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上学期高二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命题人:李秀敏 审核人:王春丽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儿童文学需要一些悲情
在曹文轩最为出名的代表作《草房子》中,他曾写道:“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他是那种坚持以个人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家,作品里的很多故事,都取材于他自己的童年。
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盐城一个十分贫穷的乡村,家中生活窘迫。据他回忆,童年时最不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在曹文轩笔下,那时饥饿到了极致,有一种想啃石头的欲望。他的发育甚至一度停滞,后来他的个子又拔高了一截,总算成为一个身材正常的人。
当时的农村毫无出路,因心中的苦闷,曹文轩从读高中时就开始亲近文学。儿童文学如命中注定般与他结缘,17岁时,他发表了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在农村创作时,常有县文化馆的老师来进行指导,正是这位老师的儿童文学背景,把我引上了这条‘不归路’。”
1974年,20岁的曹文轩人生有了转折。因为文学创作在当地小有名气,他获得推荐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在这所当代中国的最高学府里,曹文轩接受了哲学、美学、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这为他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毕业之后,他一边留校任教,一边搞创作,两项事业都硕果累累。
40多年来,曹文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草房子》自1997年问世以来,已创下了印刷300次、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的纪录,而2004年发表的《青铜葵花》也已印刷200次,大有超越《草房子》的势头。
曹文轩曾经到一个小学跟孩子们聊天,他问:“如果一个孩子从早晨就开始笑,中午还在笑,晚上还在笑,连夜里做梦都在笑,我就想问这是个什么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回答:“傻子。”这契合着曹文轩在儿童文学上的观点和态度。“儿童文学不是一味地只追求欢乐,一流的儿童文学往往是笑中带泪,蕴藏着悲剧性的。比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国的《三毛流浪记》都是这样。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忧伤、没有痛苦感、没有悲剧意识,能算是健康的生命、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吗?我很怀疑。”
在获得安徒生奖之前,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已被译介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出版,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版权输出最多的一个。他对记者说:“中国近代以来苦难重重,我们的记忆里总是翻动那些过往,内心无法安宁。中国的作家是幸运的,许多故事只发生在这里,独一无二。”
曹文轩认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除去需要对自身更有信心,需要中国作家付出更多的努力之外,也需要世界用更公平的、更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文学。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最重视的是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才使得他能最终摘得桂冠。
在曹文轩眼中,西方在二战之后进入了相对平淡的历史进程,这让西方的儿童文学有些乏味了。而中国在过去这些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文学创作的巨大宝库,“当命运之神把这些苦难赋予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时候,他曾经悄悄说了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将转化为你们的财富,而我就是这个财富的受益者,我正在使用这个财富”。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天本来是美好的,给予人以希望,但是春天对于童年的曹文轩来说,并不美好,因为春天意味着饥饿,这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身体发育。
B.40多年来,曹文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虽然《草房子》是他最为出名的代表作,但近些年来,《青铜葵花》的势头正猛。
C.曹文轩曾经到一所小学和孩子们聊天,通过观察,他发现儿童文学不能只是追求欢乐,一流的儿童文学往往是笑中带泪,蕴藏着悲剧性的。
D.曹文轩能获得国际安徒生奖,除了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具备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之外,与评委会以公平、开放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学是分不开的。
5.曹文轩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 曹文轩如何看待“苦难”与“财富”?有哪些表现?请结合全文详细说明。(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塞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夫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
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8.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陈桷,字季壬,温州平阳人。政和二年,廷对第三,授文林郎、冀州兵曹参军,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提点福建路刑狱。福州调发防秋兵,资粮不满望,杀帅臣,变生仓卒,吏民奔溃,阖城震骇。桷入乱兵中,谕以祸福,贼气沮,邀桷奏帅臣自毙,桷诡从其请,间道驰奏,以前奏不实待罪。朝廷以桷知变,释之。叛兵既调行,乃道追杀首恶二十余人,一方以安。建炎四年五月,复除福建路提刑,寻以疾乞祠,主管江州太平观。
