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91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学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 学案 学习目标:①熟悉一般论述类文章分析综合的命题方向,熟知错误类型;②掌握分析综合试题的解答思路。‎ 自主学习 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四个考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信息的筛选”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考向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设问方式]‎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下列关于×××的表述,不能体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  [2015·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 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答案] A ‎[解析] A项歪曲文意、无中生有,文本第二段首句总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形式多样,是新特点的表现,但没有说这些信用形式都是宋代产生的。‎ 技法探究JIFATANJIU ‎“精筛巧整”合信息 ‎1.走好三步,解决筛选整合信息题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章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如上题,必须在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点才能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与原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如上题,选项表述为“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而原文是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呈现新特点,明显是错误的。‎ ‎2.整合信息四注意 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如上题B项中说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而原文中说的是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题。‎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6·江西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的“礼运”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就是没有私心和阴谋诡计,抢劫偷盗与乱贼暴徒亦已灭绝,即使夜不闭户也安然无事的“大同之世”。大同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天下乃天下人共同的天下,从而区别于以世袭制度、“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等为特色的“天下为家”,即某个人及其家族将天下据为已有的时代。公天下代表了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儒家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标就是希望成就一个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儒士集团天下为公的取向不仅是早期儒家就已揭明的理想,而且是后世儒者进行社会批判不得不遵循的基本点。黄宗羲正是在与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的比较中,对世袭社会中仅仅立足于自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予以了无情的鞭笞。朱熹也据此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他批评唐太宗“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而且认为相比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世袭社会“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尽管其言论并未直接包含社会批判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张载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中,依然不难看出一个真正的儒者超越一家一姓的家天下,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 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则是“天下为家”,即以维护一家一姓对天下权力、财富乃至民众的独占和维护一家一姓“永久”的世袭为根本目标。这就不能不与儒士集团的理想追求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由于儒士集团虽以“道”的化身自任,但却无位、无势,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根本不是有位、有势的帝王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对手,其“以道抗势”的行为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内与程度上纾缓家族专制的暴虐之外,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儒者所自我期许的影响和作用。这就不仅使得儒家在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存在境遇,而且不能不限制儒家思想作用的发挥。‎ 我们说,儒学不仅不是能够为所谓“封建社会”所完全封限的,而且其终极的价值追求包含了对“家天下”鲜明的批判意识。因而,儒学不仅不应当随着“家天下”的逝去而消失,而且“家天下”的被推翻恰恰是为儒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正是一个以“天下为公”为终极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之世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同,但归根结底它们在强调人自我做主而不皈依于外在的上帝,主张在人间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之城,在体现天下一家的追求等根本的理论关节点上则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契合性。‎ ‎(摘编自李翔海《公天下与家天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的作者在“礼运”篇中的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特点的大同之世主张是通过孔子之口描绘出来的。‎ B.公天下与家天下不同,前者认为天下是天下人共同的天下,后者则主张把天下当作个人或家族的私有财产。‎ C.虽然朱熹根据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但他的言论却都是间接性的社会批判。‎ D.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与儒士集团的不一样,两者经常发生冲突,儒士集团虽无权势,但因人数众多,始终不落下风。‎ 答案 D 解析 “因人数众多,始终不落下风”错误,文中说“这就不仅使得儒家在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存在境遇,而且不能不限制儒家思想作用的发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黄宗羲将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与世袭社会的家天下进行对比,提出了以天下为公的取向作为社会评判标准的观点。‎ B.真正的儒者是拥有超越家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的,这从张载的“横渠四句”中可以看出。‎ C.儒士集团“以道抗势”的行为虽然不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所期许的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D.儒学在“封建社会”中是不能被完全封限的,在家天下逝去的当今社会,更有条件为它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答案 A 解析 “天下为公的取向”是早期儒家就已揭明的理想,并不是黄宗羲提出来的标准。犯了对象不当的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是实现公天下。儒家主张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采取的途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B.那些不认同家天下观点的后世儒者,对仅仅立足于自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进行社会批判时,都会遵循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 C.儒士集团无位、无势和以“道”的化身自任相矛盾,这一根本原因使得儒家在传统社会中处于尴尬境遇,也限制了儒家思想作用的发挥。‎ D.共产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之世都主张人自我做主,在人间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这就使得两者之间在某些理论上表现出相当的契合性。‎ 答案 C 解析 “儒士集团无位、无势和以‘道’的化身自任相矛盾”错,应是儒家天下为公的取向与传统社会帝王家族追求的“天下为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考向二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文字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形式,“文章思路”是作者按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二者之间互为表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结构呈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 ‎[设问方式]‎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2  [2014·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 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项,“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分析错误,从第③段最后一句话“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和第④段开头第一句话“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可以看出,第④段是承接上文;再从第②段中的“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一句,第③段的“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等句,可以知道,它们和第④段一样,都是议论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所以段落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 技法探究JIFATANJIU 分析把握结构思路“四关注”‎ ‎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述类文章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其行文思路,可分析其论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如上题中选文的论证结构是并列。‎ ‎2.