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 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是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是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的看着他,那姑娘嫣 然一笑。
“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 ,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 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5.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一段时间里,一些播出机构甚至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诱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数据造假,花招迭出,渐成顽疾之一。有的电影院,凌晨竟是票房最高时段;某网剧点击量高达几百亿,远超全球人口总数;几部同时段播放的电视剧,共同标榜自己“收视率”第一。
而这种造假行为,对整个文化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作品优劣失去公允的标准与评判,制作方无法沉潜创作,反而急功近利高价争抢“流量明星”,挤压制作成本,伤害艺术品质,使“劣币驱逐良币”,破坏文艺创作的健康生态。
事实上,影视数据造假阻碍行业发展已是共识,打假成为共同呼声。业内众多人士都曾公开发声抵制,有的还在全国两会形成相关提案;有的视频网站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告别“唯流量论”。国家在制度措施和法律层面也都在亮剑。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该系统可以反映影视节目、各个时段的收视情况,被看作未来的“官方收视率”。让收视数据成为公共数据,此举被视为根治影视数据造假的重要一步。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剑指“偷票房”。2018年8月,国内首起因在视频网站“刷量”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在上海宣判,被告“刷量”公司等被判赔偿50万元并公开道歉。打击电视剧收视率造假正形成合力,产生刚性约束效果。
(摘编自任飞帆《人民时评:拒绝假流量,锻造好品质》《人民日报》2019年1月9日)
材料二:
豆瓣评分3.2,上映七天票房仅有1.2亿……科幻爱情战争片《上海堡垒》上映后口碑与票房双双爆冷,这部筹备6年、投资3.6亿、拥有流量明星面孔的“科幻巨制”惨淡收场。
在公认影片多方面质量不合格的声音外,还有一种声音称,《上海堡垒》的失利还象征着“流量电影的倒掉”。尽管鹿晗本人拥有超过6000万的微博粉丝,曾获吉尼斯“最多评论的博文”世界纪录,但《上海堡垒》仅有几百万观影人次,也说明粉丝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观影群体。
“在票价逐步提高的当今观影环境下,观影群体变得更理性了,接触到的影片评价也越来越直接和客观。”王宇嘉分析,“未来口碑营销会逐渐成为判断一个影片上映初期是否成功的必备条件,口碑的作用逐渐加大,值得发行方深思。” 靠流量明星吸引关注度,但口碑差的电影,未来也许都会遭遇“墙倒众人推”的命运。
曾经流量明星能“带货”,而如今真正“带货”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在“流量时代”远去的同时,“质量时代”的到来要求电影行业更加踏踏实实地创作真正的好作品。流量明星也唯有扎实打磨演技,才能去掉观众怀疑的滤镜。
(摘编自王广燕《流量明星正变成观影“避雷针”》《北京日报》2019年8月16日)
材料三:
当下,一些综艺节目在转型中注重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断挖掘能与当下受众产生广泛共鸣的现实话题,以现实感获取观众共鸣,以正能量赢得关注。某综艺节目走进消防队,通过体验消防队的日常生活,展现消防勇士的艰辛和果敢,致敬这些默默守护城市安全的无名英雄。某音乐节目主打不唯流量的音乐人,集结了反光镜等31支中国青年乐队,凸显原创音乐的艺术魅力和创造精神。某舞蹈节目注重集聚正能量,突出积极向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纵观近年来在创新表达中有突破、赢得大众认可和喜爱的影视作品,无不是从普通百姓故事中提炼真情实感,从火热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养分。这为当下综艺节目的创新带来启示。从过去的看重流量,到现在的关注正能量,综艺节目在迭代转型中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精神内核、肩负起媒体的责任与使命。