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课内古诗文阅读(28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鱼(bào) 赪色(chēnɡ) 斟酌(zhuó) 灼热(zhuó) 戍兵(shù)
B.禅宗(chán) 拟古(nǐ) 潦缩(liǎo) 醴酪(lào) 山麓(lù)
C.彭蠡(lǐ) 巉然(chán) 营葺(qì) 徙倚(xǐ) 突兀(wù)
D.嵌岩(qiàn) 奇迹(jī) 江渚(zhǔ) 匡正(kuāng) 干云霄(ɡā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①目眇眇兮愁予(使……发愁) ②捐余袂兮江中(捐献)
③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受) ④舟中估客莫漫狂(饮酒者)
⑤此时相望不相闻(互相传颂) ⑥廊腰缦回(萦绕)
⑦玉容寂寞泪阑干(眼泪流干) ⑧信造化之尤物也(指天地、自然界)
⑨貌甚寝(丑陋) ⑩雪肤花貌参差是(差不多)
A.①②④⑤ B.⑤⑥⑦⑧ C.③⑥⑨⑩ D.②④⑤⑦
3.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辇来于秦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下列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④多于南亩之农夫 ⑤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⑦秦人不暇自哀 ⑧以赐公 ⑨籍独不愧于心乎
A.①⑧/②⑤/③/④⑥⑨/⑦ B.①/②③/④⑥⑨/⑦/⑤⑧
C.①②/③/④⑦⑨/⑤/⑥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5.下列有关课内诗歌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庖丁解牛》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
D.《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土:指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B.六军:指古代天子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C.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D.梨园:指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歌唱演员为“梨园子弟”。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7.(本题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 。
(4)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分析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小题。(每题3分,共9分)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的人生选择又是惊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悲剧人格。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他们没有显赫的权势,甚至所为有悖统治者的规矩,但却比为官者更坦荡磊落、重情重义。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是与传统的礼法、虚伪的道德相对抗的表现;“义不苟合当世”,是绝不为了官爵俸禄而改变个人的品格、操行的坚守。而这样的游侠,其所作所为却偏偏是违犯当时的法律法规的。可见,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郭解为御史大夫公孙弘所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选自《<史记>侠义之士的独立意志与悲剧人格》,有删改)
8.下列关于《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侠义之士具有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能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坚持操守,不改志节。
B.在义士眼里,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视死如归。
C.侠义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为人准则。他们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
D.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侠士、义士的人格是独立的,也是高尚的,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B.从朱家的急人所难而不矜其功的处世方式,足可以看出朱家是一位“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的侠士典型。
C.《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没有权势,但他们坦荡磊落、重情重义,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受权势约束,如专诸、豫让等。
D.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等人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现代人的思想觉悟都有很大的影响。
B.游侠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分,但他们却坚持自我、敢于对抗现实中的卑鄙与丑恶,他们不代表统治者,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
C.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义不苟合当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是相违背的,这是他们不受统治阶级欢迎的原因。
D.“济穷救急”是游侠之“义”,“报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义”。他们对道义的尊崇得到了司马迁的极力赞扬。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9分)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注】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略大和关,去风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官;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王思礼传》,有删改)
【注】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B.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C.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D.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代,在本文中为“代理”之意,古代表示代理、暂时担任官职的词有“署”“权”等。
B.三公,周代已有。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C.“薨”“崩”“卒”“不禄”“死”都表示“人死”的意思,在古代不同阶层人的死需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称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D.赠,在本文中指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思礼熟悉作战,因立功而授官。后在接应吐谷浑苏毗王归附时,不幸从马上掉下,脚跛得厉害。不久加授为金城郡太守。
B.安禄山反叛时,哥舒翰极力奏请进行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王思礼曾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洙杀杨国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绝。
C.