辨明重要语句 文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往往能体现文章的思路,为分析文章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如[例2]中从第③段最后一句话“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和第④段开头第一句话“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可以看出,第④段是承接上文。‎ ‎3.抓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进行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等,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局势、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也是明显的标志。如[例2]中②段结尾处的“换言之”表明了前后文是并列的关系,第④段的“这种”就标明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4.分析内容疏密 有些文段,既无关联词,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段的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或语段的语意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属同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西工大附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虽然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 ‎②“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张载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作“民胞物与”。‎ ‎③“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我们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尊高年”“慈孤弱”,倡导和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只要我们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矛盾和摩擦,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其实,自然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劳动的相关者,客体化的自然界保留着两种特征,即面对支配它的主 体,它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应把自然当作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过度垦荒、不乱砍滥伐,注意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认真践行和始终坚守这种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1日,李林宝,有删改)‎ ‎1.下列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思想主张,它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 B.在曾国藩的思想中,“有民胞物与之量”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主张阶级平等。‎ C.思想频繁的交融交锋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只要把别人当同胞,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矛盾和摩擦。‎ D.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选项说法绝对化,原文是“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选项是“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首先明确“民胞物与”思想在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作了总体评价。‎ B.②段阐述了“民胞物与”的内涵;③段紧承②段,举例论述了“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C.④段由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谈起,分析了产生不和谐因素的原因,阐述了“民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D.⑤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手,指出“物与”这一观点的积极作用,对比剖析了我国与德国的现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选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比剖析我国与德国的现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载在《西铭》中提到,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君子立志时,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 B.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所以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践行换位思维。‎ C.我国目前出现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哈贝马斯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具有客体化特性,是社会劳动的相关者。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君子立志”不是《西铭》中的。B项,强加因果,原文“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是背景,不是原因;且偷换概念,文中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很大程度上”,选项是“根本原因”。‎ 考向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针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用一句或几句简明的话扼要 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准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本考点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繁杂的内容加以梳理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进行具体化的阐发或概括,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设问方式]‎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  ‎ 例3  [2015·课标全国卷Ⅰ]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原文见学案二考向一[且做且思])(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答案] B ‎[解析] B项以偏概全,“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错,答题区域在第三段“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由这一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并不都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还有民间自发的力量,该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技法探究JIFATANJIU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四突破”‎ ‎1.从核心语句突破 文章中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 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句子。‎ ‎3.层层概括突破 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突破 语境是表达情感、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能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义,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6·信阳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D.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关于“中庸之道”的相关论述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D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中道思想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D.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题中,C项内涵与“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等义,故是结果而非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B.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答案 A 解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题中,B项错误在于,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项错误在于,“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颠倒。‎ 考向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所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有的则是间接表述;有的是集中表述,有的则是分散表述。阅读时应加以分析概括,分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究竟是批评还是支持,抑或有一定的保留。‎ ‎[设问方式]‎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4  [2014·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据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答案] D ‎[解析] A项,文章开头说的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选项表述的是“母系氏族社会”,范围扩大了。B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三段,鱼意味着“瓜瓞绵绵”的祝福,闻一多先生最早只说到《诗经》《周易》,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在文中并无定论。C项,由第五段末尾处“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可知,“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错误。‎ 技法探究JIFATANJIU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本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上题选文的中心句是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上题A项中表述为母系氏族社会,而原文表述为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样表述使范围扩大了。‎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①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 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1.