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9.4)‎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6页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是在唐代展现出来的,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开启了自然之美的画卷。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说法错误,应该是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逻辑错误,由“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推导不出“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B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不是“深远空寂”。D项,“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故选C。‎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秤收藏家 凌鼎年 梁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 他外婆家有一杆老式的红木秤,堪称杆秤之王。外婆轻易不拿出,每到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这天,外婆就把那杆老式的红木大秤拿出来,挂在房梁上称孩子的重量,据说是个古老的风俗:胖了,谓之增福;瘦了,谓之消肉。梁歆臣记得很清楚,称男孩时外婆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称姑娘时外婆会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外婆临终前,把那杆大秤送给了梁歆臣,对他说:“这是外婆唯一能传给你的东西,好好保存,留点念想。”‎ 后来,锦溪镇上最后一个做杆秤的范老伯过世了,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回来处理他老爸的遗物,对于老屋的那些杆秤,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准备廉价处理掉。梁歆臣凑巧遇上了,一看大大小小有百多杆秤呢,有红木的,有柞栎木的,都是上等木质的,梁歆臣越看越喜欢,一咬牙就包圆买下了,回去后,被他老婆一顿臭骂。‎ 不过从此后,他开始收藏杆秤。每次出差,他一有闲就跑古玩市场,见到好的杆秤就买下,还去乡下、小镇寻觅老式杆秤。一晃三十多年,他的藏品中,有金杆秤,有银杆秤,有铜杆秤,有玉杆秤,有象牙杆秤,有骨杆秤。大的几米长,小的半尺不到,叫戥子秤,称金、称银、称中药材的。‎ 梁歆臣收藏杆秤,他老婆一直是反对者。她认为收藏书画、瓷器、玉器等,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收藏杆秤这种淘汰货,既占地方,又浪费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在股市,说不定旱翻了几番了。但他依然沉湎其中。‎ 有记者来采访他:“杆秤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而不是十进制的?”梁歆臣答曰:“相传杆秤是苏州的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做标记,共十三颗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就是十六颗星,一颗星代表一两。如果商家少一两则减福,少二两则损禄,少三两则折寿,因此,杆秤又称公平秤、良心秤。”梁歆臣还写了一本《杆秤史话》,收录各式老秤,以及与秤有关的典故、传说,评价还不错。可这是自费出版的,老婆意见更大了,认为他赚钱无术,用钱无数。‎ 梁歆臣的儿子三十出头了,还没有结婚。据说买不起房子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成了梁歆臣的心痛。有一天,梁歆臣的老婆接了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姓范,问梁歆巨收藏的杆秤愿不愿出手,他可以给个好价钱。梁歆臣的老婆一听就来劲了,说:“给我儿子准备婚房就换。”过了几天,姓范的又来电话说:“要房子可以,但必须用梁歆臣收藏的杆秤来换,并立下文书,永不反悔。”梁歆臣的老婆兴奋得一口答应,但冷静后,她又觉得此事要做通老公的思想,还有点难度。可这是给儿子准备婚房的唯一机会,绝不能失去。‎ 有一天,老婆见老公心情很好,就抓住机会说:“儿子有女朋友了,但女朋友说了,有房子,马上结婚,没有房子,吹灯拔蜡。”梁歆臣无奈地说:“现在这房价,哪买得起?”老婆说:“有老板愿意给你房,但看中了你的收藏。”“啥?看中我的杆秤?不行,不行,万万不行!”“你的收藏重要,还是儿子的婚事重要?你太自私了。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爹?要秤还是要儿子,你自己选吧!”梁歆臣痛苦万分,但为了儿子,他决定与这位老板好好谈一谈,就算嫁女儿,也得嫁个好人家吧。老板邀请梁歆臣去他公司看一下。梁歆臣没有想到老板是个儒商,那公司像个园林似的,假山、亭子、水榭、花房,一应俱全。那办公大楼更是挂满了名人字画、雕塑、古玩等,还辟有专门的书画室与茶室,很有文化氛围。梁歆臣放心多了。‎ 喝茶时,老板说他是范蠡的后代,听说杆秤是他先祖发明的,感情上不一样。而他公司信奉的理念就是诚信经营,与杆秤的公平、不欺的内涵相吻合,因此就有收藏杆秤的意向。他还说,让一个收藏家割爱,这很难。不过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准备开个老秤博物馆,聘请梁歆臣任馆长负责管理,工资照发。‎ 梁歆臣一听,开博物馆不是自己梦寐已久的吗?太好了。这范老板一定懂心理学,怪不得他生意做得这么好。‎ 他连忙说:“如果让我当馆长,工资我不要。我一定尽心尽力把老秤博物馆管理好。”半年后,梁歆臣双喜临门:儿子结婚,老秤博物馆也正式开张了。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3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对梁歆臣收藏杆秤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对杆秤了解之透、投入之深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杆秤文化的收藏家形象。‎ B. 购买杆秤的老板的公司的文化氛围浓厚,可见他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儒商,他对文化的喜爱和梁歆臣的老婆对利益的看重形成鲜明对比。‎ C. 小说用含蓄凝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收藏家的故事。“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等俗语的引用,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 D. 范老伯的儿子对杆秤毫无兴趣,梁歆臣的老婆也认为收藏杆秤没有经济价值,暗示了杆秤所处的社会环境,透露出作者的隐忧。‎ ‎5. 小说以收藏杆秤、研究杆秤、置换杆秤为主要情节,已然完整,那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 文章结尾处写“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拢”,他的“笑”里有几种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4. C 5. 