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50 KB
  • 2021-06-09 发布

语文卷·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乐府,原来是一个音乐机构,秦代开始设立。汉也设立了“乐府”机构,同样做采集民歌、配置乐曲和训练乐工的工作。这些采集来的民歌,汉人称“歌诗”,魏晋人称“乐府”或“汉乐府”。‎ 来自社会底层的汉乐府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代、赵之讴,秦、楚之风”,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采诗运动,是继《诗经》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采集运动。这些采来的乐府民歌比起《诗经》来,乐府有几个变化:一是乐府民歌中,写女性的题材比例上升。二是口头文学的形式,故事性比《诗经》更强,有的还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开创了我国不发达的叙事诗的先河。三是杂言向五言的方向靠拢。这三者结合,就产生了伟大的乐府民歌。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都创造了中国叙事诗的典范。‎ 南朝乐府民歌,像是江南女子专情的歌。歌如眉峰聚,诗是眼波横,六朝都城建业及周边地区的“吴歌”和江汉流域的“西曲”,一言以蔽之,是一个“情”字。今天的江南文化是在南朝乐府民歌里才开始真正奠定成型的。此外,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短小的篇幅,含蓄蕴藉的风格,同音双关的运用,假如调一调韵脚或平仄,那就是初唐人的五绝了。‎ 北朝乐府民歌是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各民族的歌唱,是北方英雄横刀高唱的豪迈之歌。风格质朴刚健,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数是北魏、北齐、北周时的作品,它们传入南朝,被南朝乐府机关翻译、修改、配音,保留下来。今存七十余首,大部分收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横吹曲辞》里。今天的研究者以为,北朝乐府民歌是靠流传到南方才保留下来的。因此,其歌辞多少已经过南方汉人的翻译和润饰。‎ 从某种风格特征上说,北朝乐府民歌兼具汉乐府的诗歌精神和南朝乐府的情采;既有汉乐府刚健的底色,又有南朝乐府别致的花纹。因为表面上看,北朝乐府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的艳丽柔弱迥然不同。但其实,能在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乐府民歌,总有它们共同的地方。譬如在语言的节奏上,在质朴纯真的风格上,在心灵绽放的美丽上,南北朝乐府民歌内在的美是相同的。‎ 汉乐府、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和魅力,延伸在历代的文人模拟乐府中。‎ 文人的乐府诗创作,汉代就开始了。发展到建安,形成了高潮。就三曹而言,曹操今存诗歌约二十首,全部是乐府诗;曹丕、曹植也大量写作文人乐府。文人乐府题材内容非常广泛。除了为祭祀、宴饮宾客而写的外,大部分涉及行役的苦辛、边塞的遥远、游侠的豪放、人生的慨叹、对生命的忧虑以及男女的相思。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慷慨,或清绮,风格多样。这些说明,乐府民歌不仅给文人诗歌形式外壳,还遗传了题材、体裁、意象和风格特征。‎ 在艺术形式上,文人乐府既有传统的四言,也有新兴的五言,更有在民歌中诞生的七言。还有杂言、三言、六言等各种体式。由于宋、齐、梁、陈的统治者提倡,使文人乐府创作蔚然成风,他们继承建安,又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潮。‎ ‎(摘编自曹旭《读乐府民歌掇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与秦代一样也设立了音乐机构,同样做采集民歌、配置乐曲和训练乐工的事情,采集来的“歌诗”,魏晋人称“汉乐府”或“乐府”。‎ B.汉乐府写女性题材逐渐增多,故事性比《诗经》强,有的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开创了我国不发达的叙事诗先河。‎ C.南朝民歌篇幅短小,风格含蓄蕴藉,语言能运用同音双关,以五言四句为主,这种形式的民歌,假如调调韵脚或平仄,那就是初唐人的五绝。‎ D.南朝民歌艳丽柔弱,北朝乐府刚健豪放,这种风格特征上的差异,是因为南朝乐府有别致情采,北朝乐府民歌兼具汉乐府的诗歌精神。‎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说的“代、赵之讴,秦、楚之风”,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就说明了汉代乐府诗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 B.汉乐府民歌与《诗经》相比有“几个变化”,这些变化相互结合,就产生了包括“乐府双璧”在内的伟大的乐府民歌。‎ C.南朝乐府中的“吴歌”和“西曲”如同江南女子专情的歌,体现了一个“情”字,江南文化是在南朝乐府民歌里开始逐步奠定成型的。‎ D.被南朝乐府机关翻译、修改、配音而保留下来的北朝乐府民歌多数是北魏、北齐、北周时的作品,他们大部分收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质朴刚健、粗狂豪放、自然清新的北朝乐府民歌被今天的研究者认为是靠流传到南方才保留下来的,因而歌辞有被南方汉人翻译和润饰的痕迹。‎ B.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有某种意义上的差别,可在语言节奏、质朴纯真风格、心灵绽放的美丽上等方面的“内在的美”是相同的。‎ C.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慷慨,或清绮,风格多样。