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 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 “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 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 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 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 “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 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理解有误,原文中说“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选项偷换概念。
B项,错把论据当论点,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子。
D项,“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说法有误,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C项,理解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说法有误,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故选D。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动节假期年年有,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把他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意义不大。
(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2019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必要,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9%
18%
(选自《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
材料三:
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
材料四:
在国新办9日举行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因此必须加强。《意见》在劳动教育上单独列了一条,作为“五育”之一,德智体美劳单独表述。
加强劳动教育,须加强制度建设。准备制定两个文件,一个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进行顶层系统设计。二是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通过制定劳动教育的指导纲要,明确具体内容和实要求,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在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关键是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第二是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时,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
(选自国新网,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看,家长们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各持己见,但多倾向于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劳动并不怎么重要。
B.
从材料二看,广大中小学生对开设劳动课不重视,对是否有必要开设劳动课的问题,多持无所谓的态度。
C. 从材料三看,社会实践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明白事理。
D. 从材料四看,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教育部已着手制定文件,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列举学生和家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旨在引发人们对“劳动教育”的思考。
B. 材料二以调查统计的方式,通过数字对比,凸显出人们对于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已经形成共识的现状。
C. 材料三中指出,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加强劳动教育,也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D. 材料四谈了教育部对劳动教育开展的意见,这是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对劳动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6. 请结合材料,谈谈当下如何做好劳动教育。
【答案】4. A 5. B
6. ①学生方面,端正态度,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习惯,积极参加各项劳动教育活动;②家长方面,重视劳动教育,有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鼓励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③学校方面,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意见和精神,认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④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劳动教育纲要。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多倾向于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劳动并不怎么重要”分析错误。结合“儿子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意义不大”分析,只有家长3是这样观点的,不能推断出“多倾向于”。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凸显出人们对于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已经形成共识的现状”错。“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无所谓”的占71%;“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未开设”的占33%,“不清楚”的占34%;“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否”的占79%。不能推断出人们对于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已经形成共识的现状。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现象分析,学生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习惯,积极参加各项劳动活动。结合材料一家长1和家长2的行为观点及“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等分析,家长应该重视劳动教育,有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鼓励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结合“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国新办9
日举行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因此必须加强”等分析,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意见和精神,认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加强劳动教育,须加强制度建设。准备制定两个文件,一个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进行顶层系统设计。二是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通过制定劳动教育的指导纲要,明确具体内容和实要求,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在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关键是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第二是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时,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分析,国家加强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劳动教育纲要。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①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被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②我们走进了大沙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地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③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已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④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⑤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出了在塔里木的所见、所思、所感;文章层次清,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形散神聚。
B. 文章写到了塔里木石油工人生活区的情景,让读者感到石油工人在艰苦奋斗的同时依然保持着生活的热情;花和绿草为文章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C. 作者在第④段中,写到有些人贪污腐化,有些人醉生梦死,有些人浮躁轻薄,有些人萎靡不振,目的就是表达对这些人的不满和批判。
D. 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写了沙漠中的胡杨树,赞扬了胡杨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胡杨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激动。同时也热情讴歌了石油工人。
8.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塔里木环境的恶劣?