在传递正能量又兼顾节目观赏性方面,综艺节目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只有走进我们时代火热的生活现场,综艺节目才能不断丰富自身形态、提升节目内涵,只有读懂广大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艺节目才能赢得广泛共鸣、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庞博《综艺节目不再唯流量》《人民日报》2019年7月1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举政府和行业“流量”打假的举措,显示了其肃清影视行业风气的决心。
B.材料二认为,如今观众在观影时更加客观理性,越来越更看重电影本身的质量。
C.材料三列举今年深受欢迎的三档综艺节目,为更多的综艺节目提供了借鉴。
D.材料三认为,从看中流量到关注正能量的转变是综艺节目的必经之路和必然的趋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影视行业数据造假行为是整个文化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蛀虫,破坏了文艺创作的健康生态。
B.针对影视行业数据造假的行为,国家和媒体平台形成合力,自觉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抵制。
C.粉丝并不能转化为观影群体导致了“流量”电影的失利,《上海堡垒》即是实例。
D.有生命力的影视作品,都要在传递正能量和兼顾节目观赏性方面做出自己的追求。
9.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如何使影视作品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忌之,列名《东林同志录》中。标惧祸,引疾归。
庄烈帝嗣位,即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元年三月入朝。未几,李国普、来宗道、杨景辰相继去,标遂为首辅。帝锐意图治,恒召大臣面决庶政。宣府巡抚李养冲疏言旗尉往来如织,踪迹难凭,且虑费无所出。帝以示标等曰:“边情危急,遣旗尉侦探,奈何以为伪?且祖宗朝设立厂卫,奚为者?”标对曰:“事固宜慎。养冲以为不赂恐毁言日至,赂之则物力难胜耳。”帝默然。同官刘鸿训以增敕事为御史吴玉所纠,帝欲置鸿训于法,标力辩其纳贿之诬。温体仁讦钱谦益引己结浙闱事为词,给事中章允儒廷驳之。帝怒,并谦益将重谴,又欲罪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标言:“陛下处分谦益、允儒,本因体仁言体仁乃不安求罢乞陛下念谦益事经恩诏姑令回籍于允儒仍许自新而式耜等概从薄罚诸臣安体仁亦安。帝不从,自是深疑朝臣有党,标等遂不得行其志。是冬,韩爌还朝,标让为首辅,寻与爌等定逆案。
三年正月,爌罢,标复为首辅,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先是,与标并相者六人,宗道、景辰以附珰斥,鸿训以增敕戍,周道登、钱龙锡被攻去,独标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请。家居六年卒。赠少傅,谥文节。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因体仁言/体仁乃不安求罢/乞陛下念谦益事/经恩诏姑令回籍/于允儒仍许自新/而式耜等概从薄罚诸臣/安体仁亦安
B.本因体仁言/体仁乃不安求罢/乞陛下念谦益事经恩诏/姑令回籍/于允儒仍许自新/而式耜等概从薄罚/诸臣安/体仁亦安
C.本因体仁/言体仁乃不安求罢/乞陛下念谦益事/经恩诏姑令回籍/于允儒仍许自新/而式耜等概从薄罚诸臣/安体仁亦安
D.本因体仁/言体仁乃不安求罢/乞陛下念谦益事经恩诏/姑令回籍/于允儒仍许自新/而式耜等概从薄罚/诸臣安/体仁亦安
11.下列关于文中相关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指在官员原职上的提拔;拜,指给平民授以官职。“擢拜”指提升官职。
B.嗣,本义为(经过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嗣位”即继承君位。
C.疏,即“奏疏”,指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意见的文书。奏疏中可以报告工作、进谏等。
D.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标早年受到党人嫉妒,被列入《东林同志录》,便称病辞官,保身远祸。
B.李标担任首辅时深得皇帝信任,对诸多政事均提出了自己考虑周全的建议。
C.李标进言请求减轻钱谦益等人的罪责,没有被采纳,自身也受牵连失去首辅之位。
D.与李标同位的几位宰相因祸罢去,他向皇帝五次请求辞相,当年三月才得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边情危急,遣旗尉侦探,奈何以为伪?且祖宗朝设立厂卫,奚为者?
