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沾益区一中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C.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B.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
C.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先后功擢建节尉。
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后上书称疾,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①襚:向死者赠衣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护儿遣使襚吊之 吊:悬挂
B、粮尽,欲引去 引去:领兵去攻打
C、众莫对 莫对:认为不对
D、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重创:身受重伤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秦琼作战勇猛,屡立军功的一项是( )(3分)
①粮尽,欲引去②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③贼不敢逼,于是来降④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⑤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⑥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张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与张须陀合力大败卢明月。
B、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因王世充不重用他,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两百余战,累官晋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先后功擢建节尉。(5分)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8.这首诗借助“画眉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9. 简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及作用。(6分)
答: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归去来兮辞》中“ , ”以云、鸟自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大题内小题,不得选做另大厅内小题,如果多做或不图,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你跑什么跑
安谅
一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也许当时压根儿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响。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亮。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体育老师飞奔而来。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处逃窜。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我也没命地往前跑,终究落在了后面。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学楼时,高年级同学还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目光尽是幸灾乐祸。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了。我说我真的没喊呀。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出卖朋友,就是叛徒,做叛徒是最可耻的。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
二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工厂的后边,是农田。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但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担心。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代有什么企图,我矢口否认。大人说:“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三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但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雪花飘舞,已把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去。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竟也不是废物箱。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踩着雪橇,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一如树倒猢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我一步也未挪动,看着他们逃跑,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来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势汹汹,兴师问罪:“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应该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 “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从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
D.小说以“我”的口吻行文,说明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E.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
(2)小说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你跑什么跑”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作‘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但一旦出就一发不可收,有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6分)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请.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周星驰的作品一贯保持“猜不透”的风格,在发布会上,他对最新影片《美人鱼》的具体故事 。
②杭州彩民刘先生8元中体彩“超级大乐透”2040万 ,面对记者提问,刘先生怕泄露身份会惹来麻烦而 。③董卿休假风波再次点燃了“央视主播离职”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凡离职的主播,对于走的“原因”都 。
A.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B.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C.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D.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B.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力很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保持对汉语文明的敬畏之心,抵制庸俗、粗鄙和错误的汉语用法,是每一位青少年和6.8亿网友的共同责任。
15、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 。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成为绝望。
A.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
B.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
C.快乐没有人分享决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
D.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决非真正的快乐。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① ,心态上的年轻却是能够永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 ②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③ ,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1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读下面这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已成为现代人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有人逢“微”必加,好友一大群。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收到这样的微信:“清清吧,不要让那些把你拉黑的人占着你的手机内存!”
要求:立意自定,但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以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原文是“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
2.A (B项原文相关内容是“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C项原文是“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D项体现“民族伦理精髓”的是“家讳”)
3.C(“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推断不正确)
4、D(A、吊:凭吊,慰问;B领兵退去;C、莫对:没有谁回答)
5、C
6、B(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7、(1)(秦琼)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他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被提拔为建节尉。(补出主语1分,状语后置结构1分,“先登”、“ 擢”翻译出来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美女、财物呢!(“恤”“妻子”“使”“啖”各1分,语意通顺1分)
8.诗中借助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和“锁向金笼”的画眉失去自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投放自然的思想感情。(5分)
9.本诗运用了对比手法(2分),前两句写画眉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宛转鸣唱,后两句写画眉陷入囚笼、失去自由,声音比不上自然的鸣叫动听(2分)。前后对比,鲜明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写出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赞美(2分)。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1、(1)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试题分析:B.“这应该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但是通过“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和“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可以推测有部分合理性,给1分。A.“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 不是“我”逃跑的原因。D.以“我”的口吻行文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但故事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本人。
