些消沉。是啊,高三,是人生路上的十字路口,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加上学习压力太大,难免会有些消沉,看不清前方的路该往哪走。
今天,我想借用一下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跟你谈谈所谓的真正的人生价值的问题,那就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作为家长的我,不会用什么大道理来阐释这句话,我只想说,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在哪一个人生路口,时间在变,人生经历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你心中的那份爱和因为爱而赋予的奉献精神。
- 30 -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爱自己是第一重要的事,爱自己是你一生幸福的基石。爱自己就是在内心深处完全地接受自己,就是既接受自己的长处和拥有,也接受自己的短处和缺少。完全接受自己的人,不刻意地张扬和炫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刻意地遮掩和庇护自己的短处。既不妒忌别人的拥有,也不为自己的缺少而悲怨。当你完全接受自己时你也能够接受世界是不够完美的,人间不总是温暖的,人生的路不总是平坦的。只有完全地接受了自己.你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同时也能做到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和宽容别人。
同时,孩子,我还想说,要做个负责的人,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与你有关,你就要勇敢地承担你那部分责任,不要找借口去推卸。不是说去让你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生活中遍地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爱心的付出,只要你拥有了这种无私的情怀,那么你的心底肯定是坦荡的,你的生活也一定是快乐的。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奉献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献。
好了,亲爱的孩子,今天和你说了这么多,希望你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希望这些话能够排除你现在心中的一些困惑和疑虑,早日走出迷茫,也希望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够满怀爱心,收获快乐!
祝你早日走出迷茫,学业有成!
你的爸爸
2020.5.20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以家长的身份给前途迷茫的孩子写一封信,入手点为爱因斯坦的名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这句话,不难看出爱因斯坦的富有哲理的话中的关键词是“爱和献身精神”,所以应从这正方面教育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要满怀爱心,爱己爱人,勇于奉献,这样才能收获快乐和幸福。
- 30 -
立意;
爱心永恒
我奉献,我快乐
人生需要爱和奉献
素材:
1“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了黑夜。”慈善之爱正如晨光中的水滴,晶莹璀璨,彰显着生命的博爱和人性的善良。
2爱,没有界限,奉献,没有界限。当你被一个个故事感动,愿意成为一个个爱与奉越的故事的主角时,那么你就真正领悟到了爱的真谛。
3因为爱,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因为爱,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
4在汶川大地震中,无数个爱与奉献可歌可泣的故事,让国人感动,让世界感动。那位用背为孩了抵住千斤废砾的母亲,奇异的姿势诉说了一个千年的真谛;那位张开双臂为拯救三个学生的老师,飞翔的姿势、断落的手臂诉说了神圣的使命;那对紧紧抱住女儿并用身躯挡住飞沙走石而丧命的父母,僵硬的身躯诉说了他们对女儿永恒不变的爱。
结构层次:
文章首先引入话题,是给处在青春迷茫的孩子的一封信,借用材料中的关键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引出和孩子讨论的主题,那就是“爱”和“奉献”。接下来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孩子明白,由爱自己到爱别人,由爱别人而甘于奉献,水到渠成的就把道理讲出来。最后寄语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源于奉献。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30 -
1947年7月11日,一个爱达荷州的农民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也叫阿尔伯特,并问爱因斯坦能否写几个字,作为“护身符”来激励儿子的成长。7月30日爱因斯坦用英语为他写了下面这句话: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
爱因斯坦这封信虽只有一句话,却意味深长,启人心智,具有永恒价值。
那么,你对爱因斯坦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感悟和思考?请结合现实或自身经历,作为学生,给校报“五四青年节”专刊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是啊,人的一生应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民族的爱和奉献精神。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华里就谱写出了辉煌灿烂的人生,宋朝的辛弃疾年仅21岁就领兵抗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鲁迅先生也是21岁东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9岁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句“大江歌罢掉头东”,决心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解放事业。他们是华夏的铁骨精魂,是永远不落的星辰;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无数人心中的楷模。抚摸时代的丰碑,追寻英雄的足迹,心潮澎湃,人们不难发现,英模们那一颗颗爱国之心,那一腔沸腾热血凝聚成两个字“奉献”。
作为新时代的五四青年,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传递这种爱和奉献精神呢?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呢?我想,我们应该这样诠释,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不能成为高山巍峨壮观,那么就做一块路牌,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头的阴云;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去浇灌干涸的土地。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我们的奉献,像把火,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长年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我们的奉献更像一首经久不息的颂歌,永远回荡在广袤的神州大地。
- 30 -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鲁迅先生这种精神依然适用于我们。
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盼着你的奉献,凭着岁月赐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的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擎起希望的火炬,让我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把握材料中的态度的倾向性,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文章的着眼点应该从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入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他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下了一个定义,用了一个“没有一件是而是”的结构,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也就是说肯定了“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然后抓住关键词“爱和献身精神”来立意;同时还要注意是以学生的身份给校报“五四青年节”专刊投稿,内容是也要结合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立意: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我的青春不迷茫
青春在奉献中创造精彩华章
素材:
1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生命只有焕发光彩,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