9. 作者在第④段中说:“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请结合文本。分析“我们的感受”具体有哪些。
【答案】7. C 8. ①比喻: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突出了塔里木的风沙之大。②直接描写:四辆疾驶的卡车,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突出风大。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我们”的感受和表现: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司机的讲述。——突出了塔里木气候干燥,风沙狂暴。
9. ①石油工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找到生存的欢乐。②石油工人肩负国家的重托和期望,充满工作的正能量。③石油工人能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胸中的豪情和清正之气。④石油工人是新时代有担当的英雄。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项,“目的就是表达对这些人的不满和批判”错误。结合“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等分析,作者写这些人主要是和石油工人形成对比,突出石油工人的“英雄角色”。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塔里木环境的恶劣”,需要结合第一段内容分析,明确手法,点明效果。
结合“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等分析,间接写出了塔里木气候干燥,风沙狂暴。结合“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塔里木突然起风,突出风沙之大。结合“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分析,直接写风大。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分析‘我们的感受’具体有哪些”,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
如第二段对石油工人生活区的描写,体现了石油工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正是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非凡成就。石油工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找到生存的欢乐。第三段写石油工人把豪言壮语渗进了自己的生活,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将满腔的豪情转化为信仰和力量,正是这些豪言壮语体现了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文章第四段写自己应邀作报告,只讲自己几天来的感受,感受石油工人“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石油工人肩负国家的重托和期望,充满工作的正能量。石油工人是新时代有担当的英雄。第五段写从沙漠腹地归来看到了死去的胡杨林,死去的胡杨树“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犹如石油人,“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最后作者指出“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表达了八月在塔里木的所见所闻对作者洗礼和升华,将是作者今后人生长途上永远的精神食粮。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汉三年,楚急攻汉,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其明年,用其奇计策,卒灭楚。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其明年,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围以得开。孝惠帝六年,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孝文帝立,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为左丞相。居顷之,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宰:主持分祭礼割肉的人。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B.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C.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D.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皆用,称之为太牢。本文中指丰盛的食物。
B. 侯:封建制度中爵位之一。中国周代爵位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
C.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符节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D. 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而为其专立的称号,有权势者方能拥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他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他的计策,使受困的刘邦得以脱险。
B. 陈平治国有才,受到信任。汉六年,他被封为户牖侯;孝惠帝六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孝文帝即位后,仍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来又单独任丞相。
C. 陈平处事善变,善度时势。孝惠帝时,太后专权,要立吕家人为王,陈平假装听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他与太尉周勃合谋,最终诛灭了吕氏一党。
D. 陈平能言善辩,口才超人。孝文帝即位后,曾经咨询朝廷事务,当时位次第一的大臣周勃回答不了,而陈平应答自如,有理有据,孝文帝也称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2)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2)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楚使”为“归”“报”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具”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B项。
“至”是到达的意思,地点为“彭城”,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句意: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王。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亚父发怒辞别项羽,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有权势者方能拥有”错误。“谥号”并非只有有权势者方能拥有。谥号有官谥和私谥之分,私谥可以颁给文人学士等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狙杀范增”错误。结合“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分析,范增死于背上毒疮。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善”,好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动词,做;“使”,假使;“是”,代词,这;“肉”,分肉(名词做动词)。(2)“外”,对外,在外(名词做状语);“亲附”,亲近依附;“任”,胜任;“其”,代词,他们的。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陈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陈平所居的乡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陈胜起兵,陈平先是侍奉魏王魏咎,后来归顺项羽,后来投降汉。汉三年,楚军加紧进攻,切断了汉军的甬道,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汉王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项羽果然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项王已经怀疑上钟离昧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汉王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见到楚王的使者,汉王就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又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端给楚王的使者。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王。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亚父发怒辞别项羽,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陈平就与汉王从荥阳西门乘夜出城逃离。第二年,汉王采用陈平的奇计妙策,最终灭掉楚国。汉六年,高帝与陈平剖符,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为户牖侯。第二年,陈平跟从高帝在代地攻打谋反的韩王信,匆忙行军到了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吃不上饭,高帝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才得以解围。孝惠帝六年,任命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太后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这件事,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跟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灭了吕氏宗族。孝文帝即位后,任命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陈平为左丞相。过了一段时间,孝文帝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见时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孝文皇帝又问:“全国一年中钱粮的开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急得汗流浃背,惭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的人。”皇上说:“主管的人又是谁?”陈平说:“陛下若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询问廷尉;问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问治粟内史。”皇上说:“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你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陈平谢罪说:“为臣诚惶诚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强担任宰相的职位。宰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孝文帝于是称赞他回答得好。过了一会儿,绛侯周勃托病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陈平独自担任整个丞相的职务。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地送春归去。
