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7 KB
  • 2021-06-09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在今日,心灵的宁静不易得。( ),机会激励人去尝试,压力诱惑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_____________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人本不该____________,了无生机。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年轻,到广阔的世界去闯荡一番,但要防止把自己完全交给机会或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年轻人,去闯荡,去追求,去建功立业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不要忘记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1.下列词语中,最适合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组是( )‎ A.闭门造车 心如止水 可是 B.闭关自守 心灰意懒 可是 C.闭门造车 心如止水 因此 D.闭关自守 心灰意懒 因此 ‎2.下面选项,最适合填在括号中的是( )‎ A.这个世界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B.这个世界有尝试,也有奋斗 C.这个世界充满着压力,也充满着机会 D.这个世界有奋斗,也有压力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机会鼓励人去尝试,压力激励人去奋斗 B.人们抓住机会去尝试,面对压力去奋斗 C.人们用尝试去抓住机会,用奋斗去改变压力 D.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大词典》定义文化:“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汉民族的文化中实际上就包括了汉字。文化与汉字的关系,可以看做是上位词和下位词的关系。‎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中,汉字起到了记录、传承的作用,其价值不仅仅是书写符号,汉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词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同时汉字本身的形音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从对汉字的研究上可窥见古老的中华文化,简单地说,汉字与中国文化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汉字。‎ 汉字文化学是以传统汉字为基础,又与语言文化学密不可分的,在两者交叉研究前提下发展的学科。对于汉字文化学的定义和任务,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三位先生主编的《汉字文化大观·前言》认为:“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汉字文化学的任务:“一是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汉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 尽管汉字文化学属于新兴学科,但是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内容相关性的探索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如传统的训话学中对字义的解释,很多释义就包含了哲学、民俗学等的内容;再如传统文化中对联的写作,很多技巧都关系到文字中形、音、义的运用,如析字、同旁、谐音、叠字、同韵等;而传统文化中的谐音避讳正是汉字的使用在文化上的体现。‎ 历史上自古有对于文字的崇拜,这体现在对传说中文字创造者的救仰。尽管这其中包含着原始崇拜的因素,但仓颉造字对于原始人脱离巫术横行的混沌生活而走向秩序文明的生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们由对文字的崇拜转向对文化的崇拜,对知识的崇拜。汉字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在日渐丰富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彰显光辉,并且与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汉字在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教”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形体中有两条明显表示鞭打痕迹的符号,但是到了楷书,“教”字从“孝”,朱熹解释为文孝谓之教,这种演变结果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就是文化因素。‎ ‎(摘编自蒋玉涵《汉字与文化》,有删节)‎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包括在汉民族文化中的,汉字与中国文化这两个词是下位词和上位词的关系。‎ B.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语中的词汇就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 C.阐明汉字自身的文化意义、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汉字文化学的两大任务。‎ D.汉字文化学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相关性的探索早已存在,例如训话学、对联创作等。‎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从汉字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什么是汉字文化学,汉字文化学的历史基础,最后又回到汉字和文化的关系。‎ B.为了解释汉字文化学这一概念,作者引用了《汉字文化大观·前言》,使论述显得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 C.文章阐述汉字与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相关探索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一是训学,二是对联创作,三是避讳情况。‎ D.作者列举了“教”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证明了历史上自古就有对于文字的崇拜。‎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字,朱熹解释为文孝谓之教,从对这个字的研究上可见汉字本身的形音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B.在我国古代,汉字文化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早已存在,训诂学中包含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内容即是明证。‎ C.《红楼梦》中,林黛玉每写到“敏"字时,往往增减一笔。这只是古代的避讳习俗,与汉字文化无关。‎ D.