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1-06-09 发布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测试题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混在一起。关于怀旧,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向往历史、过去的一种情感”,即怀旧侧重在时间维度。根据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的观点,“恋地情结”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的认知、态度、价值及其依恋,即恋地情结侧重于空间维度。从医学角度看,思乡病是“因为一个人并非身处家乡而感觉到的痛苦”。乡愁与这些西方学术名词有一定的关联但不等同,通常随着空间、时间及其场景的演变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关爱与审美。中国人的乡愁有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对于“乡愁”的基本共识:首先是对于“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其次是对家乡“过去”时间的一种“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种对于家乡的思念与依恋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与突出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说文解字》云:“愁”者,“忧”也,从心。“愁”的本意是心里牵挂着什么。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相比“悲”、“忧伤”等“消极”情感,伴随乡愁出现的“关爱”、“美”等积极情感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乡愁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 乡愁的空间意象中“家”的印象占主导,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 ‎。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勾勒出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人们通常对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学校以及地标性建筑物等记忆场所具有独特的记忆与情感。纵观桥、道路、井、广场等公共空间,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比较明显,其次是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在公共建筑场所中,学校与标志性建筑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家乡的“水”“山”“花”“树”“虫鸣”等自然场景的空间意象也是乡愁记忆中的重要载体。‎ 乡愁的时间意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主要聚焦在儿时与青春,并贯穿于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时间对于乡愁的唤起具有独特作用。从主体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情感越来越强烈;从节气来看,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具有较明显的唤醒作用。‎ 人们关注乡愁的时空意象,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主体的生存方式、邻里社会空间与其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尊重。‎ ‎(选自陆邵明《乡愁的时空阐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津词典里对“怀旧”的解释、地理学家段义孚有关“恋地情结”的观点,与中国人对“乡愁”的理解不能等同。‎ B.“小乡愁”与“大乡愁”构成了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共同演绎着“家”“乡”的故事和“民族”“国家”的故事。‎ C.对于“乡愁”而言,时间意象具有独特的唤醒作用,如传统节日能唤醒乡愁,随着年龄增长乡愁情感会更加强烈。‎ D.乡愁本质上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隐含着人们对自我生存、生命意义、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主要有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等,其中“家”的印象在空间意象中占主导地位。‎ B.时间意象是“乡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贯穿于主体从童年、青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 C.乡愁是对“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对家乡“过去”时间的“记忆”及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是人们的基本共识。‎ D.从《说文解字》对“愁”的诠释看,古往今来尤其是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整体上是积极的,同事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较之于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更加明显。‎ B.乡愁情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后,“文化乡愁”“爱国情怀”不复存在。‎ C.中国人的乡愁由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情感尤其普遍、突出。‎ D.对乡愁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的关注,是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一种尊重,从中可以看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婆的悲伤 葛明霞 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 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一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内心里也难受。