B. 颔联下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幽、宁静的气氛,令人沉浸其中。
C. 颈联上句写自己长久在外,不能回家,连家信也长年断绝;下句写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生出了满头白发。
D. 尾联运用反问,说“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自慰自嘲,饶有情味。
15.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春光易逝、伤春之情: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诗人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②羁旅思乡之情:借“蝴蝶梦”“子规”“月三更”等意象及梦中之景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③仕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奈伤心语,传达出诗人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④年华老去之悲:自己“华发”“满镜”。⑤归隐田园之意:从暗用五湖的典故可以看出。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清幽、宁静”错,子规叫声凄凉。“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蝴蝶梦中家万里”,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
“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如斯的句子是“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诗人以前贤能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 (1). 于嗟鸠兮 (2). 无食桑葚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伏清白以死直兮 (6). 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于”“沧”“粟”“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给全世界的文物安全工作都敲响了警种。它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除了要在文博场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极为重要。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破坏或者遗失。但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通过整理、收集、记录等方式保存文化遗产的信息,安全和长久地保存__________的文化遗产。
可见,( )。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曾分享过让故宫成为“网红”的秘笈:对于文物保护和复原,故宫专门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并配备了三维打印、具备物理冷热性能的先进设备,让原有技术__________。与此同时, 故宫拥有200名修复医生,有一半是自然科学家,他们通过仪器设备分析检测,碎了几千片的绘画、碎了200多片的先秦铭文青铜器、25层堆绣32种材料的珍贵唐卡都__________。
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相当于给文化遗产保护多加了一份保险,也拓宽了其交流和影响范围,可以让古老的文化变得更“酷”,让穿越时间的智慧能够不断传承,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轮美奂 为虎添翼 重见天日 历久弥新
B. 弥足珍贵 如虎添翼 重获新生 历久弥新
C. 美轮美奂 如虎添翼 重见天日 经久不息
D. 弥足珍贵 为虎添翼 重获新生 经久不息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理论上说,不论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B.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C. 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D.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数据留存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是实现物保护和水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B.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就能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
C. 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被先进技术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D.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弥足珍贵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由前文语境可知,此处是强调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珍贵的文物越来越需要保护,而不仅仅是建筑类的文物。此次应选“弥足珍贵”。第二组:为虎添翼的意思是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是贬义。如虎添翼的意思是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了,含有褒义。从感情色彩可知用“如虎添翼”要准确些。第三组:重获新生指开始新的生活;重见天日是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由语境可知,经过修复后,故宫的文物被挽救,重新焕发光彩,所以应用“重获新生”。第四组:历久弥新是指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经久不息是指长时间不停息,多形容掌声或欢呼声。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不论……都”是条件关系,“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且不与“都”搭配,所以可排除BD两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所以“我们”应在“不论”的前面,这样排除C。分析可知,A项病句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A项,表达不完整,“数据留存”的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
B项,“就能”表述绝对
C项,表述不连贯;“数据留存”的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
D项,此处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强调了下文利用技术手段来保护文物的必要性。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5个字)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等。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①__,平仄协调。所谓对称,是指词句对偶的一种形式;②__,是指平声和仄声。对联无论长短,③__,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答案】 (1). 但要求对称工整 (2). 所谓平仄 (3).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字数多少无定规”“平仄协调”“所谓对称”及对联的常识分析,此处主要讲对联要求对仗工整。
第二处,结合后面“是指平声和仄声”分析,此处主要讲什么是平仄。
第三处,结合“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分析,此处主要讲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对阵2019年女排世界杯最后一个对手阿根廷女排。在前一天,中国女排3比0零封塞尔维亚女排,以10战10胜的战绩,提前一轮锁定了世界杯冠军。但本场比赛中,面对已经夺冠的中国女排,阿根廷队并没犯怵,开局就连得两分,而中国队则进入状态较慢,比赛一度陷入胶着。但在第二次技术暂停后,中国女排逐渐找到手感,越打越轻松,最终直落三局赢下比赛,由此将球队的世界杯战绩定格在了11胜0负。
【答案】2019年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战胜阿根廷队,夺得本年度女排世界杯冠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概括新闻内容。抓住“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对阵2019年女排世界杯最后一个对手阿根廷女排”“提前一轮锁定了世界杯冠军”“最终直落三局赢下比赛,由此将球队的世界杯战绩定格在了11胜0负”等分析概括,主要讲2019年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战胜阿根廷队,夺得本年度女排世界杯冠军。
【点睛】首先应辨明语段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5)班要召开一次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主题的班会。作为该班优秀学生代表,请你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发言稿,可以结合主题谈谈自身经历,或者说说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不少于800字。
【答案】我的青春,我的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青春,我的梦》。
俗话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风华正茂的我们,因梦想而伟大,因拼搏而精神,因创造而辉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梦——中国梦!