绍兴三年召为金部员外郎升郎中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桷抗言今当专讲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敌国不当以细故勤圣虑如平时也又言:"刺史县令满天下,不能皆得人,乞选监司,重其权,久其任。"除太常少卿。又陈攻守二策,在于得人心,修军政。
五年,除直龙图阁、知泉州。明年,改两浙西路提刑。乞置乡县三老以厚风俗,凡宫室、车马、衣服、器械定为差等,重侈靡之禁。八年,迁福建路转运副使。
十年,复召为太常少卿。桷言:"祫祭用太牢,此祀典之常。驻跸之初,未能备礼,止用一羊,乞检会绍兴六年诏旨,复用太牢。"
十一年,除权礼部侍郎。普安郡王出阁,奉诏与吏部、太常寺讨论典故。桷等议以国本未立,宜厚其礼以系天下望,乃以《皇子出阁礼例》上之。
十五年,知襄阳府。襄、汉兵火之余,民物凋瘵,桷请于朝,以今之户数视承平时才二十之一,而赋须尚多,乞重行蠲减。明年,金、户兵叛,桷遣将平之而后以闻。汉水决溢,漂荡庐舍,躬率兵民捍筑堤岸,赖以无虞。以疾乞祠,除秘阁修撰。二十四年,改知广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桷宽洪酝籍,以诚接物,而恬于荣利。当秦桧用事,以永嘉为寓里,士之夤缘攀附者,无不躐登显要。桷以立螭之旧,为人主所知,出入顿挫,晚由奉常少卿擢权小宗伯,复以议礼不阿忤意,遽罢,其节有足称。
(节选自《宋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绍兴三年/召为金部/员外郎升郎中/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桷抗言/今当专讲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敌国/不当以细故勤圣虑如平时也/
B.绍兴三年/召为金部/员外郎升郎中/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桷抗言/今当专讲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敌国/不当以细故勤圣虑如平时也/
C.绍兴三年/召为金部员外郎/升郎中/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桷抗言/今当专讲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敌国/不当以细故勤圣虑如平时也/
D.绍兴三年/召为金部员外郎/升郎中/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桷抗言/今当专讲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敌国/不当以细故勤圣虑如平时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廷对第三”即廷对第三名。“廷对”指廷试、殿试,是皇帝对会试取录的举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三名俗称探花。
B.“福建路”相当于今天的福建省。“路”是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在唐代时称作“道”,北宋时废道为“路”。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C.“太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D.“太常寺”是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五寺”之一,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以后改称太常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桷胆识过人,处变不惊。福州兵变时,陈桷独闯军营,恩威并施,诛杀首恶,最终平定兵乱,为保福建之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B.陈桷忠于朝廷,心胸坦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奢靡享乐,陈桷多次上疏,振言疾呼革除时弊,整治朝廷纲纪,修明国政,赢得民心。
C.陈桷忧国爱民,以民为天。襄汉地区在连年兵火之后,户数大减,而赋税却有增无减,他挺身而出,为民请命,要求朝廷重行蠲减税赋。
D.陈桷守介不移,刚正不阿。秦桧为相后,朝中很多官员奴颜婢膝,奔走其门,但是陈桷却恬淡荣利,始终不愿夤攀秦桧权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邀桷奏帅臣自毙,桷诡从其请,间道驰奏,以前奏不实待罪。(5分)
⑵汉水决溢,漂荡庐舍,躬率兵民捍筑堤岸,赖以无虞。(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登金山寺塔①
杜睿
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
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
出世登初地②,思家傍战场。
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注】①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②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之处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的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
B.“沧波”句紧承上句而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心思。
C.“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金山寺周围民居的繁华景象与周边景色的美丽。
D.“出世”扣合金山寺,又与金山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
E.“茫茫”与前四句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李煜的《虞美人》中,用“ ”来作答,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⑵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生机之景。
⑶《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 ”两句一致。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的文学创作才能非常突出,考试时一拿到作文试题,他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真是教人佩服。
②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低保制度以来,其作用和成就如雷贯耳,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就有些人冒充低保户“吃低保”。
③每一个对新生事物充满热情,渴望未知世界的人,都少不了在多如牛毛的信息世界中游走,在尺寸各异的屏幕之间反复穿梭。
