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 ”,以丝线比喻箫声;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 ,以撕丝绸声比喻琵琶声。‎ 杜牧《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答案】【小题1】不绝如缕,四弦一声如裂帛 ‎【小题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解析】故答案为: (1)不绝如缕   四弦一声如裂帛(重点字:裂)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隔) (3)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重点字:靡)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ϕ,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三四句宕开一笔,写初到黄州的喜悦之情,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 B.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用典自况,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写无功受禄的愧怍。 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幽默诙谐,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小题1】B ‎【小题2】‎ ‎【解析】(1)B.“是夸张愤怼之语”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之罪人。故诗人以逐客自命,并非夸张愤怼之语。 (2)“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人生之路的回顾,突出一种难言的感伤之悲;“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出诗人刚到黄州,看到鱼肥笋香,突出内心的美好感受,突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之情;“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山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答案: (1)B (2)①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②初到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③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山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诗以自嘲口吻开头,此前诗人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仅两月便下御史台狱,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老来”,诗人当时方四十五岁,这个年龄在古人已算不小了,苏轼作于密州的《江城子》词中便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无端的牢狱之灾更使他检点自己的人生态度,“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却含有几分牢骚。面对逆境,苏轼以平静、旷达的态度对待之。 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亦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精神是最应令人钦敬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使他在黄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时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却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著名词篇均写于这一时期,苏轼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有作为的典范,苏轼“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语)的高尚思想境界成为后人之表率。 ‎ 后四句为作者自嘲,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在就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诗穷而后工”,“只惭”句有几分无奈,但并不把它作为完全无所作为的理由,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文学上却可以大有作为。黄州成了苏轼一生词与文章创作的顶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这首诗一反古代诗人在遭受打击时鸣冤叫屈、叹老嗟卑的惯例,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后世诗作唯有鲁迅的一首“运交华盖”与其相似。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不仅屡屡记录在隋唐文献里,也保存在唐墓壁画中。文学家笔下吟诵鹰鹞的诗歌更是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把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描绘得 。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利用猎鹰打猎,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草原文化。这种风尚也深深影响了汉族高层。唐朝皇帝玩鹰放鹘的风气很浓,张籍《宫词》说:“新鹰初放兔犹肥,白日君王在内稀。”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 。贵族王室对猎鹰 ,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 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数见不鲜栩栩如生历久弥坚顶礼膜拜 B.司空见惯栩栩如生历久弥坚情有独钟 C.司空见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 D.数见不鲜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1)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境形容某物常见应选“数见不鲜”。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通真。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如生”是描绘的结果,不能作描绘的状语,可做补语,如刻画得栩栩如生,应用“惟妙惟肖”。历久不衰:过很长的时间不豪退。历久弥坚:经历的不衰。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改变。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这里形鹰的喜爱,应用“情有独钟”。故选D。 (2)“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按照逻辑顺序,应是“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故选B。 (3)“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标志”应将“标志”改成“表现”。“反映……再现”重复累赘。“艺术创造我们值得”应为“艺术创造值得我们”。故选C。 答案: (1)D (2)B (3)C (1)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重点分析成语的关键词;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防止出现语意重复。 (2)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要考虑六个一致:陈述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陈述逻辑一致、语言风格一致、陈述句式一致、内容衔接一致。 (3)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考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除错误选项。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 1. 下面是某客运站的进站流程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 ‎ ‎ ‎【答案】进站流程示意图的按箭头的指向从左向右进行表述。购票时先要以预检口预检,通过后进入安检的验证口,验证中人票证相符的候车上车,人票证不符的到公安处置点再验证,不通过则被拒绝上车。 答案: 乘客购票后,先通过预检口预检,再到验证口安检。人票证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人票证验证不符需至公安处置点接受验证,验证不通过将被拒绝上车,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图表与文字转换解题方略 (1)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兼顾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2)重视图示内容的变化。这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重视图表中一些提示,如图表下的“注”等。 (4)审清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和提示性语言进行答题。 ‎ 2.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8年4月20日①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 ③______改为______ ④______改为______ ⑤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鄙人”   “本人”   “大作”   “拙作”   “你校”   “贵校”   “惠赠”   “随寄”   “垂怜”   “垂青”‎ ‎【解析】寻物启事是应用文文体,无须使用谦辞,应改为“鄙人”。“大作”用语不谦虚,应用谦辞,改为“拙作”。“你校”用语不礼貌,应改为敬语“贵校”。