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走近作者
2. 背景解读
1883 年 1 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
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 41 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
咽。2 月,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
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死亡是意外来临的。3 月 14 日下午两点
多钟,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
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状态。她随即陪同恩格斯一起上楼去。
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
毫无痛苦地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
修改稿,这时与海伦离开房间相隔不过两分钟。
3. 相关知识
悼 词
悼词,我国古代称为“谏辞”“哀辞”“吊文”“祭文”,是对
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
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及其一生
中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并简要地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
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现代
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
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专指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
思的宣传性的专用哀悼文体。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由于讲演是面
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深挚,
语言要通俗形象。最后,因为是讲给人家听的,所以也要像一般演讲
词那样,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地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
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
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
往往先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
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
讳 饰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
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如柳宗元《捕蛇者
说》中“人风”一词,应是“民风”,但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
称为“人风”。
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有增强表达各种
思想情感的作用。本文即运用了大量讳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
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悼.念(dào) 嫉.恨(jí)
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
拂.去(fú) 繁芜.丛杂(wú)
浅尝辄.止(zhé) 卓.有成效(zhuó)
(2)多音字
豁
豁.然开朗huò
豁.出去huō
豁.拳huá
量
不可估量.liɑng
量.力而行liàng
量.筒liáng
2.字形辨认
诽诽谤
悱悱恻
绯绯红
芜繁芜
怃怃然
妩妩媚
诅诅咒
咀咀嚼
沮沮丧
损损失
殒殒身
陨陨落
悼悼念
淖泥淖
棹船棹
3.近义词辨析
(1)摸索·探索
辨析:两者都含有“寻找”的意思。“摸索”指试探着(行进),寻
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即时小练】
①由于目前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养老地产投资与养老保
险产品并未很好地对接起来。
②国有企业工会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
光荣使命,对于国企工会来讲,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是个有意义且
很重要的课题。
(2)停止·停滞
辨析:两者都有“停下来”的意思。“停止”指不再进行。“停
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即时小练】
①如果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他就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抹黑中国
的言行,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做出努力。
②日本、爱尔兰,在保持二三十年经济强劲增长后却陷入停滞,
背后的共同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演变为严重的金融问题。
(3)诬蔑·污蔑·侮蔑
辨析:三者都有“诋毁,诽谤”的意思。“污蔑”主要是“用话
语栽赃陷害”的意思。“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侮蔑”
含有“轻视、轻蔑”的意思。
【即时小练】
①他一向光明正大,有人说他搞阴谋,那显然是污蔑。
②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③“精神病”也作为一种侮蔑性用语存在,缺乏应有的社会人文
关怀和人格尊重。一般人也很怕自己患有精神病。
(4)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辨析:两者词义相近,都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使用
对象不同。“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比喻突然领
悟了一个道理。“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
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醍醐灌顶”
只能用来形容人。
【即时小练】
①在座谈会上,演艺界的人士说,形成这样一个发展思路,我们
的眼界就会豁然开朗,演艺产业的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②这场讲座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一切所谓的困难都是我的主观
臆想。
(5)以至·以致
辨析:“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和范围上的延伸;用在
下半句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
果。“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
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即时小练】
①在美国根本不需要担心的流量问题,在中国市场,却常常让
iPhone 用户十分不安,日常使用时,用户生怕手机在凌晨自己悄悄更
新,以致产生莫名其妙的巨额的流量费。
②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推介会上发表演讲,介绍福建近年来的
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方案,以至省内多个都市区、
十大新区的建设计划。
(6)不可估量·不可限量
辨析:两者都表示“不能够看出,不能够估计”,但使用的对象
不同。“不可估量”,不能轻易估计推算出来,形容数量大或成就高。
“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
【即时小练】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
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我们没法和他们竞争那些高价球员,但我们有自己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的未来不可限量。
(7)参加·参与
辨析:两者都有“加入其中”的意思。“参加”,置身某种组织
或集体活动中去。使用范围很广,它的宾语常见的有两类:①表示某
种组织、集团等的词,如“党团、队伍、协会”等;②表示集体活动
的词,如“工作、领导、组织、讨论、革命、劳动、建设、典礼”等。
“参与”,专指参加并一起活动。使用范围较窄,它的宾语常见的只
是某些表示集体活动的词,如“工作、领导、运动、谈话”等,而不
能是“革命、劳动”等。常用于书面语。
【即时小练】
①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邀请俄罗斯参加里斯本
峰会,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鸿门宴”。
②山东省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棚户区
改造财政资金收入,并鼓励民间资本直接参与棚户区改造。
4.熟语积累
(1)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2)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
入研究。
(3)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
种道理。
(4)繁芜丛杂: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5)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1.文章先说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家,再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后面又
说他是一位革命家。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作者说:“这个人的逝世,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在结构上有没有矛盾?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答:没有矛盾。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这三种称谓都是恩格斯
对马克思贡献的赞美。在恩格斯看来,称马克思为“思想家”“科学
家”,是就他的理论贡献而言,马克思的伟大不在于他发现了一种理
论,而在于他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式的哲学,而是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推翻旧制度的
武器。所以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逝世的影响时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
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看来,恩格斯
先说马克思是思想家、科学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
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逐步将演讲内容推向高潮。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采用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
方式。如第一段,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 月 14 日下午两点
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
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二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
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第一段的叙述和描写是为
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二段的议论是在第一段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进
行的。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
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文章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方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
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
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极富感染力。
3.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
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
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是对死者的悼念。本文的结构有何特
点?