这说明,乐府民歌不仅给文人诗歌形式,还遗传了题材、体裁、意象和风格特征。‎ D.文人乐府有传统的四言,也有新兴的五言和在民歌中诞生的七言,还有杂言、三言、六言等各种体式。宋、齐、梁、陈统治者的倡议,使文人乐府创作不断发展。‎ ‎【答案】‎ ‎1.D ‎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原文第5段说“因为表面上看,北朝乐府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的艳丽柔弱迥然不同”,并不是这种“差异”的原因。‎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曲解文意。错在“汉代乐府诗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应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汉乐府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而且“汉代乐府诗”除了最底层人民的创作,也还包括文人写的诗。‎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迁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徙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顷之,以疾家居。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职田米积之盈屋,曰:“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 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B.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C.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D·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札,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侯、子、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畅师文喜欢读书,才干受人赏识。他家穷没有书,就手抄口读,他从江南回朝时,船中只带书籍;他因才干被丞相安童征召为右三部令史。‎ B.畅师文一心为公,不贪私利。他任东川行枢密院都事时,全力谋划;他不接受同僚分给的银子,将这些银子用来修庙学、驿站和制作公用洒器。‎ C.师文体恤百姓,有政绩。他教百姓耕种之法;他在山南道时,免除了百姓的防水劳役;他在多地任职时展现了突出的治理能力。‎ D.畅师文乐于助人,受人尊重。他将公家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士人和百姓;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他,并称其为先生。‎ ‎7.把文中画横绒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5分)‎ ‎(2)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5分)‎ ‎【答案】‎ ‎4.C ‎5.D ‎ ‎6.D ‎7. (1)离开京城任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处理积压的案件,没有一点偏袒徇私。(得分点:滞、狱、少、阿各1分,句意1分)(2)当涂人因杀牛祈雨被判罪,被关押的有六十多人,畅师文同情并释放了他们。(得分点:坐、冈系、悯、出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为“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应为“公、侯、伯、子、男”‎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 试题分析:“公家多余的粮食”错,“职田米”应是畅师文的俸禄,属于私人的粮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畅师文,字纯甫,是南阳人。畅师文自幼机警聪明,家庭贫困没有书,手抄口读,看过就不忘。刚二十岁,拜见许衡,与许衡的学生姚燧、高凝都亲善友好。上书陈述当时政事十六件,丞相安童对他的才干感到很惊奇,征召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畅师文为萁幕僚,跟随伯颜平定江南,等到回朝时,船上只装书籍而已。任命为东川行枢密院都事,他全力谋划,使该地区得益颇多。修建官府房舍,挖地得到五十锭银子,同僚分给畅师文十锭,他没有接受,用来修庙学及驿站,剩下的制作酒器供公家使用。奉旨改任保宁路同知,治理政事崇尚平稳简要,不安分的人得以安定。‎ 授任监察御史,纠察弹劾不回避权贵,呈上他所编纂的《农桑辑要》一书。调任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他设义仓,教百姓耕种之法。就任本道肃政廉访司佥事,他罢黜奸邪官吏,举荐人才,大家都佩服他公正。改任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政府每年要征调民夫防水,往返几百里,供给困难,畅师文认为这一段江水流速并不湍急,全部免除防水劳役。驸马亦都护的家人依仗权势犯法,畅师文处治其中极恶劣的,将他们流放。改任山东道,不久回京任国子司业。离开京城任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处理积压的案件,没有一点偏袒徇私。不久,因病居家休养。升任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因病不能赴任。‎ ‎(畅师文)修纂《成宗实录>,赐钱一百锭,不肯领受。当时诏令起草多出自他手。任太平路总管。当时大旱,畅师文捐出自己的俸禄举行祈祷仪式,没几天,天下及时雨,这年终于成了丰收年。