情节上,运用插叙手法,点明梁歆臣收藏杆秤的原因,是继承了外婆的遗愿。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梁歆臣收藏杆秤做铺垫(若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主旨上,表现了杆秤文化由来已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表达了守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 ‎ ‎6. 梁歆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儿子的婚房问题,减轻了生活压力。志趣高洁、情趣脱俗的他一生钟爱传统老杆秤,虽然杆秤被置换了出去,但物尽其用,而且他在博物馆任馆长,兴趣爱好得以继续保持,老杆秤得以留存。以物置物,这种方式契合了杆秤文化公平、不欺的内涵,彰显了商人诚信经营的原则,呼吁公正、讲良心的经营理念,物质文明的发达让不少传统手工艺品面临消亡的困境,梁歆臣把杆秤送进博物馆,使杆秤有了更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欣赏这些私人收藏,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小说用含蓄凝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收藏家的故事”分析不正确。文章的语言风格并不是含蓄凝练,而是明白晓畅,通俗白然。故选C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第二段中文中的作用,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时可从结构和内容待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第二段写了外婆家的老秤,通过记叙外婆使用老秤的趣事,表明杆秤历史悠久,通过外婆的歌谣,表现出老秤有文化内涵,在杆秤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从情节结构上来看,这一段属于插叙的情节,承接第一段“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具体交代了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的原因,为下文写梁歆臣不断收藏老秤做了铺垫。考生依据这些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梁歆臣“笑”的含义,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可结合情节发展、人物心理、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上文交代,因为经济原因,梁歆臣的儿子一直没有结婚,如今用收藏的杆秤换来了婚房,解决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从人物心理来看,梁歆臣本不愿意用收藏的杆秤换婚房,但建成了老秤博物馆,使梁歆臣既解决了儿子的婚事又保留了老秤,兴趣爱好得以保持。从主题表达来看,建成了老秤博物馆,保存了老秤,等于保护了传统文化,而且由文中范老板说“他公司信奉的理念就是诚信经营,与杆秤的公平、不欺的内涵相吻合”还可以看出,对老秤的保护也是表现了对商人诚信经营原则的赞扬。考生依据上述信息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各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日:“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伷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禅于晋,熹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B.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C.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D.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B. “禅”,帝王的祭地礼,也指以帝位让人。相传尧帝是首推禅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让位于晋。‎ C. “行”,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暂时代理司徒的职务。‎ D. “太子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结合文意可知,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熹少有品行,以名节自持。几次被三府征召任职,他都不就任。后来又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世人都称赞他的志气节操。‎ B. 李熹居官正直,荐人唯贤。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权贵,朝臣都为他所震慑。他举荐有德行的孙璞,也为世人所称赞。‎ C. 李熹治军有方,颇有政绩。他在凉州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力克羌虏,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D. 李熹清廉节俭,不以权谋私。他任职期间,家无积蓄,甚至亲友共分衣食,俭朴至极。‎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2)怨不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7. C 8. D 9. A ‎ ‎10. (1)李熹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 ‎(2)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只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原文:“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熹”是“得以礼进退”的主语,不可断开,排除AB项;“进退”是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D项。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熹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制度、官员废缺已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一起管理政事,可见得到重用,太子太傅并非虚衔。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A项,“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错,原文“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李熹是以自己有病为借口推辞宣帝的征召。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因”,趁着;“隙会”,机会;“启闻”,奏报;“便宜”,见机行事。“怨”,恨;“可畏惟人”,判断句;“宜”,应当;深慎,深切戒慎。