她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的老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居不到两年,他就失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号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人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虽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忍不住骂儿子。马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买菜仍旧穿戴整齐,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家出来的情景。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饭后,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开了话,大姨,你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三十多米远。听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为外甥的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产生的悲伤之泪。‎ 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特点,也为下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作铺垫。‎ C.“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 D ‎.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着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觉得妻子爱慕虚荣,感到很没有面子,于是数落马婆。‎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5分)‎ ‎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 有人赞她为著名作家,她说“没这份野心”。‎ 有人谈及她的畅销作品,她谦称“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有人登门拜访,她说她的渴望是被人遗忘。‎ 然而越是想被遗忘,她的风骨、风趣就越被珍视;越是谦逊、淡泊,她的风度、风格就越被尊敬与仰望。‎ 最贤的妻:“因为爱,不觉委屈,甘苦共尝是妻子本分”‎ 从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杨绛直言“因为爱,不觉委屈”。‎ 据《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记叙,有次钱杨夫妇同看杨绛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钱钟书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他快写,并劝说他减少授课时间。钱钟书问:那么如何支付女佣的费用?杨绛默默承担起女佣的活计: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一一包揽,常常给煤烟熏得满眼是泪。她却说,“我急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甘愿”。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说,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人都罩在里面,外面风雨皆由她抵挡”。‎ 最才的女:钱钟书称其“无所不能,是最才的女”‎ 杨绛致力于翻译事业,早年便获得业内赞誉。‎ 由她翻译的多部法国、西班牙等国文学著作,被作为国内翻译界早年的范本。朱光潜也曾激赏杨绛的翻译成就。20世纪50年代,有学生问朱光潜:全中国的翻译谁最好?朱光潜说“散文数杨绛最好”。‎ 而最早成就她声名的,则是早年的戏剧。其所著喜剧《称心如意》经陈麟瑞、李健吾等人的推介,很快便博得业内的推崇与重视。‎ 对于翻译,她更是从未停止脚步。四十七岁那年,杨绛着手翻译《堂吉诃德》。为了更加精准翻译这部著作,她重新学习西班牙文。历经二十年积淀,《堂吉诃德》终于在1978年问世。1978年10月,邓小平将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专门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 最隐的士:默默隐身,静悄悄影响一个时代 ‎“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北京三里河的宿舍,是杨绛居住了三十余年的地方。先生生前悄悄隐身于这一片喧闹之中。‎ ‎“最后的日子,先生深居简出,”几名清华校友对记者说,“她是这个时代的隐士”。据音乐评论家刘雪枫说,生活中的她的确近乎“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巧的是,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也曾有关乎“隐”的记述:她与钱钟书最心仪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根据杨绛留下的著述,这“隐”字好似有因可循。“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绛生活异常简单、为人低调,不会趋炎附势。入她眼的唯有浓浓的书卷气,居所即是简单的修身之地。她生前的寓所也维持着各种“老样式”:水泥地板,旧柜子,旧桌凳,甚至没有昂贵的摆设。‎ 这个“隐”字还被杨绛带到了人生边上。“我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弥留之际,她仍对身边人叮咛:如果去世,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火化以后再发讣告。‎ ‎《走在人生边上》末尾,杨绛相信灵魂不死。如今105岁的她从人生边上去了,但在我们的心中,杨绛先生永远似常活之泓。‎ ‎(摘编自张漫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 相关链接 ‎①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用来资助困难学生。(《杨绛百岁之道:心坚强,食清淡,动适宜,书怡情》)‎ ‎②“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钟书语)‎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中,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摘去杨绛先生的典型事例,突出其人格魅力,表达出作者对杨绛先生的敬仰之情。