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0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高考语文难点强化针对练4难点4实用类阅读含解析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难点强化针对练4 (难点4:实用类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我的父亲常书鸿与他的敦煌情缘 常嘉煌 父亲与敦煌的结缘,源于1935年某一天在塞纳河边的一场“邂逅”。那一天,父亲从卢浮宫出来,按照多年在巴黎散步的习惯,顺便溜达到塞纳河边的旧书摊。‎ 在美术图片部,他不经意发现了一部由6本小册子装订成的《敦煌图录》。‎ 这套《敦煌图录》是1907年伯希和从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以前在卢浮宫,父亲总是对西方绘画中的人物惊叹不已,这是他第一次认识到,来自故乡的艺术同样生动有力。父亲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站在旧书摊前一直看到暮霭时分。‎ 并不是每一个偶然翻到伯希和《敦煌图录》的中国艺术家都会将自己的命运与敦煌联系在一起。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指引父亲走向敦煌。‎ 那时父亲已是在法国取得桂冠的东方画家,画廊向他发出的订单很多,他完全可以在异国过着一种舒服而优裕的生活。但站在这些来自祖国的艺术瑰宝前,父亲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终生创作的源泉,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回中国、去敦煌。‎ ‎1936年,父亲终于坐在了回祖国的火车上。但因那时西北战局不稳定,他只好先在北平国立艺专教书。‎ ‎1942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大型浮雕《皇后礼佛图》被人劈成无数碎片后分别包装偷运出国。全国舆论对于国宝的讨论沸沸扬扬,由此也提及了敦煌石窟历次所遭受的劫掠和破坏。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极力推动对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在他的提议下,政府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而父亲被推选为筹委会副主任。‎ 经过6年的漫长等待,而今就要实现去敦煌的理想,父亲十分兴奋,立即着手准备西行。1942年冬,他只身赶赴兰州,在那里招兵买马,聚集了5个人。1943年2月,他们一行6人像中世纪的苦行僧一样,向着心中的艺术圣地敦煌出发。‎ 走了一个多月,总算到达了有“风城”之城的安西。他们这几个初次出塞的旅客,雇了十几头骆驼,又告别安西,走入真正的荒凉之地。经过三天两夜饱受困乏和饥渴的行程之后,终于到达了莫高窟。‎ 到达敦煌的当天,父亲就顾不上休息,对敦煌做了初次巡礼。在名震世界的藏经洞前,他百感交集。1900年,这一洞中发现3万余件敦煌文物,但却被法国人伯希和等劫走了近万件。洞窟仅仅剩下了一尊塑像和一幅壁画,而40多年后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仍然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护,窟前还放牧牛羊,洞窟被当作淘金人夜宿之地。他们就在那里做饭烧水,并随意砍伐树木。父亲晚年常对我说,那时,面对眼前的满目疮痍的敦煌,失望之余,他又从内心默默地说:我既然来了,就要保护你。‎ 父亲的敦煌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第一顿饭用的筷子是刚从河滩红柳树上折来的树枝,吃的是盐和醋拌面。第一个夜晚是一夜风沙。第二天,开始清理掩埋洞窟的积沙,他们和民工一道,自制“拉沙排”,打着赤脚,清除积沙。接着,他们造了一条长达‎960米的围墙,敦煌石窟保护工作从此开始。‎ 生活虽艰辛,但洞窟编号、内容调查、美术临摹却都在紧张进行中,因洞中幽暗,没有照明器材,临摹壁画时就在小凳上工作,一手举小油灯,一手执笔,照一下,画一笔。临摹窟顶画时,头和身子几乎成90度的直角,时间一长,就会头昏脑涨,甚至恶心呕吐。为了搞清画中内容,父亲还强迫自己念经文,然后在洞窟中面壁琢磨,一一对照。就这样,到1948年,父亲带领研究所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品选”等十几个专题,共选绘摹本800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当时没有人力,缺乏经费,他们要自己搭脚手架,修简易栈道。进洞子要连爬带跳,从危栏断桥上匍匐前进。有一次,父亲和另两个同事到莫高窟最高层第196窟,梯子倒了,他们被困在洞中,上不着顶下不着地。父亲本想从崖头爬上山顶,但站立不稳,差一点摔下去。手中的记录卡片飘飘荡荡落到了崖下,像一大片上下翻飞的蝴蝶。幸好有同伴到山下拿了绳子来,从山顶吊下去,才一个一个地把他们都拉到了山顶。‎ ‎1943年,来敦煌临摹作品的张大千离开莫高窟时,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徒刑’啊!”的确如此,眼前是沙,远处是荒漠、戈壁,莫高窟离最近的村舍有30多里,自然条件的苦也许还好克服,但远离社会的孤独感和隔绝感都成了最“致命”的病毒。有一年夏天,父亲的一位同事发高烧,大家准备了一辆牛车要送他进城医治,但要走6小时才能到城里。临行前,这个年轻人哭着对父亲说:“我死了之后不要把我扔在沙堆中,请你们好好把我葬在泥土里……”病愈后,他就坚决辞职回南方去了。而父亲却一呆就是四十年!‎ ‎1948年在南京、上海举行敦煌艺术品展览时,父亲将所有的临摹品寄到南京展出。之后,国民党教育部长朱家骅手谕令父亲把东西运到台湾,并让父亲跟他一起走。而父亲毫不犹豫地立即返回敦煌,他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敦煌联系在一起,离开敦煌,便等于放弃他的生命。‎ ‎1968年中苏关系非常紧张,研究所离中蒙边境线只有几百公里,于是不断疏散人员。有一天他问我:“看过《冰海沉船》吗?”我说看过。他又说:“如果有一天敌军打了过来,我就要像那位船长一样,和敦煌一起毁灭。”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心里,让我意识到,敦煌对父亲如同生命般重要。‎ ‎1982年,父亲被调到北京,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但他的心一直在敦煌。此后,他一直想找机会再为敦煌工作,但始终没能实现。父亲内心十分苦闷,给别人写信都称自己“客寓京华”。父亲在家中挂了好几个铃铛,微风一吹,叮叮当当,他就感觉自己又像是回到了敦煌,在莫高窟聆听大佛殿的风铃声。他无数次写过这样的话:“夜夜敦煌入梦来……”‎ 父亲去世后,母亲按照他生前“死了也要厮守敦煌”的遗愿,将他一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旧居院内父亲亲手种植的两棵梨树中间,墓碑正对着莫高窟大佛殿。墓碑上,刻着赵朴初送他的5个字“敦煌守护神”。‎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35年,常书鸿在旧书摊发现了伯希和从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敦煌图录》,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从此与敦煌结缘。‎ B.从回到祖国到被推选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副主任,在6年的时间里,常书鸿一直都怀有去敦煌的坚定信念。‎ C.1943年,常书鸿一行6人克服巨大困难终于来到了莫高窟。从到达的第二天起,他们就开始了对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 D.前来临摹作品并饱受此地恶劣条件之苦的张大千在离开莫高窟之前,委婉地向常书鸿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 答案:D 解析:D项,“前来临摹作品并饱受此地恶劣条件之苦的张大千在离开莫高窟之前”理解有误,“饱受此地恶劣条件之苦”无中生有。