当涂人因杀牛祈雨被判罪,被关押的有六十多人,畅师文同情并释放了他们。他家禄米田收的粮食堆满屋子,他说:“我家几口人,能把这些全吃完吗!”招呼贫穷的士人和百姓来,任他们把粮食拿走。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畅师文,称他为先生。畅师文在任不久,境内安然无事。‎ 奉命撰写《王勃成道记序》等文章,赐给银子二铤,不肯领受。主持河南乡试回来,临时住在襄县,在驿站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号文肃。‎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8.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本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8. 首联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9. 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可见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流露出对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的钦羡之情,表现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思。‎ ‎【解析】‎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的作者及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前四句中“不站空临边”是“和戎”的后果,表达对统治者的谴责;中间四句中“白发”“笛”写边境将士的生活,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四句写沦陷区百姓的痛苦,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由此可得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爱国情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中构成对比的关键词,从运用的对比手法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和战士切盼杀敌;年华已逝和壮心不已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对朝廷的愤慨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根据语境默写,每句一分,错字、漏字不给分。(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 , 。‎ ‎(2).《滕王阁序》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 ‎【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潦”、“暮”、“眄”、“怡”。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侯琢玉 叶孤 侯七家住泗州城郊外,原名侯小宝,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们都称呼侯七。由于爹妈死得早,加之六个哥哥姐姐也不管侯七的死活,侯七便如孤儿一般在泗州城游荡。侯七虽识字不多,倒也读过几天私塾。侯七在泗州城晃荡,但眼明手快,能说会道,不久,便在城中“一品轩”古董店谋了个伙计的差事。侯七干活卖力,也很聪明,嘴油舌滑,一品轩老板董玉轩甚是喜欢、看重,数年间将侯七的工钱涨了几番。而侯七也没有辜负董玉轩的栽培,将一品轩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板常常擦拭着玉,自言自语:“嗯,是块好玉……”有时也微微皱眉。‎ 侯七在一品轩一干就是十多年,从一个晃荡的毛头小子干成了三十多岁的大青年。十几年间,侯七倒也虚心好学,除了干好自己伙计该干的事情外,还旁敲侧击地向老板董玉轩讨教学习古董知识。董玉轩何等聪明,知道一品轩之所以能在泗州城屹立数十年不倒,全靠自己对古董行业几十年浸淫的专业判断。如果侯七得到自己真传,势必到哪都有立足之地。董玉轩有两子,但一个留了洋,一个当了兵,竟无一子肯跟随他做古董生意。董玉轩也想过将自己的一身技艺找个传人,侯七也曾是董玉轩衣钵的考虑对象。但董玉轩精明如斯,想到自己一旦倾囊相授,侯七艺满必会离开一品轩,另谋高就,或是另起炉灶,这样自己十几年的栽培也就付之东流了。‎ 因此,侯七只学到了董玉轩的皮毛。侯七也明白董玉轩不会轻而易举地传授自己,十几年来,侯七也攒了一笔钱,时刻准备着自己当老板。‎ 一日,店里有一老妇来卖一块玉璧,侯七见这玉璧呈椭圆形,头大尾小,通体圆润,光泽明亮。侯七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块上了年代的真品好玉,一问价,老太太竟要价不菲,说这玉璧是明末长平公主之物,要五百大洋,侯七虽吓了一跳,但想到这玉璧有几百年历史,又是宫廷之物,如果将之买下然后再伺机出手,说不定可以大赚一把,那时自己另起炉灶就大有希望了。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侯七终于用自己攒了十几年的三百块大洋,悄悄将玉璧买下,老板董玉轩自是瞒住不说。‎ 趁一日得闲,侯七悄悄揣玉璧至山阳城,找到了古董界泰斗萧老,萧老一见玉璧顿时两眼放光,侯七见了心中一喜,能让古董界泰斗两眼发出光芒的自然是不会差的玩意了,这回自己多半赚大了。‎ 萧老双眼光芒放完,方道:“的确是一块好玉,应该是明末之玉。”侯七听毕心中又是一喜,自己三脚猫古董皮毛并没有看走眼,这玉璧果然是一块明代的好玉。其实侯七当时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完全靠多年的感觉,想不到这老妇竟没有说谎。‎ 侯七正要问这块玉璧价值几何之时,突见萧老将玉璧贴在唇鼻之间,仔细闻了起来,嗅吮再三,萧老兴奋道:“此玉隐约有一股华贵之气!”