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2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分析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鉴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了解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课文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有人说,“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是号雪芹,清代卓越的小说家。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3.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揭示了封建社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
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第一次展现了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首次相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
2.重点字音。
翠幄Wò 敕造Chì 便宜biàn 惫懒bèi 放诞dàn
伺候cì 作揖yī 嫡亲dí 狡黠xiá 杜撰zhuàn
内帏wéi 两靥yè 忖度cǔn 阜盛fù 绾着(wǎn)
盥沐(guàn)宫绦(tāo) 嗔视(chēn)
3.解释词语。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
茗碗:茶碗。茗,泛指各种茶。
憨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裤: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贵子弟。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态度:神态。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
惫懒:涎皮赖脸。
3.理清思路,了解情节。
林黛玉去了哪几处,见了哪些人?请你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
要点:扬州——金陵贾府:贾母处(史、王邢李——三姐妹、王熙凤)——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宝玉)。
出示林黛玉进贾府行程图。
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4.思考问题。
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①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②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③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
④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三、解读环境
(一)引入环境描写的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作者就是以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线来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的典型环境。就让我们随着黛玉到贾府看一看。
(二)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贾府的环境
第一,贾府的硬件
1.回顾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
黛玉乘轿子,自东往西,经过荣国府大门,由西角门进入贾府,进垂花门后,步行抄手游廊
(又称穿堂),至正房大院拜见贾母;后大家送至穿堂,出垂花门与刑夫人等乘车出西角门,往东过荣国府正门……
2.提问: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提示: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更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宏伟的外观,硬件之一。
3.提问: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提示: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这样的建筑结构,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讲究的布局,硬件之二。
4.林黛玉进贾府,走过了许多厅、堂、房、屋,作者描写得最细致的就是荣禧堂。 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文字着重写了那些器物?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匾:皇帝亲笔书写,还盖了玉印。
画:墨龙大画表示主人是随班上朝、陪伴皇帝的朝廷大臣。
对联:东安郡王。
落款的读法: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
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这都上贾府权力、地位的象征——华贵的陈设,硬件之三。
小结:环境描写写出了贾府的显赫高贵,是一个礼仪之家。
第二,贾府的“软件”
提问: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但,这只是“硬件”。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府里处处透露着的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请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
1.非凡的服饰。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2.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3.琐的仪节。
(1)为什么黛玉进贾府要走这样迂回曲折的道路呢?比如说林黛玉自东往西,先见大舅不是顺路吗?(应该先看望外婆)
(2)看了外婆之后,顺路去看二舅不可以吗?
在贾府,走路可表示个小问题。作者在文章开头似乎已经挑明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多”走一步不行,“少”走一步呢,恐怕也不行。这里有个理仪问题,要尊卑有序。不仅“行”如此,“衣、食‘住”都如此。
(3)贾母与孙女们吃饭,不说饭菜的丰盛和程序,单是座次就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风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退让。……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贾母
迎春 黛玉
惜春 探春
可见,清代的席位是以左为尊。
⑷他们吃饭时似乎很严肃,“寂然饭毕”,哪有这样招待客人的?
古语:“食不言,寝不语。”这也是“礼”。作者就是通过贾府日常生活的描写,写出贾府是个礼仪之家。再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
(5)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丫环对少爷直呼其名,这不和礼仪矛盾吗?
小说52回有交代:宝玉衔玉而生,贾母怕这正出的孙子有来历,难养活,而要求下人直呼其名。可见,贾府讲的封建礼教。
由此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结语: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
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三)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交代人物活动环境;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深化文章主题;象征和暗示。
那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究竟具有哪些作用呢?
(1)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这是一个常规的认识,在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本来就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在本课中,贾府的环境是通过林黛玉眼睛展示出来的,随着林黛玉一路行来而一路写来。小说以后人物的活动和故事情节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环境。
(2)地位身份的象征,人物关系的显现。贾府大门、“荣禧堂”和整个府第的庞大、豪华以及“敕造”、“书赐”和“东安郡王手书”等等字样,充分显示出贾府在社会上尊贵、显赫的地位,与朝廷、皇亲权贵之间的密切关系。贾母住处庭院深深、轩峻壮丽,显示她在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贾赦小院远离中心,贾政住处却紧靠“荣禧堂”,也可看出贾母亲幼疏长,兄弟俩在荣府中实际地位的高低,贾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王熙凤住处就在“荣禧堂”之后,与贾母院、贾政王夫人住处都很靠近,符合她荣府管家的地位,也显示她左右逢源的关系。
(3)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在贾母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说明这位老祖宗地位尊贵,又不管事,于是一味找乐的情趣。贾政的小正房内,摆放着半旧家具陈设、书籍茶具等显示他刻板、保守却又迂腐、假正经的个性品格。贾赦小院中,树木山石随处可见,还有一群盛妆丽人出入其间,此公在小说中一出场,不是抢夺人家古董、假山石,就是逼漂亮丫鬟作小老婆,作恶多端,说明所谓“世袭一等将军”无非玩物、好色之徒而已。
(4)渲染气氛、抒发作品思想感情。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深知,《红楼梦》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做了有力的批判,预示了它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恩格斯指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红楼梦》向读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悲剧的美。文中极其奢华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悲剧气氛。
结语:《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
筑的“硬件”和服饰仪节的“软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四、见识熙凤
(一)引入
如海的侯门,有一位杀伐决断、危重令行的铁腕人物,她就是让读者又爱又恨的----王熙凤。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为什么王熙凤形象能如此深入人心呢?究竟凤姐身上有何种魅力能让人见到恨,不见又想呢?今天,让我们再次借用黛玉的那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去认识一下人称“女曹操”、“胭脂虎”的王熙凤。
出示王熙凤小档案。
(二)形象分析
1.看出场
播放“王熙凤出场”的相关视频。
在全文的人物出场中,作者是匠心独具的,黛玉是一乘轿子抬进来的,看到心肝宝贝到来,贾母是迎上来的,邢王二夫人是跟随贾母出来的,三春是请出来的,凤姐怎么出场呢?
