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众文化的冶炼 虞昕 在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轻电影”盛行,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相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不过,单纯地批评中国电影人“没文化”是隔靴搔痒。电影并不是孤立的文化产品,而是植根于全社会大众文化土壤的创造物,是一个时期内大众文化样貌在银幕上的集中体现。譬如,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复仇者联盟》《蝙蝠侠》等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都是由漫画原作改编而来;走入国际观众视野的中国“武侠电影”则脱胎于晚清民国以来品类丰富的武侠小说。这些作品是大众文化孕育多年后在电影领域的结晶,绝不是电影人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最近两年,综艺节目火爆,中国大银幕上也相继出现了《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高票房的国产“综艺电影”,这在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由于制作上的粗糙以及观众新鲜感的减退,这类电影正在式微。但这个现象说明有怎样的大众文化,就有怎样的电影。‎ 电影和大众文化本就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特别是观影人次多、舆论影响大的“大众电影”——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引领力量,它极大地形塑着当下的大众文化。譬如随着一部电影的流行,其中的经典台词常常成为社会流行语;而像《亲爱的》这样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更是明证。‎ 所以,电影人不能把电影的问题完全归罪于大众文化发育程度的不足。作为创作主体,电影人当然需要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的怀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电影人不能一味地迎合、谄媚观众,将其作为不负责任和自以为是的票房策略。实际上,一些没有对大众文化承担责任的电影,往往因为缺少了文化的“灵魂”,而很难获得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认同。‎ 近几年来,中国愈发广阔的电影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源,电影产业的从业队伍越发庞大,但能否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还要看创作者能否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到精髓,淬炼出极致的影像作品。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丰富而多层次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绝大多数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严肃文化的因子,具有严整的内在的文化逻辑。电影创作者如果能充分重视大众文化,善于从中汲取营养,进行反思、提炼和再创作,定能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进而让电影与大众文化良性互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植根于大众文化同时又形塑着大众文化,电影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引领力量。‎ B. “轻电影”盛行,导致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相匹配等问题的产生。‎ C.‎ ‎ “大众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观影人次多、舆论影响大,应该对大众文化承担相应的责任。‎ D. 电影人不能把电影的问题都归罪于大众文化发育程度的不足,因为电影和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蝙蝠侠》以及中国的“武侠电影”等,是大众文化孕育多年后在电影领域的结晶。‎ B. 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亲爱的》,不仅它的经典台词成了社会流行语,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 C. 《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高票房的国产“综艺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这一现象在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极为罕见。‎ D. 一些电影人一味地迎合、谄媚观众,将其作为自以为是的票房策略,他们创作出的不对大众文化承担责任的电影往往缺少文化的“灵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爆一时的国产“综艺电影”正在式微,主要是由于电影制作上的粗糙、观众新鲜感的减退。‎ B. 一些电影人缺乏文化自觉,没有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加以引导和升华,其作品很难得到认同。‎ C. 要创作出雅俗共赏的电影,需要充分重视大众文化,吸收大众文化的精髓并进行反思、提炼和再创作。‎ D. 中国有愈发广阔的电影市场、庞大的从业队伍以及雄厚的资金和资源,这必将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强加因果,原文是“‘轻电影’盛行,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文是并列关系。