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 MB
  • 2021-06-09 发布

【统编2020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哦,香雪课件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哦,香雪 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实践活动 第三章 核心素养 第四章 拓展练习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正确理解作品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启迪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培养对时代精神的追求。 教学指导 这篇小说与《百合花》有着相近的风格,那就是不以情节取胜,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有散文化的味道。将两篇作品放在一起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风格的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视情况对这一创作风格进行适当的介绍,如现代文学史上的废名、沈从文、孙犁,当代文学史上的汪曾祺等。这些作家的小说抒情性强,语言优美,重视民俗风情的描写,注意营造氛围,不太执着于作品的冲突和戏剧性,叙述上具有散文的自由性的特点。通过这一风格的小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小说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任务一: 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铁凝,组织语言向同学们做简短的人物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 (内容包括生平经历、主要作品、文学成就、人物评价、写作风格等 ) 铁凝(1957一),河北赵县人,生于北京。父亲是美术工作者, 母亲是声乐教师。自幼酷爱文艺,十六岁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劳动之余写出《夜路》、《丧事》、《不受欢迎的礼物》等小说。1979年调河北保定地区文联从事创作和编辑工作,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任作协河北分会理事。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而且常常能发人所束发之蕴,道人所未道之意。《哦,香雪》、《六月的话题》分别获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没有钮扣的红衬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集《夜路》、《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分别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介绍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写作背景 任务二: 观看王好为导演的《哦,香雪》,试着就这部影片联系小说,概括主要剧情,介绍主要人物,试写影评或观影感受。 偏僻的小山村。香雪和她的伙伴们又说又笑地在新修的铁路轨道中间行走,相约傍晚去看火车。第一次进站的火车对她们来说可是件大事。香雪穿上新红格布鞋,凤娇用珍藏的香皂洗了脸,朵儿穿上花衬衫,变漂亮了的姑娘们一路上嬉闹着,兴奋得竟错过了火车进站的时间。从此,姑娘们每天按时来车站等火车。列车带来的现代文明气息带给姑娘们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同好奇、恐惧到大胆地靠近列车。日久天长,她们和年轻的列车员攀谈,并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久,她们又用自产的山货和旅客进行诚实的交易。每当此时,姑娘们的心里都充满了欢乐和五彩缤纷的遐想。 剧情介绍 文静的香雪羡慕新式书包和带吸铁石的塑料铅笔盒,打听北京收不收山村的学生;朵儿用新换来的装饰品,不断地“武装”自己;情窦初开的凤娇在和开车员“北京话”的接触中,纺织着自己美丽的梦幻。一次香雪突然发现车厢里有一只朝思暮想的磁铁铅笔盒,她不顾一切上车,用一篮鸡蛋换回了它,却没来得及下车。姑娘们惊慌地追着,无可奈何地看着列车逞着香雪远去。香雪拒绝了“北京话”和旅客的帮助,毅然中途下车步行回家。黑黑的夜晚,香雪有些害怕,但离家乡越来越近使她增添了勇气,她终于听到姐妹们深情的呼唤:“哦,香雪!” 剧情介绍 任务三: 通读文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小说划分层次,说明划分依据,概括段落大意,与同学交流,评选最佳划分方案,总结划分技巧,试着用思维导图梳理文脉。 课文解说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是当代作家铁凝的代表作,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这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小说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火车来到台儿沟。 小说首先介绍了台儿沟的闭塞,作者用一句话生动形象地作了概括:“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皱褶”一词突显出台儿沟是大山中的山沟,其闭塞落后的程度不可想象。之后,作品用了“勇敢地盘旋”“悄悄地试探着前进”“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等语句写出了火车来到的不容易,也从另一方面写出了台儿沟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的不便,为下文姑娘们对火车的热爱埋下了伏笔。而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挽住”一词,将台儿沟拟人化,透出几分悲凉的味道。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从“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到“也有人替香雪分辩”。):姑娘们迎接火车。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这部分开头到““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姑娘们看火车。火车虽然在“台儿沟”这一站只停留一分钟,但足以吸引台儿沟的姑娘们,小说从多方面写出了火车对村民的吸引力和姑娘们盼望火车到来的急切心情。作品通过姑娘们与列车员、顾客的交流,写出了姑娘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关注。这里面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凤娇看到了一个妇女头上别着一排金圈圈和手上戴的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香雪发现了“皮书包”。细节不同,人物的关注点不同,人物的性格也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 第二层(从“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到这部分结束):姑娘们与火车上的人做生意。 有了火车,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她们开始用核桃、鸡蛋、大枣等和旅客做生意,换回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东西。重点写了凤娇和香雪。凤娇与“北京话”做买卖,故意磨蹭,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给他,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很开心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喜欢的人付出,这种付出毫不张扬,默默地,似乎还是很合情理的巧合。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从香雪打听的事情中可以见出她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从“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到“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到底有多大本事”):香雪换铅笔盒。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这部分开头到“为什么那诱人的嗒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香雪渴望铅笔盒。当她在学校被同学奚落时,却表现得有些笨拙和迟钝,后来她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她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由同桌那只铅笔盒引起的猜测,表现了她的渴望。 第三部分 第二层(“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到这部分结束):香雪换回铅笔盒。作品仔细描写了这一过程。从发现铅笔盒,到上车,再用四十个鸡蛋换回了梦寐以求的自动铅笔盒。在一连串细致生动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中,一个拥有一颗聪慧、上进之心的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从“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站消失了”到结束):香雪夜归。 