‎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父亲李佺,是汉朝大鸿胪。李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他广博地学习,精深地研究,与北海管宁因贤良被征召,不去。他几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宣帝又征召李憙为太傅属,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郡县扶他登车上路。当时李憙母亲病重,李憙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墙徒步回家,于是赶上母亲的丧事,议论此事的人赞美他的志气节操。后来李憙任并州别驾,当时骁骑将军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尊敬他,让他乘车至官署。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毕轨不得已依从了他。‎ ‎    景帝辅政时,任命李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憙到任,被引见,景帝对李憙说:“过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答应,如今我任命你你就来了,为什么呢?”李憙回答说:“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来约束我,我害怕法律就来了。”景帝很器重他。转任司马,不久官拜右长史。跟从讨伐贯丘俭回朝,升任御史中丞。居官正直,不畏强权,百官因慑于其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他举荐的安乐人孙璞,也因为有道德而显扬,当时的人称赞他能识别人才。不久迁任大司马,因公事被免官。‎ ‎    司马伷为宁北将军,镇守邺地,以李憙为军司。不久,李憙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加任扬威将军、假节,兼任护羌校尉,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很有声望业绩。羌人进犯边塞,李憙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利,因为功劳大免遭贬谪,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汉朝的冯奉世、甘延寿。于是李憙请求回京,朝廷答应了他。他在家中住了一个多月,官拜冀州刺史,(后)逐渐升任司隶校尉。等到魏帝向晋禅让时,李憙以本官代理司徒的职务。泰始初年,被封为祁侯。‎ ‎    当初,李憙任仆射时,凉州敌人入侵边境,李憙倡导起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憙的提议。后来敌人果然极端放肆,凉州覆没,朝廷很后悔。因李憙清廉朴素贫困节俭,朝廷赐绢百匹。等到齐王司马攸出外镇守,李憙上书谏争,言辞很恳切。‎ ‎    李憙自从做官,虽然不是清廉得与众不同,然而家中没有积蓄,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员身份谋私。等到(他)死后,(被)追赠为太保,谥号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8小题,16分)‎ ‎11.(1)《蜀相》中,写诸葛亮一生的才华与功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愿意肝脑涂地,誓死为国效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客至》中家境贫寒,居住偏远,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氓》一诗中与成语“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突出山的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顾频烦天下计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3). 臣生当陨首 (4). 死当结草 (5). 食飧市远无兼味 (6). 樽酒家贫只旧醅 (7). “离骚”者 (8). ‎ 犹离忧也 (9). 吴楚东南坼 (10). 乾坤日夜浮 (11). 总角之宴 (12). 言笑晏晏 (13). 竹喧归浣女 (14). 莲动下渔舟 (1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6).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频烦、陨、飧、醅、坼、晏、殇”字。‎ 四、基础知识(24分)‎ ‎12.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缧绁léixiè 攒射cuán 攘袂mèi 汩汩清流gǔ B. 埋怨mán 熨帖yùtiē 俨然yǎn 少不更事 gēng C. 笨拙zhuō 瞥见piē 瘦削xiāo 衮衮诸公gǔngǔn D. 聒噪guō 喋血dié 箴言 zhēn 针砭时弊biā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选“注音有误的一项”,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本题C项,削应为xuē。故选C。‎ ‎1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傩戏 奸佞 阡陌 颓壁残垣 B. 门槛 圭臬 苔藓 意兴遄飞 C. 废驰 濡养 钹磬 黄钟大吕 D. 遴选 拓本 赁屋 亘古未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字形有误的一项”,然后逐项识别字形正误。考生平时应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本题C项,驰——弛。故选C。‎ 浩荡的长江奔流而下,由巴蜀至荆楚,再从吴越奔流八海,一条承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黄金水道,从古奔腾至今。时至今日,国人已然认识到,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重大的保护价值。湖北作为“长江之腰”,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 。‎ 淡水资源被污染,江岸生态被破坏,这是长江的伤口,也是中华民族的重症。唯有 ,才能彻底治疗。《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为湖北治理长江污染、发展长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近两年来,此《次定》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也得到了极力改进,广袤的荆楚大地旧貌换新颜。看,汉口江滩的沙场、仓库等杂乱无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芦花栈道的____;有着“光灰城市”之称的黄石也果断关闭“五小”企业、拆除非法码头,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 猛药去疴,____。整个黄金水道绿意盎然。生态环境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竞争力,须穿“新鞋”,走“绿道”,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才能永葆生机,长江经济带的深入发展也或可期待。‎ ‎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B. 