故答案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和认真研读文本,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张冠李戴,原文是说“随着一部电影的流行,期中的经典台词常常成为社会流行语;而像《亲爱的》这样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故答案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归纳、推断、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要认真对应选项和原文内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这必将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说法绝对,根据对原文的把握,中国能否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还要看创作者能否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到精髓,淬炼出极致的影像作品”。故答案选D。‎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喝晃汤 江岸 无论如何,大过年的,总得让老婆、孩子高高兴兴吃上一顿猪肉,一家人总得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包一次饺子!‎ 可是,有一年,快过年了,周全明还没有想好,怎样弄到过年要吃的那几斤猪肉。‎ 大概有十多年了吧,他家过年就没有杀过年猪。黄泥湾这十几户人家,虽然不是家家户户每年都杀年猪,但多数家庭隔个三年两载也要杀一头。整个湾子十多年没杀过年猪的,只有周全明一家。他上有偏瘫老娘,下有六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仅凭他和老婆两人在生产队挣工分,粮食都不够吃,还能吃猪肉?如果不是生产队照顾缺粮户,允许他家向集体借粮,他家每年都会饿半年肚皮的。‎ 好在黄泥湾有一个老辈子传下来的好习惯,没有杀年猪的人家,可以向杀年猪的人家赊一块肉来吃,等到自己家杀年猪了,再还上就是了。每一年,周全明点头哈腰地从别人手里接过称好的猪肉,满面笑容地说,今年吃你家的,明年吃我家的。这句话,被他重复说了十多年,但是他家的猪肉什么时候能吃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后来,他再开口赊肉的时候,要么热脸贴了人家凉屁股,人家干脆不理睬他,要么他赊五斤,人家只肯给三斤,而且还是猪后裆处的囊囊膪。‎ 周全明几乎欠了整个湾子所有人家的猪肉,今年找谁借呢?找谁借,都难以启齿。‎ 他到姐姐家串门,他姐不忍心,悄悄塞给他五元钱,对他说,你到公社食品站去买几斤猪肉,给孩子们过年吃吧。‎ 周全明攥紧五元钱,手心里汗津津的,走到食品站的时候,竟将一张钞票都捂湿了。食品站却排着一个长龙似的买肉的队伍,他只好站在队尾,焦急地看着案板上的半扇猪肉被一点点肢解,一点点被人买走。‎ 突然,一个年轻人径直走到肉案前,也不言语,卖肉的赵师傅却挥刀砍下一大块好肉,递给年轻人。‎ 我们排半天队了,凭什么他不排队?‎ 还讲不讲先来后到……‎ 人群里响起纷乱的抗议声。‎ 赵师傅叭一声把刀砍在肉案上,双手往腰间围裙上一叉,傲慢地说,他是我儿子。谁喊我一声爹,我也给他砍一块肉!‎ 大家顿时沉默下来。‎ 周全明慢慢走到肉案前,对着赵师傅清晰地喊了一声,爹!‎ 赵师傅愣了,所有等待买肉的人都愣了。‎ 周全明不由分说,从肉案上拔起刀,三刀五刀下去,砍下一大块好肉,拎起来,大步流星地走了。‎ 分田到户那一年,周全明家田地分得多,打下的粮食堆积如山。他家不仅能吃饱饭了,而且过年要杀年猪了!‎ 黄泥湾人把猪血叫做猪晃子,杀了年猪,往往要开一两桌席面,把每家家长请来坐席,俗称喝晃汤,席上的主菜就是猪肉、猪肠、猪心肺、猪血放在一起的乱炖,就是晃汤。另外还要给每家每户送一海碗炖好的晃汤。这种杂烩为什么不叫别的名字,而叫晃汤,可能和猪血最廉价有关。这应该是一个乡间的谦词。‎ 周全明家终于杀了年猪,也请来了众乡邻喝晃汤。全湾子的狗都挤了进来,在桌子底下打架,争啃人们丢下的骨头。‎ 酒至半酣,有人笑道,老周,你家的猪拱进萝卜地里了吗?‎ 还有一个更促狭的人,竟然抱起自己家的狗,对着席面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桌子上还有什么?够不够人吃的?你们还想抢?‎ 虽然是开玩笑,但是周全明的脸立马红到了耳根。他讪笑着,吱吱唔唔地说,俺家该大伙儿十多年的肉账呢,还清以后,一头猪就剩下头蹄和下水了。明年一定让大家吃个痛快,保证一块萝卜不兑,全炖好肉。‎ 你还让我们等到明年?我看见你家厨房里还挂着一块好肉呢,怎么不炖上?肯定是留到过年自己吃吧!有人不依不饶。‎ 周全明解释道;这块肉,是留下来还给公社食品站卖肉的赵师傅的。‎ 赵师傅已经退休了。当周全明敲开他家大门时,他问,你找谁?有事吗?‎ 周全明毕恭毕敬地说,我就找您,今天专门过来还几年前借您的猪肉。说着,双手递过猪肉,深深躹了一躬,转身走了。‎ 赵师傅接过沉甸甸的猪肉,死活想不起来周全明是谁,更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借给他这么一大块猪肉。‎ ‎(选自《2017中国年度作品微小说》)‎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高兴兴吃上一顿猪肉”“热热闹闹包一次饺子”,表现了人们对过年的美好期盼,但“无论如何”“总得”道出了贫苦人家的生活艰辛。‎ B. 众乡亲到周全明家喝晃汤,却不满汤里肉少菜多,这表明尽管周全明还清肉帐,还请乡邻喝了“晃汤”,但大家依然瞧不起他。‎ C. 小说通过周全明家过年时前后不同光景的对比,写出了分田到户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改善了生活条件,解决了温饱问题。‎ D. 小说结尾“沉甸甸肉”照应了前文“砍下一大块好肉”,此时“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猪肉,更是周全明的一份感恩之情。‎ ‎5. “喝晃汤”的情节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出现,作者却以此为题,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 ‎6. 江岸的乡土系列小说极具“黄泥湾”风情,其魅力得益于叙写感人的细节和融入民俗、民风。本文是如何呈现这些“魅力”的,请结合作品赏析。‎ ‎【答案】4. B 5. ①从情节看:“喝晃汤”是小说重要的情节转折点,代表着生活境况的转变;同时,小说用请乡邻“喝晃汤”来引出周全明还清村人肉账,尤其是留下一大块好肉还给赵师傅的情节。②从人物看:周全明家生活条件改善后,主动请乡邻来“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人格不泯,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主题看:“喝晃汤”是身处贫困与走向富裕的分水岭,作为标题有着重要的寓意,深化了感恩与尊严的主题。