④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的晚清名士赵烈文,透过洋务运动所营造的表面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迷雾,看到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
⑤我是1936年9月出生的,1943年我已七岁了,在此期间,我耳濡目染了日本鬼子在梧州所犯下的罪行。虽然事隔几十年,但这些铁的事实仍记忆犹新。
⑥在分众化时代,走大众化路线,就意味着要面对众口难调的尴尬和困难,意味着想让所有观众都满意,结果可能所有人都有不满意的地方。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始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并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为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20. 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凤凰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① 。② ?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的潜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生存,人情法则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也并不相同。③ ,根本不以求回报作为“做人情”的第一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一个人面对同学、单位同事、社会朋友等诸多层面的社会关系,这时其“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
21.下面是一幅“求救救助”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虎园区停下,一年轻女子擅自下车来开司机车门的瞬间,被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袭击,随后母亲为救女儿,不顾一切下车冲了过去,园区救险车及时赶到,但为时已晚,其中母亲被老虎咬死,女儿受重伤。
该园规定,游客在游园前,必须先行跟园方签订《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内容包括“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猛兽区内的警示语随处可见,广播时时告知相关事项。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做出你的选择和权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上学期高二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
答案
1. B (3分)(A项,根据文中信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可知“发源于上古时期”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西汉时广泛流行的是博累棋,“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为“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2. C (3分)(C项,根据原文信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抓住关键词“并”,可知“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与“必备的艺技”为并列关系,选项用“后”“就”将两者连接,曲解文意。)
3. A (3分)(B项,根据原文信息,“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博累棋自春秋至西汉“流行甚广”,东汉中期后围棋方广泛流行。C项,根据文中信息“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曲解文意。D项,根据文中信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可知“国艺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必要条件,“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曲解文意。)
4. C(3分)(不是通过“观察”,而是孩子们的回答“契合着曹文轩在儿童文学上的观点和态度”)
5. ①高中时,当时的农村没有出路,心中苦闷而开始亲近文学并发表了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②在农村时,创作上受到县文化馆具有儿童文学背景的老师指导。③大学里,接受了哲学、美学、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为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6. 虽然“苦难”让我们的内心无法安宁,但是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苦难”都会转化为“财富”。(2分)①曹文轩作品里的很多故事,都取材于他儿童时期的苦难,这些“苦难”成为他文学创作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1分)②因为当时的农村毫无出路,苦闷的他才走上文学创作,20岁时正因为文学创作而被推荐保送北京大学。(1分)③中国近代以来“苦难”重重,它们在我们的记忆里翻动,是文学创作的巨大宝库。(1分)
7. CE (4分)
8. ①他热爱音乐,如果不是战争,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 ②他满怀爱心,他喜欢听孩子们在教堂唱歌的感觉,男孩绊倒时他毫不犹豫地去搀扶; ③他勇于自我牺牲,甘愿为保护反抗入侵的“孩子”而接受军法处置。(每点1分,三点满分)
9. ①照应题目,以美好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渲染宁静而压抑的氛围; ③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以情感人,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每点2分,三点即可)
10. C (3分)
11. A (3分)
12. A (3分)
13. ⑴要挟陈桷上奏将领是自毙而死,陈桷装作听从他们的请求,派人从小路急奏朝廷,并以前面的奏章不实请求处分。(“邀”“诡”“间道”“待罪”)(5分)
⑵汉水决堤泛滥,冲毁居民房屋,陈桷亲自率领军民修筑堤岸,民众赖以平安。(“决溢”“躬”“无虞”)(5分)
译文:
陈桷字季壬,温州平阳人。政和二年(1112),获廷对第三名,被授予文林郎、冀州兵曹参军,历任尚书虞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1125),提点福建路刑狱。福州调发防秋兵,钱粮没有满足要求,士兵杀死将领,事变发生突然,吏民奔溃,全城震骇。陈桷进入乱兵之中,向他们讲明祸福道理,乱兵沮丧气馁,要挟陈桷上奏将领是自毙而死,陈桷装作听从他们的请求,派人从小路急奏朝廷,并以前面的奏章不实请求处分。朝廷因陈桷应变有方,不予追究。叛兵征调上路后,陈桷在途中追杀首恶二十多人,一方得以安定。建炎四年(1130)五月,又任福建路提刑,不久因病请求奉祠,主管江州太平观。
绍兴三年(1133),陈桷被任命为金部员外郎,升为郎中。当时言事的人都列举细小事务,而忽略重大利害问题。陈桷上奏说:“如今应当专讲治道的根本,修明政事以抵御敌国,不应当像平时那样用烦杂细务干扰皇上。”又说“:刺史县令布满天下,不可能都任用得人,请选拔监司官员,使他权重任久。”朝廷任命他为太常少卿。又陈述攻守两策,认为关键在于得到民心,修明军政。
绍兴五年(1135),陈桷任直龙图阁、知泉州。次年,改任两浙西路提刑。请求设立县乡三老以端正风俗,凡是宫室、车马、衣服、器械都制定等级标准,重视侈靡禁令。绍兴八年(1138),升任福建路转运副使。
绍兴十年(1140),又被任命为太常少卿。陈桷说:“袷祭祖宗用太牢之礼,这是祀典的常例。皇上即位之初,没能具备礼仪,只用一羊,请求参照绍兴六年诏旨,恢复使用太牢。”
绍兴十一年(1141),任权礼部侍郎。普安郡王出阁,奉诏与吏部、太常寺讨论以往的事例。陈桷等认为太子没立,应该崇高礼仪以维系天下民望,于是以《皇子出礼例》上报。
绍兴十五年(1145),陈桷知襄阳府。襄、汉地区遭受兵火之灾后,民物凋敝,陈桷请示朝廷,以当今的户数才是太平时的二十分之一,而赋税比那时还多,请求给予减免。次年,金、房州士兵发生叛乱,陈桷派遣士兵平定后上报。汉水决堤泛滥,冲毁居民房屋,陈桷亲自率领军民修筑堤岸,民众赖以平安。因病请求奉祠,朝廷任命他为秘阁修撰。绍兴二十四年(1154),改知广州,没到任而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陈桷为人宽宏含蓄,以诚待人,淡泊名利。秦桧当政时,以永嘉为寓里,士大夫攀缘依附的,无一不位登显要。陈桷因立螭故旧,被皇上所知,出入顿挫,晚年由奉常少卿擢为权小宗伯,又以议礼不合忤逆皇上被罢免,其节操有足以称赞的地方。
14. CD (5分)(C这两句不是写繁华与美丽,而是写人烟冷落,春光惨淡。D诗人并没有萌生出家的念头,而是更加思念家乡。)
15.通过写登塔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沉郁悲凉之情。(3分)
“初地”意思是初得真念之处所,但是诗人登塔以后,不仅没有消释尘世之念,反而更加思念家乡,这样就对思乡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3分)
16. 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⑶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7. D(3分) (①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②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使用对象错误。③多如牛毛:
形容数量非常多,无法计算,往往含有厌恶、鄙夷的感情。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符。④洞若观火:比喻对事情看得十分清楚透彻。⑤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为“耳闻目睹”。⑥众口难调: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 所有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18. C(3分) (A. 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开发”,再“设计”,最后才是“建造”。B. 搭配不当。应改为“挑起……重担”或“承担……任务”。D. 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真实场景”充当宾语中心语。)
19. A(3分)
20. ①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或面子在中国人的交际中不可或缺) ②面子到底是什么(或者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 ③对于自己的直系亲属的帮助往往出自真诚单纯。(主要意思对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21.居民可拨打电话或呼叫器进行求助救援,(1分)求救救助信息会传送到各级服务处理中心,(2分)服务中心就指派相关服务商到居民家中服务,(1分)服务结束后,居民将服务信息再反馈给处理中心。(2分)
22. (60分)
敬畏规则,不可亵玩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社会舆论不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或是认为游客不遵守景区规章制度,违规下车,自作自受;或是批评管理部门漏洞百出,难辞其咎;抑或双方都有疏忽和责任……猛兽伤人事件并非第一次,再次暴露出了怎样的问题?该如何防止悲剧再次上演?我认为制度与规矩,不可亵玩。
纵观大部分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都是游客不遵守园区规定,擅自行动造成的。老虎吃人,世人皆知,为何会出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状况呢?“任性”而为,充分暴露了公民素质问题。签订协议书,警示和广播,但在有些人眼中视同儿戏,不以为然。无视和蔑视规则,终酿恶果。平心而论,无论制定规则还是提供保护预防措施,动物园方面已经做得相对完善。对比之下,那位大摇大摆下车的女游客,则毫无疑问触犯规则。即使原意为此自负其责,那母亲的生命谁来负责?不守规则的代价,残忍又惨痛,藐视规则猛于虎。
现实是悲剧事件不仅仅是意外,从某种程度讲,更是对不守规矩之人的警告。随意横跨护栏,红灯前飞速通过的电动车,随意变道、动辄逆行的汽车……对规则的无视早已内化为一种坏习惯,一次次的侥幸让他们忘记了潜在危机。甚至抱着我是女性我怕谁的心理,但坏习惯展现在老虎面前,老虎比你还任性,吃肉是它的天性。以其母虎口丧命为代价,虽过于残忍,却反向昭示了规则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重冲动的惩罚。
可是,当游客用生命、健康为其付出代价的同时,野生动物园可免责吗?我看不可以。
从事件本身讲,动物园允许私家车进入猛兽区,园区的一些列做法似乎到位了,实则却成了园方单方规避了自己安全责任的借口。但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便园方作了保护,可能会误导工作人员,认为出现意外与园区没关系,从而疏于管理。作为管理方,动物园应对潜在的危险应充分考量并严防死守,因为伤不起,人命关天。除了履行各种义务外,还须做好设置防护隔离,保持安全距离等其它义务,单靠救险车也是杯水车薪。我不禁要问,允许私家车游园有无专业人员陪护?能否借鉴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做法,专门的车辆,专门的保护,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岂能一纸协议了事?
