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6-09 发布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缝隙 裁缝 夹缝 漏缝 B. 纳闷 愁闷 苦闷 闷热 C. 解恨 解冻 解剖 辩解 D. 寄宿 宿营 归宿 整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题中A项,“缝隙”“夹缝”“漏缝”中的“缝”读音是“fèng”,“裁缝”中的“缝”读音是“féng” ,故排除; ‎ B项,“纳闷”“愁闷”“苦闷”中的“闷”读音是“mèn”,“闷热”中的“闷”读音是“mēn”,故排除;‎ C项,四个词语的“解”的读音都是“jiě”;‎ D项,“寄宿”“宿营”“归宿”中的“宿”的读音是“sù”,“整宿”中的“宿”的读音是“xiǔ”,故排除。‎ 故选C。‎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多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争妍斗艳 怡然自乐 高瞻远瞩 名正言顺 B. 一丝不苟 闲情逸致 沤心沥血 壮志未酬 C. 迅序渐进 骇人听闻 出奇制胜 惊涛骇浪 D. 涸辙之鲋 失志不移 鹤立鸡群 蓊蓊郁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考生应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字义、字音辨析字形正误,根据语境关照形旁判断是个很好的方法,平时积累也应该多借助偏旁识字法。‎ 题中B项,“沤心沥血”中“沤”错,应改为“呕”,“呕心沥血”的意思是“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C项,“迅序渐进”中“迅”错,应改为“循”,“循序渐进”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 D项,“失志不移”中“失”错,应改为“矢”,“矢志不移”的意思是“立下志愿并且决不改变”。‎ 故选A。‎ ‎【点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热闹——喧嚣 缓慢——急促 清凉——燥热 B. 粗率——仔细 萧瑟——繁华 浮躁——持重 C. 谦逊——高傲 隐约——隐蔽 迟钝——灵活 D. 挣扎——解脱 隐藏——暴露 荒凉——落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反义词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明确反义词的概念,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一组词是否构成反义词关系,要注意词语的意思是否有对比。‎ 题中A项,“热闹”与“喧嚣”不是反义词,“热闹”的意思是“指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喧嚣”的意思是“声音杂乱;不清静”,二者意思未构成对比关系,“热闹”的反义词应是“冷清”,“喧嚣”的反义词应是“宁静”;‎ C 项,“隐约”与“隐蔽”不是反义词,“隐约”的意思是“指依稀;不明显”,“隐蔽”的意思是“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二者意思未构成对比关系,“隐约”的反义词应是“清楚”,“隐蔽”的反义词应是“公开”;‎ D项,“荒凉”与“落魄”不是反义词,“荒凉”的意思是“人烟少;冷清”,“落魄”的意思是“潦倒失意”,二者意思未构成对比关系,“荒凉”的反义词应是“繁华”,“落魄”的反义词应是“得志”。‎ 故选B。‎ ‎【点睛】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与假,动与静,拥护与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如:黑与白,高山与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静的教室 明朗的天空 轻捷的脚步 B. 改善生活 展望未来 要求严格 C. 关系融洽 听取意见 道路曲折 D. 尖刻的问题 恬静的微笑 庄严地宣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词语及辨析短语搭配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然后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每一个选项,根据词语搭配的习惯进行判断,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题中D项,“尖刻的问题”错,“尖刻”的意思是“指说话尖酸,待人冷酷、苛求”,与“问题”搭配不当。‎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辨析短语类型,从词语的语法功能方面辨析词语的类型,通过解答本题可以看出对于词语的考查是语言运用的重点之一,对于词语我们不仅要识记词语的含义,只有把握好词语的含义,然后从搭配的方面考虑是否恰当,才能规范的使用现代汉语。‎ ‎5.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 )‎ A. 提心吊胆 目不暇接 狼狈为奸 B. 虚怀若谷 巧妙绝伦 投机取巧 C. 自私自利 转危为安 壮志凌云 D. 无动于衷 恶贯满盈 处心积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词感情色彩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理解感情色彩的含义,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题中A项,“提心吊胆”的意思是“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感情色彩是中性词,“目不暇接”的意思是“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感情色彩是褒义词,“狼狈为奸”的意思是“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感情色彩是贬义词;‎ B项,“虚怀若谷”的意思是“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感情色彩是褒义词,“巧妙绝伦”的意思是“精巧美妙;灵巧高妙”,感情色彩是褒义词,“投机取巧”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感情色彩是贬义词;‎ C项,“自私自利”的意思是“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感情色彩是贬义词,“转危为安”的意思是“从危急转为平安”,感情色彩是褒义词,“壮志凌云”的意思是“形容理想宏伟远大”,感情色彩是褒义词;‎ D项,“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感情色彩是贬义词,“恶贯满盈”的意思是“指罪大恶极,已到末日”,感情色彩是贬义词,“处心积虑”的意思是“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感情色彩是贬义词。‎ 故选D。‎ ‎【点睛】每一个词语,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情色彩,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的评价。