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63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 年高考语文考点:古诗词鉴赏之词(六)
1.(10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
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船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②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
一年左右,后遭谗罢官北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以“玉鉴琼田”为喻,极写月夜洞庭的风平浪静、明净光洁的美景。
B.“妙处难与君说”是因为作者正悠然自得地独享洞庭湖月夜的美丽景致。
C.下片“肝胆皆冰雪”句,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D.“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想像奇特,意境阔大,气势恢宏。
E.整首词把天光水色、物境心境、昨日今夕,全都融合在一起,笔触柔婉细腻。
(2)在“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3)请对“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作简要赏析。
答:
(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具体分析这几句在表达
上的妙处。
答:
答案 (1)BE
(2)比喻、夸张、对比(答出两个即可);明丽澄澈、浩淼开阔。
(3)这三句想像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词人要吸尽长江的浩荡江水,把天上的北
斗七星当做勺器,而邀天地万物作为陪客,高朋满座地细斟剧饮起来。表现了词人抛富贵荣
辱于云外,豪迈而又飘逸的情怀。
(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是写月夜洞
庭的景色,也是词人心迹的写照。词人用“表里俱澄澈”的美景来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
的品质,其高洁人格、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入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通体透
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高风亮节、超尘脱俗的形象跃然纸上。(答案要点:①这几句词手
法上的特点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表现的是月夜洞庭的风平浪静、明净光洁的美景。③
抒发的是内心澄澈之情,自况寄托之意,即如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肝胆照人等
等。④抓住景、情进行分析,意思答对即可。若结合注释或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只要言之
成理,自圆其说,皆应鼓励)
2.(10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黄 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词中“飞”“破”两字用得生动形象,试加以赏析。
答:
(2)这首词是怎样描绘和烘托龙舟竞渡的场面和气氛的?试作具体分析。
答:
答案 (1)“飞”字写出诸多竞渡的船只在比赛开始的瞬间从柳阴深处飞驶而出,冲
破浩渺烟波,向前竞发的生动画面。“破”字形象地写出了竞渡船只凌厉前进的气势。
(2)此词主要通过描绘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红色的旗帜,浓
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是色彩的热烈;击鼓声如雷炸响,欢呼声震动天地,
是声音的热烈;龙舟飞驶,鼓击春雷,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
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所有这些都真实地
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3.(10 山东济南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1)~(2)题。
月上瓜洲
南徐①多景楼作
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 ①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
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答: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
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陷
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2)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
独、无可奈何之情。
4.(10 山东青岛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答: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答:
答案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
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 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
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
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
5.(10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
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独的心境。
(2)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
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
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6.(10 西安地区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答:
(2)请结合词名简析这首词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
答案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
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2)下片写景动静结合、以静显动、以动衬静。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
下天光,表里澄澈。作者用洗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这境界是静的,所有的景物
都表现着这一特点:“钓丝闲”是静的(“闲”);“上下是新月”,可见水也是静的,静
得连波纹也没有……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
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
变化。这小小的一点便使如画的诗境更显安静、清丽、美妙。
7.(10 广东东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1)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对“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的理解。
答:
答案 (1)王维《渭城曲》(写《阳关三叠》《阳关曲》也对)。突出作者在漂泊天
涯时与故人刚刚相逢又匆匆别离的悲苦的心情。
(2)这两句以景写情,用凄切的寒蝉声和暗淡的夕阳烘托出无边无际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