(2)是冬,韩爌还朝,标让为首辅,寻与爌等定逆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题。
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
陆游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题中的“安流亭”表明地点,“俟客不至”表明了诗人在等朋友,“独坐”则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之情。
B. 首联前一句从回忆过往征战的生活写起,“鬓未霜”三字暗点诗人现在已老,叙述中寄予了无限的感叹与沧桑;后一句写过去之事十分迷茫,在诗人的心中并不留什么痕迹,即使要凭吊过往,也实在是难以回想起来。
C. 颈联从全文看,应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虚写了两个场景:骑着马在斜阳夕照中路过剑阁,而马的影子被拉长;清晨则摇船伴随橹声去瞿唐。
D. 末联写以前与自己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没有消息,诗人只好在水榭上依栏潸然泪下,抒发情感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15. 请赏析“禹庙空山百草香”一句中“空”字的抒情艺术。(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部分。(6分)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寻找理想要仰望星空、百折不挠,不要像《蜀道难》中“① ,② ”,因高远艰险而畏惧叹息;实现目标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像《劝学》中所说的“③ ,④ ”,永不止步,勤能补拙;为人处世要树立自信、超越自卑,正如《出师表》中所说“⑤ ,⑥ ”。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女排魅力30多年不衰,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是因为其蝉联世界杯冠军吗?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女排输过比赛,丢过冠军,很少轻松取胜,还经历过漫长低谷。但是女排有性格,有那么一股狠劲。 拼到底,正是女排精神的 。女排精神植根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沃土,女排的性格是中华民族性格的灿烂映射。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 、绵延至今的只有中国,数不尽五千年里的挫折,生成了中华民族从容应对的智慧、永不低头的倔强、愈挫愈奋的耐力。(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神话,10次获得世界冠军,彰显出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成为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艰辛而重新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动见证。女排姑娘们的勇毅和坚定,极大激扬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咬钉嚼铁 核心 一脉相承 伫立
B.咬紧牙关 内核 一脉相通 伫立
C.咬钉嚼铁 核心 一脉相通 屹立
D.咬紧牙关 内核 一脉相承 屹立
18.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数不尽挫折的五千年,生成了中华民族从容应对的智慧、永不低头的倔强、愈挫愈奋的耐力。
B.五千年里,数不尽的挫折生成了中华民族永不低头的倔强、愈挫愈奋的耐力、从容应对的智慧。
C.数不尽挫折的五千年,生成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耐力、永不低头的倔强、从容应对的智慧。
D.数不尽五千年里的挫折,生成了中华民族永不低头的倔强、从容应对的智慧、愈挫愈奋的耐力。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3分)
A.精神强大是民族复兴的开始,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然
B.民族复兴要从精神强大开始,其也是民族复兴的结果
C.精神强大离不开民族复兴,它也是民族复兴的结果
D.民族复兴了,精神才会更强大,后者是前者的必然
20.下面是金龙峡景区给游客的一封道歉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亲爱的游客朋友:
您好!近来,天气炎热,前往金龙峡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虽然景区工作人员鼎力相助,但仍出现了上周末的拥堵事件,给您造成了巨大的不便,我们非常不好意思。除了致歉也向您承诺,我们将把加强交通疏导付诸于行动,做好应急预案,避免再次出现此类拥堵情况。同时,恳请自驾游客务必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疏导。再次感谢您对金龙峡的错爱。
金龙峡景区
2018年8月1日
① ② ③ ④ ⑤
21.下图是“牢”字书写发展演变的过程,请用文字概括出图片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字。(6分)
1商
楷书
8汉
7《说文》小篆
6秦
5战国
4西周
2商
3商
50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作家曾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详解
1.【答案】C【解析】C项曲解了文意。A项,见于文章第①段,由“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日记、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会不断地扩大”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A项正确。B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B项正确。C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可知,王国维肯定了对古史的怀疑精神,但认为需要充分结合史料而非利用史料后就不会“疑古”,选项不合文意,故C项不正确。D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第②段“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D项正确。