‎ B.文章开头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先生的自我问答,盲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杨绛先生的美德。‎ C.作者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这三个小标题对杨绛先生做出了最凝练、最精准的评价。‎ D.杨绛翻译《堂吉诃德》长达20多年,期间历经劫难最终收获成功,证明了逆境成才,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8.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9. 清华校友说“她是这个时代的隐士。”作为隐士,他却能让我们铭记于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孙鑨,字文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历武选郎中,尚书杨博深器之。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辄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幸方士。中贵匿不以闻,鑨遂引疾归。里居十年,坐卧一小楼,宾客罕见其面。起故官,进大理卿。都御史吴时来议律例,多纰盭,鑨力争之。帝悉从驳议。寻改兵部,命甫下,会陆光祖去,廷推代者再,乃召为吏部尚书。吏部自宋纁及光祖为政,权始归部。至鑨,守益坚。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光祖争之,乃复故。然阴戒驺人异道行,至鑨益径直。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 二十一年,大计京朝官,力杜请谒。文选员外郎吕胤昌,鑨甥也,首斥之。考功郎中赵南星亦自斥其姻。一时公论所不予者贬黜殆尽,大学士赵志皋弟预焉。由是执政皆不悦。王锡爵方以首辅还朝,欲有所庇。比至而察疏已上,庇者在黜中,亦不能无憾。会言官以拾遗论劾稽勋员外郎虞淳熙、职方郎中杨于廷、主事袁黄。鑨议谪黄,留淳熙、于廷。诏黄方赞画军务,亦留之。给事中刘道隆遂言淳熙、于廷不当议留,乃下严旨责部臣专权结党。鑨言:“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且既名议覆,不嫌异同。若知其无罪,以谏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帝以鑨不引罪,夺其俸,贬南星三官,淳熙等俱勒罢。鑨固请赐骸骨,仍不允。鑨遂杜门称疾。疏累上,帝犹温旨慰留,赐羊豕、酒酱、米物,且敕侍郎蔡国珍暂署选事,以需鑨起。鑨坚卧三月,疏至十上,乃许乘传归。居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清简。鑨尝曰:“大臣不合,惟当引去。否则有职业在,谨自守足矣。”其志节如此。‎ ‎(节选自《明史·孙鑨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 B.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 C.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自/‎ 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 D.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贵,泛指皇帝宠爱的近臣,其主要职责是进言。‎ B. 故事,指先例、成法,泛指旧日的典章制度。‎ C. 大计,考核官员的制度,始于周朝,至明朝时成为定制。‎ D. 温旨,指帝王所下的言辞温和、情感恳切的诏书。‎ 12. 下列对原文由管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孙鑨性格刚直,敢于直谏。世宗在宫中斋戒二十年,劝谏的人动辄获罪,孙鑨大胆进谏,请求世宗接见大臣们,并且极力抨击受世宗宠爱的方士。‎ B. 孙鑨坚持原则,不畏权贵,孙鑨在对京官的考核中坚持原则,贬黜了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以及刚刚回京担任首辅的王锡爵想要庇护的人。‎ C.孙鑨仗义执言,遭到罢官。在如何处理于淳熙等人的问题上,孙鑨坚持自己的看法,皇帝认为孙鑨不认罪,就剥夺了他的俸禄和官职。‎ D.孙鑨恪尽职守,志向高洁。孙鑨为官有操守,他认为大臣不称职就应该辞职还乡,如果在职位上就应该做事谨慎,坚守自己的本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寻改兵部,命甫下,会陆光祖去,廷推代者再,乃召为吏部尚书。(5分)‎ ‎⑵鑨固请赐骸骨,仍不允。鑨遂杜门称疾。(5分)‎ ‎(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风入松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前两句写伤春,其中“愁草瘗花铭”‎ 一句意密而情浓,作者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反映在此五字中了。‎ B.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谐“留”音,赠柳表示不忍离别。词中的“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C.“楼前绿暗分携路”,“绿暗”与前两句相照应,暗示春花在风雨中凋零的状况,该句抒发了作者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D.词的上片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丰富而典型,情寓景中,显示出本词辞藻华丽而晦涩朦胧的风格。‎ E.“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前句意在伤春,后句则意在伤别,伤春与伤别之情交融,意蕴深邃。‎ ‎15.词的下片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渔家傲· 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人的角度极写蜀道的高危。‎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时,除了陡峭的山崖外,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角度描写滔滔的江流。‎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近日,乌江水面出现2000多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的行动也随即展开。