侯七连忙兴奋道:“卖的人说此玉璧乃长平公主贴身玉璧。”同时也对萧老佩服不已,连这华贵之气也能闻出来,不愧是古董界的泰山北斗。‎ 萧老一听,恍然大悟道:“难怪,难怪!”继而又叹道:“不过,可惜的是此玉乃长平公主死后下葬时用过的,虽玉质名贵,但裹污秽之气,已经不值钱了。”侯七大惊。他不甘心问道:“那这玉璧到底能值几钱?”萧老叹道:“最多三十大洋。”“不可能……不可能……我花三百大洋买的玉怎么可能呢……”侯七神情恍惚地出了萧宅。萧老在后面又道一句:“如若不信,回去后你用温热毛巾覆于玉璧上,片刻再闻闻你就明白了……”‎ 心灰意冷的侯七回到泗州城一品轩,悄悄拿来热毛巾裹住玉璧,一会侯七再拿起玉璧一闻,果然闻到一股臭味。侯七又怒又恼,一把将玉璧摔了个稀巴烂。‎ 侯七后悔已晚,但更后悔自己十几年来学得不专心,假如自己出去开店,迟早得倒闭。侯七下定决心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干。‎ 二十年后,管理一品轩数年的侯七已是泗州城数一数二的古董行家。‎ 董玉轩的两个儿子,老大留洋娶了个洋妞定居法兰西再也不回来了,这可把董玉轩气得够呛。而更让董玉轩伤心欲绝的是,老二当兵参加了革命党,被砍了头。董玉轩一病不起。‎ 董玉轩临死的时候告诉侯七,二十年前,那个老妇卖玉,是自己安排的,目的就是让侯七留在一品轩。还说:“一个古董行家没有几十年成不了行家。这人啦,就跟这玉一样……”‎ 侯七也明白了老板的良苦用心,不经过几番磨砺,又怎么能成为今日开了几间分店的侯琢玉呢。‎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4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如侯七偷买玉璧前后行事的变化,正表现了他的成熟过程;而写董玉轩的二子则反衬侯七的虚心好学。‎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如“侯七见了心中一喜”“侯七听毕心中又是一喜”,生动表现侯七想轻松赚一笔大钱,急于自己当老板的心思。‎ C.董玉轩喜欢、看重侯七,但又精明如斯,不肯轻易地倾囊相授,正是作品要表现的重点内容——人性的自私和猜疑。‎ D.董玉轩前后两次对玉生发感慨,既首尾照应,又赋予文本丰富深刻的象征意蕴,有力表现了主题。‎ E.小说情节多处使用陡转技法,如萧老在鉴赏玉璧中“的确是一块好玉,应该是明末之玉”的赞叹,而结尾师傅的临终告白既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为什么详写侯七偷偷买玉并请人鉴玉这一情节?(6分)‎ ‎(3)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侯琢玉的性格特点。(6分)‎ ‎(4)这篇小说叙写平凡人平凡事,却给人丰富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答案】‎ ‎(1)D.B (选D项3分,选B项2分,选E项1分。)‎ ‎(2)①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充分表现侯七有理想但急于求成的性格,明明只是“懂皮毛、三脚猫”却一心想当老板,必会失败。②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波澜起伏。详写“买玉、鉴玉”的希望与失败,正是侯七人生命运重大改变的必然,也让小说有起有伏,跌宕生姿。③突出主题,意蕴深刻。侯七正如一块玉,几经磨砺,琢玉成器,启迪人心。(以上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 ‎(3)①眼明手快,能说会道。②聪明能干,虚心好学。③有事业心,但“嘴油舌滑”,急于求成。④知错就改,踏实肯干,自我磨砺。(以上特点,每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任答三点,6分,重在第③④两点上区分。)‎ ‎(4)①成功来自经年累月的积累和自身的反复磨砺。如侯七从小伙计成为数一数二的古董行家,历经了几番“琢磨”“摔打”,正如“几十年浸淫专业”的师傅所言,“‎ 没有几十年成不了行家”。②做事要脚踏实地、专心向学,不可急于求成。如侯七瞒着师傅偷偷买玉自讨苦吃,终于明悟“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干”。③做人应光明磊落、安守本分,不可投机取巧。如侯七瞒着师傅偷偷买玉自讨苦吃是教训,而董玉轩用“欺骗手段”留住爱徒虽用心良苦但也令人深思。 ④学海无涯,唯勤奋扎实、不断努力进取方可有成。如侯七从知皮毛、“三脚猫”到古董行家的转变即告诉我们这一道理。(以上每点2分,观点和分析各1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上分析。情节上,写侯七偷偷买玉并请人鉴玉,后来失败,才最终使他成为行家。使小说起伏跌宕。人物上,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表现他急于求成的性格。主题上,通过侯七几经波澜最终成器的故事,表现文章的主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第1段“但眼明手快,能说会道”,第2段“侯七干活卖力,也很聪明,嘴油舌滑”,可归纳为: 眼明手快,能说会道,聪明能干,嘴油舌滑。后来他偷偷买玉并请人鉴玉,最后失败,赔了钱。可归纳出:急于求成。最后他下定决心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 干。终成大器,归纳出:知错就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题,要有理有据。结合文本情节及人物,探究其中蕴含的人生启示。如侯七偷偷买玉并请人鉴玉,最后失败,可以得出:做人应光明磊 落,不可投机取巧或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侯七从小伙计成为数一数二的古董行家,说明:人生要经历磨难,只要不断努力进取方可有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的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谈天。