2.【答案】D【解析】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见于文章第④段,由“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认为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做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可知,作者认为可以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但不能把它作为历史,选项理解不正确,故D项不合文意。A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A项符合文意。B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B项符合文意。C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杰出的例子”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C项符合文意。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与原文不合,B项,见于文章第①、②段,由第①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及第②段“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可知,《山海经》属于文学,它不作为史料的原因只是它在史学家眼里并非史料,选项不合文意,故B项不正确。A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A项正确。C项,见于文章第④段,由“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可知,当代学者主要为了在作品中发掘史料,故对于他们而言,文学意义不重要,选项符合文意,故C项正确。D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D项正确。
4.【答案】B【解析】B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文本倒数第二段“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5.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每点2分,共6分)
6.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7、【答案】D【解析】由材料三可知,从过去的看流量到现在关注正能量,是已经发生转变,而非趋势。
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可知,“粉丝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观影群体”,而非“不能转化”;且“流量”电影失利的原因不止这一方面。
9、①政府和业内相关平台联手,坚决打击影视数据造假行为,肃清影视行业风气;②影视作品从普通老百姓故事中提炼真情实感,从火热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养分,创造出正能量作品;③大众对影视行业进行监督,不一味地追求“流量”明星,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其传递的精神价值。(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10、【答案】B【解析】根据文章内容,皇帝处罚钱谦益、章允儒是因为温体仁的话,故应在“言”后断开,排除C、D两项。“诸臣安”和“体仁亦安”为相同句式,应在“体仁”前断开,排除A。
11、【答案】A【解析】“拜,指给平民授以官职”表述错误。“拜”指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管。
12、【答案】C【解析】理解有误。李标并未因为进言而失去首辅之位,而是主动让位于韩爌。
13、(1)边境情况危险紧急,(我)派遣旗尉侦查打探,怎么(有人)把它当成无用之事呢?况且祖宗朝设立厂卫一职,是为了什么呢?(2)这年冬天,韩爌回朝为官,李标礼让(他使他)做了首辅,不久后和韩爌等人平定了逆案。(奈何:怎么,为什么。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意为“把它当作”。奚:疑问代词,何,何事;是,指示代词,此。让为首辅:省略句,应为“让之为首辅”,意为“礼让他(使他)做了首辅”。寻,不久。关键词、特殊句式1分,句意2分)
14.【答案】B【解析】B项,“并不留什么痕迹,即使要凭吊过往,也实在是难以回想起来”分析有误,“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从首句来看,以前的征战生涯在诗人心中留有刻骨铭心的痕迹,不可能难以回想起来。这里只是诗人的自嘲之说。
15.①空,空荡、空寂。(1分)“禹庙空山”描写供奉大禹的寺庙无ー人前去悼念,只留下无限空寂的山,(1分)这里的“空”字凸显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感喟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悲裏与无奈。(2分)②“空山”与“百草香”相互对比,借景抒情,以春天的生机更加突出山的空寂、无人悼念禹庙的伤感。(2分)
16、①扪参历井仰胁息②以手抚膺坐长叹③驽马十驾④功在不舍⑤恢弘志士之气⑥不宜妄自菲薄(每句1分,只要错一字本句就不得分)
17、【答案】D【解析】①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咬紧牙关:形容忍受痛苦,承受压力,尽最大努力去做某事。此处意在表现女排克服困难的艰辛过程,故选用“咬紧牙关”更合适。②核心: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内核:物体的核心;比喻事物的实质或核心部分。此处是指女排的精神的实质,故用“内核”。③一脉相传: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一脉相通:比喻事物间相互关联,如同血脉一样相通。“一脉相承”强调传承,“一脉相通”强调关联,此处应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故应选用“一脉相承”。④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伫立:长时间地站着。根据后面的“世界民族之林”可知,此处应选用“屹立”。
18、【答案】B【解析】划线句子存在两处错误,错误类型都是语序不当。一是时间状语应单独成句,应将“数不清五千年里的挫折,”改为“五千年里,数不尽的挫折”;二是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将“从容应对的智慧”放到“愈挫愈奋的耐力”后面。
19、【答案】A【解析】分析文段可知,此处是为了强调“精神强大”的意义,故排除C、D两项。与B项相比,A项与上文衔接更顺畅,且表达更加简明,故选A项。
20、①“鼎力相助”改为“全力疏导”②“非常不好意思”改为“深表歉意”③“付诸于”改为“付诸”④“务必”改为“尽量”或者直接删去⑤“错爱”改为“厚爱”(每点1分)
21、“牢”字在商朝有三种书写形态(2分),经过西周、战国、秦、汉四朝的演变(2分),固定为现在的楷书形态(2分)。意思答到即可,酌情给分!
