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小说阅读作业(10)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小说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像魅力十足的妖怪。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那是一棵稚嫩的苹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魂不守舍。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自家稻田。‎ ‎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就是。”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好事?‎ 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我的心咚咚直跳,胸腔像要爆裂。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我清楚,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恶毒骂言。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那些骂言句句刻进了行人的脑子,更是烙进了我的心里。‎ 那夜,我第一次失眠了。不仅害怕那些骂言,我更担心黑牛叔最终要告发我。因为听父亲说,三婶正在给他做媒,准备把自己的远房表妹,一个寡妇介绍给他。他怎么会不去讨好,不去奉承?我惊恐万分,夜里,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上,和黑牛叔一道上山放牛时,他笑着对我说:“那个三婶,太过分了,也就丢了两个苹果嘛,她就那么诅咒人家八辈祖宗!那些话,谁听了受得了?太可恶了!”‎ 我的泪噙满眼眶,委屈和恐惧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我想乞求黑牛叔不要告发我,又害怕说出来,会遭到耻笑,甚至拒绝。我赶紧扭转头,假装看远方。‎ 黑牛叔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虫子进了眼睛!”我狠命地揉揉眼睛,将泪活生生吞咽回去。‎ 那天傍晚,三婶又开始了咒骂,骂言却变了。她骂道:“连老婆都找不到,还做损人利己的事!我看就是缺德的事情做多了,做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 明显骂的是黑牛叔,村里就他一个光棍!‎ 母亲愤愤地说:“听说人家黑牛主动向她承认偷吃了两个苹果。都赔礼道歉了,她还不依不饶,真是个泼妇!”‎ 听了母亲的话,我僵在那里,惊呆了!‎ 十年后,我重回故乡,专程看望黑牛叔。‎ 他老了,还是孤身一人。‎ 我说:“黑牛叔,谢谢你!”‎ ‎ “谢什么?我一个老光棍哪值得你来感谢呢?”黑牛叔说。‎ ‎ “别那样说,黑牛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苹果的事。”‎ 说到苹果,黑牛叔大概是记起来了。他笑着拉着我的手,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准有大出息,所以出面帮你顶了那罪。小孩子嘛,哪有不犯点错误的?现在看来,她的诅咒无效,你不是挺好的吗?只是,对我的诅咒倒挺灵验,真打了一辈子光棍呢!”‎ 看黑牛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偷偷地摘三婶家的苹果,是因为那时候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B.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表现了“我”在成年后,对自己儿时的过错充满内疚的情感。‎ C.黑牛叔顶替“我”承认偷苹果,一是担心“我”被骂声伤害,二是认定“我”将来有大出息。‎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情节完整,思路清晰。‎ 解析:选D。D项,无“恨苹果”的情节,可以改为“悔苹果”。‎ ‎2.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除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答:                                      ‎ ‎                                        ‎ 答案:①人物塑造上,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为“我”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②结构上,为后文“我”担心黑牛叔告发,黑牛叔为我顶罪,以及后来黑牛叔向“我”解释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③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婶大声咒骂时,黑牛叔会不会告密呢?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3.小说的结尾写黑牛叔“还是孤身一人”,提起当年顶替挨骂的事,黑牛叔说“值得”。而“看黑牛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安排这样的结局,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答案:①这样安排,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这样不幸的生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②以“我”的笑不出来,反衬黑牛叔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引发读者思考。③以“我”的内疚衬托黑牛叔的善良,凸显了小说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狗 不 理 冯骥才 天津人讲吃讲玩不讲穿,把讲穿的事儿留给上海人。上海人重外表,天津人重实惠。人活世上,吃饱第一。天津人说,衣服穿给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上海人说,穿绫罗绸缎是自己美,吃山珍海味一样是向人显摆。‎ 天津人反问: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 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点面一点糖一点肉吗?玩的三大样——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一块泥一张纸一点颜色吗?