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6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高二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7讲 《师说》复习拓展迁移
教学内容
1、积累文中主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
2、学习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培养从师学习的良好风尚。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通过古文运动的介绍引入韩愈与课内重点篇目《师说》;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复习课内文言文。
一、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稹、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了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以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的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影响,俨然成为一场“运动”;而韩愈等人提倡的新文体,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故称其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我们课内学过的《师说》,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二、预习作业探讨与讲解
教法指导:同步知识可能与日校的知识模块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回顾式、提问式、例题重现式、以教代学、优先回答等都可以。重点突出文言文的文学常识与主旨,关注文言基础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并结合给到的拓展提升题,做好一定的拓展提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写作背景】
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中心主旨】
本文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表现出作者“奋不顾流俗”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
【结构内容】
1、托古立论,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批判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赞扬李蟠“能行古道”,说明写本文的写作缘由
结论:向后学者号召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论点
【写作特色】
1、语言特色丰富
①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气势雄壮。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丰富的语气表达。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③顶真。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周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这样的语言不但前后紧接,气势通畅,而且反映了前后事理的有机联系,准确而充分地阐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论证严密递进
文章开头即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至此,道理已说清,但仅说明道理,却并非作者本意,因而接下去结合当时的现实,承上文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这既是援引上文从师学习的必要道理来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批判,也是运用对比对从师必要性进行论述,既充分说明了道理,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文章第三段又引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并非是上文从师学习的原则和择师标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师生、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发展的眼光,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进一步深化。
3、对比论证鲜明
第二段中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第一,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
【巩固训练】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③则耻师名( )
④吾从而师之( )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②其皆出于此乎( )
③其可怪也欤( )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
②生乎吾前( )
③固先乎吾( )
于:
①耻学于师( )
②于其身也( )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④不拘于时( )
(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b.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
③吾未见其明也 ( )
④小学而大遗( )
(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 ( )
②则耻师焉 ( )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
(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③吾从而师之( )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⑤今之众人 ( )
⑥句读之不知 ( )
⑦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不拘于时。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耻学于师。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参考答案:
(一词多义)
师:
①名词,老师 ②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③动词 拜师 ④意动用法,以……为师
其:
①人称代词,他 ②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③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表反问,难道
乎:
①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介词,表时间,在 ③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③介词,表示比较,比 ④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b形容词作名词:
①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②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③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④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
①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通假字)
①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不:通“否”,表否定
(古今异义)
①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②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④古:风气 今:道理。 ⑤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⑦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2、被动句。于,被,表被动。
3、判断句。
4、介宾结构后置句。
5、省略句。
【理解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古之学者必有师。
2、在第二段中,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由此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参考答案: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链接作文】
一、可提炼的作文主题
1、学习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既然我们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后知”,那么当今“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学习无用论”应该可以不攻自破了。在这个物欲翳蔽真理的时代,我们愈发认识到韩愈所提倡的“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结果难免就是“圣益圣,愚益愚”了。
2、从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两句既提出我们真正应当引以为师的是“道”,又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体现出一种辩证的色彩,这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涉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中,可以运用这一眼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可自拘于什么泱泱大国威仪,亦不必妄自菲薄“惟西是从”。
3、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元和十四年(819年),被调回长安的韩愈以一篇《谏迎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名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为官者的最高境界。韩愈曾写道:“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可见,他的仕进理想就是做好一名谏官。要做好谏官,就不能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词。”他早已做好了面对千万人拦阻的准备,但因“自反而缩”,故豪情万丈,一往无前。虽然他最终并没能做成谏官,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
4、传承与创新
在文章辞藻华丽、空洞无物已至极尽的时候,韩愈扛起了“学古”的大旗。“学古”并非“拟古”,更不是拘泥于某位古人,“学古”学的是古人的精神、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态度、古人的风骨。他提出“文以载道”,强调“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代圣贤,必师其义,不师其辞。只有继承才有根基,只有创新才有生命,这是社会发展的亘古真理。
5、不以逆境为困境
三番两次被贬,却从每一个逆境中活出精彩!韩愈可以说是比苏轼更为经典的传奇。在潮州那个当时偏远而不开化的小城,韩愈用满腔热情带领当地居民兴教育、垦荒地、除鳄鱼、革弊习,恢复农业生产,发掘本土人才。于是潮州人民没有看到一个落魄的官员或文人,相反,他们迎来了一位让他们发自内心爱戴、纪念,以至于山水路渡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父母官。
6、人生处处是舞台
同上,有的人在政坛大放光芒,例如管仲、商鞅、孔明;有的人在文坛独树一帜,例如班固、王勃、欧阳修。他们中有的人原本是执意求仕的,不曾想阴差阳错,壮志难酬,反倒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赫赫之名——贾谊、陶渊明、韩愈、苏轼、柳永……古有班超投笔从戎,今有鲁迅弃医从文,人生处处是舞台,不以贬谪为意,在每一个高潮或低谷,演绎好精彩的人生。
二、素材积累:韩公轶闻
1、韩公走马牵山
韩愈原在朝廷做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史。
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2、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七天之后,江里果真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3、韩愈勇于改错