频发猛兽伤人事故给人们敲响警钟,也折射出游客规则意识淡薄,行业规范与安全保障的欠缺等问题。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完善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正视责任,敬畏规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
遇事三思莫冲动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年轻女性在猛兽区擅自下车,导致其母惨死虎口,自己身受重伤的悲剧发生。这起意外发生的可怕性,以及背后问题的严重性提醒人们:遇事三思莫冲动,否则后果会惨重。
反思,会让我们理智清醒。生活是各种各样片段的彩色交织,我们在享受其中愉悦人心的片段的同时,理应接受其中惹人心烦的片段的负面洗礼。“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话深入人心,它告诉我们做事要理性,谨言慎行。诚然,理性在冲动面前显得如此弱不禁风,倘若不加反思,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难免会被冲动这一魔鬼操纵,超越规矩,害人害己。
冲动任性,必将受到惩罚。女子在猛兽区的车内与丈夫口角,擅自下车拉开司机车门的举动,正是被魔鬼冲昏头脑,这是不理智的行为,不负责任的举动。尽管协议在先,但协议能保护你不受伤害的前提,是你不能擅自下车。情绪激动时,忘记了义务和责任,让任性的习惯占据上风,为魔鬼打开潘多拉的瓶子。因此,学会三思而后行,控制好情绪是一种理性和智慧。假如女子能够对问题理智分析,也许悲剧不会上演。现实中,有多少“如果”让事后诸葛亮们假设?难道老虎给你任性机会吗?它用动物的方式警告那些任性胡来者,以此来惩罚冲动者。
理性智慧,是成熟的标志。现实中,老虎伤人是偶然,但是还有多少老虎没被关在笼子里?横跨栅栏,不走斑马线、恣意撞红灯、开车随意变道、开车看手机玩微信、游区违反规定执意攀爬乱涂乱画、飞机上的空闹、国外旅游殴打工作人员…….无论是锁事还是大事,不管什么情况,按照我的意志办事,否则就打就闹。心智逐渐成熟,阅历不断积累,大爷心态的劣根要抛弃。遇事三思而后行,杜绝冲动应成为一种处事习惯。倘若以自己的任性态度变本加厉的彰显,终将酿成大祸,追悔莫及,任性猛于虎。
管理和监管,都必须到位。对于一些危险地带,景区应规范管理,安全保障措施应齐全,应对机制应健全;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落实责任,在其位应有所作为。关爱游客,敬畏生命,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理智思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为宝贵的礼物,唯有理智思考,清醒反思,而绝非为所欲为、无理取闹。不但是责任体现,更是智慧彰显。因此,遇事三思莫冲动,为人为已有敬畏。
老虎,唤醒规则意识
常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由众多群体组成,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是必要的。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老虎食人事件,园方和上级部门固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游客藐视规则。因此,老虎再次唤醒我们的规则意识。藐视规则,害人害己。纵然事出有因,但你无视规则,任性车,最终酿成悲剧。国人常常视规则为儿戏,“中国式”过马路便是一个例证。凑齐一撮人就大摇大摆的过马路,眼里丝毫没有对交规的敬畏,礼仪之邦的风范不复存在。回到女游客身上,既然事先与园方签订协议,却轻易下车,归根结底还是规则意识的淡忘与藐视。也许,她觉得自己一向违规都无大碍;也许,她只是一时冲动,但都不能成为藐视规则的借口。最终被坚守动物规则的老虎咬死,这是对侥幸心理的惩罚,对藐视规则的讽刺,却搭上了自己的娘亲,何必呢?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站在女子家人的角度思考,看到女子冒着生命危险下车,应该及时有效制止,即使她对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也应该重视别人的生命。家人盲目施救,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搭上自己性命。如果丈夫不够理性,岂不是一家三口都丧命虎口。因此,丈夫没有盲目施救,值得肯定,无可厚非,但愿多一些理性和责任。