④从表达效果看:用一个读者不熟悉的黄泥湾风俗作为小说题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6. ①叙写感人的细节:买肉时的周全明“攥紧”钱、手“汗津津”、钞票都“捂湿”了,足见他的珍视与期盼;还肉时的周全明“毕恭毕敬”“双手递过”“深深躹躬”,写出了他对赵师傅的感激与尊重。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②融入民俗、民风:在黄泥湾,老辈们传下来了过年可以赊肉、杀年猪后请每家家长“喝晃汤”、给乡邻送“晃汤”的好传统,乡邻们互帮互助、不忘恩不忘本。这些都体现出了黄泥湾独有的魅力风情——乡土气息浓郁,民俗、民风淳厚质朴。‎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内容及赏析手法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考点考向要求、认真研读文本仔细对应选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B,这表明尽管周全明还清肉帐,还请乡邻喝了“晃汤”,但大家依然瞧不起他。理解有误,由原文内容,“虽然是开玩笑,但是周全明的脸立马红到了耳根。”可知乡邻只是开玩笑,没有“瞧不起他”。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的情节内容和标题的关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小说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特色、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小说情节内容和标题的关系。本题题干问的是:“喝晃汤”的情节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出现,作者却以此为题,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从小说的情节内容上看,文中先是介绍贫穷落后的年代,人们为吃食而发愁的窘迫的生活,所以“喝晃汤”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贫穷。从人物形象上看,小说主人公在家境转好的情况下,能主动的请乡亲们“喝晃汤”,充分的体现人性的真、善、美。从主题上看深化了小说主题,即使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年代,人们也怀着感恩之心,体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从小说的表达效果上看,小说以“喝晃汤”为标题,给读者乍看小说的一种新奇而陌生的感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文本创作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题干设问的角度去赏析文本内容。本题题干要求是:江岸的乡土系列小说极具“黄泥湾”风情,其魅力得益于叙写感人的细节和融入民俗、民风。本文是如何呈现这些“魅力”的,请结合作品赏析。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要从“感人的细节和融入民俗、民风”两个角度赏析文本,重在筛选文本中与两个角度相关的内容,进行赏析。细节描写的文本内容:他到姐姐家串门,他姐不忍心,悄悄塞给他五元钱,对他说,你到公社食品站去买几斤猪肉,给孩子们过年吃吧。周全明攥紧五元钱,手心里汗津津的,走到食品站的时候,竟将一张钞票都捂湿了。食品站却排着一个长龙似的买肉的队伍,他只好站在队尾,焦急地看着案板上的半扇猪肉被一点点肢解,一点点被人买走。周全明毕恭毕敬地说,我就找您,今天专门过来还几年前借您的猪肉。说着,双手递过猪肉,深深躹了一躬,转身走了。民俗、民风的文本内容:好在黄泥湾有一个老辈子传下来的好习惯,没有杀年猪的人家,可以向杀年猪的人家赊一块肉来吃,等到自己家杀年猪了,再还上就是了。黄泥湾人把猪血叫做猪晃子,杀了年猪,往往要开一两桌席面,把每家家长请来坐席,俗称喝晃汤,席上的主菜就是猪肉、猪肠、猪心肺、猪血放在一起的乱炖,就是晃汤。‎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具体来说,就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面板等终端,对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等进行联网和集中智能控制,从而提升家居舒适度和安全度,并实现环保节能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家居概念最早为众人所知,还要追溯到1997年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位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湖畔的这座豪宅,利用了众多当时最新的科技手段,每间房都有触摸感应器控制照明、室温,甚至是音乐播放;光线亮度等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去豪宅做客的人都要佩带电子探针,方便电脑知道他们是谁和身处何处。‎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据预测,2017-2018年将是国内智能家居产业高速发展期的开始,但截至目前,安装智能家居的家庭不足5%。美国CNET(科技咨讯网)房地产公司曾对美国智能家居体验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5%的美国人已经拥有某种智能家居产品。调查发现,91%拥有智能家居设备的人会向其他人推荐,81%的人更愿意购买安装了智能设备的房子,而66%的人表示,如果留下智能家居产品会使房子卖得更快。调查还显示,目前美国年轻人(47%拥有智能家居产品)和孩子不到18岁的父母购买智能家居设备的比例远高于普通美国人。‎ ‎(摘自《智能家居的现状及未来》‎ 材料三:‎ 在发达国家,“老年型家电应有别于一般家电产品”的理念很早就已被提出,这些国家认为老年型家电应当安全、健康、智能、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例如把遥控器上的按健或机体上的旋钮数量尽可能减少,并辅之以醒目易懂的说明和清晰明了的颜色标志等。‎ 但在国内,现在很多厂家在研发产品时,重视了“智能化”和“高科技”,面向的也多是“80后”、“90后”的青年人,却在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中忽视了“适老化”。