常见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例如:美丽、高尚、爱护、勇敢等带有尊敬、喜爱感情倾向的词语都属于褒义词;丑陋、卑劣、残忍、怯懦等带有憎恨、厌烦感情倾向的词语都属于贬义词。感情色彩除了褒贬类型之外,还有一些诸如紧张、悲凉等感情色彩的词语。比如,落叶、秋风带有悲凉的情感色彩。‎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 题中A项,“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错,“大概”与“左右”重复,应删除其中一个,故排除;‎ B项,“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错,两面对一面,“是否”是两面,“提高”是一面,应改为“是否提高”,故排除;‎ C项,“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错,提取主干,“中学生是阶段”,“中学生”与“阶段”搭配不当,故排除。‎ 故选D。‎ ‎【点睛】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7.依次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 近十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 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 尽管  那么  只有  才能 B. 尽管  所以  只要  就 C. 如果  那么  只有  才能 D. 如果  所以  只要  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内容分析。“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是一种假设的说法,“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的条件,“只有……才能”“只要……就”,两者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前者表示条件唯一,后者表示条件非唯一,综合C项正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 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 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老人家感觉神清气爽。‎ D. 周末,同学们一起出游,共享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来写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菜吃起来的感觉,不合乎题意,是错误的。‎ B项,“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来写做题方法不合乎题意,是错误的。‎ C项,“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来写思念故乡,是正确的。‎ D项,“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不能用于形容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1.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2.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3.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4.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5.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6.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9.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拟人)‎ B. 大家都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像明星赵薇。(比喻)‎ C.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拟人)‎ D.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陷阱呢?(反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熟知常见修辞方法的名称及其特点,浏览选项,结合语境辨别正误。‎ 题中A项,“拟人”错,句中未将“理想”人格化,“理想是石”,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应是“比喻”,故排除;‎ B项,“比喻”错,“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甲乙是两种不类的事物,句中“她”与“赵薇”是同类事物,故排除;‎ C项,“拟人”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将“五岭”比作“细浪”,“乌蒙”比作“泥丸”,应是比喻,故排除。‎ 故选D。‎ ‎【点睛】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学习修辞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总是要死的,是屈辱而死的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 B.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提出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 题中A项,“是屈辱而死的呢”后问号用错,“是屈辱而死的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是选择问,前一个分句后应用逗号,故排除;‎ C项,“皇帝说”后冒号用错,“皇帝说”在对话的中间,前后都有引用的话,“皇帝说”后用逗号,故排除;‎ D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中引号用错,这是一本书,应用书名号,故排除。‎ 故选B。‎ ‎【点睛】标点符号有一定的提示性作用,注意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4)括号:补充说明;(5)问号:设问引出话题,反问表达态度的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11.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他们回避孤独。)‎ B. 仇恨带给人类灾难太深重了。(灾难深重。)‎ C. 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理想会成为现实。)‎ D. 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我看到了背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把句子层层压缩,最后剩下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题中A项,该句是否定句,缩句时必须保留否定词“不”,否则就改变了句子原意,应缩句为“他们不回避孤独”。