梦想随着年纪的成长而变化。小时候的我们都一样,可以说出好多的梦想,梦想着当科学家,当明星,当宇航员。小时候的我,挽起裤腿在小河沟里捉鱼,爬上屋后的小山摘花和野果子,把不及格的试卷做成风筝放上天空。那年夏天,随便刮来的风都能吹开我的笑容,那年夏天,我有鱼,有花,有野果子,有风筝,还有笑容。我什么都有,除了烦恼。我曾天真的以为,我可以一直活在那个没有烦恼的夏天。可是,我们都长大了啊,童年与青春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很近。
现在的我们,更懂了青春的意义。青春就像是一只在高空翱翔的鸟,她美丽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帜,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没有梦想的青春,就宛如失去风帆的船。而抛弃了梦想的人,生活也会用另一种方式抛弃他。没有梦想,何必远方?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如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有准备艰苦磨练意志。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一位团员,我更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古往今来,多少名人为梦想拼搏。越王勾践为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多年卧薪尝胆地磨炼,最终使越国强盛起来。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的支持和喝彩。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经力千辛万苦,在艰苦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永不言弃,执着追求。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将中医中药推向世界。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我们正要做的,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此而努力奋斗,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便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马上步入高三的我们,就走在梦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异常地艰辛和困难,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有朝一日,属于我们的是更蓝的天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青春与梦想,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题干要求“高一(5)班要召开一次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主题的班会。作为该班优秀学生代表,请你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发言稿”,需要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来写。“青春”,是人的一生里最美好的时段,它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活力,是四季里最充满希望的季节。青春看似遥远,实则离我们很近。青春,到底是什么呢?可以是拼搏、努力、奋斗、进取等。“梦”,确定梦想、理想,然后不断去寻梦,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结合青春、奋斗、拼搏、进取等方面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梦想,承担青春使命;弘扬拼搏精神,唱响青春之歌;做一个新时代的有志青年;理想与奋斗;做一个进取的人;责任与担当等。
行文结构:开头可以进行常规的问候,然后明确发言主题《梦想,承担青春使命》。简洁入题,开篇点题,“树立远大理想并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为之奋斗”。正文主体部分明确发扬青春精神是青年学生的使命,接着从“乐于奉献”“勤奋学习”“不畏困难”“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几个方面阐述该如何发扬青春精神,放飞青春梦想。结尾总结全文,并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用梦想点燃未来,用行动弘扬青春精神吧。
【素材】
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卓越的创造力、坚强的意志、艳阳般的热情、毫不退缩的进取心以及舍弃安逸的冒险心,都是青春心态的表征。人并不随着岁月的累积而衰老,而是随着没有理想的心态而老。虽然岁月增添皮肤上的皱纹;但也只有热情冷却时,精神才会枯萎、松散。“惊人的仰慕心”使我们不断追求如夜空中闪亮星辰的事物和思想,而且能够勇敢去面对挑战;对人生,也一如孩子般,以无止境的好奇心去探讨、去感兴趣、去爱。
那些细枝末节处的青春,那些我们一起奋斗的记忆,那些已经逝去的曾经,那一张张阳光下的笑脸。青春就是无怨无悔,青春就是热血,青春就是不许做梦,青春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就是在路上……
有人说,青春是用来实现那些梦想的时候。然而,究竟什么,才算的上真正的梦想呢?三岁,我说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发明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六岁,我说我的梦想是当老师,绝对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十二岁,我说我的梦想是考上浙江大学。因为它很美丽。现在,你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要努力,要前进,要树立目标并且不断地达到,要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你们呢?
一位日本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他的身体条件并不比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更具优势,但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当被问到取胜的秘诀时,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将整个赛程以明显的建筑物标志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对于每个小目标,我都以百米冲刺的激情去跑完它,同时又以同样的激情去冲刺下一个目标,直到终点。”因此我们要以达到小目标,去激励自己实现大目标。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跃动着希望,还没来得及和童年说再见,还没品出少年愁的滋味,时光已领着我们步入青春的大门。青春,我们编织着五彩的梦,给梦插上飞翔的翅膀。
彩色的梦需要用汗水来编织,来浇灌,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宁愿用干吃面当午餐;为了那欣慰的笑颜,甘愿与精彩的故事书谁再见;为了一张理想的通知书,愿意在夜深人静时继续苦读。
青春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精彩,但是这一美好过程终有结束的一天,在那天来临之前把握青春,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因为时间是如此的多情,也是如此的无情,它让青春来得如此匆匆,也会让他走到悄无声息。把握青春、追寻青春之梦。只要我们的青春之梦得以实现,我们就会快乐地说:“青春无悔。”
四季更替,花开花谢,青春之花永远散发着光彩,为了寻梦,我们曾经对她说等着我,会有那么一天。青春之梦美丽而坎坷,当我们实现它的那一天也许会对曾经的努力说声“谢谢”然后欣慰地说“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继续追寻另一段的“青春之梦”。青春,属于我们的精彩。
大家是否曾经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青春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不知道你们的回答是什么,但面对这个问题时,我思考很久,却也不能想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是蓝色,夹杂着一点点哀伤?是白色,清新而脱俗?还是绿色,饱含生机?今天,自己终于找到答案,青春是红色的,激扬而富有生命!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的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的激情;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
我的青春我的梦,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平淡,没有离奇,但是我在抒写传奇!平凡的字眼,不平凡的付出。几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莫待乘客开口,便知乘客所问。这就是我在公交服务行业中所学到的!
青春与梦是一个等量的交换。你以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够收获多少,我以全部的青春付出,我只要属于我的梦,现在便用青春种下我的梦。我要更加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终于会有那么一天,我会收获梦的季节。
【点睛】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常见的形式有:①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的总结。②直接写出要讲的问题或意见,可用序号1、2、3等表示,问题讲完,即告结束,不写开头和结尾。③汇报经验、情况的发言,内容比较系统,它包括情况叙述、经验介绍、体会收获等,这几方面的内容要连贯地写出来,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写发言稿和演讲稿相似,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①观点要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的说明;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要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的词句,最好运用大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