(2)①小说第一部分写“我”并未喊,却跟着别人一起跑,反映了“我”胆小怕事 ;②小说第一部分写 “我”不肯说出是谁喊的,说明“我”讲义气,不想做叛徒;③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砸碎玻璃没有跑,突出了“我”的勇敢和淡定从容;④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跑并说出是谁砸碎玻璃,表现了“我”的诚实和敢于担当。(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性格特点且分析到位给满分)
试题分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变化的“我”,因此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突出人物形象性格的变化。胆小怕事、讲义气是小说一、二部分的性格特征,淡定从容、勇敢、诚实、做事有担当是小说第三部分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总分3分,答对任意3点性格特征3分,结合文本分析相应性格特征3分。
(3)①结构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三个小故事通过这句话组成了意蕴完整的整体。②人物形象方面:前两次我没有做什么事却逃跑,“你跑什么跑”揭示了“我”内心的胆怯,没有勇气面对他人的过错;后来看到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我”没有跑,揭示了“我”内心的勇敢与自信,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成长。③主旨方面:小说中前两个“你跑什么跑”和第三个故事中的 “我没有跑”,二者形成了对比与反转,揭示了主旨,即做事要敢于“担当”。(每点2分)
试题分析:鉴赏小说题目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主要从线索和设置悬念的角度考虑;内容方面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考虑。“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以及主题的凸显都有一定的作用。小说构思巧妙,前面两部分的“你跑什么跑”,和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构成一个整体,三部分形成“平行+反转”的立意,既推动了小说情节向纵深方向发展,给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又通过对比凸显了人物性格变化,使“我”的性格由胆怯走向勇敢与自信,更加有力地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即做事要敢于“担当”。
(4)①小说以前两部分“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相对比,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②小说以前两部分“我”被人问跑的原因时的无言以对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敢于说真话相对比,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我”内心的成长。③小说以前两部分“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 “我”没跑并讲出真话相对比,突出“我”的勇敢和诚实。④小说以前两部分“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我”遇事没跑相对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做事要敢于担当的主题。⑤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问题的张力,吸引读者阅读,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的前面一句“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提示考生这样的安排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后一句提示考生要回答这样安排的作用。小说情节安排与构思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思考。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人物的成长,反思人物的成长,达到凸显主题的作用。从整体看,作者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写“我”当小学生时喊体育老师的名字,被追而跑;在小说第二部分写和大男生到工厂玩,被迫而跑;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写“我”青年时代,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这次不跑了。这是一个大的对比,形成“平行+反转”的立意,造成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使作品富有张力,吸引了读者去反思,有力地表现了做事要有担当的主题。作者在大的对比下还善于设置一些小的对比,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比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第二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和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未有过的从容。”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我”内心的成长。还有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讲出真话的对比,表现了“我”的勇敢和诚实。等等。
12、(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批评已经三十多岁的钱理群……”错误。C项王瑶教授建议作者把“前一个题目”“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D项“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呈现王瑶对学生尤其是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属于正面描写;另外,文章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不具体,只是说“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2)①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清峻”和“通脱”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②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③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平时放任不管:从来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③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沉潜”是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必经之路。①“沉潜”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扰,静心做学问,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沉潜”有助于蓄势,对好的论文选题,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急于完成,酝酿几年,才能做好;“沉潜”有助于厚积薄发,作者牢记导师沉潜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1960年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1985年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年的必然结果。③“沉潜”有助于抵挡诱惑。沉潜于学术深处,生活深处,才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虚华,避免诱惑。(8分;观点明确2分,能结合文本从三个角度合理阐释,得6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3、A。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可根据词语意思及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密。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讳莫如深:紧紧隐瞒。所以选A。
14、C (A.搭配不当,“参与人数”与“最广”不能搭配。B.句式混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句式杂糅。D项不合逻辑,“青少年”和“6.8亿网友”有交叉部分,两者不能并列。)
15、A(此题前文先说“快乐”后说“痛苦”,和前文的照应应该选择AC。再根据陈述的重点看应该是“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和前文承接更紧密,排除C。)
16、①年龄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 (2分) ②但心态决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气或死气沉沉)(2分) ③年轻心态犹如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2分)
17、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解析】“前提”“基础”与“接受”“发表”的指向很明显,不要遗漏“接受”与“发表”之间的双向箭头所表达的信息。
18、参考立意:
作文(60分)
料论证的重点是好友应“多”还是应“少”,这涉及到现实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要广交朋友。(2)朋友在精而不在多。(3)既要多交朋友,更要注重朋友的质量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
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众人都不说话。只有叔宝与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弃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叔宝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叔宝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明月返还,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
后来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叔宝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幸亏叔宝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又归附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而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叔宝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
后秦琼上书称病,他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