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就是借给别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 沈先生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沈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在这种地方,打扑克!”沈先生的娱乐,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他写章草,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近年有病,不能握管,沈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熟悉沈先生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沈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沈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这种黑红两色刮花的圆形缅漆盒,昆明多的是,而且很便宜。沈先生一进城就到处逛地摊,选买这种漆盒。他买到的缅漆盒,除了自用,大多数都送人了。有一回,他不知从哪里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挑花布,摆得一屋子,这间宿舍成了一个展览室。来看的人很多,沈先生于是很快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 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文林街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小巷,大概叫作金鸡巷,巷里的小院中有一座小楼。楼上有个小客厅。这小客厅常有熟同学来喝茶聊天,成了一个小小的沙龙。沈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沈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这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也不是哲学。有人问金先生为什么搞逻辑,金先生说:“我觉得它很好玩!”‎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相关链接 ①1923年,沈从文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打工,一边勤奋写作。他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慷慨解囊,救助处于困境中的沈从文,还把他介绍给当时著名的《晨报副刊》的主编。一个月后,沈从文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几年后沈从文便享誉文坛。‎ ‎(《郁达夫和沈从文的友谊》)‎ ‎②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当搞建筑的梁思成忙着写检查,搞社会学的费孝通绞尽脑汁应对大字报,而他们的朋友——早早被划归为反动文人的沈从文,却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转身:他的后半生投身于文物考古界,潜心研究古镜金锦、器皿书画、陶罐绢纸……前半生写出《边城》的大作家,后半生则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了文物研究当中。‎ ‎(《沈从文文物研究心血之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一句,态度明朗,开门见山,并且总领全文。‎ B.沈从文借给学生们书,这与他青年时在北京的遭遇有关,郁达夫帮助了他,他也要帮助那些喜欢读书的青年。‎ C.对作家打扑克,沈从文很气愤地说“在这种地方,打扑克”,是他认为不应该在井冈山这样的地方打扑克。‎ D.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搞过文物研究,建国后又搞文物研究,但是从研究的出发点看前后却有了一些差别。‎ E.“沈先生不长于讲课”一句,既照应了开头,也领起后文中所写的沈从文以谈天来教育学生,以补其不足的内容。‎ ‎(2)沈从文搞文物,体现出了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文章写沈从文与朋友的谈论与交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写沈从文,只写了一些零散的小事,请你就作者的这种写作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答案】‎ ‎(1)AD (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C.E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则给0分。)‎ ‎(2)①年轻时对文物有极大的兴趣,对许多手工艺制品有广博的知识;②对所研究的文物带有浓厚的情感,他认为这是劳动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果;③注重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类文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表现沈从文兴趣之广和对事物的观察之细;②间接表现沈从文的气质;③突出他的交往之广,为人热情随和的特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这样写可以从多方面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虽然是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使读者可以从多方面来了解传主;②这样写可以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平和亲近的感觉。