厂家如果能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就能找到智能家电与“适老化”的契合点,不仅能满足老年群体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也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适老化趋势还不是很明显,适老化产品在市场上还是稍显空白的一块,然而观察欧美市场,适老化卫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迈出了一步,国内要紧跟潮流,结合国内市场特点开发适老化产品。家居市场适老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对家居行业进一步开拓老年市场有重要作用。社会的健康养老观念的流行,也将促进适老化产品市场的发展。‎ ‎(摘自《智能家居打入老年人市场》,2018年1月3日信阳新闻网)‎ 材料四:‎ 智能家居发展的阻碍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缺乏统一标准,第二是操作复杂,第三是成本较高,第四是智能功能不实用,第五是缺乏生态系统支撑。企业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用户在顾虑什么呢?调查结果如下图:‎ ‎(腾讯数码《201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报告》)‎ ‎7. 下列关于智能家居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将开始高速发展,但目前实际安装智能家居的家庭不足5%。‎ B. 以住宅为平台的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 C. 家居的智能化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得到推广,最典型的是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 D. 据调查,在美国拥有智能设备的房子在房地产销售中更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美国年轻人(47%拥有智能家居产品)和孩子不到18岁的父母购买智能家居设备的比例远高于普通美国人。‎ B. 在发达国家,“老年型家电应有别于一般家电产品”的理念很早就已被提出,并得到实践应用。‎ C. 国内很多厂家在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中忽视了“适老化”,适老化产品在市场上还是稍显空白的一块。‎ D. 企业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遇到的高成本、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9. 根据材料,请就国内智能家居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7. C 8. D ‎ ‎9. ①智能家居行业应重视适老化方面的开发;②企业在智能家居发展过程中应解决缺乏统一标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智能功能不实用、缺乏生态系统支撑等问题;③针对用户顾虑的,如太贵、实用性差、泄露隐私等,改进产品,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研读原文内容,与选项说法进行比对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智能家居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 ‎,“家居的智能化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得到推广”说法有误,于文无依据。原文只是说:智能家居概念最早为众人所知,还要追溯到1997年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代表不了“在美国得到推广”。故答案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研读原文内容,与选项说法进行比对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高成本、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说法有误。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用户最关心的是太贵和实用性差。故答案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材料文本的理解、筛选、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根据材料,请就国内智能家居发展提出你的建议。根据对题干的理解和把握,考生要根据原文内容“国内智能家居”的现状,给其提出合理的建议。国内智能家居的现状:但在国内,现在很多厂家在研发产品时,重视了“智能化”和“高科技”,面向的也多是“80后”、“90后”的青年人,却在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中忽视了“适老化”。厂家如果能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就能找到智能家电与“适老化”的契合点,不仅能满足老年群体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也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适老化趋势还不是很明显,适老化产品在市场上还是稍显空白的一块,然而观察欧美市场,适老化卫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迈出了一步,国内要紧跟潮流,结合国内市场特点开发适老化产品。智能家居发展的阻碍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缺乏统一标准,第二是操作复杂,第三是成本较高,第四是智能功能不实用,第五是缺乏生态系统支撑。企业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考生在提建议的时候要注意原文涉及的“适老化”和“用户体验”。‎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 ‎》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逾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 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襆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 门人石光霁,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 ‎(节选自《明史张以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 B. 