答:本文是按照一般悼词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结构严谨,各部分之间充满内在联系。恩格斯在组织文章时,正是依
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另外,作者也善于运用恰当的结构来显
示和加强这种内在联系,如过渡段有第二段和第五段,过渡句有“不
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
家”“正因为这样”等。
4.第七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何作用?
答:阅读一系列报纸的名称时应注意后面注明的时间,这些时间
有它们的连续性,这些名称和时间的背后隐含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
生涯。1842 年马克思在德国为《莱茵报》撰稿,后任该报主编,他以
犀利的笔锋抨击反动政府;1843 年被迫迁居巴黎;1844 年为巴黎《前
进报》撰稿,抨击普鲁士反动政策;1844 年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
布鲁塞尔;1847 年又成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经常撰稿人;1848
年至 1849 年欧洲革命期间,又与恩格斯一同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
1849 年 5 月,又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定居伦敦;1852 年至 1861
年经常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可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并不因屡
被驱逐而停止,报纸名称实际上是他参加革命斗争的标志,用以说明
他进行斗争的“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说明“卓有成效”
的还有“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5.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关系?
答:由马克思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
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活动,才创立出伟
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
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基础。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革
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
观、理论观。
6.“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
用一个“将”字?
答:恩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
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的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
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从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
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才刚刚兴起,
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1.主旨归纳
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在
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方面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出的丰
功伟绩,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
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诚挚的感情。
作者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与马克思并肩战斗近 40 年,对马克思最
为了解,对马克思的逝世最为悲痛,对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最为清
楚。“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
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句话表
现出作者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与他见最后一面的莫大遗憾,也表现了
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之情。
(2)准确恰当的评述。
①对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作者用两个“对于”做了准确
的表述:“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
的损失。”对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建树,作者突出地指出他发现的两
个重要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②对马克思所发现的这两个重要规律的评价,作者准确地用了两
个比较:比较马克思的贡献和达尔文的贡献;比较马克思的研究价值
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的研究价值。
(3)生动凝练、内涵丰富的语言。
①“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用了“空白”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②“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
索。”这句话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③“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
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轻轻拂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
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表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一、知识讲解
“重要句子”指在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的句子。包括:(1)揭示文章中心或概括段意的句子。(2)承上启下或前
后呼应,显示作者行文思路的句子。(3)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4)
体现文章的写作意图的句子。(5)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所谓“含
义”,一是指句子的字面意义,一是指句子的隐含意义。后者是考查
重点。从考题来看,重要句子多是文中起关键作用、有特殊含义、有
深刻意义、有理解难度的句子。
二、考查形式
1. 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 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 请简析该句的内涵。
4. 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三、答题规范
答题
思路
1.理解字面义。对一个句子的理解,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理解这句话字面的含义,即这句话说的对象是谁,有什么
特点。
2.分析语境义。句子是为组成篇章服务的,理解句意,
应本着句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3.挖掘隐藏义。含蓄的语句,可能有表里多层含义;对
使用了一定的手法技巧的语句,还原其本义;结构主旨上
有重要作用的语句,要结合段意篇意理解。
答题
模板
体会语句含义题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
有各自的答题特点:
1.概括抽象的句子要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
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
句,探讨其具体含义。
2.生动具体的句子要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
关键词做抽象化处理。
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要突出其特点。如语句运用了比喻、
拟人、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或象征、对比、衬托等表
现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手法表达效果的解读。
4.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要进行切分,即把这些句子切
分成几部分,逐层体会,分别回答。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
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
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
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
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
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
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
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
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
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
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
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
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
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
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
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
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
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
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
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
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
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
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现钱来取,只好挂
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
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
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
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
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
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
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
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儿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
配零料、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
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
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
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
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
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
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
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
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
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
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
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
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
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答: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但在做
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
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含义。答题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位置,
看有无手法运用,结合前后语境解答即可。画线句子在文章的中间,
无手法运用,要准确理解该句子应该联系上下文。联系本段上文“一
