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然而遗憾的是,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即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的彰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它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三,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摘编自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部分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折射出他们对生命缺少必要的尊重和敬畏。
B. 一味重视应试教育,缺少生命教育,是产生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的主因。
C. 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常常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D. 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性,所以要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依次从内在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后者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
B.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引证法,在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的同时,提出了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C. 第五段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出发,逐层阐述其表现,指出它是项需要多方配合实施的系统工程。
D. 文章讨论关于生命教育的论题,是按照摆现象、析原因、谈意义、提办法的逻辑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养护青少年学生对具体生命的爱心和同情心,就必须重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
B. 生命教育缺失,导致人类正承受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负。
C. 抓好生命教育,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让生命有所皈依,人类就能幸免于难。
D. 生命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因为它实施与开展需要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相互配合。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一味重视应试教育”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有关”分析可知,文章并未论及“应试教育”。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提出了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分析可知,第四段引用的内容没有涉及“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生命教育缺失……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负”错误。结合“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分析可知,“生命教育缺失……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负”强加因果。C项,“抓好生命教育……人类就能幸免于难”错误。结合“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分析可知,将“抓好生命教育,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让生命有所皈依”作为“人类幸免于难”的充分条件,和原文不符。D
项,“生命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因为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相互配合”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分析可知,选项因果倒置。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
2月20日,中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韩松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科幻电影必将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最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影片<流浪里球>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航天局新闻办副主任孟华认为,《流浪地球》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投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则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种意义。他认为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温故知新、以古鉴今。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刷、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
(摘编自《流浪地球》: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光明日报》2019年2月27日)
材料四:
“《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刘慈欣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
(《<流浪地球>票房过40亿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整体产值,中国科幻电影是中国科幻产业中的主力军,整个行业呈持续增长态势。
B. 2018年上半年在国内科幻电影整本票房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从海外引进的影片,占比超过九成,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比例不足一成。
C. 《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说明中国科幻产业布局并不合理,过于依赖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
D. 《流浪地球》票房的不断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气告》中对2019年本土科幻电影票房将大幅增长的预测的准确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流浪地球》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的一大原因是,它在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B. 材料三中,孟华和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解读,虽然角度不同,但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
C. 尹鸿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的维度、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
D. 比起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创造的“流浪地球”范式更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6.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有何启示?请联系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C 5. A
6. (1)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需要有世界眼光,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2)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坚守文化的内核,通过更丰富的形式,更易为大众接受的形式,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3)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与时俱进,拥有现代眼光,借用现代科技等新手段,进行文化的创新和突破。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选项“过于依赖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错误,根据材料二图表可知,过于依赖“从海外引进”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减轻”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选项“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错误,根据原文“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可知,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没有”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而是着眼于“未来世界”。C选项“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错误,根据原文“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可知,原文没有说“弥补”,只是承认了它“瑕疵和遗憾”。D选项张冠李戴,“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错误,根据原文“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可知,这一范式体现的是“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故选A。
【6题详解】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画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可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需要有世界眼光,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由原文“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投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可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坚守文化的内核,通过更丰富的形式,更易为大众接受的形式,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由原文“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可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与时俱进,拥有现代眼光,借用现代科技等新手段,进行文化的创新和突破。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下美人泪
肖建国
惠州城有两大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
先说黄金。
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种花卖花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吗?
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
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
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校长说,你回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
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奇花异草。比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京门的王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
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
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其见光。到了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开放。
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
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冒,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黄金家喝了点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
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昙花、菊花。可能因为竹子不方便“院养”,就换成了昙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
送人也看对象。王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
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
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说每到春天,木棉花开,这树冠就成了燃烧的火焰山。
有同行来访,季献民忙迎出屋外。黄金开口便说,听说你的花种得很好,特来向你请教。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
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
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有幼苗,有成品,有的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
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
再看昙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
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明地感到一阵心虚。
就这样赏花?
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
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诗文,但此刻,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觉。
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去,再也不回来。然而,笛声戛然而止。
昙花开了。
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很害羞地将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
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
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
相看何须尽解语
爱花最是惜花人
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自言自语。
(选自《百花园》2018年第5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有意识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民”表明他追求精神境界。
B. 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
C. 标题“月下美人泪”中的“泪”至少有两层意味,其一是对黄金对昙花的践踏的一种无声的批判;其二是对季献民对昙花的尊重的感激。
D. 小说最后,作者借黄金的自言自语,来暗示“黄金”在季献民家里收获了养花的技艺的精髓。
8.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9. 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
【答案】7. B 8. ①8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相看,可谓“绝活”。②养品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可谓“绝活”。③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昙花比别人的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④黄金搞嫁接,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们“嫁上”,可谓“绝活”。
9.