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因而得到极大改善 C. 深入贯彻执行此《决定》,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D. 湖北段长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此《决定》从而也得到深入贯彻执行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责无旁贷 釜底抽薪 人声鼎沸 不分畛域 B. 义不容辞 对症下药 人声鼎沸 不废江河 C. 责无旁贷 对症下药 人潮涌动 不分畛域 D. 义不容辞 釜底抽薪 人潮涌动 不废江河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此《次定》深入贯彻执行”不合逻辑,应改为“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极力改进”搭配不当 ,应改为“极大改善”;两句话中间缺少衔接,应在“得到”前加上“因而”。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义不容辞,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是说湖北作为“长江之腰”,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必须承担责任,应选“责无旁贷”。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这里是着生态破坏严重,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应用“对症下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人潮涌动,形容人很多很多的样子。这里是说人们都到芦花栈道来游玩,应用“人潮涌动”。不分畛域,意思是形容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不废江河,意思是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这里是说经过治理,整个黄金水道不分区域全都绿意盎然,应用“不分畛域”。故选C。‎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的一项是( )‎ A. 诚①诚能见可欲 ②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 B. 下①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 安①会面安可知 ②不念居安思危 D. 信①信者效其忠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及虚词用法,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A项两个“诚”都表假设,译为“如果、果真”。B项,第一个“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第二个“下”是名词使动用法,使……流下。C项,第一个“安”是疑问代词,译为怎么、哪里;第二个“安”是形容词,译为“安定、安稳”。D项,第一个“信”是形容词,译为诚信;第二个“信”是动词,译为信任。故选A。‎ ‎【点睛】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1、语境分析法2、结构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 ‎、联想推断法5、邻字帮助法6、成语对应法7、古今比照法8、字形推断法 ‎17.下列句子中不都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 夙遭闵凶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厚币委质事楚 C. 亡走赵,赵不内 垂拱而治 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在平时注意整理常见通假字,分类记忆。本题A项,闵——悯,说——脱。B项,指——旨,质——贽。C项,内——纳,第二个没有通假字。D项,由——犹,泮——畔。故选C。‎ ‎18.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 列坐其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的变化等。A项,根本,今义是事物的本质;而古义是指树木的根。‍‍C项,从容,今义镇定的样子;古义是言语举止适度得体。D项,其次,今义(1) 次第较后;第二;(2) 次要的地位;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故选B。‎ ‎1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具以表闻 B.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C. 邪曲之害公也 凡在故老 D. 历职郎署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A项,都是使动用法,“兴”使……兴盛;“闻”使……知道。B项,都是意动用法,“乐”以……为乐,“忧”以……为忧。C项,都是形容词做名词,“邪曲”邪恶之人;“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D项,“职”动词作动词,任职;“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故选D。‎ 五、《红楼梦》阅读 ‎20.下列《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B.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贾元春)‎ C.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巧姐)‎ D.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名著人物类题目首先要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回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熟悉名著中关于这个人物相关的情节,这是答题的基础。本题B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说的是妙玉。故选B。‎ ‎21.下列关于小说《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怡红院: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B. 潇湘馆:为林黛玉的住所。“潇湘”之名是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 C. 蘅芜苑: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 D. 稻香村:王熙凤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包括主题、主要情节、人物等,并对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本题D项,稻香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故选D。