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17-2018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所有题目在答题卡上做答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师徒关系  ‎ ‎  在中国古代,行业内的师徒关系既有不成文的规矩惯例,也有明确载录的行规手册,甚至还有些作为附录被记入了官方的法典。‎ ‎  许多行业技能的传授,是通过家族式的经营与训练。为了防止技术外传,通常传男不传女,以防女儿出嫁后导致技术外流。将专门技艺作为家产传给子孙的习俗,甚至得到了官方的认同和保护。但是,有的师傅没有子嗣,或者生意扩大,需要雇佣学徒帮工,才出现了师徒之制。在这个意义上,师徒制是一种对于父子传承制的拟制,在习惯法上难免延伸使用家族之治的理念。对于作为外姓的徒弟而言,师傅如果愿意倾囊相授,是十分可贵的。师傅如果不愿传授核心机密,为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并非不可理解。‎ ‎  随着匠籍制度的瓦解和师徒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徒弟在学成之后,开始自立门户。正如民间所言“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因此,师傅在选徒和教徒时,在意志力、人品、能力等各方面都会严格要求徒弟,很多时候甚至于百般挑剔,使徒弟过着如履薄冰一般的生活。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培养弟子的封建宗法观念,从思想上使弟子对自己终生感恩。‎ ‎  其实,这种师徒之制,很早的时候就在道德层面进行了规定。《管子·弟子职》规定:“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但作为行会、公所的行规加以规范,是迟至明清时期才有。‎ ‎  行会规定,一旦确立了师徒关系,师傅则必须尽力传授技艺。学徒期满离开师傅独自开业时师傅赠送一套工具,师傅去世后徒弟要准备孝衣,并以孝道待之。但是,许多师傅仍然藏着一手“绝技”‎ 不肯传给徒弟。例如制笔业中的金陵陆继翁、王自用,吉水的郑伯清,吴锡的张天锡,杭州的张文贵等都有绝技,所制毛笔各有特色,却因“不妄传人”而“惜乎近俱传失其妙”。制陶业中的宜兴陶家对陶土的“取舍、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于是,这些传统技艺便大多失传而绝。‎ ‎  今天传承下来的很多技艺,都是学徒偷师而来。清末广州制革业中的熟皮配料是关键技术,由师傅掌握,配料时在小房内操作,有时还把窗帘拉住,不让徒弟看见。徒弟只能在日常帮师傅做活时用心观察,对关键技艺还不能随便打问,全靠心领神会。或者,师傅在晚年或临终前才单传给最可靠的弟子。明代有一位著名建筑师名叫冯巧,从万历到崇祯,所有宫殿他都参与设计。他直到老年,仍孤身一人。学徒董九“往执役门下,数载不得其传。而服侍左右,不懈益恭”,终于感动了冯巧,“一日,九独侍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董九等了几十年才最终学到了手艺。‎ ‎ 不过,这种防范式传授也容易导致技艺失传。景德镇魏家的砌窑技术后来也授徒,据说,由于过于保守技术秘密,最后只剩下两个老师傅和两个徒弟。徒弟还没学会技术,两个师傅就死了,技术就失传了。可见在古代,工匠师徒之间,往往是一种博弈加防范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只有家族继承或者家族式师徒中最亲密的徒弟,才能得到师傅真正的手艺。恰恰是手艺的难得,使得徒弟与师傅的感情更加复杂——这复杂里,既有利益,又有人性,更有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影子。 (选自《法制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古代有将专门技艺传给子孙后代的习俗,通常传男不传女,以防技术外流。这甚至得到了官方的认同和保护。‎ B、师傅为避免徒弟学成之后“饿死师傅”,在意志力、人品、能力、出身等各方面对徒弟十分严格,甚至百般挑剔。‎ C、明代有学徒董九,服侍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冯巧。他凭借自己几十年来的坚持和恭敬,最终感动师傅学到了手艺。‎ D、景德镇魏家的砌窑技术,据说就是过于保守技术秘密,最后徒弟还未学会技术,师傅就已经死了,导致技术失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古代师徒关系,文章先交代出现的背景,再介绍择徒标准、道德规定、行业规范等,后写其复杂性。‎ B、文章通过引用《管子·弟子职》证实师徒制很早就有了规定。其规定徒弟要尊师重道,师傅要尽力相授。‎ C、文章通过列举制笔业、制陶业的例子,说明了虽然行会有规定,但仍有师傅留一手,导致一些技艺失传。‎ D、文章通过大量的举例论证阐释了我国古代技艺的难得,突显了师徒之间相互博弈防范且复杂多变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我国古代,师徒关系有各种规矩惯例,行规手册以及官方的法典,但很多传承下来的技艺,却都是徒弟偷学而来。‎ B、《管子·弟子职》中对徒弟有明确的规定:先生将要休息,弟子都起来服侍。恭敬地奉上枕席,问老师足朝向何处。‎ C、师徒制的出现,打破了家族式的父子传承制,对于作为外姓的徒弟也可以学到一些行业技能,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D、千百年来,人性、利益、中华文化的复杂导致了徒弟与师傅感情的复杂,同时也导致了我国传统手艺难以得到继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街 沈从文 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那里住着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为军队搬运军火。他们为了“国家”应当忘了“妻子”。‎ 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槛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抬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的早上并不寂寞。‎ 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什么地方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许多小小的屋里,湿而发霉的土地上,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织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一面伸出憔悴的手来,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压着手织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有时这些妇人把工作停顿下来,遥遥地谈着一切。最小的孩子饿哭了,就拉开衣的前襟,抓出枯瘪的乳头,塞到那些小小的口里去。她们谈着手边的工作,谈着带子的价钱和棉纱的价钱,谈到麦子和盐,谈到鸡的发瘟,猪的发瘟。‎ 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地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些识字的人,念信内说到的一切。小孩子们同狗,也常常凑热闹,追随到那个人的家里去。但信中有时却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身为主人的妇人便伏在堂屋里哭泣,另外一些妇人便代为照料孩子,买豆腐,买酒,买纸钱,于是不久大家都知道那家男人已死掉了。‎ 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慢慢地从街这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着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站定了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地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 ‎“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可以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磕碰的声音……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地哭了。