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⑤要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理解有误。“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想当然,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概括题,可先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通过摘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题干要求分析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可通过文中叙述黄金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进行概括。如(1)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2)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3)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4)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概括的时候要简洁,突出“绝活”。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题干要求分析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可从文中的具有总结性和感悟性的语句中去总结,也可通过具体的事情去感悟人生道理。本文总结性具有感悟的句子不多,如“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表达了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情感。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题干中的“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暗含有两者比较的意思,所以可从季献民和黄金所做的事情,通过对比感悟人生。如(1)文中说季献民“养的花不卖,只送人。送人也看对象”,而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两相比较可得出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2)“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这件事比较可知,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3)“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可见季献民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4)“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 季献民为昙花所做的这些事,可见其顺应、尊重自然,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开出的花才是最美的。而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还可有其他感悟,言之成理亦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的选择题,题干往往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语言技巧,也考查思想情感。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应浏览文本,明确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人,还是景;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再回归文本,找到相应的点进行比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签书枢密院勃之曾孙也。以祖任入官,淳熙十四年中铨试,调镇江府司户参军。马大同镇京口,议者欲以两淮铁钱交子行于沿江,廷议令大同倡率行之,纲贻书曰:“边面行铁钱,虑铜宝泄于外耳。私铸盛行,故钱轻而物重。”大同始悟。试湖南转运司,又中,纲笑曰:“此岂足以用世泽物耶?”乃刻意问学,博通古今,精究义理,覃思本原。
调桂阳军平阳县令,县连溪峒,蛮蜑与居,纲一遇以恩信。科罚之害既三十年,纲下车,首白诸台,罢之
。岁饥,旁邑有曹伍者,群聚恶少入境,强贷发廪,众至千余,挟界头、牛桥二寨兵为援,地盘踞万山间,前后令未尝一涉其境,不虞纲之至也,相率出迎。纲已夙具酒食,令之曰:“汝何敢乱,顺者得食,乱者就诛。”夜宿寨中,呼寨官诘责不能防守状,皆皇恐伏地请死,杖其首恶者八人,发粟振粜,民赖以安。
改知金坛县,亲嫌,更弋阳县。父义和为侍御史主管佑神观。寻丁父丧,服除,知兰溪县,决擿如神。移疾乞闲,得直秘阁、知婺州,改提点浙东刑狱,皆屡辞不得请。虑囚,至婺,有奴挟刃欲戕其主,不遇而杀其子,瞒谰妄牵连,径出斩之。释衢囚之冤者。台盗钟百一非共盗,尉觊赏,躐申制司,纲谓:“治盗虽尚严,岂得锻炼傅会以成其罪邪?”于是得减死。
绍定元年,召赴行在,纲入见,言:“臣下先利之心过于徇义,为身之计过于谋国,偷惰退缩,奔竞贪黩,相与为欺,宜有以转移之。”帝日:“闻卿治行甚美,越中民力如何?”对日:“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权户部侍郎。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哭于寺观者。
纲学有本原,多闻博记,兵农、医卜、阴阳.律历诸书,靡不研究;机神明锐,遇事立决。在越佩四印,文书山积,而能操约御详,治事不过二十刻。
(选自《宋史·汪纲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
B. 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
C. 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