潼关失守后,王思礼、吕崇贲等人逃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皇帝十分生气。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D.长安平定后,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并成为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一一人。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
(2)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共10分)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陆游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遭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鲑美菰香,秋风又起。
【注】①范至能,即南宋诗人范成大。待制,官名。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六月“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本词作于淳熙三年秋陆游病后休官之时。②楚柁吴樯:指叵南故乡的下行船只。
15.(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上片开头三句抒发词人岁月蹉跎、壮志成虚的感喟,奠定全词苍凉雄浑的感情基调;
B.“病骥”即“病马”,诗人用以自喻,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豪气消尽的寂寥愤慨;
C.“梦断故国山川,隅重重烟水”营造了凄苦悲凉的意境,透露出对故都浓重的怀;
D.上片末三句意思是说自己此身远客,旧友星散,但以前同游交往的情兴仍难以忘却;
E. “鲑美菰香,秋风又起”运用典故,表明词人决意学晋朝张翰辞官归隐、不问世事;
16.(2)本词下片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以下文章,完成17~19题。(12分)
偷食
宋以柱
地瓜面煎饼我们叫它黑煎饼,玉米面煎饼我们叫它黄煎饼。
我和张里是吃黑煎饼长大的。黑煎饼烧胃,胀肚子。黄煎饼就不同,它有让人眩晕的黄色和香味,而且不胀肚子。张里他爷经常吃黄煎饼。张里和他六个姐姐,都吃黑煎饼。我永远记得张里他爷举着黄煎饼的样子,黄煎饼在张里他爷的黑手里攥着,攥得我的心生生地疼。我只能干咽唾液。那天,我咽下两个黑煎饼,去叫张里上学。张里从他家的粪篓里掏出一个黄煎饼,掖在怀里,拉着我飞跑进村南的小树林。张里对我说:“我偷的,咱俩分着吃了,千万别说,说了俺爷能敲死我。张开手接着,别掉了。”我大张着两只小手,张里小心翼翼地撕开,把大一点的一块递给我。我双手端着大半个煎饼,兴奋得发晕。吃下第一口,我浑身战栗。尽管那半张煎饼上还粘着几点黑黑的猪粪。
说着说着我们就长大了。张里是属于绝顶聪明的那种,我们初中三年,张里一边玩一边学,没费什么力气就读了中专,上的是省城的银行学校。你想想,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能到省城读中专的有几个?而且学的是数钱的专业,参加工作后天天对着钱。村里的老少爷们想到这一层,眼球里都像铺了一层青苔,绿莹莹的。我笨一些,只能复读了一年,然后上了高中,等到我费尽力气考上专科师范,到乡镇初中教书时,张里已经是我们那个市银行管着往外发钱的科长了。张里给我打电话,说黄煎饼天天吃,但是很小,四四方方的,小巧玲珑的,什么时候你来,我请你。我就笑,然后心就不听话地乱跳。
据说局长们、县长们都盯着张里的钱,苦于没门路。但我对于我和张里的关系,闭口不谈,熟悉的人问起来,我只是说已无往来,他们都信,因为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学校里我工作不顺也没有找张里帮忙。
后来,我见到了张里,是在张里组织的初中同学会。在这之前,我几次梦到过他,他的高大魁梧和他的递给我黄煎饼的修长手指。那一次,是在市里最好的一家酒店,我去的时候,张里正在和一个小姑娘说笑。她不是我们的初中同学,但比我们的初中女同学要漂亮得多,包括我。我注意到张里修长的手指,正夸张地扒在小姑娘的肩上。张里看到我的时候,过来抱住了我。张里跟我说:“跟了我吧。”我迅速逃出他的怀抱,虽然我曾经渴望过。我笑着说:“张里,你太白了,我不喜欢白皮肤的男人。”
酒宴的始终,我一直听到张里的声音。他的声音过于夸张,修长的五指张牙舞爪。他对我们班的男同学们说:“放心玩乐,有你想不到的快乐。”那一刻,我正举着一块黄煎饼,就是张里说的那种,四四方方,小巧玲珑,有着让人眩晕的黄色。听到这话,我差一点吐了,好像十几年前那块煎饼上的猪粪才开始散发臭味。当看到张里歪歪扭扭往楼上走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主意。那次聚会回来,仅半年时间,我就和一个同事结婚了,这更说明了我的笨。
我是经常回老家的。回去就有人说我,还有张里。说张里的时候,全村的人就一个表情,馋。我就强装笑脸,历数自己的学生,还有自己的一大摞证书。张里他爷已经不在了,那个全村第一个吃黄煎饼,也是吃黄煎饼最多的人,在张里飞黄腾达的时候溘然而逝。在村里我也见过一次张里,他因臃肿不再魁梧,修长的五指变得短而白,那时他已经是副行长。看到他艰难地把自己塞进小车时,我的心不再有以前的疼痛感。
后来再回去,就没人跟我说张里了。“张里给逮住了。”这是张里他娘跟我说的。我经常去看她。她抓住我的手对我说:“妮子,你替我去看看张里吧,我走不动了。”她坐在夕阳下自言自语:“他是不是让人给祸害了?张里那么听话,他怎么会拿公家的钱呢?妮子,张里到底咋了?”