‎ 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夜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的。 ‎ 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这里的人不需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音,只是告给长街上的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儿门户。‎ 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印,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 一九三一年五月十日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长街一天的生活为线索,按照“清早”“正午”“黄昏”“夜晚”“早上”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现出长街异常独特的日常生活场景。‎ B、文章写白日里街上走过新娘子,“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也完全把工作放下”,表明长街上的生活并不寂寞,常常也会很热闹。‎ C、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比喻等手法,以看似热闹的生活场景来反衬出女人们独自支撑家庭的寂寞与艰辛。‎ D、文章通过对寂寞长街的生活场景的刻画,反映了军阀混战下的人们生活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没有了“男人”的妇人们的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悲悯。‎ ‎5、结合全文,分析画线句子“有一条寂寞的长街”的含义。(5分)‎ ‎6、结合全文,谈谈最后三段中狼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9、“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晋王府参军,直弘文馆。特进魏征甚礼之,将以侄女妻之,义方竟娶征之侄女,告人曰:“昔不附宰相之势,今感知己之言故也。”‎ 无何,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蛮俗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籥,登降有序,蛮酋大喜。‎ 贞观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托以妻子及致尸还乡。义方与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步从而还。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其家而往洹水。转云阳丞,擢为著作佐郎。‎ 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上奏。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门人何彦光、员半千为义方制师服,三年丧毕而去。‎ ‎(选自《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 B.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 C.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 D.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著作的合称,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B.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时代,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C.大理,即大理寺,古代管署名,是国家刑狱案件审理之地,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 D.“秩满”指古代官吏任期届满。因为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一般也是十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义方出身贫寒,孝顺,善良。他在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碰见了一个探父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便将自己所骑之马送给他,并且没有留下姓名。‎ B.王义方不附权势,洁身自好。他之所以娶了魏征的侄女,是因为感激魏征的知己之言;他被贬为儋州吉安县丞,也是因为与刑部尚书张亮关系不和。‎ C.王义方教化有方,重诺守信。到达吉安后,他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民,成效显著;在接受张皎的临终之托后,他历经艰难护送其棺柩和妻儿回乡。‎ D.王义方刚正不阿,仗义执言。中书侍郎李义府位重权高,徇私枉法,尽管已经获得了高宗的原谅,但王义方坚持上奏弹劾,以致触怒高宗被贬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5分)‎ ‎(2)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 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 吹篪(chi二声)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 D.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E.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1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在《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在《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②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改弦更张,拍了一部长片。‎ ‎③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各有千秋,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树一帜 ‎,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⑤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⑥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箪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红色记忆,吟唱着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曲。‎ B、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 C、基于量子信息技术推动科学和社会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巨大前景这一依据,专家认为,“量子技术在21世纪的重要性可与20世纪的曼哈顿计划相比,可能像曼哈顿计划造出原子弹那样改变世界的格局”。‎ D、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专家学者的文章83篇,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国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等。‎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你大老远寄东西给我,我却之不恭,只能笑纳了。‎ B、事不凑巧,还有客人在等我,就不远送了。我就此留步,咱们后会有期。‎ C、我玉体欠安,不能按时赴约,改日咱们再聚吧。‎ D、久闻您学识渊博,故奉上拙作,敬请斧正,不胜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3)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 尚贤上》)‎ ‎(4)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 大学》)‎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B。