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 C. 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 D. 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B. “三年丧”是古代丧服中最重的一种。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等要服丧三年,这是封建社会的基本丧制。‎ C. “玺”指印章,秦汉以后唯皇帝印称玺;“玺书”是指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D.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为“有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以宁颇富才能,名声传扬一时。他八岁时为伯父之事进县衙,因奉县尹之命写《琴堂诗》救出伯父而出名;元顺帝时因有杰出之才,博学强记,在当时享有盛名。‎ B.‎ ‎ 张以宁历经两朝,官位几经变动。他在元朝考取进士,担任过黄岩判官、六合县县尹,因事免官后再任国子助教和翰林院侍读学士;明朝时又被任命为侍讲学士。‎ C. 张以宁奉命出使,深受天子赏识。刚到安南国边境,该国就发生了不测之事,他因处事得体而受到天子嘉奖:他在返回途中不幸去世,天子下诏让有司将他的灵柩送回。‎ D. 张以宁廉洁清正,学问研究专一。他为官不谋求财物,出使往来只携带简单的生活用品:在学说上只专攻《春秋》,并写下《胡传辨疑》、《春王正月考》两部研究专著。‎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10. D 11. A 12. D ‎ ‎13. (1)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和他的伯父打官司,他的伯父被关进了县里的牢狱,张以宁到县里辨明道理。(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逾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这句话的翻译是:他刚抵达安南国边境,陈日煃去世了,安南国国人请求将印章和诏书授予陈日煃的嫡长子。张以宁没有听从,在洱江停留居住下来,劝告陈日煃的嫡长子向朝廷报丧,并请求继承王爵。得到朝廷命令后,等待下任的使者林唐臣的到来,之后再进入安南境内处理事务。“日煃卒”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由此可排除C项;由前文可知,“印诏”原本就是要授予陈日煃的,故“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不合情理,应是“授其世子”,由此可排除B项;与“国人乞”相对应的应是“以宁不听”,而不应是“以宁不听留”,由此可排除A项。故答案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平时要多积累。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A,“《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说法有误。《春秋》是编年体史书。故答案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D,“只专攻《春秋》”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尤专《春秋》”,意为“尤其擅长《春秋》”。《春王正月考》并未写完。故答案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试题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或”有人;“讼”诉讼,打官司;“其”代词,他的;“诣”到;“伸理”辨明道理。(2)“谨”认真地;“之”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于”介词,在。‎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张以宁,字志道,福建古田县人。父亲张一清,元朝担任福建、江西行省的参知政事。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和他的伯父打官司,他的伯父被关进了县里的牢狱,张以宁到县里辨明道理。知县认为这个孩童很特别,叫他写一首《琴堂诗》,他马上就写好了,他的伯父得以释放,张以宁由此闻名。元泰定年间,他因为通晓《春秋》而考中进士。由黄岩县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县尹。因事获罪而被免官,在江淮一带滞留了十年多。元顺帝征召他担任国子助教,屡次升迁到翰林侍读学士,掌管拟写皇帝的诏书。当时在朝中,一些素有声望的博学人士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等相继去世,张以宁有杰出的才华,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在当时享有盛名,人称“小张学士”。明朝军队攻占元朝都城北京后,张以宁与危素都来到明朝都城南京,因为上奏对答符合皇帝的旨意,再次被授予侍讲学士,特别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厚待。明太祖曾登临钟山,张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人随从登上拥翠亭,皇帝给他们纸和笔要求他们写诗(以示宠遇)。洪武二年秋天,张以宁奉命出使安南国(现在的越南),正式册封安南国君陈日煃为国王。临出发时,明太祖亲自写诗一首替张以宁送行。他刚抵达安南国边境,陈日煃去世了,安南国国人请求将印章和诏书授予陈日煃的嫡长子。张以宁没有听从,在洱江停留居住下来,劝告陈日煃的嫡长子向朝廷报丧,并请求继承王爵。得到朝廷命令后,等待下任的使者林唐臣的到来,之后再进入安南境内处理事务。事情完毕后,让陈日煃的嫡长子服丧三年,命令安南国国人仿效中原地区行叩拜礼。明太祖听说后对张以宁大为赞赏,颁赐诏书给他,把他比作汉朝的陆贾和马援,还赐给了他八首御制诗。等到张以宁返回中原时,在路上去 世了,明太祖下诏让相关主管官员运送他的灵柩,(灵柩)所到州县都要举行祭奠的礼仪。‎ 张以宁为官廉洁清正,不为自己谋求私利,奉命出使来来往往,除了缝补过的衣服行装外,并没有其他物件。