隔着一张厚玻璃,我见到了张里。我带去一摞黄煎饼,是张里他娘给的。她说张里都当上官了,还是喜欢吃她摊的黄煎饼。张里看到黄煎饼,竟然笑了一下,它再一次让我的心疼起来。
走出那扇大铁门,我才想起给他买的那盒烟。大中华牌的。那次聚会后,我知道他喜欢抽这种烟,但我不知道它贵得这么离谱。
我回去时,张里还没回监号,我看到他正把一块黄煎饼往嘴里摁。
那一刻,张里像极了一个偷食的孩子。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偷食”含义深刻,一语双关,既指小时候偷吃黄煎饼的事情,又暗指张里“偷食”公家财产,还构成了故事悬念,让读者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B.小说中的“我”与张里是小时候的伙伴,但因为不同的人生轨迹,使得“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而张里成了一个令人唾弃的犯罪分子。
C.小说第三段开头的“说着说着我们就长大了”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我”和张里的关系,又为下文对“我”们成长后事情的叙述做了铺垫。
D.“我”对张里看法的根本转变,源于那次初中同学的聚会;聚会上,张里的表现让“我”看清了他的变化,“我”决定再也不跟张里交往。
18.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19.“黄煎饼”作为小说中的一种物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2分)
材料一: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融合将在本世纪完全实现,人类未来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而作为人工智能从业者,旷视(Face++)
创始人兼CEO印奇则认为机器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他表示:“人类非常善于利用新技术对自身进行变革,人类自身的演化会跟技术的演化一起发展,随着技术的演化加快,人类自身的演化也会越快。与其说机器会在某一瞬间超过人类,不如说人类和机器会逐渐融合并且会早于机器超过人类。”
印奇自称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直对技术抱有乐观的态度,并认为技术的本质是让世界变得更好。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阶段是替代一部分“loeleve” 的底层工作;第二阶段则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人用机器来增强人的能力实现人机融合;第三阶段才能达到人与机器共生共存的状态。
“人类最有优越感的是拥有神奇的大脑。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对大脑的模拟,深度学习本质上是比较初级地对人类大脑进行模拟的一种算法,虽然这套机制还缺少很多复现技术,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像人脑的运转原理,也许这在未来十年中就可能实现。” 印奇表示。
他说,随着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快速推进,人像识别、图象识别技术已经在金融、物联网行业广泛应用,旷视(Face++) 也正在帮助公共安防搭建科幻影片中才能看到的天眼系统,让智能摄像头成为24小时在岗的保安。
而人工智能技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印奇和尤瓦尔·赫拉利的看法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会加大阶级差异,当一些人利用基因技术和一些人工智能能力将以往由基因决定的记忆力和运动能力增强的时候,就会出现有资源的人越来越强的阶级分化现象,他们可能会通过技术的方式对核心资源进行革新。
(选自《未来进化·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有删改)
材料二:
全球知名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在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谈到,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激发经济增长。第一,人工智能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人们称其为“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第二,人工智能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将进行有力的补充和提升,提升员工能力,提高资本效率;第三,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基于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的模拟分析,并结合行业规模数据,埃森哲进一步解读了人工智能对中国15个行业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研究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选自中国经济网《人工智能或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至7.9%》,有删改)
材料三:
全球五大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Face、苹果、微软都在做人工智能,机器换人已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麦肯锡近期的一份报告对全球800多种职业所涵盖的2000多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50%的工作可以通过机器实现自动化,这意味着许多行业生态将被改变,像是翻译、医疗、财会等行业许多岗位的人可能会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人工智能在摧毁一些岗位的同时也能造就一批新职业,比如开发人工智能科技和应用等。所以基本上会是一个重复性工作消失,创意性工作产生的过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世界智能大会” 上表示,在人与机器的竞争中,人是有智慧的,而机器只能是智能。人类要明白人类应做什么、机器应做什么,要尊重和敬畏机器的智能,但不要害怕机器,机器不可能代替人类。
(选自凤凰网《未来50%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有删改)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会让人机融合在本世纪完全实现,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
B.旷视(Face++)搭建的在科幻影片中才能看到的天眼系统,已在公共安防方面广泛运用,让智能摄像头成为24小时在岗的保安。
C.埃森哲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将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