‎ ‎②铜仁市第五届旅法大会在松桃开幕,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与会选手和媒体记者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③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④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元旦期间,学校团委举办首届校园书画展,师生舞文弄墨,共度美好时光。‎ ‎⑤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经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⑥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 B 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导致地方戏在演员、导演、经营方面的实力普遍较弱,很多地方戏曲学校招不到生源。‎ C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化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思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思路精神,弘扬思路文化。‎ D三年来,中央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从禁止公款购买月饼、贺卡、烟花爆竹、清理会员卡等具体事情入手,狠抓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的确,我们不能忽视职场经验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__①___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__②___会有那么多年轻白领超越了前辈, __③___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呢?__④___是因为他们智商高吗?美国目标管理专家德鲁克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世界上___⑤__懒惰者与愚蠢者,__⑥___没目标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仍然 并且 真的 有 更有 B 而 ‎/‎ 进而 就 不仅有 而且有 C 如果 总 从而 ‎/‎ 少有 却有 D 但 还 ‎/‎ 难道 没有 只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乘客不爱在地铁里看书,真的只是因为没文化吗?外国地铁上看书的人确实比国内的多,但这个局面的产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地铁环境拥堵,不适合读书,而外国地铁上的络信号不好,手机又没有那么多免费资源可以下载,玩手机还不如看书有意思,自然就有很多人看书。地铁阅读率低并不能推导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实际上,很多中外差别,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会跑偏,距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远。‎ 21. 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6分)‎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 人数 所占比例 ‎0首 ‎28‎ ‎14%‎ ‎10首以内 ‎102‎ ‎51%‎ ‎10—20首 ‎64‎ ‎32%‎ ‎20首以上 ‎6‎ ‎3%‎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 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53‎ ‎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22‎ ‎11.0%‎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 ‎16.0%‎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75‎ ‎37.5%‎ 毫无价值 ‎85‎ ‎42.5%‎ ‎(1)现状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有一种小小的甲壳虫,它们时时都有被黄沙埋没、被干旱困死的危险。可是,它们至今生活得很好。为什么呢?原来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时,甲壳虫们就开始从沙丘的底部爬向沙丘的顶端,然后立起身子,长时间站立着一动不动,等待着水滴慢慢从背上淌下来,一直淌到自己的嘴边。它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存活下来。‎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 语文试题答案 1. B【解析】“共同演绎”曲解文意,原文是“其中 ‘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 2. D【解析】“古往今来……是积极的”扩大范围,原文是“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另外,“乡愁”情感是积极的这一结论不是从《说文解字》对“愁”的诠释中看出的。‎ 3. B【解析】“‘文化乡愁’‘爱国情怀’不复存在”无中生有 4. D【解析】“觉得妻子爱慕虚荣,感到很没有面子”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主观臆测。‎ 5. ‎①要强爱面子。马婆穿衣服不随便,出门买菜也穿戴整齐,昂首挺胸。②深爱儿子。马婆全力培养儿子成才,还强调儿子不是没有孝心。③理解、关心丈夫。马婆理解丈夫对儿子的思念;丈夫生病后,马婆精心照顾丈夫。④晚年生活孤独。马婆的儿子远在国外,她常年过着没有儿子陪伴的生活。(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6. ‎①小说通过讲述马婆夫妇俩的空巢生活,反映出当今社会中空巢老人缺乏关爱的社会问题,印发人们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②‎ 小说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了马婆姐妹对子女教育及晚景的截然不同:马婆对儿子的教育可谓成功,晚景却甚是凄凉;马婆的妹妹对儿子的教育远不如马婆成功,老年却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印发人们对教育成败的标准、幸福的内涵等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索。(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 D。