他本来就是因为通晓《春秋》而考中进士的,所以对《春秋》的钻研尤其专一,很多都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胡传辨疑》一书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却未能(按计划)完成,在安南寓居了大半年多,才完成了这一著作。来到京城的元朝旧官中,危素和张以宁的名声特别大。危素擅长历史,张以宁擅长经书。危素所撰写的宋、元史稿都已失传了,然而张以宁研究《春秋》的学问却顺利地完成了。‎ 张以宁的门生石光霁,作《春秋钩玄》,能够传播张以宁的学说。‎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注]。‎ ‎【注】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内涵颇丰,“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B. 首联表明杨君不曾到过永康,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吃惊,暗示其有畏难之意。‎ C. “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该句是劝慰杨君不要学陶渊明。‎ D. “为政”句嘱咐杨君要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因地制宜,多为当地百姓造福。‎ ‎15. 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答案】14. B 15. ①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道路的高峻。眼前看到的是悬挂在半空中的只有鸟能飞过去的小道,向下看好像没有地面似的,只能听到谷底江水流泻的涛声。②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道路艰险。道路危险得如同登天般悬在空中,只有鸟能飞过去;下面就是千仞绝壁、万丈深渊,极言道路的高峻、艰险,突出对朋友的担忧之情。③用词生动。“悬”字写出栈道悬在空中令人战栗,“泻”字写出听到江水声令人心惊肉跳的感觉。‎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审题入手,其次是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最后是将选项的内容与理解进行比对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B ‎,“畏难之意”错,首联下句的意思是“曾经看到图画,已然为之震惊”,写的是杨君此次赴任路途艰险,反衬其精神可敬。故答案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要注意先理解诗歌的颔联:道路危险得如同登天般悬在空中,只有鸟能飞过去,下面就是千仞绝壁、万丈深渊,只能听到谷底江水流泻的涛声。本联上句是从视觉的角度,下联是从听觉的角度,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的路途的环境特点。“险若登天”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言去往永康道路的艰险,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担忧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4)《蜀道难》中运用神话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苦。‎ ‎【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用心躁也 (4). 闻道有先后 (5). 术业有专攻 (6). 五陵年少争缠头 (7). 一曲红绡不知数 (8).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9).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0). 万里悲秋常作客 (11).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查的方向,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蜀道难》中运用神话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苦”。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螯”“躁”“作客”。‎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的目光。卢梭当然是一个典型。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 )。成人不再仅仅执迷于展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除了《爱弥儿》这本_______________的名作之外,其实卢梭的另一本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时下绝太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读着读着,一幅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就清晰浮现出来: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行、徜徉于_______________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污染的自然世界,不正酷似儿童那_______________的心灵世界吗?当我们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西语之中,自然与本性皆为“nature”,这也并非偶然。‎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似乎让孩子面对成人时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B. 似乎让成人在创作包含童趣的书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C. 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D. 似乎让人体会到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脍炙人口 绘声绘色 琳琅满目 一尘不染 B. 喜闻乐见 绘声绘色 丰富多彩 冰清玉洁 C. 