明确:她是自己出来的,她是跑出来的,她是拥出来的…
问:如此重要的人物,放到后面出场,是否失礼?
明确:这样的艺术安排是有用意的,如果凤姐先出场,贾母正沉浸在痛苦中,作者腾不出笔墨专门描写凤姐。让她晚出场,便于表现她的性格。也可借此出场表现她受贾母的宠爱。
出场方式叫做什么呢?
明确:这种出场方式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这种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只不过,这两个形象一个得意有假,一个失意有余;一个描写直接,一个渲染婉曲。
王熙凤的独特地位,读者在她一出场便看清楚了,此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什么呢?
明确:心理描写,黛玉用其他人的“敛声屏气”和凤姐的“放诞无礼”对比,让人物形象鲜明化、特色化。
2.绘外形
看王熙凤的图片。
看头饰:戴着…绾着…
看服饰:系着…穿着…
看肖像:眼…眉…
谈印象:恍若神妃仙子、俏丽、妩媚、奢华、富贵、张扬、辉煌、华丽…
《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用语十分,下笔七分,余下三分读者自品,接下来,我们品一品那留给读者的三分。
品头饰:凤姐头上的饰品,是金亮的、耀眼的、炫目的,那么到底符不符合清人的审美标准呢,古语有云: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鬟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是以人饰金玉翡翠,非以朱玉翡翠饰人也。所以说,炫目的头饰夺走了凤姐姿容的光彩,挺可惜的。
品服饰:凤姐的服饰,鲜艳醒目。清代妇女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重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老舍也说,真正美丽的人是绝不多施脂粉的,是不乱穿衣的。纵观文学长廊里的富家千金,相府小姐崔莺莺、太守之女杜丽娘都不是乱穿衣的。
品肖像:《麻衣神相》说,三角眼、吊梢眉,太过狡黠了。
其实,古代服饰制度的核心是等级制度,显然,凤姐的穿衣打扮已经不是实用性消费,早都跃升到炫耀性消费了,如此打扮,与她目不识丁、不懂高雅有关,对于富贵奢华的追求正是她对权力的追求。真正的美丽是自然的、无痕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见黛玉
品凤姐的两处经典话语:“天下真有…才算…况且…”这句话有一箭四雕的作用,黛玉听了温暖,贾母听了中意,三春听了舒服,如此八面玲珑,真的是深谙社会学、心理学、关系学啊。
“连说给黛玉的五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不需要回答,侧面反映出她在贾府的尊贵地位。
观动作、品神态:
“携着——笑——拭泪——转悲为喜”,极尽机巧善变、察言观色之能事,真真的精通表演之道。
4.回王夫人
听话语:月钱已经发了,缎子已经预备了,的确是精明能干,读者不可否认。
看评价:“王夫人笑而不语”,认同、肯定加赞许。
(三)合作探究
凤姐的昵称是凤辣子,请分析她的“辣”的表现。
一辣:出场辣——放诞无礼的出场,出场就似带来一阵风,掀起一层浪,因此给人极深的印象。
二辣:装扮“辣”—— 彩绣辉煌的打扮,集珠宝于一身,整个一珠宝行,贪婪俗气、生性奢侈、文化修养低、内心空虚。
三辣:相貌辣——粉面含威的外表,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刁钻、狡黠、狠毒。
四辣:语言辣——堪称极品的马屁,称赞黛玉,阿谀贾母、顺带恭维(安慰)三春及其母亲——主要人物无不受益,一石多鸟,极品马屁——“红楼第一拍”。
五辣:反应辣——忙转悲为喜的剧变,先是恭维,继而拭泪,转悲为喜,机变逢迎、见风使舵。
六辣:心思辣——装腔作势的关心和适当的抬举。
总之,集“香辣、泼辣、酸辣、麻辣、毒辣”于一身。
(四)总结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王熙凤的形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是可怕的胭脂虎,是精明的女曹操,是俏丽的女奇人,是一个容貌俏丽、精明能干、机巧善变、八面玲珑的当权者形象。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细节。
侧面描写、对比。
(五)微写作:永远的凤姐
示例1:《熙凤弄权》:黛玉进贾府,熙凤众人后。粉面含春威不露,泼皮破落户。 怜妹妹命苦,母亲早病故。时而欢喜时而哭,丹凤三角目。
示例2:《苏幕遮·熙凤谣》:宝髻绾,凤钗绕。身量苗条,恍若神仙耀。 此时眼泪彼时笑。为人处事,件件为人傲。 丹凤眼,柳叶眉。目送秋波,频频人赞妙。 此生若识奇女子。不枉一遭,苦中也带笑。
五、揣摩黛玉
(一)引入
播放歌曲《枉凝眉》,引入对林黛玉的分析。
出示林黛玉小档案。
(二)形象鉴赏
1.众人之目看黛玉
原文: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明确:众人眼中:病弱不足、风流态度。
原文:“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红楼梦》第25回)
脂评:忙到容针不能,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
2.熙凤之目看黛玉
原文: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明确:熙凤眼中:容貌标致、气派不凡(侧面描写)。
脂评: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
3.宝玉之目看黛玉
原文: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明确:宝玉眼中:清淡脱俗、多愁多病、娇弱聪慧。
脂评: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小结:对于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作者没有像写王熙凤那样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的写,而是一种大写意的写,“虚多实少”,“穿戴竟无一字提及”,凸显了林黛玉愁思的美,病弱的美,智慧的美。
(三)合作探究
宝玉眼中的黛玉为何与众不同?为何直到宝玉处方有如此不同的描绘?