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们对仓颉早已不再崇拜,有的只是对汉字本身的崇拜,对文化、知识的崇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学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 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巴巴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地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写法上首尾呼应,由十岁时遇到先生写起,以离开先生将近50年收尾,中间回忆与先生的交往、整体上结构精巧。‎ B.作者写徐先生的神态,说他“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梁实秋文风的谐趣可见一斑。‎ C.先生朗读课文“咬牙切齿”“宣泄”,可见先生对学生不重视国文的情况很是不满,也表明先生对国文的热爱。‎ D.“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可见时间之久;“早归道山”又见空间之远。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敬慕之重。‎ ‎8.梁实秋在对徐先生这一形象的塑造上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梁实秋先生认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他“至今不能忘记”徐锦澄先生,是因为徐先生身上的人性光辉,请概括分析徐先生身上的人性美。‎ 评卷人 得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他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他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0.对这首现代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离地兀立着”“纠缠在一起”形成对比,通过“树”这一形象,对现实进行思考。‎ B.诗歌语言典雅生动,“告诉”一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风与空气”人情味,显得亲切。‎ C.诗歌结构清晰,分别写树的地上、地下形象。“但是”二字,自然地使诗意有了转折。‎ D.与《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一样,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表达深沉的情感。‎ ‎11.诗中树的意象有什么特征?作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曰: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徒为吴相,辞行,盎兄子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丝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闻,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晁错在前,及盎请辟人赐间,错去,固恨甚。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使袁盎为太常,窦婴为大将军。两人素相与善。逮吴反,诸陵长者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随者日数百乘。‎ 吴楚已破。袁盎病免居家。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葬车千馀乘,此亦有过人者。”诸公闻之,皆多袁盎。‎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传》)‎ 注:①请罪的住所,狱室。‎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儿廷毁我 在朝廷上毁谤 B.彼不上书告君 向上级或地位高的人书面陈述意见 C.诸陵长者 年长于自己的人 D.皆多袁盎 称赞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 B.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 C.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 D.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 ‎14.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盎为人正直。他既能向文帝指出绛侯骄矜、君主谦让是不合礼仪的,也能在绛侯被状告造反时,为他辩明清白。‎ B.袁盎迂回自保。赴任吴相之前,袁种建议他只管饮酒度日,时常规劝吴王不要谋反即可。因为用了袁种之计,他保全了性命。‎ C.袁盎足智多谋。得知晁错诋毁自己,他向景帝提出了杀死晁错来平息吴兵叛乱的建议,最终吴兵停止叛乱。‎ D.袁盎识人有方。安陵富人认为剧孟是赌徒,但袁盎反而认为刷孟母亲去世时,送行队伍之盛,足见他有过人的地方。‎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 ‎(2)吴楚已破。袁盎病免居家。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评卷人 得分 五、语言表达 ‎16.某校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喜欢的孔子弟子”评选活动,颜回以高票当选。下面两则是《论语》中关于颜回的记述。你认为其中体现了颜回的哪些美德?请概括。‎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下面是中北大学的校徽,请指出主体部分“中北”二字的设计理念。‎ 评卷人 得分 六、情景默写 ‎18.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学子应有《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奋勇进击的责任与担当,向伟大祖国献礼。‎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国君“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19.右图是某校主题活动的宣传画,它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完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定,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700字。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参考答案 ‎1.B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①第一空,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想法办事。闭关自守: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从语境来看,“闭关自守”更能与“姿态面对世界”搭配。