D. 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铨试,唐宋时期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官吏的方式,由吏部主持。
B. 交子,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现,便于流通。
C. 直秘阁,是宋代官名,简称直秘,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
D. 致仕,指古代官员到一个地方就任新职,又可以称为“拜”“除”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纲智力超群,勤奋好学。参加湖南转运司试官合格后,认为自己的知识不足以用来治理社会,于是就专心学习,博古通今,深入研究义理及其本源,
B. 汪纲为政有方,政绩卓著。他刚任平阳县令,就废止了祸害三十年的摊派刑罚;他治理的越中地区政绩很好,十年之间,千里安定。
C. 汪纲为政清廉,深得民心。改为金坛县知县,因避亲属嫌,改为弋阳县知县;他清廉自持,因此死后越人相继到寺观哭祭。
D. 汪纲学识渊博,敏锐果断。他对兵农、医卜、阴阳、律历各种书籍,没有不研究的;他神机妙算,十分敏锐,遇事当机立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科罚之害既三十年,纲下车,首白诸台,罢之。
(2)寻丁父丧,服除,知兰溪县,决擿如神。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摊派刑罚的祸害已三十年了,汪纲刚到任,首先上报各部门,罢去摊派刑罚。
(2)不久汪纲遭父丧,他除去丧服后,任兰溪县知县,判决揭发如神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由“诸暨为甚”可知,发生水灾的不只一个地方,“去岁”与“水潦”连在一起是描述去年发生水灾的事实情况,中间不应断开,所以应该在“水潦”与“诸暨”之间断开,可以排除A项。“十年之间”表示时间,“千里”意思是千里的地方,作“宴安”的主语,所以“十年之间”与“千里”之间应断开;“千里宴安”意思是千里的范围都很安定,“千里”与“宴安”是主谓结构,“皆”,副词,都,作状语,与下一句关联紧密,所以“宴安”与“皆”之间应断开,排除B项;“臣”,作“何力之有”的主语;“及”,达到,承接上句,“千里晏安”都是“朝廷威德所及”的结果,“皆朝廷威德所及”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所及”与“臣”之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D项,“致仕,指古代官员到一个地方就任新职”错误,致仕,指古代官员辞职归家。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C项,“他清廉自持,因此死后越人相继到寺观哭祭。”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第四段中“闻卿治行甚美”“十年之间,千里晏安”可知,汪纲将当地治理得很好,汪纲死后越人哭祭是对他“爱民”的感激。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既”,已经;“下车”,刚刚到任;“白”,告诉;“诸台”,各部门。第(2)句得分点:“寻”,不久;“服除”,除去丧服;“知”,担任;“决擿”,判决揭发。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参考译文: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是签书枢密院汪勃的曾孙。汪纲因祖辈的官任而当官,淳熙十四年,吏部考试合格后,他被调为镇江府司户参军。马大同镇守京口,议论的人想使两淮的铁钱交子在沿江地区流通,朝廷议论决定让马大同首先实行,汪纲给马大同写信说:“边境流通铁钱,是考虑铜钱会流失到境外罢了。私铸钱的风气盛行,所以钱轻物重。”马大同才醒悟。汪纲参加湖南转运司试官合格,他笑着说:“这难道足够拿来为世所用,惠泽万物了吗?”于是就专心学习,博古通今,深入研究义理,深思义理的本源。
汪纲被调为桂阳军平阳县令,平阳县和溪峒相连,蛮蜑也居住在县里,汪纲一律对他们讲究恩信。摊派刑罚的祸害已三十年了,汪纲刚到任,首先上报各部门,罢去摊派刑罚。这年发生饥荒,邻县有一个当兵带队的,召集了一些恶少入境,强行借贷,打开粮仓,聚集到一千多人,他们挟持界头、牛桥二寨的士兵为应援,地盘高踞在万山之间,前后的县令不曾到过这里一次,不料汪纲来到后,他们相继出来迎接。汪纲早已准备好酒食,命令他们说:“你们怎敢作乱,顺从的就吃饭,作乱的就斩杀。”汪纲晚上住在寨中,叫来寨官责问他们不能防守的罪状,寨官都惶恐地伏在地上请求死罪,汪纲杖责其中的八名首恶,拿出粮食赈济卖给,百姓靠他得以安定。
汪纲改为金坛县知县,因避亲属嫌,改为弋阳县知县。他父亲汪义和为侍御史主管佑神观。不久汪纲遭父丧,他除去丧服后,任兰溪县知县,判决揭发如神仙。上述称病请求辞职,被任命为直秘阁、婺州知州,改为提点浙东刑狱,都屡次辞职不得批准。审讯囚犯,到婺州,有个奴仆挟持利刃想杀他的主人,没遇见主人而杀死了他的儿子,胡说八道瞎牵连,直接拖出去斩首。释放衢州中被冤枉的。台州盗贼钟百一不是合伙偷盗,县尉贪图奖赏,越级申报制司,汪纲说:“治理盗贼虽然推崇严厉,难道能罗织罪名牵强附会来治他的罪吗?”于是钟百一得以减免死罪。
绍定元年,汪纲被召到皇帝所在地,他入朝拜见说:“臣下把谋利之心放在了前面,为自己的富贵做打算超过了为国出谋划策,偷惰退缩,钻营贪婪,互相勾结欺骗,应该扭转这种局面。”皇上说:“听说你的政绩很好,越中民力怎样?”汪纲答:“去年水涝,诸暨最严重,今年幸运获得中等收成,十年之间,千里安定,这都是朝廷威德所致形成的,我有什么能力。”汪纲代理户部侍郎。过了几个月,他上书辞官,朝廷特别给他升官两级,他在户部侍郎的职位上退休,仍赐给他金带。汪纲去世,越人听说后大多流下眼泪,有相继到寺观去哭祭他的。
汪纲学有本源,博闻强记,兵农、医卜、阴阳、律历各种书籍,没有不研究的;神机妙算,十分敏锐,遇事当机立断。在越佩戴四个印章,文书堆积如山,他却能掌握大概,驾驭周详,每天处理事务不超过二十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逢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 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 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15. 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
【答案】14. C 15.