‎ 故选A。‎ ‎【点睛】缩句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如“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驾驶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2)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3)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4)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 A. 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 不动声色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 不动声色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 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句中形容驾驶者面对车祸时不动心,应选“无动于衷”;‎ 第二处,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句中形容同学们沉浸在联欢晚会的气氛中,应选“沉醉”;‎ 第三处,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句中形容他做事顺利,应选“左右逢源”;‎ 第四处,奢望:过高的希望。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句中形容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难以与父母团聚,应选“奢望”。‎ 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1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会使草场资源因负荷量过重而衰竭,先是产草量下降,继而草场开始退化,接着草原植被日趋稀疏低矮。‎ ‎②目前内蒙古草原每头家畜所占草场面积不足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规定的临界放牧面积的三分之一。‎ ‎③然后地皮硬结破碎,形成众多风蚀破口,在风力作用下导致草场沙漠化。‎ ‎④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规定,干旱草原每头家畜应占有5亩草地作为临界放牧面积。‎ ‎⑤牧民们普遍反映,羊多了,草少了,风沙大了------这暴露了当地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 A. ④②①③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④⑤②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语段讲了内蒙草原的生态危机,话题从联合国会议规定讲起,所以④为第一句,②为第二句; ①③分析了可能出现工已经出现的情况,从“然后”知道,①在③前;⑤以现实情况对语段做了小结。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②①③⑤。‎ 故选A ‎【点睛】语序题解答方法:抓中心,首先要统观全局,抓住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抓标志,语言标志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抓句式等;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完成的,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色彩、气氛要保持一致。‎ ‎14.下列诗句与作者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诗句作者搭配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认真品读备选答案中各项列出的内容,准确识记作者、标题、作品及作品集、相关诗文等,不可张冠李戴。题中D项,“李白”错,应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故选D ‎【点睛】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二、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 对上面文章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B.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C.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D.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16. 对文章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欲望 B. 度:用尺子度量 C. 坐:同“座”,座位 D. 反:通“返”,返回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题中,“之”的意思是“到”,是动词,名词“市”作“之”的宾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 ‎;“反”的意思是“返回”,与“归取”是连续性动作,意义相连,二者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题中A项,原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意思是“有个想要买一双新鞋子的郑国人”,“欲”应译为“想要”。‎ 故选A。‎ ‎【点睛】解答断句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 参考译文:‎ 有个想要买一双新鞋子的郑国人,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就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相距两年之后,今年春节,我又回到了故乡海南岛。‎ 步出海口机场,我差点辨不出东西南北。几年前,这附近还是一片片冷冷清清,马路两旁杂草丛生,污水漫溢,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矮小棚屋,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印象。这一次,却是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道路平坦,气势不凡;四处高楼林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走近市中心,则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时分漫步街头,满眼是椰树夹道、霓虹闪烁,满耳是粤语喧哗、粤曲高扬,正可谓歌舞升平,俨然一派充满浪漫情调的南国风光。‎ ‎①故乡的人真是富了,却又富得令我感到陌生。②原先一角钱都要算了又算才用的人,如今放起鞭炮来动辄成千上万元;原先一年到头饭桌上见不到荤腥的人家,如今为了生个男孩儿便摆上几十桌上百桌的宴席。