D.麦肯锡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翻译、医疗、财会等行业许多岗位的人可能会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2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印奇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认为虽然技术的发展会使机器超过人类,但最终会实现人机融合、人机共存。
B.材料一告诉我们,当有资源的人通过技术的方式将决定人的记忆力和运动力的基因增强的时候,就会出现越来越强的阶级分化。
C.在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微软五大科技巨头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会改变许多行业的生态,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D.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对于这个问题,尤瓦尔·赫拉利显得悲观,印奇的看法比较乐观,马云则肯定地表示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
22.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资深心理测评师,常通过线上心理测试活动,对被测试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调适效果。他认为,调整心理到最佳状态的途径有三条:学习更好的接纳自己;理解并欣赏他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
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你认为哪一条是心理调整的最佳途径?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中“潦缩”中的“潦”应读“lǎo”;C项中“徙倚(xǐ)”中的“倚”读音都应为“yǐ”;D项中“奇迹”应为“奇迹(jì)”。
2.D 捐:丢弃。“估客”这里指“贩货的行商”。 相闻:互通音信。 “阑干”是纵横的样子。
3.A
【解析】试题分析:A项之是到的意思。而后人哀之,而是顺接关系,后一个而是转折关系。辇来于秦,于是到的意思,后一个于是比的意思。第一个焉是.....的样子,第二个是这。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不同,意义不同。首先要明确其用法,再确定其意义。再者,要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4.A
【解析】试题分析:①省略句,应为“视为(之)止,行为(之)迟”;②被动句,“举”,被攻下;③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④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南亩农夫多”;⑤被动句,“为”表被动;⑥状语后置句,应为“若稍若稍以楼观亭榭饰”。⑦宾语前置句,应为“秦人不暇哀自”;⑧省略句,应为“以(之)赐公”;⑨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心愧”。故答案应为A项。
5.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古文内容、技巧、形象、情感的把握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课内诗歌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明确该选项考查的方向,再与课内所学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蜀相》和《书愤》……前者是抒情诗……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错误,应该《蜀相》是咏史怀古诗,《书愤》是抒情诗,选项把这两者颠倒了。故选B项。
6.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称歌唱演员为‘梨园子弟’”错误。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故选D。
7.(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4)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概念或词语的理解能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选项B,“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一句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一定理解作者的观点,紧扣原文,辨明句意。故答案选B。
9.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错在于:“专诸、豫让”是《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而不是《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注意两部书“狭义之士”的区别,不能混淆。结合原文第2、4段内容可知。故答案选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概括和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
“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一句说法错误,文中第二段有“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一定读清内容,明辨句意。故答案选A。
【点睛】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1.B
【解析】“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不要断开,“以为可收后效”是“谏”的内容,中间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不要断开,“以为可收后效”是“谏”的内容,中间断开。
12.C
【解析】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叫“薨”,士大夫之死叫“卒”。
13. C
【解析】原文“寻副房琯 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选项“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时间错误。
14.(1)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固”“贷”“壮”1分,“何……为”句式1分,句意1分)
(2)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潜” “孥”“识”“稍稍”和句意各1分)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徐”“固”“分”“贷”“壮”“行在”“孥”“识”“稍稍”的翻译。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他)
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唐玄宗说:“河、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的事有什么关系?”