“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辞,语境是随信寄去作品,应改为“随寄”。“垂怜”是赐予怜悯,语境是得到学院赏识,应改为“垂青”。 故答案为: ①“鄙人”改为“本人”; ②“大作”改为“拙作”; ③“你校”改为“贵校”; ‎ ‎④“惠赠”改为“随寄”; ⑤“垂怜”改为“垂青”。 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 ‎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是这一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佛教传入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C.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还是普通知识分子所坚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都体现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通过孔子与庄子的学说进行剖析,展现出艺术表现不同但旨归一致的中国士大夫精神。 B.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 C.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的理性态度和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 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1)B.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是说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成分得到淡化,而非所有成分都得到淡化。 (2)C.罗素的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证明“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以及证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方面高旷幽远,一方面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3)B.以偏概全,偷换主语。儒学与道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原文第一段“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一直”表述有误,原文的陈述主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而非“中国文化”。C.原文的意思应是“孔子庄子在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情理”,原文第二段为“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低俗化”,理解错误,相反,是“时有抬头的高贵精神”的体现。原文最后一段为“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 答案: (1)B (2)C (3)A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 1.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①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 ②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确良中山装,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父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 ③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 ④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 ‎⑤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知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 ⑥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 --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⑦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⑧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一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了父亲的故乡的荒凉。 B.文章第二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爱慕虚荣、对子女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鲜活。 C.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 D.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厌倦城市生活,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冰冷和无情。‎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 在不同时期,“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1】C ‎【小题2】‎ ‎【小题3】‎ ‎【解析】(1)C.“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错误,从原文来看,还有父亲内心的无限空虚。 (2)“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能懂自己,能告诉自己需要什么,能找到下个目标,哪怕是排解抑郁的方式。老年人也需要心理关怀需要人去懂他们。但更多的,不是子女为父母安排如何,而是去培训他们,找到自己自适的空间。正所谓“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外人也需要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3)“家园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园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园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本文当中,哲学层面上的“父亲的家园”应该是使个人振作的复归。 答案: (1)C (2)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找到精神寄托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寄托,只有自己才能找到。②我和姐姐毕业后成了公家人,父亲没有了目标,整天沉迷于酒精,大家的劝说哀求哭喊都不管用,后来父亲回到故乡的山村,找到精神寄托,也找回了欢乐。 (3‎ ‎)①叫做壕沟的山村这里是父亲成长的故乡。晚年时又成为他精神的乐园。②叫做安条的林场,父亲在这里有了工作和美好的家庭,产生了供孩子读书的梦想。③城市,父亲在这里靠自己的努力,圆了孩子上大学的梦。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理解文本重要语句含义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语段进行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理解文本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臵;分析艺术手法)。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关键词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等。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 1.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就全国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去年一年就接诊了 79.3亿人次。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排队俩小时,看病半分钟”。医疗服务供给侧跟不上老龄化步伐,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当务之急,是补短板、强供给,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选自《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人民时评)》,有删改)材料二: 目前会议营销已成为我国保健食品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会议营销的特殊性则令监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十分挠头。 在会议营销现场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产品,其中不少为合法正规产品,在注册审批备案、标签标识声称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在日常产品抽检中都能顺利过关;而企业人员在会议现场进行的违法宣传和销售等情形,又面临着定性难和取证难的问题。会议现场往往会有营销人员对参会人员进行把控,只允许熟悉的老人入场,执法人员很难进入现场取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会议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往往会产生违反《食品安全法》经营销售、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违法企业用严重高于产品价值的价格销售产品,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食药监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分别负有相应的监管职责,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和衔接的制度设计,尽可能突破取证、定性难题,防止因职责交叉造成监管缺失。 (选自《保健品市场乱象令人触目惊心》,有删改) 材料三: ‎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多地偏向情感相关的导向,往往高度关注亲情、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等。而往往那些忽悠人的骗子都有着相似的“套路“:首先打亲情牌,跟老年人唠家常,接着给老年人一些小恩小惠,提供免费体检等服务,再然后就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老年人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老年人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往往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有的时候老年人会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低落的状态,行为都会受“从众心理”驱使,会盲目地购买。老年人相对更容易贪小便宜,且又有着太强的“自尊心”,即便知道被骗后也往往难以向子女启齿。就是很多骗局盯上老年人的重要原因。 子女可以多多陪在老人身边,耐心、积极地和老年人交流,使老年人感觉到安全与陪伴,并让老年人相信子女才是最可信的人。今后一旦有骗子要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与子女商量,减小被骗的可能性。 (选自《关于老人受骗我们可以做什么?》,有删改) 材料四: 老年人遭遇骗局后不愿寻求帮助的原因 (选自《理财、保健品处处有陷阱老年人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老年人多病共同体不法商贩“钻空子” B.会议式营销欺骗老人监管困境 C.不法商贩获取老人信任推销产品 D.老龄化社会医疗短板满足医疗保健需求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保健品的营销有时会采取会议营销等合法方式,可是会议现场的违法宣传和销售又难以定性和取证。 B.老人出现有病不首选医院、拿保健品当药品吃、宁可相信推销人员也不相信子女的怪现象,有老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C.许多老人对社会信息的摄取不全面,导致其与主流社会脱节,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状态,他们往往会“从众”盲目购买保健品。 D.发觉自己受骗后接近五成的老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或难以向子女启齿而选择不寻求帮助,恰恰说明了子女与老人交流的欠缺。‎ 根据材料分析,怎样破解保健品销售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D.要补短板强供给,“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应该从“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多个医疗保健环节入手,材料一“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2)C.颠倒因果,不是信息摄取的不全面导致与社会脱节,材料三“老年人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往往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 (3)从材料一“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材料二“食药监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分别负有相应的监管职责,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和衔接的制度设计,尽可能突破取证、定性难题,防止因职责交叉造成监管缺失”,材料三“也有老年人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老年人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往往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子女可以多多陪在老人身边,耐心、积极地和老年人交流,使老年人感觉到安全与陪伴,并让老年人相信子女才是最可信的人”等组织答案。 答案: (1)D (2)C (3)①加强医疗服务供给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医疗服务体系;②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③注重对老年人的思想引导,子女要多关爱关心老人;④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融入社会的机会,获得更多信息。 (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 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序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和谓晏曰:“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构薄,图相危害。岂有福哉?”遂两释之,使之从厚。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者也。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①焉,故以此讽之。 ‎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忩忩②.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选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有删节) 【注释】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②忩忩:(cōng cōng)纷争。‎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 /晏亦白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 /晏亦白宝。‎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孙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贾谊就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______ A.孙和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刘宝和丁晏相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孙和好学下士,对博弈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 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 C.孙和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因全公主诬陷而被孙权疏远。全公主说孙和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D.在孙和与孙霸的争斗中,孙和虽有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被废的命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②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解析】解析: (1‎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段,了解段落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寻找断点的标志词,常见如下: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等;②句末语气词“矣、耶、焉、兮、耳、而已”等;③句首关联词,如“苟”“纵”“是故”“纵使”“然则”等;④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既而”“俄而”等;⑤序数词,如“一、二、三”等.根据修辞技巧断句(比喻、排比、重复、对偶等);根据特殊句式、固定格式断句,如:“…者…也”、“非…则(必、即)…”、“如(奈、若)…何”等.再联系上下文进行整理断句.分析此句,“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主语应是“和”,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选项;“祸心”意思是“为祸作歹的念头”,“祸”作为定语修饰“心”,“祸心”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选项,选C. 正确断句: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 晏/晏亦白宝 句子翻译: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 (2)C项,韩 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3)B项,“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不正确,原文是“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即是用韦曜的论奏出示给宾客传阅的方法规劝蔡颍. (4)①重点字:好:喜欢;敩:学习、效仿;讽:规劝;直事在署:状语后置句,应是“在署直事”;句子翻译:当时蔡颍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的人很多都效仿(学习)他,所以孙和用这个方法(这篇论奏)来规劝他. ②重点字:族诛:满门抄斩;徙:流放;坐:因,由于;冤:感到冤屈;句子翻译:孙权非常生气,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终流放孙和到故鄣,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多达几十人.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 答案: (1)C (2)C (3)B (4)①当时蔡颍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的人很多都效仿(学习)他,所以孙和用这个方法(这篇论奏)来规劝他. ②孙权非常生气,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终流放孙和到故鄣,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多达几十人.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 参考译文:        孙和,字子孝,是孙虑的弟弟.