香雪因为交换铅笔盒而耽误了下车,火车载着她离开了台儿沟。她只好在下一站西山口下了车。她捧着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的自动铅笔盒,摸黑行走在返回台儿沟的路上。作者不惜笔墨,细致入微地描摹了香雪丰富的内心世界。当呼啸而去的列车把她孤零零地留在站台上,茫茫群山和无边的黑暗让她惊恐,但她只能别无选择地往回走。一路上,她仔细端详铅笔盒,不相信它真的属于自己。当她终于确信它真的属于自己时,“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于是害怕的心理一扫而光。但是,欢乐是短暂的,她很快想到娘的责怪,还有爹替人打家具为她挣学费的劳苦。她感到内疚,内心犹豫不安。当她找到了“欺骗”娘的办法时,她的心情立即就像“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 第四部分 这一系列复杂、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展现了香雪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她对都市文明的渴慕与追求。香雪经历了从害怕到不害怕、从犹豫到兴奋的心理变化,这一变化虽然是在三十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文脉框架 任务四: 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壹 为什么香雪喜欢铅笔盒,而不是手表等物品呢? 贰 既然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作者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刻画凤娇等人物呢? 叁 通过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可看出姑娘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阅读与鉴赏: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 1.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2.红花应有绿叶衬,作者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 3.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人物形象特点总结 《哦,香雪》塑造了“香雪”这一至纯、至真、至善、至美而又自尊、上进的乡村女孩形象。她身上具有未经世俗污染的清纯之美、健康之美她有着洁白的肤色(“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她有一双“洁如水晶的眼睛”,还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以及“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但是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描写她的好心灵上。我们从香雪对火车上的顾客那么信任地瞧着”的眼神中,从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价中,从当一群女孩彼此嘲弄、取笑时,香雪始终保持着善意的沉默中,从她用四十个鸡蛋与矿冶学院的女生交换一个铅笔盒的“交易”中,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和纯美。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的渴望,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 人物形象特点总结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其美。淳朴、勇敢、泼辣的风娇,也有着一颗渴望了解外界的心,她对物质的渴求,也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纯朴的向往,她有力地衬托了香雪清纯、朴实的形象,并突出了渴望现代文明的主题。“北京话”在列车上对香雪的关照,矿冶学院女生对香雪的慷慨,香雪爹的勤劳,姑娘们之间的友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氛围。 阅读与鉴赏: 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1)孙犁评价小说“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试举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品的“诗意”。 【答案示例】 小说选取一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细节,用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语言,写活了山村女孩纯真、率直、清丽的情怀。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认识了火车上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产生了朦胧的情愫。凤娇与“北京话”做买卖,故意磨蹭,车快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很开心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种爱毫不张扬,默默地,似乎还是很合情理的巧合。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还有一处细节: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替凤娇委屈,也替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地得到幸福。 阅读与鉴赏: 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2)仿照示例,从艺术手法角度,任选一个切入点,谈谈你对这篇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 【示例1】小说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小说中的那个铅笔盒,经作家的精心点染,不仅是一个实物,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当它远离香雪时,香雪是迷惘的、懵懂的;当它为香雪所有时,香雪精神充实,前途光明。这个铅笔盒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小说中的那个“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火车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从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示例2】小说注重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小说结尾处的那段心理描写既丰满了香雪这一人物形象,又对叙述高潮的来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表达与交流 文中的木铅笔盒和自动铅笔盒有什么深层含义?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梳理与探究 作者铁凝塑造香雪等人物形象,旨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观点一    赞美香雪等女孩子的纯洁心灵和美好品性。 观点二    赞美香雪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目标的精神。 观点三    赞美迫切地要求冲破封闭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 青年。 观点四    担心在追求文明的过程中,会丢失人性中的尊严、纯真和淳朴。 观点五    (时代内涵)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 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章结尾写道:“哦,香雪!香雪!”反复咏叹“香雪”,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答案】结尾反复咏叹“香雪”,表现了台儿沟人对香雪的赞颂和期待,赞颂了香雪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美好品质。作者相信在香雪等年轻人的带领 下,台儿沟一定能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文明进步,台儿沟人必定会改变精神面貌,获得平等地位。 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 香雪花四十个鸡蛋换取了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后,会发生些什么呢?香雪和小伙伴或父母之间又会发生些什么呢?请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小说在写香雪夜里独自走回台儿沟这一情节时,详细地刻画了香雪的心理活动,如写到了她的害怕,写到了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后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兴奋等,请仿照这种写法,以下面的文字开头,写一段描写人物复杂心理的文字,不少于250字。 球印?教室后面的球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