故选D。‎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常书鸿的领导下,对敦煌石窟进行保护和研究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他选绘摹本800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 4‎ B.莫高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是远离社会的孤独感和隔绝感,常书鸿的不少同事都辞职离开了,而他却坚守了四十年。‎ C.敦煌是常书鸿的生命之根,无论是不肯去台湾,还是中苏关系非常紧张时决心与敦煌共存亡,就连北京家中的风铃声都体现了他的敦煌情缘。‎ D.文章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一生,表现了他的高大形象。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儿子对父亲的钦佩与敬仰之情。‎ 答案:C 解析: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常书鸿“带领研究所”完成了十几个专题,选绘摹本800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B项,“不少同事都辞职离开了”扩大范围,原文只提到了一位离开的年轻人。D项,概括错误,文章没有“全面”介绍常书鸿的“一生”。故选C。‎ ‎3.在常嘉煌眼中,父亲常书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 ‎ ‎ ‎ 答案:①献身理想,坚定执着。常书鸿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敦煌联系在一起,保护敦煌,投身对敦煌画作的研究事业。②不慕名利,义无反顾。常书鸿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担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期间还一直想找机会再为敦煌工作。③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常书鸿克服了自然条件的艰苦以及远离社会的孤独感和隔绝感,坚守敦煌四十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高铁“霸座”,景区泡脚,乱刻乱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无资质导游,“黑车”“黑店”;厕所脏、乱、差、偏、少,景区拥挤、道路拥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旅游已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影响了旅客的旅游体验,也损害了旅游行业的形象。2018年,我国入出境旅游总人数达2.91亿人次,出境游已经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出境游客文明素质既事关国家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游客在出境旅游时能够以礼待人、尊重他人。但是个别游客依旧有破坏自然环境、毁坏文物古迹等行为。近两年发生在游客、旅行社、导游、景区的多起不文明事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议论和思考,对文明旅游的期待也愈加强烈——一些公民素质“欠费”、文明“余额”不足的现状必须改变,文明礼让才能畅行天下。‎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5月)‎ 材料二 ‎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8年11月)‎ 4‎ 材料三 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这是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很难完全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例如经济危机、金融动荡等经济因素,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区冲突、战争、动乱、恐怖活动等政治因素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国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消长变化,因而旅游业在每年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省份)旅游目的地的客流集中于4月-10月的“旅游旺季”,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这段时间属于“旅游淡季”(具体每个地区淡旺季分界的日期可能有所偏移,淡旺季的时间段长短比例也会有所差别)。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活动缺乏全程监管,旅游经营和管理存在不规范情形;部分市场诚信缺失,地区和行业壁垒依然存在;旅游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等。‎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4月)‎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机票市场份额仍为最大,占到了一半多,但占比有所下滑。‎ B.住宿市场的份额在连续几年呈下滑趋势后,2017年开始有所回升。‎ C.在线度假市场份额在2017年占比16%,成为交易额格局中唯一逐年提升的。‎ D.在线旅游大致可以分为在线住宿、在线机票、在线度假三大模块,在线机票占比最大。‎ 答案:C 解析:“成为交易额格局中唯一逐年提升的”错误。由表格可知,“其他”类市场份额也是逐年上升的。故选C。‎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旅游成为了国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B.出境游中,游客的文明素质不仅会让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事关国家形象。‎ C.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公民素质“欠费”、文明“余额”不足现状如果不改变,文明礼让就很难畅行天下。‎ 答案:B 解析:“游客的文明素质不仅会让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错误,选项理解错误,材料一第1段说“出境游客文明素质既事关国家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文本是说会影响“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并未说一定会“让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果游客的文明素质高就不会损害游客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6.结合三则材料,请你针对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 ‎ ‎ ‎ 答案:①政府完善法律法规。②地方政府打破地区行业壁垒。③旅游景区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④行政管理部门加大惩治力度。⑤旅游部门规范经营和管理,监管到位,增强执法力量,淡季制定优惠办法吸引游客,增强诚信意识。⑥游客要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