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50 KB
  • 2021-06-09 发布

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29 含解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十九) (分值:58 分 建议用时:50 分钟) [教师用书独具] 序号 1 4 8 10 11 12 得分 答案 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1 分)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 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 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 __①___,合拢为冬。合在一起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 从着这一节拍,无论是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 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我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我儿时的伙伴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 天牛、蚂蚱、螳螂、蝉、蚂蚁……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 家人和朋友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恐 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 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 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的夏天 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 光缩短,__②___,一如这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 A.对偶、比喻、夸张 B.比喻、排比、夸张 C.借代、排比、通感 D.比喻、借代、对偶 B [“比如妹妹……蝴蝶落在上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根本不会感 到蒸笼般的夏天的难耐与难熬”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如这长得仿佛没有 尽头的苦夏”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可知,文中并未使用对偶、借代、 通感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长长的夏是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 热烈的季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分析两个句子的差别。很明显,原句为反问句, 且由两个分句组成,而改写后的句子变成了陈述语气的长单句。找出两个句子之 间的区别,便不难得出表达效果上的差别。 [答案] ①原文是反问句,改后的句子为陈述句,原文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 作者对夏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②原句由两个分句组成,改后的句子为长单句, 原句对“夏”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每点 2 分)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解析] 第①处,由横线前的“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起始如春,承续 似夏”,以及横线后的“合拢为冬……完整的一轮”可知,应根据“起,承,转, 合”中的“转”补写有关“秋”的内容。第②处,横线前说的是“快乐把时光缩 短”,横线后的意思是苦夏很长,所以此处应补写“苦难把岁月拉长”之类的句 子。 [答案] ①转变若秋 ②苦难把岁月拉长(每处 2 分)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制举,唐代科举制度之一。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也称“制举科”或“制 科”。 B.八坐,封建时代八种高级官员。唐以六部尚书及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为 八坐。 C.民部,即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唐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 户部。 D.漕事,和漕运有关的事项。遭运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经水路运送军粮 的方式。 D [D 项,“运送军粮”陈述有误。应是主要运送公粮。] 5.下面是网络微博中的一段文字,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6 分)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 当你失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 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所给上下文来看,学生要仿写的内容分别应以“失意”和“痛苦” 为对象,表达积极面对“失意”和“痛苦”的主题;从形式上来看,应分别采用 “留点空白给……,莫让失意……”和“留点空白给……,莫让痛苦……”的格 式。 [答案] 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失意窒息心灵 留点空白给希望,莫让痛苦消 磨斗志(每句 3 分) 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3 月 14~20 日是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周,本次生命教育周的主题为“关注心 理健康,构建和谐教育”。②我市中小学纷纷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各类活动,③ 龙城网上家长学校以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 公益讲座。④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⑤老师都要掌 握一些心理学,也成了老师和教育者们的共识。⑥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在生命教 育周期间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举行了系列活动,⑦其中初中部各班精心组织、设计、 召开了“打造生命的精彩”主题班会。⑧他们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答案] ③“开展”改为“举办”或“开设”;④在“最为关注的话题”后面 加“之一”;⑤删去“老师和”;⑦改为“精心设计、组织、召开”。(每点 1 分) 7.下面是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统计图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将大学生 创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 超过 75 个字。(6 分) 图 1 创业应具备的条件 图 2 影响创业成败的因素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表述的主体内容,即大学生创业 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两个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图 1 是柱状图,关 于“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其中“资金支持”“广泛的人脉”“创业团队”所占 比例较大,其次是“良好的经济形势”;图 2 是饼状图,关于“影响创业成败的 因素”,其中“自身能力”“资金条件”“市场环境”所占比例较大。总结因素 时,一般可考虑主观、客观两方面。通过比对两个图表不难发现:客观上,资金 支持是重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环境(即“良好的经济形势”);主观上,自身能力很 重要,并且有“广泛的人脉”和“创业团队”。抓住以上信息,完整归纳即可。 [答案] 大学生创业要获得成功,客观上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 境,(3 分)主观上须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和广泛的人脉,能建立优秀的创业团队。 (3 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9 分) 秦州杂诗(其六) 杜 甫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①。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堪往来戍,恨解邺城围②。 【注】 ①金微:古山名,即今新疆阿尔泰山。②邺城围:官军在邺城包围 安史乱军,朝廷派宦官监军,结果官军惨败。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城上胡笳声响起,山边旌节移回,首联从视听角度展现了军队调动的情景。 B.金微守军率朝廷印令,由西面边塞经秦州增援黄河防线,可见军事形势危 急。 C.士兵长期戍边皮肤黝黑,军队旌旗稀疏零乱,说明了战争的持久和艰苦。 D.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了个人的颠沛流离之苦,情感含蓄而深沉。 D [D 项,“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了个人的颠沛流离之苦”说法错误。 本诗并不是描写战争来表现个人的颠沛流离之苦,而是对军旅之事的直接描写和 议论,抒发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9.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 尾联“那堪往来戍,恨解邺城围”中,“那堪往来戍”意思是“这样 的军队还能往来征战吗?”“那堪”意思是“如何能,哪里能”,当时中原兵力 不足,邺城惨败之后,刚刚收复的洛阳又受到严重威胁,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而又无可奈何之情。“恨解邺城围”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 是邺城的围溃让人遗憾,诗中不言“溃”而说“解”,可以看出诗人在用词上是经 过仔细地斟酌的,“解”字从敌人方面着笔,委婉地表达了对唐王朝的讽刺。 [答案] 含义:军队承受不住往来征战,邺城围溃让人遗憾。(2 分)情感:表 达了诗人忧心国事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也委婉地表达了对唐王朝的讽刺。(4 分) 三、信息性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19 分) 材料一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 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大、 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多。沙区是我国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的重点分布区域,在全国 832 个贫困县中有 290 个在沙区,占到 35%,全国 7 000 多万贫困人口中有超过 2 000 万主要生活在西北荒漠地区,占到近 30%。