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②第二空,心如止水: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此处指灰心失望的姿态面对世界,故用“心灰意懒”。‎ ‎③第三空,可是: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因此:因为这个。此处指因为这个,故用“因此”。‎ 故选B。‎ ‎2.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本题结合选文的中心话题和上下文语境来看,括号里的内容应该强调承接“生活在今日,心灵的宁静不易得”,应解释原因“这个世界充满……”,排除BD;联系后句“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与之对应的应是“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排除C。‎ 故选A。‎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本题,承接上文,“这个世界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两个句子的主语应分别是“机会、压力”,排除BC;“机会鼓励人去尝试,压力激励人去奋斗”搭配不当,排除A。‎ 故选D。‎ ‎【点睛】‎ 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4.B ‎5.D ‎6.A ‎【解析】‎ ‎4.‎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语中的词汇就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错误,因果倒置,原文第二段是“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词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证明了历史上自古就有对于文字的崇拜”错误,作者列举了“教”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证明了文化对汉字的影响。 ‎ 故选D。‎ ‎6.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专业的学科早已存在”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没有。‎ C项,“与汉字文化无关” 错误,根据第四段“而传统文化中的谐音避讳正是汉字的使用在文化上的体现”,是有关系。‎ D项,“对仓颉早已不再崇拜”错误,最后段是“历史上自古有对于文字的崇拜,这体现在对传说中文字创造者的救仰。尽管这其中包含着原始崇拜的因素,但仓颉造字对于原始人脱离巫术横行的混沌生活而走向秩序文明的生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们由对文字的崇拜转向对文化的崇拜,对知识的崇拜”,不是不再崇拜。‎ 故选A。‎ ‎【点睛】‎ 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7.C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8.①作者先写先生性格之凶,外貌之丑怪,这是“抑”;再写后文与老师交往过程中老师的优秀品质,这是“扬”。②前后抑扬形成对比,使徐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使后文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敬慕之情。‎ ‎9.‎ ‎①徐先生敬业负责。对“我”的作文认真批改,耐心解释,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同时也是先生敬业精神的体现。②徐先生思想开通。他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体现了先生思想开通,视野开阔。③徐先生宽容厚道。在怒骂“我”之后,徐先生详尽地为“我”批改作文,让“我”成为受益最多的学生,这些都体现了先生对我的宽容和赏识。‎ ‎【解析】‎ ‎7.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情节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C项,“先生朗读课文‘咬牙切齿’‘宣泄’,可见先生对学生不重视国文的情况很是不满”错误,“咬牙切齿”“宣泄”是写先生朗读时的投入。原文“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 故选C。‎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常见的手法,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本题,先写先生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等,外貌丑陋,行为“凶”,是“抑”,后文则写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写他的优秀品质,是“扬”,前后形成对比,使人透过徐先生的外表而欣赏他的才华,从而更展现出作者对它印象之深刻,感激怀念之情的强烈。‎ ‎9.‎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思想开通,自己编辑教材,可见他才学出众;“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擅长改作文,修改认真负责,还细心向我解释,让“我”受益良多。‎ ‎【点睛】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10.B ‎11.①树看起来分离独立,但地下的根须却互相纠缠。②借“树”的自然特征,写出了抗战时期民族遭受欺凌,人民看似孤立无助,却拥有团结的潜在力量,表现了诗人对民族觉醒的强烈信心.‎ ‎【解析】‎ ‎10.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道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诗歌语言典雅生动”错误,应为“清新质朴”,比如语言“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语言近似直白,所以是“清新质朴”。‎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中意象及其作者情感的能力。意象是承载诗中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本诗,《树》写于1940年春天,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艾青正是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根据“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应是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根据“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诗歌的主题应是赞美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 ‎【点睛】‎ 鉴赏现代诗歌的技巧: ‎ ‎1.抓意象,绘意境 ‎ 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只有抓住诗歌意象的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考生捕捉住现代诗歌的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 ‎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逐渐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 ‎ ‎2.