①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②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③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解读有误,结合诗歌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不是惊喜。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认真阅读诗歌筛选整理即可。诗中“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写了分别后多年不见的悲伤;“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采用互文,写了白发如丝不禁泪如雨下,悲叹年华易逝容颜易老;“况值落花时” 时值暮春,写了落花飘零的一种伤春之悲;“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悲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_______”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答案】 (1). 位卑则足羞 (2). 官盛则近谀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谀”“常”“胥”“仓”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红书店的井喷式发展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业界的广泛思考。有人认为人气会给书店带来更大收益,书店走网红路线 ;有人认为卖书才是书店的主业态,阅读文化传播最终还需要主业态支撑;还有人认为( ),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吸引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有内容价值的服务。
近两年,“书店+咖啡”、“书店+文创”、“书店+住宿”等模式 。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书籍、文化用品展卖、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
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使书店变网红,网红书店本质上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 、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业转型已是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可非议 层出不穷 落寞 势在必行
B. 无可厚非 屡见不鲜 落寞 大势所趋
C. 无可厚非 层出不穷 失落 大势所趋
D. 无可非议 屡见不鲜 失落 势在必行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书店变网红,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本质上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
B. 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使书店变网红,本质上赋予了书店更多的社交属性。
C. 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本质上使书店变网红,赋予了书店更多的社交属性。
D. 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要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B. 要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控制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C. 要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D. 要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控制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也说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前文是“有人认为人气会给书店带来更大收益,书店走网红路线”,这是赞同之意,故用“无可厚非”。“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 ”: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由上下文可知,现在的此种现象很多,应用“屡见不鲜”。“落寞”:寂寞;冷落。“失落”:精神上空虚或失去寄托。前文是“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应用“落寞”。“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 的趋向。前文是“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业转型已是”,故用“大势所趋”。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本质上”应该形容“是”,故排除; B项,c项,“通过……使……”的结构模式让句子缺少主语,故排除。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C项,后面说“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吸引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有内容价值的服务”,因此前边应该说“商业与公益”,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排除AD;“控制……临界点”搭配不当,应该“把握……临界点”。故选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用户只要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即进行货币基金购买并获得相应收益,如果(1)______ ,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过程与支付宝充值、支付一样方便。余额宝一元起购,即使(2)_____,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能让用户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益,而且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既能时刻保持增值,(3)______。
【答案】 (1). ①将余额宝内的资金转出或网购 (2). ②再少的钱也能获得增值的机会 (3). ③又能随时用于消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既然前边转入是购买,那么转出或使用就是赎回了,结合“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分析,此处主要讲将余额宝内的资金转出或网购;第②处,句强调的是钱少也能增值,才能和后文的让用户享受理财的快乐相搭配;第③处,根据上文可推出余额宝里的钱可以随时存取,灵活使用。
【点睛】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21.下面是一位资深语文专家关于文言文诵读的方法,请从这段文字中总结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20个字。
诵读是出声音的读,但并不是朗诵。朗诵往往是读给别人听,诵读却是读给自己听。从方法上来说,用普通话即可,节奏、抑扬、强弱、缓急都无客观规定,可随自己的感受适当处理。古人所谓“心到、眼到、口到”之说,实在是高效形成文言语感的极好方法。不管是成篇诵读、片段诵读,还是陌生词句的反复诵读,都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办法。
【答案】①文言文诵读可以随自己的感受自由处理。②文言文诵读要“心到、眼到、口到”。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本题所给材料一共五句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话,解释“诵读”的含义;第二层是中间两句话,讲的是诵读的方法;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诵读的作用。本题题干要求总结出两条文言文诵读的方法,信息就在第二层。由“用普通话即可”,“可随自己的感受适当处理”,可概括出诵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随自己的感受自由处理”;由“ ‘心到、眼到、口到’之说,实在是高效形成文言语感的极好方法”可概括出文言文诵读的第二条方法:心到、眼到、口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于发展,将它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此封信件,聆听我——这个已在母校历三载春秋、即将踏上高考征程的学子,心底最真挚的声音。
想来近几日中,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学楼拆迁与否的问题,困扰的有些焦头烂额吧?一方是毕业校友们高声疾呼要保留教学楼----这个他们当年曾驰骋青春、挥洒热血的场所;另一方是校园规划用地不足、老城区寸土寸金、维护修缮老教学楼还需物资人力的凝重现实。何去何从?真的没有万全之策么?