沙区贫困的根源在于土地沙化,不从 根本上遏制土地沙化,就没有铲除“穷根”,也难以摘掉“穷帽”。 荒漠化防治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 区、青藏高原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制止沙漠扩张、绿化沙漠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争取 生存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首要问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走出 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选编自百度百科等网站) 材料二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 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 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 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 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我国,现在植 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 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 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 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 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论语》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 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 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 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 格言,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华传统文 明的滋养,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生态环境没有替 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清醒认 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 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 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 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 作方式,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 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选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图片来自中国林业网) 材料四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摸索,在科研人员、林场工人和当地群众的共 同努力下,草方格沙障成为铁路通车初期的主要固沙方式。据中卫市林业生态建 设局下属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介绍,长流水沙治项目区从 2013 年开始 建设,规划扎设草方格 42 万亩,目前已完成 36 万亩,高峰期每天同时能有 800 多人在扎。 目前以扎草方格为主业的人,范围也从中卫扩大到内蒙古、新疆、陕西等地, 人均年收入有六七万元。因扎草方格需要,过去农民收割完庄稼后废弃的麦草、 稻草也成“宝贝”了。“以前雇机器收割小麦要给别人钱,现在不但有人免费过 来帮我们收割,每亩还要支付二三十元的麦草钱。”郑自华说。 以麦草方格为基础的治沙模式,在守护包兰铁路畅通的同时,也阻挡了风沙 向城市侵袭,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铁路保住了,城市安全了,但中国乃至 世界的荒漠化威胁依然存在。 2014 年第五次监测结果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 262.37 万平方公里 减少到 261.16 万平方公里,净减少 12 120 平方公里,年均减少 2 424 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由 173.11 万平方公里减少到 172.12 万平方公里,净减少 9 902 平方公里, 年均减少 1 980 平方公里,与第四次监测期内的年均减少 1 717 平方公里相比,减 少的幅度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入 800 亿元 人民币以上,这将是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的 3.6%,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如此 巨大,可谓举世罕见。 (选编自中国林业网等网站)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造成荒漠化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一个是 自然原因,一个是人为原因。 B.经过对荒漠化的长期治理,我国荒漠化和沙土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率 一直呈持续下降状态。 C.我国荒漠化治理成就巨大,但是我国荒漠化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荒漠化 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D.荒漠化治理的最大成就,是让荒漠区麦草、稻草变废为宝,制作草方格沙 障也成为一个产业。 D [D 项,荒漠化治理的最大成就,不是“让荒漠区麦草、稻草变废为宝, 制作草方格沙障也成为一个产业”,而是阻止荒漠化蔓延,进一步减少荒漠化面 积,从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1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荒漠化治理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荒漠化面积逐步减少,我国贫困县 和贫困人口也将逐渐减少。 B.荒漠化治理要防治结合,在荒漠化地区,重点是加大治理力度,在非荒漠 化地区,则要预防荒漠化。 C.荒漠化防治要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对自然取之以时、取 之有度,最终不再索取。 D.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 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C [C 项,“最终不再索取”错,人类不能做到对自然不索取。] 12.下列选项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 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一项是(3 分)( ) A.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 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B.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 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 重破坏。 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曾经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历史上著名的 楼兰古城也因为屯垦开荒、盲目灌溉,最终导致了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D.《论语》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古人云:“劝君莫打三春鸟,儿 在巢中望母归。”“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 [A、B、C 三项都可作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 是造福人类”的论据,D 项则主要表现我国古代的仁爱思想和以节俭为美、珍爱 物力的观念。] 13.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解析] (1)递进式结构:第一段提出论点: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 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三、四段论证论点:人与自然 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 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第五段呼应开头,得出结论: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 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2)例证法: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 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 地;在我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 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 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引证法:《论语》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 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答案] 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递进式,按照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 论证思路展开论证。②在论证方法上采取了例证法和引证法。(每点 2 分) 14.结合文本的理解,对我国下一步荒漠化治理提出你的建议。(6 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 合现实,展开推断、联想,形成自己的观点。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观点明确、 符合事理即可。 [答案] ①国家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的人为破坏; 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投入,为荒漠化防治提供保障。②充分调动、发挥科 研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治沙效果,巩固治沙成果。③以公益的形式, 倡议全国人民参与到荒漠化防治的行动中来,将荒漠化防治作为一项大众参与的 公益活动。④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企业参与,将荒漠化防治产业化、生态化,形 成生态改善、企业获利、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良性发展。(每点 2 分,任意答出三 点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