他小时候因为母亲王夫人受孙权的宠爱而被孙权所喜爱,十四岁时,就安排他为宫廷侍卫,让中书令阚泽教他学习经传典籍六艺.他爱好学习,礼贤下士,颇为人们所赞誉.赤乌五年(242),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       ‎ 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孙和对丁晏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他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他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以胜任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是进取的态度.后来群臣出席他的宴会,言谈中说到下棋,孙和认为此玩艺只能妨碍事务浪费时光而毫无用处,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不是可用来增进德行致力功业,积累功绩的行为.而且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愿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种等级为耻.天地之长久,而人处天地之间,有如白驹过隙,年龄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举凡人生所忧者,就在于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绝的那些东西,如果真能杜绝无益的欲念来遵循道义的路径,抛弃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业的根基,对于人的名声品行,难道不是良好之事吗?当然,人的欲望不能没有戏嬉娱乐,而戏嬉娱乐的爱好,也在于饮宴书琴骑射等方面,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后才感到快乐呢?于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个人,各自写出评判下棋行为的论文以矫正时弊,于是中庶子韦日翟回家后写了一篇论文奏上,孙和将文章出示给宾客传阅.其时蔡颖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者不少人都跟着他学,故此孙和用这个方法规劝他.        在这以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了矛盾.孙权曾大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孙和的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所离太庙很近,就邀孙和到他家逛逛.全公主派人跟随监视,借机向孙权进谗说太子不在太庙里,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犹豫而死,而孙和所受宠信日益减损,害怕自己被废除.鲁王孙霸图谋太子之位的欲望更为强烈,陆逊、吾粲、顾谭等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和明定嫡庶的道义,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剥夺,全寄、杨竺是鲁王孙霸的党羽,他们天天在孙权面前谗毁.吾粲终于被关进监狱处死,顾潭被流放交州,孙权犹豫了好几年,最后终于将孙和软禁,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领众多将吏头上抹泥,将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孙权登上白爵观望,非常反感这种行径,斥责朱据、屈晃等是无理取闹.孙权打算废除孙和册立孙亮为太子,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奏,引述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致晋国大乱的史实进行劝谏.孙权大怒,将陈正、陈象等满门抄斩,最后将孙和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劝谏而被杀或流放的多达十几人.人们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太元二年正月,封孙和为南阳王,派他去了长沙.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3)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神器”层出不穷。例如,“翻译神器”让我们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畅游各地;“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全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各种“神器”也使我们变得没有规矩。例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作业,不再思考;“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有违公……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科技神器”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空。‎ ‎【答案】‎ 蜷缩在“抢票神器”下的传统文化礼仪 “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先进的科技神器,让现代人享受便捷的同时,也丢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面对当今什么都要“抢”的社会,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丢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       中华民族很早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遥遥数千年前。上至皇亲国戚、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士农工商都深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制度的束缚。那么传统文化礼仪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古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得、九礼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交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封建思想有极大的弊端。繁琐的条条框框呆板的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扼杀着人们相往自由、追求浪漫的灵魂。当然其中也不乏值得人们称讼的精髓部分。那就是尊师重教、孝敬父母、检点行为等。新时期的道德关念大抵也是数千年来约定俗成形成结果。正确、全面的审视文化的魅力就是在于看功大于过、还是利大于弊。纵贯中国古代历史就是压迫与被压迫的交替、演变、进化。较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违背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意念。甚至能注定世世代代为奴为婢的命运。他们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行使着受压迫被奴役的权利。显然这种现象从总体上来说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却大大抑制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对于这些不利于时代特色的文化只有舍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对于一些精要之处则要吸取并为社会生活服务,譬如孔融让梨、缇萦救父、香九龄温席等一些妇儒皆知、传承至今的历史典故都是值得发扬广大的。糟粕的文化就该尘封在史料中,毕竟它们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过“美”的痕迹。提供价值依据参考、熟读历史考实录无疑是通晓古今、知道兴衰的最好方式!精华是要继承的而糟粕也不是要彻底遗弃的!遗弃的方式有多种,其一、存而不用,明晓一二。其二、不存不用,消失净尽。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窃以为后者做法更好一些。借用中庸思想来讲万物的兴衰存无都是有规律的。全盘否定与肯定都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糟粕的东西知而不为是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正是由于在旧的基础上才推出的新么?不能正面面对自己民族历史的民族算不的上是优等会民族,忘记糟粕有时也等同于凌空而建的空中楼阁。糟粕难道不是堆砌成功、再铸辉煌的基石么!糟粕、精华、落后、进步这不正是一个民族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吗!       综上所述包括处理方式在内的一切行动能力都有其变通的余地!理智的保留、盲目的舍弃给人来相差万里的感觉!理智者、理性也。权衡利弊。发复推敲的结果让人更加信服。盲目者、胡做也。数典忘祖。不计后果的行为难以服众!‎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涉及各种“科技神器”,如“翻译神器”、“支付神器”等。材料也介绍了“神器”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好处有:“翻译神器”让我们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畅游各地;“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全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不足之处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作业,不再思考;“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有违公平…….作文时,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科技神器”,论述时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体现作文的思辨性。 参考立意: ①从“科技神器”好处入手。如物质方面(吃穿住用行等) 的满足,精神方面的愉悦。 ②从“科技神器”弊端方面入手。如头脑退化,“人情冷漠:很多优秀的传统会被遗弃。 ③“科技神器”本无错,关键是人们该怎样去利用它。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