③“大款”们心血来潮时,也舍得花上数千元请城里的戏班来演上一场,与乡邻们同乐;但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校却东倒西歪,烧香拜神之风又死灰复燃,趁势而起。④他们似乎并不认为发财致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反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之上,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⑤他们透过“钱眼”看我,我俨然成了“外”人;我想和他们亲近,却又隔着一层“钱”的无形障碍。⑥这确实令我尴尬而又悲哀,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⑦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在海口市或任何一个城镇上,“发廊”“按摩保健”则早已不是秘密。诸如此类的现象固然并非海南所独有。它们的出现,使我记忆中的故乡失去了少女一般的圣洁和清纯,也少了一分令我难忘的朴实和真诚。‎ 在故乡住了近一个月之后,我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离开了她。有时候,陌生倒恰恰寓示着某种变化,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我当然希望故乡愈变愈好。‎ ‎17. 给加点的字注音。‎ ‎(1)动辄( ) (2)庇佑( ) (3)俨然( ) (4)陌生( )‎ ‎18.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句填入第4自然段空缺处( )‎ A. 故乡,你变了。‎ B. 故乡啊,你太令我失望了。‎ C. 故乡啊,你真让我感到陌生!‎ D. 故乡令我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是这些。‎ ‎19. 本文第3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0.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说:“我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离开了她。”那么,作者喜悦的是什么?忧虑的又是什么?‎ ‎21. 对比是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本文的对比主要有两大方面,请说出哪两大方面?‎ ‎22. 下面的4个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南国风光”是就“道路”“高楼”“霓虹”“粤曲”而言的。‎ B. “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强烈不满和厌恶。‎ C. “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不是一个比喻句。‎ D. 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故乡的富裕和繁荣。‎ ‎23. 为本文拟了四个题目,最恰当的一个是( )‎ A. 可爱的故乡 B. 故乡礼赞 C. 陌生的故乡 D. 故乡的忧思 ‎【答案】17. (1). zhé (2). bì (3). yǎn (4). mò 18. D 19. C ‎ ‎20. 喜悦的是故乡日渐富裕,忧虑的是故乡出现的种种畸形病态的现象。 ‎ ‎21. (1)故乡昔日贫穷,脏乱与今日富裕,繁荣的对比。(2)故乡人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贫乏的对比。 22. C 23.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加点的字都是常见的字,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辄”“庇”“俨”“陌”都是常见字,注意它们的音节拼写和声调,识记时要准确无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题中,上文“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可知话题是“故乡带给人的陌生感”,根据话题保持一致原则,排除AB;根据第三段及下文“无论在海口市或任何一个城镇上,‘发廊’‘按摩保健’则早已不是秘密”可知,突出故乡令人陌生的现象很多,根据内容保持一致的原则,排除C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段划分层次的能力。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个段落有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又是怎么样一层一层有顺序的写下来的,可以根据总分式、并列关系、顺序关系划分层次。①句写“故乡富得令人陌生”,是总领句,划为一个层次;②③④具体写故乡人富裕后种种畸形病态的现象,划为一个层次;⑤⑥⑦句写“我”对故乡的感受,划为一个层次。‎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通常答题步骤为:快速阅读,确定概括题目涉及段落及范围;圈画词句,在文中捕捉符合题目的有效信息;提炼词语,分析主要意思及隐含意思。二次概括,合并、删除、明确、整合相关信息。从“道路平坦,气势不凡;四处高楼林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走近市中心,则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时分漫步街头,满眼是椰树夹道、霓虹闪烁,满耳是粤语喧哗、粤曲高扬,正可谓歌舞升平,俨然一派充满浪漫情调的南国风光”中可概括出“喜悦的是故乡日渐富裕”;从第四、五段记述的故乡铺张浪费、烧香拜神、轻视教育、“发廊”“按摩保健”遍地等种种情形可概括出“忧虑的是故乡出现的种种畸形病态的现象”。‎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的对比主要有两大方面,请说出哪两大方面”,寻找对应答题区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二段“几年前,这附近还是一片片冷冷清清,马路两旁杂草丛生,污水漫溢,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矮小棚屋,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印象”“道路平坦,气势不凡;四处高楼林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走近市中心,则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时分漫步街头,满眼是椰树夹道、霓虹闪烁,满耳是粤语喧哗、粤曲高扬”可分析出“故乡昔日贫穷,脏乱与今日富裕,繁荣的对比”,第三段“‘大款’们心血来潮时,也舍得花上数千元请城里的戏班来演上一场,与乡邻们同乐;但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校却东倒西歪,烧香拜神之风又死灰复燃,趁势而起”可分析出“故乡人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贫乏的对比”。