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锁定答题区域,逐一筛选。A项,强加因果,传统教育的弊端与大数据教育的产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第一段中的“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与第二段中的“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等语句可知,选项说的是大数据的特点,而非大数据教育的特点。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而非“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2.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答非所问,本句所述内容是那种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在线教育,不是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答案区域在第三段。A、B、D三项分别在文中第三段第一句、第一段倒数第二句、第一段第三句中有所提及。‎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等能力。D项,“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错误,原文是“……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于文中无据。答题区域在最后一段。‎ 课后对点集训 一、[2016·河南三市二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1.下列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深藏在文化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中,并能够持久发生重要的作用。‎ B.价值观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D.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依据文章第二段的开头“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可知选项B的表述以偏概全,价值观是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不是“所有”。‎ ‎2.关于“价值观”与“文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念就是指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并得到认同。‎ B.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必然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价值观念的形成。‎ C.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要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D.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原文第二段中“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不能把“价值观”等同于“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它们主要指的是“特定的价值观”。B项,依据文章第三段“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由此选项中“必然”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往往”。D项,依据文章第二段“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可知,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而不是“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根据约瑟夫·奈对价值观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出现过的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也不例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D.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中国价值观的唯一表达。‎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选项D无中生有,相应内容在文章的第四段,选项中说“唯一表达”在文中没有根据。‎ 二、[2016·“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①对于哲学来说,“自知无知”乃智慧之母。两千多年前,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就说到:自知自己的无知,乃是智慧的开端。中国先哲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样强调“自知无知”作为智慧源头的重大意义。“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包含着如下两层最为重要的意蕴。第一,它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或者说为哲学颁布了一个“禁令”:哲学是人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一种追问和探索,而不能僭越为以神的目光来确立世界的终极原理,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的答案,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因而是哲学不可能提供的,它属于“神学”而非“哲学”。自觉避免扮演先知或上帝的角色,这应成为哲学和哲学家基本的“自律”。第二,哲学不仅禁止自我僭越,而且把审查和批判一切“全知全觉”的先知或神的僭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方式和使命。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和市井中与“聪明人”的对话和辩难给哲学确立了典范:通过这种对话与辩难,他使一切自诩拥有真理的人陷入了自相矛盾,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在这种怀疑、审查和否定的哲学反思批判活动中,任何把“有限之知”膨胀为“无限之知”的倾向都特显现其有限性,暴露其可疑性和内在困境。‎ ‎②但是,在哲学的发展中,上述本应作为智慧开端的对“无知”的自觉却恰恰最先被遗忘了。哲学变得越来越自负和自大,它不但不再承认“无知”是人的本性和哲学智慧之母,而且把“无知”视为人最大的耻辱并因此把哲学的使命定位于一劳永逸地摆脱和消灭无知。这最集中地体现在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上。‎ ‎③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表达着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第一,它要成为统率一切具体学科和具体知识的超级学科;第二,它还要求成为统率一切哲学问题和哲学领域的基础和支点,也即是说,它不仅要成为“科学之科学”,还要求成为“哲学之哲学”,不仅要求拥有对“知识”,还要求拥有对“思想”的最高立法权。很清楚,“第一哲学”的抱负和理想完全背弃了“无知是智慧之母”的信念而走向了另一与之完全不同的极端,即紧紧地拥抱“全知是智慧之母”的教条。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也是它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的根源。‎ ‎④哲学对“全知”的追求犹如一个人拔起自己头发离开地球,实际上在追求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当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戳穿了哲学的这一幻象,把哲学从这一幻象的迷梦和独断中唤醒过来。在此方面,康德无疑是先驱者,他通过“理性批判”获得了这样的洞见:试图通过理论理性去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普遍性原理,实质上是把“有限”当成“无限”,其结果必然导致“先验幻豪”和自相矛盾。康德的“理性批判”承认了人在把握“世界总体”上的无能,这使得哲学又一次回到“无知乃智慧之母”的思想原点。康德的谦逊比那些自负狂傲的自恋哲人们更加明智而深刻。虽然他被“全知论”哲学家指责为“不可知论”者,但其回归“自知自己无知”这一原始的哲学精神的观念影响至深。20世纪以来,分析哲学家们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所欲建构的“第一哲学”实际上是把语言和逻辑误用的结果,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传统哲学试图用理性和逻辑的方式去获取“整个世界”的知识,根本谬误在于跨越了不应被跨越的边界,侵入了本应保持“沉默”的领域。唯意志主义哲学、生命哲学等,也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的无根性与独断性。‎ ‎(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有改动)‎ ‎4.下列关于“自知无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起源看,“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西方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哲孔子。‎ B.从内涵看,“自知无知”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界限,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进行追问和探索。‎ C.从发展看,“自知无知”最先被遗忘,哲学开始自负自大地追求“全知”,因而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 D.从结果看,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第一哲学”的独断性,希望“自知无知”的哲学精神能够回归。‎ 答案 B 解析 “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进行追问和探索”错。原文“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的答案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 ‎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简要回顾了“自知无知”的起源,然后阐释了它的两层意蕴,接着列举苏格拉底的例子说明他给哲学确立了典范。‎ B.②段语意发生转折,指出对“无知”的自觉已被遗忘,哲学追求消灭无知,“第一哲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这种自负。‎ C.③段承接上文,首先阐释了“第一哲学”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然后分析了它追求“全知”的本质,最后指出它的虚妄。‎ D.④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当代哲学戳穿哲学追求“全知”的迷梦,然后用康德等人的理论加以例证,最后总结全文。‎ 答案 D 解析 “总分总的结构”错。‎ ‎6.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穿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是为了让哲学真正以“人的目光”而非“神的眼光”来重新理解和规定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B.摒弃“第一哲学”的“全知主义”幻想,这是哲学的觉醒,它意味着哲学在经历了先知或上帝的自恋后,回到了“自知无知”那古老的智慧上。‎ C.“第一哲学”要成为“科学之科学”和“哲学之哲学”,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是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 D.康德是批判“第一哲学”的先驱者,他的“理性批判”理论揭示了传统哲学的谬误,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答案 D 解析 认为康德是“不可知论”者的不是维特根斯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