【解析】原文第三段表述“师傅在选徒和教徒时,在意志力、人品、能力等各方面都会严格要求徒弟,很多时候甚至于百般挑剔,”选项增加了“出身”,无中生有。‎ ‎2.B。【解析】《管子·弟子职》是对弟子职责进行的规定,“师傅要尽力相授” 是明清时期行会的规定,不属于《管子·弟子职》的内容。‎ ‎3.C。【解析】原文第二段表述“师徒制是一种对于父子传承制的拟制,在习惯法上难免延伸使用家族之治的理念”,选项中说“师徒制打破了家族式的父子传承制”,实质上师徒制是对于父子传承制的拟制,并没有打破。‎ ‎4.B。【解析】不是为了表明热闹,而是用来反衬长街妇人失去丈夫后的孤苦、无依,以及对生活的乐观。‎ ‎5.①文章开头说“有一条寂寞的长街”,指的是长街在偏远的小城镇,还有野狼时常来街上争斗,这条长街荒芜寂寞。②长街没有一个成年男子,这里的女人孩子在精神上常年寂寞孤独。③虽然后文叙述妇女们昼夜忙碌,孩子们欢天喜地,不断强调“长街并不寂寞”,也只是借看似的“热闹”“不寂寞”反衬战乱带给她们的艰辛和孤苦无依的“寂寞”、凄凉。(答出1点给1分,2点3分,3点给5分)‎ ‎6.①内容上:山上的野狼“嗥着”“在街上争斗”,长街只能靠年老的残废人打更防范,揭示了男子远去,只剩老幼残妇的长街的萧条荒芜寂寞。②内容上:在“阴雨天的夜里”的狼嚎,更能渲染出一种悲凄阴冷的环境气氛,烘托出女人们只能与孩子相依为命的孤独悲哀。③主题上:用野狼出没的恶劣环境,从侧面表明抓壮丁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怜悯和对军阀混战的控诉④或者理解为象征,用狼的嚎叫和争斗来照应第一段土匪抓走男人们去当兵的事实,说明正是军阀的割据和频繁的战争造成了小镇百姓生活的困苦。(答对1点给2分,2点给4分,3点即可给6分)‎ ‎7.C。【解析】材料三第二段表述为实现……基本“无煤化”。‎ ‎8.BE。【解析】A项逻辑错乱,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推进环境协同并不是京津冀建立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C项推进环境治理协同就是……表述绝对,且信息不全面。D项无中生有,环保意识差、观念落后于文无据。‎ ‎9.①欠缺完善的大气、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污染防治措施;②缺少健全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区域协调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制度及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不够完善;③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滞后,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有待健全;④‎ 环境经济政策落后,缺少与环境损害赔偿有关的政策机制。(答出1点给1分,2点3分,3点给5分)‎ ‎10.B。‎ ‎11.B。【解析】孝廉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12.C。【解析】所举荐的人将为尚书,不好与他同列,并不是觉得丢脸。 ‎ ‎13.(1)爱好如果不同,即使是富贵之人也不与之交往;情趣如果相同,贫贱也不能改变他的意向。或:倘使,假如(1分);殊:不同(1分);易:改变(1分);句意2分。‎ ‎(2)我自己知道话说多了被人厌,但还是不能控制自己言语,是因为国家安宁,我就蒙受幸福,国家危乱,我就先亡了。见:被(1分);裁:抑制,控制(1分);蒙:蒙受(1分)。‎ ‎14.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C项本诗颔联“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E项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应是闺中女子思念征夫的形象。‎ ‎15. ①陈诗以伍子胥自比,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 杜诗则更多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事业未竟的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 ‎②陈诗“秋又深”以景结情,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 。‎ ‎③杜诗“泪满襟”直抒胸臆,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慨。‎ ‎16、(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词义过大,不合语境。‎ ‎②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③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此处应该用“异曲同工”。‎ ‎④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此处应该用“独辟蹊径”,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 ‎⑤唇齿相依: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⑥锦衣玉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18.D【解析】A项,主语缺失。可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一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改为“正在这里展出的‘英雄史诗,不朽十碑一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 B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提到句首。‎ C项项句式杂糅。可将“这一依据”删去。‎ ‎19.B ‎20、①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2分) ②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2分) ③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写作提示】‎ 正向立意:‎ ‎(1)《朗读者》以大众表达自我的想法为基础,同时又为大众尤其是草根群众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寻找优秀的文章和作品。‎ ‎(2)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 ‎(3)《朗读者》把握了方向,为扭转社会风气做出贡献。‎ ‎(4)因为人们都愿意展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所以许多高品质的文章和故事被挖掘,形成了一种具有价值的筛选和淘洗。‎ ‎(5)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目的的碎片化。在碎片中,展示的虽是冰山一角,但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引领。‎ ‎(6)浮躁的人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渐曝光,人们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己,而文学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实,它在认真地向观众讲述文学,修整人们内心的纹路。‎ 反向立意:‎ ‎(1)《朗读者》的热捧却暗含着文化的隐忧。因为它恰恰说明了当下中国民众对文化享用的渴求与实际文化资源的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2)为追求收视率的“名人效应”,也许是更注重其中的表演效果和商业效益。‎ ‎(3)《朗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充其量还是一种“快餐阅读”,很难通过几期节目来实现大众阅读兴趣的助推。‎ ‎(4)《朗读者》形成的文化冲击只是抵达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缺乏阅读”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