‎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冰雪茫茫的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 听完爷爷的话后,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问道:“最后,哪只狼赢了呢?”‎ 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过的那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 爷爷说,人们内心深处的两只狼,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是的,我们要喂养“善”的那头狼,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世,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也有人说:“善是感动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迸发开放出的花朵。”‎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产生了贫富,便有了强弱;如何对待贫富、强弱,便有了善恶。佛教中的普度众生,意即劝人向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善心、善意、善举;善良在社会中产生互动,便生成和谐美好!‎ 看过一篇关于《好人是怎样来的》文章,讲述了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妇救人、献血的一生,记者找到他们,也让他们惊恐地担心自己做好事有错才被记者发现,他们不希望被人打扰,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自然地做这种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当记者被那些红色的证书打动的时候,他们也只是露出淡淡的笑靥,反而让记者惶恐,担心自己破坏了这种平凡的人格魅力。他们很好地用行动再次证明,“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也让人反思,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善良同忠厚一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用的别名。很多人可以为争夺名利而落井下石,让原本美好的生存环境变得异常艰辛。‎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善良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善良能使人美丽,美好的品行能帮你塑造美好的外貌。你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动人之处都会存在心里,点点滴滴积累起来,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亲切动人的美丽光芒,充满迷人的魅力。善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惜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桥梁。内心里拥有善,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地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和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让我们都做善良的人,即使你无法给予别人金钱的援助,你也可以用一副明媚的笑脸给人带来阳光般的温暖。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滋润那些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温情脉脉的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则富含哲理的小故事。材料中的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两只狼,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这两只狼代表了人们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有些人总是心怀感恩,满面春风;有些人却总是满腹怨恨,一脸阴郁。有些人总是宽厚友善,不计得失,而有些人却总是怨天尤人,自私冷酷。有些人如春日阳光,夏季清风,总是充满善意,充满和气;而有些人却如秋风摧折,严寒刺骨,总是恶意横行,戾气冲天……归根结底就是“善”与“恶”的问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围绕“善”与“恶”的关系展开论述。具体写作时可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什么是“善”与“恶”,有没有明显的区别?二是为什么会有“善”与“恶”,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么?三是怎么样做才可以使人人都向善?得出这些立意之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行文,亦可综合几种立意行文。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意象的描绘析理引出观点,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引用典型的事例论证,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参考立意:‎ ‎1、心怀感恩,满面春风;‎ ‎2、自省自悟,方能改变心态;‎ ‎3、善良需要滋养;‎ ‎4、审视自我,正视现实; ‎ ‎5、心存感恩,一心向善;‎ ‎6、化解负面情绪,清除怨恨。‎ 可用素材:‎ ‎1、善如同麦子,在晚风中唱着奉献的歌谣;恶一如伏在田间的蒺藜,暗夜里修剪身上的毒刺。善坦坦荡荡,从不需面具遮掩,而恶心怀鬼胎,常常夜间出动。为欺骗弱者,恶会狡猾地复制善的面具,以善的面孔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犹如吃人的狼披着一张羔羊的皮。‎ ‎2、善良的人在世间为自己找到天堂;恶毒的人在世间领受自己的地狱。 ——[德国]海涅 ‎3、善与恶不可片面看待。所谓:“善与恶何也? 刘邦未当皇帝前善待士兵,后恶除功臣。吕雉未当皇后前善待于人,后恶杀无数。武则天未当君主前怜惜善人,后杀亲子。行恶易容,变善难。当人嗜杀人命,一天不杀就浑身不舒服。就算想变善人也难,善与恶何也?一爱一厌。‎ ‎4、善从德来,得从容来,容从志来,志自无欲而来。故古人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著名的圯下之履。张良若无虚怀若谷的德行,怎么可能与人为善。正因为他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 参考结构:‎ 开头概述材料,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心存美好,一心向善。分论点一,一心向善,需要懂得感恩。举孙俪自助向海清事件,分析善与恶的较量。分论点二,一心向善,需要大格局,压制恶念。陈光标行善的目的是出名、做宣传,总觉得善良变了味。分论点三,一心向善,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弘一法师怜惜蚂蚁,飞机上一个小男孩要穿上降落伞跳出去想办法拯救全机人员。最后总结,心存美好,才能压制丑恶;一心向善,才能人生无憾。‎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