文章叙事风格不事铺张,平淡简洁;③这样写突出小事对作者的影响之深。这些小事,作者在相隔40 年后还能如数家珍,足见作者印象之深,感触之深。(每点4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B.“沈从文借给学生书”是有曾得过郁达夫帮助的原因,但不仅仅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信息概括不完整。C.中沈从文对作家打扑克很气愤,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E.“沈从文以谈天来教育学生,以补其不足”分析不当,原文是“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是说相较于谈天沈从文不擅长讲课,而不是讲课是他的“不足”。 ‎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本题涉及的文章段落主要是在第三段,要把语句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然后对筛选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分清有关与无关、主要与次要。舍弃无关和次要的部分,加以合并,形成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本题要求对限定话题与范围的内容做概括,注意划分相关部分的层次结构,最后概括归类。一般这种类型的题只要求简单概括,不做阐释。‎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可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文章的写作风格方面、对作传者的影响方面入手挖掘。‎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组是(  )(3分)‎ ‎①31周岁,对于任何一名游泳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年纪,而菲尔普斯克服了这一切,在里约奥运会上仍拿下了4枚金牌,以23枚奥运金牌总数打破前人保持的奥运奖牌纪录,也创造了奥运历史上奖牌和金牌最多的纪录。‎ ‎②小李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少犯错误,我非常感激他。‎ ‎③我跟他认识,也有几年了,但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④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几经艰辛,终于登上了西岳华山绝顶。立于巅峰,放目远眺,天无涯际,我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⑤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浩荡荡,两岸丛山叠峰,各具神态,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横生。‎ A.①②⑤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望而生畏——望:看见畏:畏惧,害怕。表示看见了就害怕。在本句中,符合语意,是正确的。②耳提面命: 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而不能用于同辈之间。在本句中,属于用错对象。③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在本句中,符合语意,是正确的。④登高自卑——自:从;卑:低。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在本句中,“登高自卑”错在望文生义。⑤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指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在本句中,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似乎深受广大学子们所欢迎,因为它即将打破高考“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C.春节期间,网络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 D.昨天,在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局地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下降造成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句式杂糅,“为……所欢迎”和“深受……欢迎”糅杂在一起;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帖子”;D项,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歧义。‎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 ① 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学习汉语的各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  ②  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③  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  ④  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  ⑤  白字连篇,出尽“洋相”。‎ A.