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 丰富多彩 一尘不染 D. 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冰清玉洁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B. 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C. 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D. 是不是同时也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答案】17. C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和语句的复位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紧扣文意,认真思考语段的前后逻辑关系。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括号后面的内容体现的是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的转变,故强调孩子面对成人的立场发生转变的A、D两项被排除。而B项关涉的是“除了《爱弥儿》这本”之后的内容,与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发生转变的关联不够紧密。所以答案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根据语境“《爱弥儿》这本书”,此处选用“脍炙人口”更合适;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读者读书中画面的内容”,此处用“栩栩如生”更恰当;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容的是“植物世界”,应选用“丰富多彩”;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此处强调的是儿童未沾染坏习气,内心世界干净,选用“一尘不染”更恰当。故答案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本题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正在”和“了”矛盾;二是成分残缺,可在“童年”后加“记忆”。B项两处语病均修改正确。故答案选B。‎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示例: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程解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流程图。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其次认真观察该流程图,认真分析流程图的构成要素以及蕴含的意义,最后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该流程图表现的是高三的学习过程,该学习过程首先应该从自学开始,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听课和讨论找出规律,并在练习中再次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关注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图表中箭头标志着每一个环节。把每一处箭头前后的文本内容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完整、准确、严谨即可。【点睛】‎ 对于流程图图文转换解题时:(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4) 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5)‎ 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先生,曾在广州某大型外企工作,2013年他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来到一小区当保安,目前是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张先生的同事说,他有时候晚上干到十一二点,要是接到业主的电话投诉,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上门协调处理。张先生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清华北大这样的教育资源不是为了培养小区保安的。从社会角度看,是资源浪费。但是这种观点遭到一些网友的反驳,你不是他,你没权利评价他的生活。‎ 对于网友的不同观点,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根据你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关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先生,来到一小区当保安一事,我的观点是: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扫马路难道就低贱吗?现在很多洗碗工扫马路的还是大学生学历的呢。大学生怎么了,只能做白领吗?那些当农民和泥瓦工在人格上并不比从事其他职业低贱或见不得人。 没有贵贱之分的职业,也没有有贵贱之分的人,只有贵贱之分的人品。 ‎ 社会总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没有农民,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泥瓦工,我们要住在哪里?没有老师,中国人就完了,没有文化素养,就更别说超越世界顶端了。没有扫马路的,那也完蛋了,中国会排列在世界第一位垃圾国家。我们的父母各有着自己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的人组合在一起,才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哪一行也少不了。 ‎ 我认为只要一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棒的职业。很多人虽然做着平凡的工作,却给社会带到那么多的贡献,难道我们不该敬佩他们吗? ‎ 职业或许有贵贱之分,实际上不应该有贵贱之分的。像比尔盖茨,你们羡慕吧,好有钱的人哪,他发明的东西是那么赚钱,高贵吧。可是,谁一出生就是个富人呢?