22、【解析】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题目贴近时代,立足考生生活。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题材料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 对于文体,本则作文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是作家的观点,而题目要求是“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这句提示语相当重要,它告诉考生:是要对作家提出的观点加以“评说”,即是说你是完全认同作家的这个观点,还是同意部分观点,还是完全不同意,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我认为,的确如作家所言,人生需要读“三本大书”;亦或,我认为,作家所言的人生要读“三本书”的确不错,但是,这也要应时而言,过去,教育相当贫乏的时代,有的人也许只读了“无字之书”;亦或,心灵之书,并非“读”出来的,而是人人都应该修炼的。在对作家的“观点”进行表态后,再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即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评说,理由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等。因此,作文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他人思想观点的评判,在评判中体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文题的这句提示,中国教育在线的专家解析为:“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样的解读的确是对的,但是这句提示不仅仅是告诉学生要写成“论述文”,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既然是“评说”,那就一定要表达出“态度”,这个态度重点并非只是谈“三本大书”是什么,重点是对作者关于读“三本大书”的观点进行评论;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辩证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当然,在评说过程中,需要对三本“书”的内涵做阐释,但不能把对人生三本书的“读”单一地理解成通常的“读书”,也不能仅仅大谈特谈“读书”的作用,说到底,就是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认知能力,对作者提出的这种观点进行探讨,探讨作者为何这么说,自己对这种说法作何评判。
附:文言文翻译参考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被授予检讨官之职。泰昌帝在位时,(李标)多次升官担任少詹事。天启年间,升任吏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李标师从同乡赵南星,党人忌恨他,将他的名字列在《东林同志录》中。李标害怕引来祸患,称病回乡。
庄烈帝继位后,(李标)在家中就被授予礼部尚书之职,兼任东阁大学士。崇祯元年三月,(李标)入朝为官。不久,李国普、来宗道、杨景辰相继离去,李标就做了首辅。皇帝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经常召集大臣们当面决议各种政务。宣府巡抚李养冲上疏说旗尉往来频繁,踪迹难以依凭,并且考虑到经费无处支出。皇帝把奏疏拿给李标等大臣看,说:“边境情况危险紧急,(我)派遣旗尉侦查打探,怎么(有人)把它当成无用之事呢?况且祖宗朝设立厂卫一职,是为了什么呢?”李标对答说:“做事情本来就应该谨慎。李养冲认为不给(这些人)财务俸禄,害怕有一天会滋生诋毁之言,而给他们财务俸禄,恐怕财力难以支撑罢了。”皇帝默然。同僚刘鸿训应为增添皇帝的诏令而被御史吴玉检举,皇帝想要依法处置刘鸿训,李标尽力辩清他受贿的诬名。温体仁以援引自己勾结浙闱为说辞来攻讦钱谦益,给事中章允儒当庭驳斥。皇帝发怒,将钱谦益一并重重谴责,又想要给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大臣定罪。李标说:“
陛下处分钱谦益、章允儒,本来都是因为温体仁一己之言,温体仁也因为心中不安自求罢官。希望陛下您考虑到钱谦益之事得到了降恩的诏书,姑且让他回到原籍;对于章允儒,仍允许他在朝改过自新,而瞿式耜等人都从轻处罚。(这样做)臣子们安心了,温体仁也会安心。”皇帝没有听从建议,从此深疑朝臣结党营私,李标等大臣便不能施展他们的志向。这年冬天,韩爌回朝为官,李标礼让(他使他)做了首辅,不久后和韩爌等人平定了逆案。
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被罢相,李标又担任首辅,多次升官担任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在这以前,和李标一起担任宰相的共六人,来宗道、杨景辰因为依附宦官被斥责,刘鸿训因为增敕之事被发配戍边,周道登、钱龙锡被攻讦而离开朝廷,只有李标在任,于是(李标)五次上疏请求退休。到了同年三月得以告老还乡。在家居住六年后去世。追赠少傅,谥号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