遵守规则,源于敬畏。规则值得每个人的敬畏。或许你守了一辈子规矩也得不到什么,但你必须坚守;或许你常违反规矩也无伤大雅,但你是幸运;
又或许你一直很守规则,仅此一次违反,但你必须接受严惩的代价。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有无人知,都应该慎独,不该淡忘规则,藐视规则。而应心存敬畏之心,为他人,为自己,为后代树立榜样。敬畏规则,安全保障。
诚然,发生这件事最主要的责任人是女游客,但园方和上级部门依然责无旁贷。园方作为老虎的“负责人”,应该尽量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倘若在入园后对游客进行安全保障的话,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倘若在女子打开车门的一刹那,就有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也许母女也不会遇难。上级部门也应该及时检查督促园方负起责任,保护好每一位游客的生命安全。?岂能监而不管,管而失责?人祸而遇难,不能只顾悲伤,更应汲取教训,唤起规则意识,唤起社会责任意识,但愿悲剧不再发生,但愿人们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美好。
媒体:
被动物园老虎咬伤的游客真有那么不堪吗
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故致一死一伤。32岁游客赵女士在东北虎园下车时,被老虎拖走受伤,其母周女士下车追女儿时遭老虎撕咬死亡。伤者赵女士首次接受采访,讲述事发经过,称自己因为晕车,下车去往驾驶室被咬伤,并非因为吵架。(《京华时报》10月13日)
关于这起事件,延庆区已经通报了调查结果,认定游客未遵守规定,对警示未予理会,擅自下车,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而在此之前,舆情基本站在动物园一边,认为赵女士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这样的舆情或许并不影响调查结果,但至少构成了一种网络声讨。
之前,网传赵女士下车原因是因为与丈夫吵架,赵女士乃至赵女士全家,都被描成了不堪的形象。事后证明,这些判断可能并无确凿的根据。
开车不晕坐车晕,这是赵女士给出的下车理由。这个下车理由是否成立?我以为有其可信性。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开车不晕坐车晕。加上赵女士的丈夫是个新手,开车技术不好,是有可能的。
当时,动物园的安全防范措施也并非万无一失。动物园以为游客不会傻到在园内下车,时间长了,相关警示与防范难免松懈;而游客呢,以为动物园没有可怕到下车换个位置就会被老虎咬,进而可能放松了警惕。整个事件,也许就是因为大意,而不像一些人事后想象的那样,必然是一个坏女人做了大坏事。
我不是要为赵女士推脱责任,我只是觉得,在游客提出新的意见的情况下(园方警示不足或流于形式,巡逻车施救方式仅是按喇叭),我们原先对事件的看法,也需要适度调整。
根据汉德公式,涉及事故的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其避免事故所需付出的代价成反比。也就是说,谁越容易避免事故,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据此,主要责任仍应由赵女士承担,甭管怎样大意,那毕竟是野生动物园,下车很危险是基本的常识。但是,如果动物园确实存在警示不足和施救不力的情况,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恐怕也是应该的。
但是,很多人仍然坚持认为,动物园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纯粹是赵女士“作死”,无论赵女士事后说了什么,那也都是绝对的谎言。这样的态度符合人类的天性,叫做“确认偏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什么东西了,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在确认偏误的作用下,任何新证据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对立的双方都用来加强自己的观念。
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还是先有证据再下结论,这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跳出“确认偏误”思维,也许能让我们更公允、更理性地看待老虎咬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