原文: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
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木石前盟”)
宝玉对花草树木的体贴,对黛玉的呵护以及周围那些像花草柔弱美丽的女性的关爱,不正是神瑛侍者对绛珠草的呵护在人世间的延伸吗?这种爱出自宝玉的天性,包含着深切的尊重、同情和怜惜,而不含任何的世俗杂质。
宝玉看黛玉,关注的不是容貌之美与否,而是对黛玉整个人精神、内在的尊重与怜惜。能感其所感,忧其所忧。
宝玉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对世间万物的怜悯之心是由对黛玉的挚爱,对黛玉整个生命的痛惜唤起的。这样的爱情描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正是《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真正经典的地方,也是让人百读不厌的地方。
六、鉴赏宝玉
出示贾宝玉小档案。
探讨1: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探讨2:人物出场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正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贾宝玉出场之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他作了正面描写,一是外貌描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摔玉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西江月》词。作者用“后人”的两首《西江月》来表现贾宝玉的性格。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
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分,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摔玉的情节。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密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贾宝玉形象小结: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具有反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七、总结提升
1.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别人的言行来烘托人物形象,或通过景物描写、衣着服饰等来烘托人物形象。
2.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哭和笑
文中共25处直接写笑,哪些人物笑了?他们为什么要笑?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后点拨:节选部分共有25处直接写笑。这些人物是:林黛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贾宝玉、探春、丫鬟。(1)林黛玉出于礼貌,不得不笑。尽管她笑得最多,但她的笑是装出来的,是她待人处世“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具体体现;(2)贾母在贾府位居至尊,是喜悦而满足的笑。但她悲后又笑,也不无虚伪成分;(3)王夫人满意王熙凤做
事周到而笑,对黛玉爱怜而笑。说明她心存仁慈,为人宽厚、随和;(4)邢夫人回复贾母而笑,对黛玉爱怜而笑。她是以笑为交际手段,是为了处理好与长辈、晚辈的关系;(5)王熙凤纯粹是为了巴结逢迎贾母,装腔作势而笑。通过笑可看出她见风使舵。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又可看出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6)贾宝玉是发自肺腑,出于自然的笑。这反映了他性格上的不受拘束;(7)探春是在宝玉杜撰后会意而笑,说明她性格直率;(8)丫鬟们身份低下必须陪笑。由此看来,不同人物的笑是不一样的。笑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本文中几次写到哭?是哪些人在哭?从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点拨:文中总共写了36次哭;出场的主要人物都哭了。黛玉与贾母见面时共4次写到哭。贾母见外孙女时“大哭”,一方面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另一方面也是为“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的女儿之死而伤心,表现母亲对女儿的亲情和怀念,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发自肺腑的伤感。黛玉在拜见外祖母时也哭个“不停”,她是因见到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处的悲苦身世而哭。这哭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凤出场后也为黛玉的不幸而哭。但她的哭是装腔作势,是想投贾母所好。当贾母说休再提前话时,她马上转悲为喜,由此可看出王熙凤的善于逢迎,长于随机应变的性格。宝、黛初会,一见倾心,但当他知道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时,便满脸泪痕,体现了他向往平等,要与封建束缚决裂的反抗精神。
小结:小说通过人物的哭、笑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通过哭、笑还可使我们产生贾府既是个礼仪之家,又是个虚伪之家的印象;也让我们了解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最后不可逆转的悲剧结局。
相关文档
- 北京市高中语文中外小说01林黛玉进2021-06-092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洞察世道沧2021-06-086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8:第1课 2021-06-085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2021-06-0828页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2021-06-08105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6:第2021-06-084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1课 2021-06-0819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2021-06-089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5:第1课 2021-06-0813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洞察世道2021-06-0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