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这儿讲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艺,不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了。‎ 运河边上卖包子的狗子,是当年跟随他爹打武清来到天津的。他的大名高贵友,只有他爹知道;别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狗子。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个贱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为了叫阎王爷听见不当个东西,看不上,想不到,领不走。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他爹的大名也没人知道,只知道姓高,人称他老高。狗子人蔫不说话,可嘴上不说话的人,心里不见得没想法。‎ 老高没能耐,他卖的包子不过一块面皮包一团馅,皮厚馅少,肉少菜多,这种包子专卖给在码头扛活儿的脚夫吃。干重活的人,有点肉就有吃头,皮厚了反倒能搪时候。反正有人吃就有钱赚,不管多少,能养活一家人就给老天爷磕头了。‎ 他家包子这点事,老高活着时老高说了算,老高死了后狗子说了算。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他就尝试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下边油汁的妙处,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皮捏得紧,褶捏得多,一圈十八褶,看上去像朵花。一咬一兜油,一口一嘴鲜,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天天来吃包子的比看戏的人还多。‎ 狗子再忙,也是全家忙,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儿答?这便招来闲话:“狗子行呀,不理人啦!”‎ 别的包子铺干脆骂他“狗不理”,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 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这一来,反倒有了名。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狗不理”。虽是骂名,也出了名。‎ 天津卫是官商两界的天下。能不能出大名,还得看是否合官场和市场的口味。‎ 先说市场,在市场出名,要看你有无卖点。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名没人稀罕,骂名人人好奇。“狗不理”是骂名,却好玩好笑好说好传好记,里边好像还有点故事,狗子再把包子做得好吃,“狗不理”这骂名反成了在市场扬名立万的大名了!‎ 再说官场。三岔河口那边有两三个兵营,大兵们都喜欢吃狗不理的包子。这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来天津,营中官员拜见袁大人,心想大人山珍海味天天吃,早吃厌了,不如送两屉狗不理包子,就叫狗子添油加肉,精工细做,蒸了两屉,赶在午饭时候,趁热送来。狗子有心眼儿,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人吃东西时,第一口总是香。袁大人一口咬上去,满嘴流油,满口喷香,心中大喜说:“我这辈子头次吃这么好吃的包子。”营官自然得了重赏。‎ 转过几天,袁大人返京,寻思着给老佛爷慈禧带点什么稀罕东西。谁知官场都是同样想法,袁大人想,老佛爷平时四海珍奇,嘛见不着?鱼翅燕窝,嘛吃不到?花上好多钱,太后不新鲜,不如送上前几天在天津吃的那个狗不理包子,就派人办好办精,弄到京城,花钱买好御膳房的人,赶在慈禧午间用餐时,蒸热了最先送上,并嘱咐说:“这是袁大人从天津回来特意孝敬您的。”慈禧一咬,喷香流油,勾起如狼似虎的胃口。慈禧一连吃了六个,别的任嘛不吃,还说了这么一句:‎ ‎“老天爷吃了也保管说好!”‎ 这句话跟着从宫里传到宫外,从京城传到天津。金口一开,天下大吉,狗不理名满四海,直贯当今。‎ ‎(选自《收获》2015年第04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看似平淡地记录了“狗不理”‎ 从出现到兴盛的传奇故事,却具有不平常的文化内涵。‎ B.小说故事曲折生动有趣,塑造人物形象传神,狗子“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袁大人“花钱买好御膳房的人”等情节,展现了当时行贿成风的社会背景,揭示了小说主旨。‎ C.小说选材独特新颖,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素材,将笔触伸向市井小民,以艺术的手法展开叙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况味,雅俗共赏。‎ D.小说使用了一些天津方言,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尤其是运用一些有意不断句的句子,简练传神地表现天津人对那些东西非常熟悉,一口气就能说出,再现了清末时天津的社会风貌。‎ 解析:选B。“揭示了小说主旨”错,小说的主旨不是揭露“行贿成风”。‎ ‎5.小说在刻画狗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 ‎                                        ‎ 答案:①低贱(出身贫寒,地位低下)。狗子是“穷人家的孩子”,贱名“狗子”。②聪慧,有生意头脑。改变包子的馅料,改良包子的模样,做出更美的味道。③精明圆滑,心思缜密。狗子再忙,也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 ‎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特别是前三段的叙述描写很有特色。前三段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                                      ‎ ‎                                        ‎ 答案:①从人物上:交代了社会环境,展示了天津人重实惠、重吃的特点,交代了“狗不理”能名满四海的原因,也为人物出场提供背景。②从艺术上:描绘了一幅天津从清末沿袭至今独有的市井风俗的画卷,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③从情节上:起到了铺垫作用,自然引出“狗不理”的故事。④从主题上:暗示了小说的主旨。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能将寻常的东西化为神奇的宝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