‎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题中A项,“‘道路’‘高楼’”错,原文“满眼是椰树夹道、霓虹闪烁,满耳是粤语喧哗、粤曲高扬,正可谓歌舞升平,俨然一派充满浪漫情调的南国风光”,可知“南国风光”应指“椰树”“粤语”等;‎ B项,“强烈不满和厌恶”错,联系上文“这确实令我尴尬而又悲哀,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可知,表达的是“悲哀”;‎ D项,“故乡的富裕和繁荣”错,第二段写故乡的繁华景象,第三段写故乡出现的种种畸形病态的现象,且结合原文“我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离开了她有时候。陌生倒恰恰寓示着某种变化,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我当然希望故乡愈变愈好”,可知本文的主题是“喜故乡日渐富裕,忧故乡出现的种种畸形病态的现象,希望故乡越变越好”。‎ 故选C。‎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标题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明确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领会文章的内容,所拟的题目应全面反映文章内容及主旨。文本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故乡崭新变化,日渐富裕,令人喜悦;二是故乡出现的畸形病态的现象,令人忧虑。所拟的题目只包含一方面内容则不恰当。‎ 题中A项,只突出令人喜悦的一面,未表现出令人忧虑的一面,不全面,故排除;‎ B项,只突出令人喜悦的一面,未表现出令人忧虑的一面,不全面,故排除;‎ D项,只突出令人忧虑的一面,未体现令人喜悦的一面,不全面,故排除。‎ 故选C。‎ ‎【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三、作文 ‎24.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要求:(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答案】例文 执着造就成功 也许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戈壁滩上有两粒种子,一粒种子总是抱怨太阳的毒辣,另一粒却默默无闻地扎根于地下,尽力吸取每一点水分。纵然天气炎热,这粒种子却在地下得到甘露与阴凉。渐渐地,这颗种子成长为一棵胡杨,身躯在黄沙烈日下高傲挺立。‎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颗坚韧不屈的种子对待挫折所彰显的精神,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那颗抱怨的种子对待逆境的茫然。或许它早已想扎根于地下,但无尽黄沙旱土阻止了它,以至于使它泯灭于世。然而,这粒坚韧的种子却没有抱怨或是叹息,而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它选择锲而不舍地干下去,为长成一颗挺拔的胡杨树,努力下去。‎ 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中看到,一位美国男子用五千张扑克牌搭成了一个近三米的高塔。我惊讶于他的毅力与坚持的信念,然而这样的挑战方式是何等的困难。试想一下,当他搭到2000‎ 张时,由于疏忽,一个高高的建筑轰然倒塌,我的脑中浮现了这样的情景:他一次次将倒塌后散乱的扑克牌收起,又从第一层建起,接近成功时,建筑又片片倒塌。可是,而对着记录上那一幅五千张扑克建筑的图案,我不禁思考起来:我们常常为自己建立起一个崇高的理想,并发誓努力,可有谁能够一如既往,按部就班地奋斗呢?当我们面对着他人的努力成果,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呢?总想着成功后喜悦,事实上,我们有多少时间花费于脚踏实地?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永不停止的努力与奋斗,当我们的道路被高山遮掩,被江水淹没,我们仍要坚持努力,向着那崇高远方尽力奔去!‎ 拥有执着,纵然是雏鹰,也会在天际中无限翱翔,赢得自己的一方蓝天。‎ 拥有执着,即使是细流,也会在崎岖中奔流,汇成自己的一片海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及材料间的关系。这则材料的主题是“如何面对逆境”,材料的意义指向明确:(1)两粒种子喻指生活中的两类人,一种“我们可怎么活呀”“唠唠叨叨地抱怨”,遇到困难只会抱怨,遇到挫折只会逃避;一种“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积极面对现实,顽强奋斗,挑战磨难。(2)两种结果截然相反,前者“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一事无成,以失败告终;后者“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大有作为,提升抗挫力。构思行文时,可以写一些在城市的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比如看门人,清洁工等,亦可以写一些勇敢与困难抗争的人。‎ ‎【立意】1、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下,唯有任劳任怨,不抱怨,才能成功。‎ ‎2、执著成就成功。‎ ‎3、积极面对现实,奋斗成就人生。‎ ‎4、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 ‎6、对待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素材】1、维也纳是世界音乐名都,你可能有幸听过贝多芬作品的演奏会,但你可曾知,他的成长经历也极为坎坷。十七岁时便患了伤寒和天花,随后蔓热病又接踵而来,爱情也屡次夭折,但他“扼住生命的咽喉”,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驰名世界的音乐家。‎ ‎2‎ ‎、“平坦的滑雪场上不会有优秀的滑手,安逸的环境不会造就时代的伟人。”马克思贫困潦倒而著《资本论》;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不朽的《红楼梦》;勾践卧薪尝胆使国耻一朝得雪;韩信遭跨下之辱而统帅百万雄师,可谓“将军额上可跑马”。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抱怨路漫漫走的不潇洒浪漫,其实艰难困苦就是你成功的摇篮,让乘风的翅膀带你过尽千帆,让理想的呼唤伴你闯过生活的难关,只要心中的风景不凋零,生命的叶子永远不会枯黄腐烂,永葆一颗接受磨砺的心,人生将会永驻春天。‎ ‎3、汉代的司马迁因遭李陵事件的牵连而被汉武帝“赐”以宫刑,可他矢志不渝,笔耕不辍,严寒酷暑,发奋著书,并在墙上写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以此来激励自己成就伟大的事业,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炼狱般的痛苦终于换来了人生的升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史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执着造就成功”这一中心论点,开篇简述材料并分析种子成功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自然界深入到社会,举“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选准角度进行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