他也是靠白手起家致富的,也是从低层做起的。除了职业我认为不应该有贵贱之分外,我还觉得学校不应该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的,小孩从小并不是没有天资读书,而是生性好动,学校老师不应该鄙视差生的。 ‎ 要说有贵贱之分吗?唉,你怎么会分到这一题呢?难说哦。那只有,谁让他们没本事,只能做这些低级的工作? ‎ 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生道路应该朝同一方向而不变,否则就等同于失败和怪异。某类人只应该做一些事而不能做另外一些,不是因为其个性特点或才能使然,而是因为出身门第、天生相貌或教育经历。其实,之所以引起争论,说到底还是人们脑海中残留着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名校毕业生、高学历人才只能干高贵的职业,像卖肉、经营小餐馆之类的下 九流的活儿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沾边的,否则就是人才浪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辨识清楚作文的类型,要注意结合对材料中心的理解,准确进行审题和立意。这是一道时事类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先生为了照顾父亲,放弃外企体面、高薪的工作,来到小区当保安。尽管张先生对物业工作尽职尽责,但他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争论。题目要求对网友的争论作出判断,进行思考,写出作文。第一类网友持批评、反对的态度,反对“资源浪费”,不赞成大材小用。第二类网友持肯定、赞同的态度,理解与尊重张先生的选择。在写作时应紧扣网友争论的内容及其实质来深入思考。‎ 立意参考角度:‎ ‎①人尽其才。呼吁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机会,让学有所成的人学有所用。‎ ‎②百善孝为先。张先生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勇于挑战世俗的偏见,难能可贵。‎ ‎③尊重别人的合法选择,不要干涉别人合理的职业及生活选择。‎ ‎④职业无高低贵贱,履行自己的职责最重要。‎ ‎⑤听从内心的呼唤,理性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人云亦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 ‎ ‎(1)习近平主席对职业的诠释: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国家,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他们的劳动皆是光荣的,皆是值得尊重。‎ ‎(2)北大高材生毕业卖猪肉: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考清华北大的梦想,毕竟在中国这么多高校里,清华北大算得上是一流的了。可以说如果能考上这两个大学的话,真的是全家人的骄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清华北大毕业之后都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他毕业后的去向就备受争议。‎ 他的名字叫陆步轩,是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考入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在80年代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他毕业之后却被却没有分配到一个好的工作,而是被分配到了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之后又下海经商。但是干了没多久也就辞职了,最后又租了一间房子,卖起了猪肉。因为销量一直也不是很好,所以他就打出了“北大才子街头卖肉”的称号,一时间就成了社会的热点。那么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陆步轩现在怎么样了呢?‎ 现在陆步轩和他的师兄创办的“壹号土猪”,销量十分好,成为国内著名的猪肉品牌。据知情人士估计,现在陆步轩的身价已经超过了100亿。看来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即使北大高材生也不一定适合那些好的工作,还是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3)不做博士做歌手: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位长发披肩的30多岁男子讲述自己从博士生到歌手的经历。从其洋洋得意和对原专业不屑一顾的表情来看,似乎他得到了极大的解脱。主持人对他不做博士做歌手的“壮举”表示欣赏,并称之为“我国学历最高的歌手”。 ‎ 据博士歌手自述,他从小喜欢音乐,却稀里糊涂地上了某重点大学的理科,又莫名其妙地考上本校研究生,他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仅仅是因为研究生很吃香。几年下来他在本专业毫无建树,因不想就业,就又考上某校博士生。博士毕业后放弃本专业,在几个城市漂泊,最终成了一名歌手,已出版一张个人专辑。但是,从他的现场演唱来看,很难想象他能在歌坛占一席之地。‎ 适合本篇作文的结构建议: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那么怎么办好?我们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段,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6段就可以了。在作文段落结构上,我的个人观点是考生要写“长短结合式”作文,即第一段:开篇点题,朴实稳重,切勿追求文采而游离于题目之外。第二段:第一个分论点,注意段首句的锤炼要扣住题目,举例论证不要讲人物事迹,要干净利落的引入论证观点,深入生活做深挖掘。第三段:总结上面的例证,做到由人及己,体现一个生活上的深挖掘。四段、五段同二、三两段,注意第四段的分论点不要和第二段的重合,必须体现一个逐层深入。第六段(最后一段):总结二——四段的内容,进而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扣住题目做到首尾呼应,结合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认识。这样的结构在高考阅卷时间紧张的前提下是非常容易抓住老师视线的。‎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