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去,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返回攻击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一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众留驻武功,传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从此贼兵不敢西进。
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享用五百户的租赋。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李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武烈。
13. AE
14. 【解析】A项,“奠定全词苍凉雄浑的感情基调”不正确,应是“沉郁悲慨”的感情基调。“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意思是双鬓白发,星星斑斑。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写出有年老志不酬之感。E
项,“决意学张翰辞官归隐不问世事”理解不正确。“空怅望,鲑美菰香,秋风又起”意思是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那鲈鱼鲜嫩、菰莱喷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故选AE。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开头三句的作用,B项鉴赏诗歌的意象,C项鉴赏诗歌的意境,D项鉴赏诗句内容,E项鉴赏诗歌中的用典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6.①“官闲昼永”,无所事事的怅恨;②壮志难酬,无人可诉,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③打算弃官归乡的心思;④渴望归乡而不得的无奈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下片“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回忆临安转到在蜀处境。锦城虽好,柴荆独处;投闲无俚,无所事事,以睡了时,更发感“叹”。“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此时心事,无人可以交谈,只得以自醉对付清愁,是壮志未消、苦衷难言的婉转倾诉。“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无计消愁,无人可托心事,转而动了归乡之念,也属自然。宦况萧条,又不禁要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薄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顿感“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更难堪的,是要学张翰还有不能,暂时只得“空怅望”而已。值得提出的是,作者的心情,不仅仅是想慕张翰。他的“思鲈”,还有其不得已的苦衷。陆游是志士而非隐士,他的说“隐”,常宜从反面看。这也曲折反映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心情、欲罢而又不甘心。因两种矛盾心情,遂发出“空怅望”的感叹。才有“思鲈”的痛苦的念头。
17. A
【解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因果关系不准确,两人的变化,“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是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变化。C项,“承接上文‘我’和张里的关系”错,是承接对小时候事情的叙述;也不是为下文做铺垫,而是自然导入下文的叙述。D项,“‘我’决定再也不跟张里交往”错,由文中“虽然我曾经渴望过”等信息可知,应是改变了渴望嫁给他的想法。
18. 第一问:明线是“我”和张里的交往及关系变化的过程;暗线是张里贪欲不断膨胀,人生由追求到辉煌,最后覆灭的历程。
第二问:①双线结构,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②暗线的设置交代了人物的结局,使小说主题更为丰富、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作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问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作暗线。至于其作用,一般都是围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等角度去组织答案。小说中“我”和张里的交往及关系变化的过程是明线;张里贪欲不断膨胀,人生如日中天,由副行长到最后锒铛入狱的经历是暗线。双线的好处是: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张里的形象;暗线便于交代人物的结局,有利于表现使小说的主题。
19. ①黄煎饼让人眩晕的黄色和香味是人们欲望的一种象征。小说由偷食黄煎饼写起,黄煎饼在文中多次出现,有着超越其本义的内涵。②黄煎饼是人物关系的见汪,是情感变化的见证。“我”和张里在小树林分食沾有猪粪的黄煎饼时,十分兴奋;在同学聚会酒宴里吃精致的黄煎饼时,“我”差一点吐了。③黄煎饼是过往生活的一种寄托,一种怀念。如张里当上官了还是喜欢他娘摊的黄煎饼;在监狱里往嘴里摁黄煎饼。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一般来说,小说中的某一物品,都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主题有关。探究“黄煎饼”的意蕴,应该从这些角度入手。 “我”和张里在小树林分食沾有猪粪的黄煎饼时,十分兴奋;在同学聚会酒宴里吃精致的黄煎饼时,“我”差一点吐了。黄煎饼是人物关系的见汪,是情感变化的见证。小说由偷食黄煎饼写起,黄煎饼在文中多次出现,黄煎饼让人眩晕的黄色和香味是人们欲望的一种象征。张里当上官了还是喜欢他娘摊的黄煎饼;在监狱里往嘴里摁黄煎饼。黄煎饼是过往生活的一种寄托,一种怀念。
【点睛】
小说中的形象有人物形象,有景物形象,有事物形象。形象有主次之分。分析小说中形象的作用时,可以从该形象本身的特点角度先分析概括,作者塑造该形象有没有表现其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特点,如有对该形象的描写,则要进行相应概括。然后从该形象与环境的作用角度分析,能不能渲染某种气氛;从该形象与小说中人物关系角度分析,该形象是不是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从该形象与小说故事情节的角度分析,该形象是不是照应上文或下文,是不是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该形象与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该形象是不是有助于主旨的表达。最后,如果是次要形象,还可以从该形象与表现主要形象之间的关系角度入手分析。如果是事物形象还要考虑该形象有无象征意义、比喻意义。