明手法,析作用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在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 ‎3.品语言,释含义 ‎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诗歌的深刻含义、隽永的字词语句。‎ ‎12.C ‎13.B ‎14.C ‎15.(1)袁盎详细地说明了吴王谋反的原因,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只有赶快杀掉晁错来向吴王致歉,吴军才可停止进攻。‎ ‎(2)吴楚叛军已被攻破。袁盎因病免官闲居在家。洛阳人剧孟曾经拜访袁盎,袁盎好好地接待他。‎ ‎(3)北方边远地区见识浅陋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解析】‎ ‎12.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项,句意为: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诽谤我(或说我坏话)。廷毁:在朝廷上毁谤。‎ B项,句意为:你不上书告诉君王。上书:向上级或地位高的人书面陈述意见。‎ C项,句意为:众多有威望的人。长者:文中指有威望的人。‎ D项,句意为:都称赞袁盎。多:称赞。‎ 故选C。‎ ‎13.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晁错对丞史说:“那袁盎多接受了吴王的金钱。”想要请求治罪。袁盎更加知道计谋,有人告诉袁盎,袁盎害怕,连夜去见窦婴,给他说吴地造反的原因,愿意到皇帝面前对质。” ‎ ‎“吴王金钱”做“受”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 ‎ ‎“恐”是形容词恐惧做谓语,其后不应带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C。 ‎ 故选B。‎ ‎1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C项,“吴兵停止叛乱”错误,原文“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吴兵乃可罢”是袁盎说的话,并非真实情况,后文没有介绍吴兵停止叛乱的情况,选项的说法于文无据。‎ 故选C。‎ ‎15.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具”,详细地;“所以”,“……的原因”;“谢”,致歉,谢罪。(2)中“破”,打败,被打败;“过”,拜访;“善”,对待。(3)中“鄙”,见识浅陋;“未尝”,不曾;“假借”,原谅。‎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 袁盎是楚国人,字丝。等到孝文帝登上了帝位,袁盎的兄长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退朝之后每每急步而出,很是得意。皇上待之以礼,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不可取。”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诽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 ‎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封国中有人上书朝廷,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室宗亲以及诸位公卿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出来证明绛侯无罪。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被流放到吴地做相,辞别将行,他兄长的儿子袁种告诉他说:“吴王骄横已经很久,封国内有许多奸臣,如今如果想要弹劾整治,你不上书告诉君王,就是用利剑刺杀君王。南方地势低洼阴湿,你能够每天饮用,过不了多久,常常说大王说不要造反罢了,这样也许能有幸脱身。”袁盎采用了袁种的计策,吴王对袁盎十分右后。等孝文帝驾崩后,孝景帝即位,晁错做御史大夫,让官吏审查袁盎受吴王财物的事,治罪,朝廷吓着赦免他为庶人。吴楚造反,朝廷听闻了,晁错对丞史说:“那袁盎多半接受了吴王的金钱。”想要请求治罪。袁盎更加知道谋划,有人告诉袁盎,袁盎害怕,连夜去见窦婴,给他说吴地造反的原因,愿意到皇帝面前对质。窦婴入朝告诉皇帝,皇帝于是召见袁盎入朝,晁错在前,等袁盎请求皇帝避开人说话,晁错离开了,他本来就很怨恨晁错,袁盎详细地说明吴地造反的原因,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应该赶紧斩杀晁错来向吴王谢罪,吴兵就会罢休。朝廷让袁盎担任太常,窦婴为大将军。两人向来关系友好。等吴地造反,诸多有道德品行的人和长安中的贤能大夫争着依附两人,驾车追随他们的每天几百乘。 ‎ 吴楚已经被大白,袁盎因病免官,在加重居住。洛阳剧孟曾经看望袁盎,盎友好地对待他。安陵富人对盎说:“我听说剧孟是个赌徒,你为什么要和他交往呢?”袁盎说:“剧孟虽然是赌徒,但他的母亲死了,客人送葬的车有千多辆,这说明他也有超过人的才能。”诸公听说了,都称赞袁盎。‎ ‎16.好学、不近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错、安贫乐道。‎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内容、提炼人物美德的能力。理解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本题,“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展现出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情怀,凸显出不近怒于人的人生胸怀,能够提炼出这些道理即可。‎ ‎【点睛】‎ 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1)向心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 ‎(2)连贯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 ‎(3)层次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 ‎(4)协调性。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7.示例:“中北”二字运用篆体上下排列,“中”字代表中国,“北”字像两个背靠背共同负起重物的人形,寓意着莘莘学子勤学报国,共同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题干明确要求指出主体部分“中北”二字的设计理念。“中北”两个字一上一下排列,用的是篆书,“中”字应该代表中国,而“北”字又像两个背靠背的人形,共同背负起身上的“中”字,寓意应该联系莘莘学子勤学报国,共同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来考虑。‎ ‎【点睛】‎ 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 ‎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 ‎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18.