①随着     ②因此   ③然而   ④甚至    ⑤却是 B.①因为     ②就    ③所以   ④总要    ⑤就会 C.①因为     ②更    ③然而   ④只要    ⑤就会 D.①随着   ②更     ③但  ④总要    ⑤却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随着,表顺承;因为,表因果。②因此,表因果;就,表顺承;更,表递进。③然而,但,表转折;所以,表因果。⑤却是,表转折;就会,表顺承。‎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5分)‎ 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加社会的道德力量”,人的精神发展史与阅读史是紧密联在一起的。过去稍有文化的人家多喜欢贴这样的春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社会、世道,要想长久地传下去,______①_______。忠厚诚信是____②______、处世之基,诗书则是____③_____的灯烛。‎ ‎【答案】‎ ‎①离不开忠厚与诗书  ②立身之本  ③引导人生走向光明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前后具体语境分析作答。①处是一个观点句,依据前后句应填“离不开忠厚与诗书”,②处应与“‎ 处世之基”相应,③应与个人发展有关,因此应填“引导人生走向光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意思前后连贯。(6分)‎ 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着做人、学会做人。读《论语》,我们体会仁义礼智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观、义利观。‎ ‎【答案】‎ 读《庄子》,我们感受道法自然; 读《墨子》,我们学着兼爱非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揣摩画线“读《论语》,我们体会仁义礼智信”的形式与内涵,然后选用名人作品仿写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60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市某高中高二某班的“班规”被爆出,网友称是“某市最严班规”。这张班规名为χχχ个人日常表现记录表,分为学习、纪律、卫生三个方面,其中有很特别的规定:作业抄袭,一科处罚50元,统一罚抄《逍遥游》10遍;上课说笑、打闹、传纸条、看课外书、梳头、照镜子等,一次5元。有趣的是,老师说了10个蹲起抵1元,自由选择惩罚方式,蹲起要在班级前面。‎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 最严班规,能否管住“熊孩子”?‎ 高考是人生转折,高中生叛逆、压力大、住宿比例高造成管理困难,班委会制定班规,用来约束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是有益无害的,关键在于管理制度是否合情合理,是不是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最严班规究竟能不能管住这些95后、00后的“熊孩子”,执行也及其关键,老师和学校有必要进行把关。‎ 最严班规很全面,学习、纪律、卫生校园生活中的三件大事一件不落。有现金处罚,虽然这并不值得提倡,但可以让即将成年的学生们懂得,家长开车违章要扣分罚款,学生在学校违反了班规,不遵守校园这个小社会的纪律也要受到相应惩罚,这样的处罚可以让经济来源有限的学生们谨慎小心,避免触碰违规点。‎ 有趣的是该班规很灵活,体力好可以抵用现金,不过让笔者也捏了一把汗的是10个蹲起才抵一元,罚款50元就是500个蹲起!这年头,在学校想违规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硬功夫。高中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少,看似罚款、体罚似的最严班规,却实实在在的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 但为啥抄袭和未完成作业都要抄袭《逍遥游》呢?高中需要背诵的篇目有很多,古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班规是否可以多选几个备用的罚抄篇目,或者是在抄写的基础上提高难度,第二次或者多次被罚的学生,要默写上一次的抄袭篇目才算过关呢?这样既可以约束违规行为,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上课传纸条、打闹嬉戏、偷看课外书,在过来人的记忆里是美好的回忆,但却实实在在的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特别是电子书的普遍存在,容量大、篇幅长,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让学生们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该挑灯夜读、紧张复习的时候却将时间浪费于此实在不该,5元钱的处罚换算成50个蹲起能给学生们提个醒未尝不可。‎ 最严班规并不是学校别出心裁要“整”学生,而是同学们的自我觉醒,恰逢高二分了文理科,是认清方向努力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班委会带头订好规矩,分发给大家征求意见,请班主任老师帮助把关,及时修订其中过于苛刻、不合适的部分让最严班规充满了爱,不难成为同学们的美好记忆。最严班规,能否管住“熊孩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时评类作文。材料报道的某市某高中高二某班的“班规”,一是最严,一是有趣。写作立意时就要围绕这两点来考虑,分析这种班规的利与弊,谈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合情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