“历经劫难”“证明了逆境成才”于文无据。‎ 2. ‎①引用钱钟书先生对杨绛的评价作标题,使标题平添了亲切感,充满温情。②整齐、凝练的评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标题和小标题契合,在结构上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满分)‎ 3. ‎①富有牺牲和奉献精神,为支持丈夫的事业甘愿付出。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不愿显露,赣新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之下。②奉献爱心,捐赠稿费,设立奖学金资助困难学生。③低调谦逊,淡泊名利。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入她眼的唯有浓浓的书卷气。(5分)‎ ‎10.D ‎11.A【解析】古时候中贵指中官、宦官,“进言”不是其职责。‎ ‎12.C【解析】“就剥夺了他的俸禄和官职”错误,根据原文“夺其俸,贬南星三官”“鑨遂乞休”可知,此时孙鑨只是被剥夺了俸禄,并没有被剥夺官职。‎ ‎13.⑴不久(孙鑨)调任兵部,任命刚下达,恰逢陆光祖离职,朝廷一再推举他作为接替的人,就召他担任吏部尚书。(关键词“寻”“甫”“再”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2分)‎ ‎⑵孙鑨坚持恳请告老还乡,皇帝不答应。于是孙鑨就闭门称病。(关键词“固”“赐骸骨”“杜门”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2分)‎ ‎14.CD[解析]C项,“该句抒发了……惋惜之情”错,此句抒发的是作者的伤离之情。‎ D项,本词的风格不是“辞藻华丽而晦涩朦胧”,而是清雅素淡,细腻委婉。(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词的下片运用侧面烘托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与期盼之情。(2分)“黄蜂”二句,写黄蜂因秋千索上留有佳人手上的香气而频频扑去,此处用黄蜂的“频扑”侧面表达作者对佳人归来的期盼。(2分)“幽阶”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台阶上的青苔“一夜”之间生出来,极言佳人离去后作者的无限思念之情。(2分)‎ ‎16.(1)长烟落日孤城闭。(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A [解析] ‎ 始作俑者: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玩弄文字技巧。望文生义。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不合语境。箪食瓢饮:指清贫的生活。一般用于形容读书人安贫乐道。不合语境。‎ ‎18.C [解析]A结构混乱,可在“企业代表”前添加“听取”使主语前后保持一致。搭配不当,应改为“招不到学生”或“缺乏生源”。D否定不当,去掉禁止。‎ ‎19.D [解析] ①处前的内容为“不能忽视职场经验”,后面内容为“年轻白领超越了前辈”,表示转折关系,可排除C项;③处前文“超越了前辈”与后文“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不存在并列关系,故排除A项;最后两处后的内容能表并列关系,也能表选择关系,从前文“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可看出,两者关系在此不应是平淡的并列关系,排除B项。‎ ‎20.①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②国内乘客没文化 ③一旦简单化处理 ‎21.(1)现状概括: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1分)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所占比例较大。(1分)‎ ‎(2)原因分析:①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2分)‎ ‎②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2分)‎ ‎22 [作文解析]‎ 材料中的“甲壳虫”生活坏境艰难,随时有生命危险;每天早起开始等水,可见其“勤劳”;“长时间站立着一动不动”,可见其“坚韧”;能在恶劣坏境中活得很好,可见其“智慧”。从“勤劳”角度可立意为:①业精于勤荒于嬉;②勤能补拙;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从“坚韧”的角度可立意为:①适者生存;②坚持就是胜利;③生活的艰难与精彩;等。从智慧的角度可立意为:①小生命,大智慧;②生命的奇迹;③活着才是真的伟大;等。无论从哪种角度立意,都不要脱离材料。‎ 附:【文言文翻译】‎ 孙鑨,字文中。考取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孙鑨)担任武选郎中时,‎ 尚书杨博很器重他。世宗在宫中斋戒二十年,劝谏的人动辄获罪。孙鑨请求皇帝接见大臣们,并且极力抨击宠幸的方士。显贵的侍从宦官将奏章藏匿不转交皇帝,孙鑨称病回乡。在家乡住了十年,居住在一座小楼中,宾客很少见他的面。后起用原职,晋升为大理卿。都御史吴时来议论律例,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孙鑨极力争辩,皇帝全部听从了批驳的意见。不改任兵部,任命刚下达,遇上陆光祖离职。朝廷一再推举代替的人,才召他担任吏部尚书。吏部从宋纟熏到陆光祖主事,权力才回归吏部。到了孙鑨时期,部权守卫得更为坚定。先例,吏部尚书与内阁大臣相遇不回避,后来都回避了。陆光祖争辩,才又恢复旧制。然而暗暗告诫骑马的侍从另选道路走,到了孙鑨时就径直走了。张位等人心中不平,想剥夺他的权力。建议大的臣僚的空缺,九卿各举荐一个人,一样上奏听侯皇帝裁决,以便杜绝专权。从此吏部的权力又渐渐分散到九卿手中。‎ 万历二十一年(1593)全面考察京官、朝官,他极力杜绝私人请托。文选员外郎吕胤昌,是孙鑨的外甥,首先被贬斥。考功郎中赵南星也自己贬责了姻亲。一时间公论不容的人被全部贬责、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亦在其中。因此执政大臣都不高兴。王锡爵刚刚回朝担任首辅,想有所庇护。等他到的时候,监察的奏疏已经呈送皇上了,庇护的人也在罢黜之列,也不能不生遗憾。遇上言官弹劾稽勋员外郎虞淳熙、职方郎中杨于廷、主事袁黄,孙鑨提议贬责袁黄,留用虞淳熙、杨于廷。诏令袁黄正在谋划军务,也留任。给事中刘道隆称虞淳熙、杨于廷不应当留任,于是皇帝严厉责备部臣结党专权。孙鑨进言说:“现在宁夏刚平定,我不敢视功绩为罪过。况且既然由部里报告处理意见不嫌弃异同。如果知道他没有罪,因为谏官的一句话就驱逐他,欺骗自己欺骗君主,我确实不能容忍。”皇帝认为孙鑨不认罪,剥夺了他的俸禄,将赵南星降了三级,虞淳熙等人勒令罢免。孙鑨坚持恳请告老还乡,皇帝不同意。孙鑨就闭门称病。(孙鑨)居家三年后去世。(朝廷)赠予他太子太保的官职,谥号清简。孙鑨曾说:“大臣不称职,就应当辞职。否则,虽有职位在,也是谨身自守罢了”。他的志向、气节就是如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