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才华横溢,才名四播,但有一个明显的毛病,就是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生活不检点,喜欢赌博。张籍结识韩愈后,发现了他的这一毛病,就一再写信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忠告和批评,最终促使韩愈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毛病。
韩愈在给张籍的回信中表示:“当更思而悔之耳”,“敢不承教?”他们的友谊并没有因为开展批评而断送,反而在这种批评中得以不断地加深。
【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古砚说
明 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耕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精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震裳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滚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事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诌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竟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忧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③手泽:先人戎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参考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要求根据具体语境,结合课内知识,对文言实词词义作出正确推断。关键在于读懂文本,把握语境,正确进行知识迁移。示:给……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 蹇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
C. 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参考答案:B解析:B项都是转折连词,却。A项,代词,它;代词,其中的。C项,表承接,那么;表转折,可是。D项,助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后,指人或事物;助词,放在时间词后面,无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参考答案:D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观点、态度的分析归纳。选项中“仿古、造假”属无中生有。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文: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译文:译文:
参考答案:(1)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来收藏,不要使毁坏。”(句中的“宝藏”译成“珍藏”也算对)
(2)这不是真正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考查文言翻译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句中实、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对倒装、省略句要调整、补充,以直译为主,做到忠于原文,文从字顺。(1)注意“已而”“古”“谨”“宝藏”“令”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是非”“好古”“特”“同好”等词语的翻译。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拓展达标检测题也可调整为文言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按序填入恰当虚词。
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3、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4、下面对这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鲜明地提出从师学习的主张。
B.选文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选文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选文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6、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B.第一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做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这句话说明教师没有阶级区别,没有年龄界限。
D.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地位贵贱、年龄大小、闻道先后等方面全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1、而、者、其、也、矣、乎、夫、所
2、C
3、A
4、B
5、A(“鲜明地提出从师学习的主张”不够恰当,这段文字重在批判现实,通过对比,揭示“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而明)
6、A
(二)阅读诗文,完成题目。(选做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②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略加分析。
2、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参考答案:
1、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猿的哀鸣来衬托山村的宁静;拟人:“竞”字将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把山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出来,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愁,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情。(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诗人写愁却不正面言愁,只说鬓发白了一半;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将自己的怨愤与悲愁隐含其间,读来韵味浓厚,令人回味。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本节课所涉及课内文言文的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二、《师说》的中心主旨
本文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表现出作者“奋不顾流俗”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
三、分别说说通过本节课你对《师说》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巩固练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称代“知识和道理”)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称代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称代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称代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指出古代的学者都要从师学习,这就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
B.作者认为人无论贵贱、老少,只要有知识就有资格当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作者认为很多人小的时候跟从老师学习,反而长大后却耻于从师,是极不明智的。
D.作者论证的语言很有特色,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字精练,说理透彻,对比鲜明。
6、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C
6、B
7、(1)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2)(一方面)不通晓句读,(一方面)也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石钟山记》复习与拓展迁移
2、预习作业:
(1)回顾《石钟山记》的文言知识与内容,查找资料了解苏轼与其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2)苏轼不迷信古人,勇于求实的探险精神是可敬的。苏轼探得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正确与否。在这里我们姑且不深究,但他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个论断是否正确,请你思考一下。
甲方:耳闻目见虽然是求得真知的重要途径,但耳闻的和目见的不一定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资本主义通货膨胀时期,表面上看到的是经济的极度繁荣,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深重的经济危机。生物界蜥蜴的保护色也是迷惑人视听的,所以耳闻目见也未必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乙方:“事不目见耳闻”,也可以推断其有无。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的排列规律,就预知了几种元素的存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计算机的运用,使我们可以预知到许多未来的事。
参考分析:甲、乙双方的看法都能成立。关键是耳闻目见的东西是否是反映本质的事实。对于甲方的观点,如果耳闻目见的是掩盖了真相的虚假现象,当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使耳闻目睹的是能反映真相的事实,但如果立场、观点不正确,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乙方的看法,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都可以说明,根据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手段,确实可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的预见。
但是科学的探讨是无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前人认为是正确的结论,往往被后人所推翻,就拿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来说吧,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而后人又推翻这一结论,得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是“以形言之”,因为“形如覆钟”而名之。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 语文人教版必修3 3-11《师说》2021-06-0910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2021-06-095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6:第2021-06-096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课2021-06-096页
- 人教版必修三表格式教案《师说》2021-06-08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获得2021-06-0878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7:第11课 2021-06-0817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0:第2021-06-085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2021-06-0837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2021-06-08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