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遏”“狱”“察”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9.感恩父母 ‎ 感恩是一首歌,唱出了人间的真情旋律。感恩是一把火,点燃了人间珍贵的情谊;感恩是一朵花,散发出人间最美好的回忆。然而,感恩与成长是密不可分的,他们肩并肩地向我们走来,感恩中,体现了我们的成长;成长中,我们懂得了感恩。 ‎ 时不时的,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些熟悉的画面。那是一个冷得叫人窒息的冬天,一个北风怒号的夜晚。房间里,还没有开空调,冷得我直哆嗦,我快速钻进被子,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 隐隐约约,我好像听见了父母的低声谈话。紧接着,房间里的灯忽然亮了起来,睡眼朦胧的我忙把头伸进被子里。不料,一双温暖却粗糙的手轻轻地把我的头托起。我不耐烦地的睁开了双眼——是爸爸。爸爸眼神中的光芒罩住我,它温柔似水,但又犀利无比,似乎在批评我蒙头睡的不良习惯。这时爸爸小心翼翼地为我整理被子,生怕我着凉又怕把我弄醒。我注视着爸爸,他的一举一动都令我酸楚,一种浓浓的东西糊在心头。每天,我都享受这种温暖。可是,爸爸呢,谁又为他着想呢?每晚,我都想紧紧抱住爸爸。告诉他:“谢谢您为我的担心,我已经长大了,不用您如此的担心了。我一定会谨记您对我的每一份关怀,以后好好地报答您!” ‎ 从此,我每天都会对着送我上学的爸爸说再见,微笑着说:“爸爸,工作的时候要多注意身体,不用担心我在学校的生活。”晚上,我也会和爸爸玩耍,跳跳绳,散散步,也会谈谈学校的一些逸闻趣事。此时,他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而我的内心也会无比的高兴。 ‎ 记得有一次,那天是他的生日,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同往日一样,上班工作。这一切的一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知道:我长大了,我要学会感恩!我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一切。心想着,毅然拿出了准备许久的礼物径直朝爸爸走去,忍住泪水说:“爸爸,辛苦了,生日快乐!”那一刻,爸爸怔住了,颤抖地接过我手中的礼物,竟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不停地笑着,我分明看到爸爸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我知道:爸爸感受到了我的一颗感恩的心。 ‎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有不少的艰难险阻,挫折和失败。一定也有不少的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一定也有不少的人伸出温暖的双手,为你解除生活学习的困扰;一定也有人付出自己的一切,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吗?不值得我们回报吗?只有感恩身边的一切,才能使我们更加茁壮成长,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解析】‎ ‎【详解】‎ 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幅主题活动的宣传画,需要我们围绕“青春成长之路上的感恩之情”叙事抒情。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多一些细节描写。还可以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可以写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在成长路上帮助过我们的人。主要要展现的是他们如何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立意】‎ 感恩父母亲的爱惜、呵护;感念师恩;感恩于陌生人的帮助;感恩大自然的恩赐、赋予。‎ ‎【结构】‎ 题目切题《感恩父母》,第一段一组排比引出观点,“成长中,我们懂得了感恩”。正文围绕两件事记叙,一件事是生活中细节蒙头睡觉,“爸爸小心翼翼地为我整理被子,生怕我着凉又怕把我弄醒”“每天,我都享受这种温暖”,因此学会和爸爸相处,“我也会和爸爸玩耍,跳跳绳,散散步,也会谈谈学校的一些逸闻趣事”。第二件事是送爸爸生日礼物。‎ 最后主题升华,不仅仅感谢父母,还要感谢“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吗”,因为“只有感恩身边的一切,才能使我们更加茁壮成长,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素材】‎ ‎1. 听妈妈说,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背着我去医院,妈妈也跟在爸爸后面走着,医院离家很远,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没有出租车了,爸爸只好背着我去医院。看着你们气喘吁吁的样子,知道你们很累。终于到医院了,医生说只是感冒而已,没什么大碍。你们听了之后,终于松了口气,笑了。然后,你们给我抓了药,还问了医生要给我吃什么,付了钱,然后你们就背我回了家。回了家后,你们按医生说的做了:妈妈你把药端到我面前,吹了吹,问:“还烫吗?我说:“不烫了。”然后你又喂我把药喝下去,看我躺下床睡觉,您才走了。吃饭的时候,你们使劲把菜往我碗里夹,生怕我吃不到。后来,你们每天都向这样做,我的病果然好了。‎ ‎2. ‎ 小的时候,我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我是孩子,所以可以理直气壮的依赖着父母,让父母为我们忙前忙后,而自己在一旁坐享其成,但是,我们没有发现人生的风霜已经让昔日的父母鬓角开始斑白,父母已经开始衰老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也需要一个依靠。当看着父母的头一天天地花白,看着父母一天天为我而忙碌,我发现,我长大了,我已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3. 父母之爱,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父母之爱,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夏日里瑰丽的诗篇;父母之爱,是一条金丝带,让心相拥,让爱汇集。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妈妈给我讲过我刚出生时,奶奶是那种有封建思想的老人,她不喜欢女娃,就要把我丢掉,但爸妈没听奶奶的,带着我回到了妈妈的娘家照顾我养育我。小时候,爸爸总是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像一只携带幼崽的老鹰带着我飞,满脸疼爱。妈妈就在一旁唱着歌打着节拍,嘴里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像一道暖阳融化了我心中结起的小冰晶。因为有了“马马驾”,(在我们这里,这种游戏的方言叫“马马驾”)我的童年总是少不了欢声笑语。记得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第一次来月事,当时的我并不懂这些。夜间我感到肚子疼就醒了,看到那抹红当时就吓哭了,就在叫妈妈。妈妈赶来,当时也没反应过来,妈妈假装镇定,微笑地哄着我:“萌萌,别怕,妈妈和爸爸带你去医院。”可我知道妈妈怕了,我看到她的额头在冒汗。爸妈连拖鞋都没来得及换就急匆匆把我送到了医院,后来才知道搞了个大乌龙,虽然挺糗的,但我明白了爸妈是有多在乎我,有多爱我。‎ ‎【点睛】‎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