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
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知,裁缝是辛苦的,
其他赚钱的行当也是辛苦的。联系文末一段“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
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
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可知作者做裁缝虽然辛苦,但很
多美好的事情和情感让作者对裁缝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
1844 年,马克思在巴黎期间,恩格斯拜访了他。两人在一起生活
了 10 天,倾心交谈,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这次会见为他
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
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
战了 40 个春秋。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恩格斯
说:“马克思是和我相交 40 年的最好的、最亲密的朋友,他给我的教
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马克思说:“我们之间存在的友谊是何等
的珍贵!”恩格斯为了使马克思有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的可能,
心甘情愿做出牺牲,从事自己最不愿干的“该死的生意”,用挣来的
钱负担马克思一家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中也发生过矛盾。1863 年初,
恩格斯的妻子玛丽不幸病逝,马克思因为另有急事,没有及时给予必
要的同情和关心。为此,两人曾产生“疙瘩”,但是,他们都没有隐
藏自己的想法,而是接连六次通信,坦率地交换意见。恩格斯批评马
克思“冷冰冰的态度”,马克思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也做了必要的
解释。恩格斯在信中深情地说:“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
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和最好的朋友。”
1.“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
理。”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本身也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之
间深厚友谊的概括。友谊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
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
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
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友谊也需要经营。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难维持和朋友的
关系,也很难有真正的友谊。具有美好人格的双方,才能互相给予雪
中送炭的关怀与尊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给我们树立了光辉
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那样,为实现共同的理想携起手来,真正成为
挚友。
示例 1:人生如行空,天高地迥,雷雨不息。若非恩格斯载尽涵养,
给予马克思无限的支持,怎能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恩
格斯之于马克思,既是知己,又为亲人。社会主义的宏著伟略,皆出
于此,靠马克思单枪匹马,怎能成功?心之所向,行之所为,结个人
涵养之观,铸就了马克思的成功。在书海里遨游是我一生的畅想,我
愿用我的知识使人坚强,我愿用我的爱心助人成长,我愿用我的手掌
造一方天堂。因为我知道,我的一点小小的力量,可以成就某个人大
大的梦想;因为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不畏他人执念,就
可载尽涵养,求得双赢。
示例 2:友谊就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需要彼此用心去“浇灌”。
友谊是一种温暖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
认识与共同的默契中产生。真正的友谊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更没
有猜疑。真正的友谊是用心去品味对方给予的友情。真正的朋友不把
友谊挂在嘴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儿什么,而是彼此
之间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情。这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情,
如果没有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热忱帮助,哪能有马克思的成功?《资本
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四十多年的友谊共同完成的巨作,是他
们友谊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在这四十多年里,他们没有多说话,但却
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
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
各民族的联合和兄弟联盟,这是目前一切派别,尤其是资产阶级
自由贸易派的一句口头禅。的确,现在存在着一种各民族资产阶级的
兄弟联盟。这就是压迫者对付被压迫者的兄弟联盟、剥削者对付被剥
削者的兄弟联盟。一个国家里在资产阶级各个成员之间虽然存在着竞
争和冲突,但资产阶级却总是联合起来并且建立兄弟联盟以反对本国
的无产者;同样,各国的资产者虽然在世界市场上互相冲突和竞争,
但总是联合起来并且建立兄弟联盟以反对各国的无产者。要使各国真
正联合起来,它们就必须有一致的利益,要使它们利益一致,就必须
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一些国家剥削另一
些国家的条件;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只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也只
有工人阶级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对
民族冲突和工业冲突的胜利,这些冲突在目前使各国互相敌视。因此,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
号。
毫无疑问,旧波兰已经病入膏肓了,我们绝对不希望它恢复。不
过病入膏肓的不仅是旧波兰。旧德国、旧法国、旧英国,——整个旧
社会都已经病入膏肓了。旧社会的死亡对于在那个社会里没有什么东
西可以丧失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一种损失,而一切现代国家里的极大多
数人的处境正是这样。而且,他们必须通过旧社会的覆灭才能获得一
切:旧社会的覆灭是建立一个不再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新社会的条件。
在所有的国家里,英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最为尖
锐。因此,英国无产者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胜利对于一切被压迫者战胜
他们的压迫者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不应该在波兰解放波兰,而应该
在英国解放波兰。因此,你们宪章派不应该仅限于表达解放各民族的
善良愿望。打倒你们国内的敌人,那时你们就可以自豪地感到,你们
消灭了整个旧社会。
《关于波兰的演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7 年 11 月 29 日民主
派兄弟协会(民主派兄弟协会是英国宪章运动左翼代表人物和各国革
命流亡者于 1845 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性民主团体)在伦敦举行的纪念
1830 年波兰起义国际大会上发表的。在这篇演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
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他们指出,资本主义所
有制关系是一些国家剥削另一些国家的条件,只有消灭现存的所有制
关系,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才能同时获得解放。因此,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
号。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
因此,具有相同处境、相同利益、相同敌人的无产阶级应当联合起来,
共同为争取本阶级的解放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 1814 年生于萨尔茨维德
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
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
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3 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
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
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
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
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
像亚历山大·冯·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
易·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
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
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 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
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
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
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
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
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
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
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
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重新获得了在一定程度上
进行独立活动的政治条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
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
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
夫身上的各种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
经企图扼杀的她的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
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
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
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
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
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
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
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
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
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
女性就是她。
本文与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是悼文。文章用大
量的笔墨追述了燕妮·马克思艰难的一生,这也是欧洲革命艰难发展的
历程,赞扬了燕妮·马克思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
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
献,并对这位杰出女性的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文章语言严
谨有力,深刻感人。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22021-06-0925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2021-06-093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2021-06-088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课时2021-06-085页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2021-06-083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2021-06-088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跨越时空2021-06-084页
-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在马2021-06-075页
-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0 在2021-06-0714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4-13《在马2021-06-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