2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投入了汨罗江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而血洒咸阳殿;还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绝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
3巴斯德说:“ 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4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骆驼奔走于沙漠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灭,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精彩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 30 -
结构层次:
文章首先由材料的关键句入手,明确文章的主旨:人的一生应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民族的爱和奉献精神。接下来列举了历史上在青春年华里就谱写出了辉煌灿烂人生的人物辛弃疾,鲁迅,周总理。进而提出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五四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去诠释人生的价值。运用了很多的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明确奉献是不计名利的付出。最后点题,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带着任务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的倾向性来立意、构思,同时通过具体的分析来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7年7月11日,一个爱达荷州的农民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也叫阿尔伯特,并问爱因斯坦能否写几个字,作为“护身符”来激励儿子的成长。7月30日爱因斯坦用英语为他写了下面这句话: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
爱因斯坦这封信虽只有一句话,却意味深长,启人心智,具有永恒价值。
那么,你对爱因斯坦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感悟和思考?请结合现实或自身经历,作为老师,在升旗校会上对高三年级发表毕业寄语。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爱的奉献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在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上,我想对将要毕业走出校门的你们说几句话。首先,我想引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话作为我们今天的主题,那就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是啊,人的一生应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民族的爱和奉献精神。
- 30 -
有位伟人说:“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是的,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奉献比接受更为有福。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奉献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中。就拿我们的学校来说,我们教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党的教育事业之中,对每个学生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对学生的教育都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是具有“舐犊情深”的关爱。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能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房,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耐心就是孜孜不倦的教诲,对于差生,更要细致入微,面批面改。那耐心的奉献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恒心就是坚持不懈的奉献,那奉献就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那奉献象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
而我们的学生,你们把爱奉献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爱奉献班级,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把爱奉献老师,认真听课,刻苦学习;把爱奉献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把爱奉献家庭,温馨和睦,事事顺心;把爱奉献亲人,幸福美满,共享天伦;把爱奉献家乡,保护环境,文明做人;把爱奉献祖国,发愤图强,实现理想。我们的爱心宣言是“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诚心献给朋友,爱心献给社会”。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牢记今天老师说的话,不管以后处在哪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们都会为你们的爱和付出无怨无悔。
祝同学们金榜题名,开心快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事件发表看法,首先分析事件:可以抓住关键词。
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以老师的身份,对高三年级发表毕业寄语。学生的着眼点应该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这句富有哲理的话,爱因斯坦回答了一个很抽象的问题,那就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他认为是“爱和献身精神”,所以我们应该从这种精神入手来审题立意。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应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民族的爱和奉献精神。
立意:
奉献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 30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心宣言
素材:
1是的,奉献比接受更快乐。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
2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3我们要做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那是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我们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
4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
结构层次:
文章首先引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句作为本次发言的主题,阐明立意,那就是人的一生应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一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民族的爱和奉献精神。接下来分别从老师自己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奉献的具体表现最后呼吁在人生的路上,要时刻秉承这种精神。
【点睛】作文审题时可以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 30 -
- 30 -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2021-06-0917页
- 语文卷·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实验中2021-06-0915页
- 四川省绵阳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2021-06-0914页
- 语文卷·2017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2021-06-0911页
- 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021-06-0912页
-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6-0921页
-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2021-06-0914页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3月份第一2021-06-099页
- 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2021-06-0928页
-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0届高三2021-06-09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