作为在这所中学里长养起的学子,我深切地理解学长学姐们之于母校的深情厚谊。每日迎着朝晖步入老教学楼,听闻书声琅琅;每夜沐着星辉走出老教学楼,回看灯火通明。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有序的桌椅,鳞次栉比的班级,一草一木间仿佛都刻着我们花季雨季的分秒韶华。人生最美丽的年岁,记忆和故事,都留在了这里。
情之所系,需要物的承载。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轶事。试想百十年后,旧友可能故去,自己亦会白头,而何处觅那翩翩少年时的芳华影踪?唯有旧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学楼,便是这样一处去所。它让昨日重现;让耄耋老人,有了心的归途、梦的原乡。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中,这座老教学楼里,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栋梁之才。他们而今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他们与教学楼有着共同的情缘,才会在大厦将倾的关头,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您会责怪他们不谙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用地不足的难处,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会让您想到一个甲子之前的北京城?
彼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民族,期待着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于是乎,承载着数个王朝背影的诸多历史遗迹,仿佛是一张张横亘在创立与革新面前的多米诺骨牌,终被“前进”的话语裹挟,而纷纷倒下。城门不在,府邸不存,胡同颓败坍圮,宫墙化为废墟。老北平独一无二的街景风貌,敌不过发展与拆除的浪潮,并最终让位于而今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摩天大楼与水泥森林。
彼时爱国志士也曾声嘶力竭地呐喊,梁思成先生提出了在保留旧城、另造新城的权宜之法,却最终化为泡影。今人歆羡于莱茵河畔尚存着诸多旧迹,慨叹于它们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独特气质与别样风姿;今人看到布达佩斯双城的完好相容,过去与当下交相辉映;却寻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井的一丝影踪。这是时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传统与现代必然邂逅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价值与实际功用价值间的矛盾冲突,需要我们仔细思量建筑的意义与价值的真谛。
历史总是如此,稍纵即逝,一经破碎,便不复昔日的圆满。建筑如此,何况还是诞生过许多知名人士、有纪念意义的古迹?善待历史的遗存,便是善待后人与明日。想来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们,重归故里,若还能见到当年求学的楼宇,该会是何等的欣然与快乐吧?
然则学校要发展,新生要授课,新的校舍向哪里建?不若步近些年大学城之后尘。由政府牵头,科学规划片区功能,统一建造新兴学区,既不颠覆旧区容貌,又能带动新区发展。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愿校长能审慎思量我们的建议。愿触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校园里上演。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4/9
【解析】
试题分析:从作文试题后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要求看,这道作文题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也可以是赞成 “保留” 者,或赞成“拆除”的人。
二是适当对以上几种人的观点作对比分析。比如“保留”者想留住历史遗迹,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全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权衡之后亮出观点:历史与传统属于过去,为了将来,为了发展必须“拆除”,这也是顺应历史的需要。
三是必须集中笔墨写好“为什么”。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必须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阐明问题。赞成“拆除”,可以从以下几点作分析:
1、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不破不立”,一味抱着历史旧帐,是形而上学的表现(这方面应着重阐述,事例也多)。
2、“拆”与“留”并不矛盾。“新”与“旧”,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新”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旧”,必须割爰。必须辨证看问题。它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3、“新“和“旧”完全可以处理好,那如何处理“新”和“旧”的关系呢?可将对历史作出贡献的旧楼进行摄影,录像,制作模型等遗产留给后人。总之,赞成或反对都必须将理由讲透。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写作时可先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然后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再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