20.B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再浏览选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B项,原文是“旷视(Face++)也正在帮助公共安防搭建科幻影片中才能看到的天眼系统”,从中可以得出两个信息,旷视(Face++)并不是搭建天眼系统的主体,且该系统并没广泛运用。
21.D
【解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本题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A项,“他认为虽然技术的发展会使机器超过人类,但最终会实现人机融合、人机共存”有误,原文的意思是“人类和机器会逐渐融合并且会早于机器超过人类”。B项,原文是“将以往由基因决定的记忆力和运动能力增强”,并非增强基因。D项,文中无据。
22.①商业化应用愈加广泛,激发经济增长;②很多行业的工作岗位会实现机器自动化,会被机器取代;③推动行业创新,摧毁旧岗位,创造新职业,开辟新空间;④人机融合甚至人机共存可能实现,但机器取代人不太可能。
【解析】题干问的是“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答题时,一是注意“趋势”,意味着既要立足文本信息,还要合理推断;二要将文本的相关信息全部筛选以便完整归纳概括;三答案最好呈现逻辑顺序,参考答案是按“商业应用,替代工作,创新发展,人机竞争”的顺序组织的;四要应结合分值考虑分条概括。
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筛选信息的依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几则材料的内容,明确答题的区域,材料一是说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类以及影响人类生活的结果,材料二是说人工只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材料三是说未来50%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本题的答案应分散于三则材料,考生可以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归纳。
23.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迎接“一米阳光”
人充满着欲望,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利益得不到保护,就会产生失意、悲观、痛苦的心理。如何把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我认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是心理调整的最佳途径。
也许你会通过更好地接纳自己或理解并欣赏他人的途径来调整心理,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毕竟这两种途径是以压制欲望或牺牲利益来实现心理平衡的,心理调节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宽广的胸襟,这种度量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轻易具备的。所以,这两种心理调节途径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俗语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规律。人如果一味地吸纳、包容人与事,就如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会有爆裂的一刻。我们在不断吸纳承受的同时,也要不断地释放交换,只有不断提高认识、调整自我,才能做到吞吐自如,屈伸随意,从而把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调整积极乐观心理首先要乐于学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缺点,我们要勇于正视,并不断改进;对于优点,我们要乐于肯定,并不断发扬。只有改进不足、学习新知,才能找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遭遇失败时,我们要善于总结教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燃起前进的勇气,掌握排除障碍的技能;深陷失意的泥潭,我们要鼓足勇气,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严阵以待。只有保持昂扬的斗志,百倍的自信,我们心中才会充满积极的阳光。
调整乐观的心理还要学会调整目标、平衡生活。人生就如登山,既要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又要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闲情逸致,还要有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坚忍与乐观,更要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人生路上,“一根筋走到底”的劲头、“一条道走到黑”的心态,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审时度势,不断改进目标,调整心态,平衡生活,从而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华盛顿曾说:“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是的,我们要想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从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开始。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户,来迎接属于你的一米阳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准确立意,考生要抓住材料中的“学习更好的接纳自己;理解并欣赏他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因此可以立意为,一对自己的认可,二欣赏他人,三平衡生活。
点睛:材料作文的写作,考生要注意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立意,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扣住对材料中心的挖掘,考生还要注意一般材料作文的立意是多角度的,例如本题就有三个角度,考生在写作的时候抓住一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