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8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古典传统中,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提到它们就意味着“天下”,格外有壮阔之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类的名句。
古代中国,水无疑是赖以立国的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水的清洁和滋生功能,使水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奈河”则是传说中幽冥间的界河。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古中国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
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而老子亦褒举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举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
流水意象也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作家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时时胶着一体。
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诗经·大雅》即有“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的警句,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君臣不勤于政则必失怙于天。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被毛宗岗父子置于《三国演义》卷首的杨慎《临江仙》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
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选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水的象征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水有清洁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民间为婴儿“洗三朝”就是此象征意象的体现。
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讨论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唐代以后,流水的象征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文人作家的作品中,流水有时候象征着执着进取,有时候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
B.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它常象征着事物的一去不复返,因此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C.陆游的“江声不尽英雄恨”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反映了古代诗人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D.中国文人常常借流水意象表达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思想,而流水也能反映出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文学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明,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它们意味着“天下”。
B.水与古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关,人们常在上巳节这天在水边踏青,杜甫的《丽人行》就描写了与这一习俗相关的画面。
C.因为流水无往不在,具有持续性运动的特点,所以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也是运动的,并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D.中国文人常借流水抒发感伤与忧患情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去概括“悲慨”诗风。
【答案】1.D 2.C 3.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
础上,从文中找到与“书法艺术”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D项,流水“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并不是在唐代以后才这样的。故选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C项,原文说的是“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因果关系不当。故选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暮鼓
作者: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
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
B.“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C.本文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有意味。
D.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
5.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D 5.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老头”是“妈”的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6.“暮鼓”即“暮色中的鼓声”,寓意着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催人振奋;“暮鼓”具有象征意义:烘托出打工母亲的人物性格,即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暮鼓”揭示了文中的“她”从“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报怨、不消沉的态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D项,“曲折离奇的情节”错,本文故事性不强,本文主要讲一个城市的暮年女性遇到一位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启示的故事,故事情节普通平淡。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布局的作用的能力。属于情节作用范畴。答题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从设置悬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
解答本题,首先找出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她”开始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认为是一位老头,“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
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当年轻人喊“妈”时,她误以为是喊自己,认为年轻人认错人,等到看到年轻人走到“老头”面前时,她才知道“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通过这些内容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同时这一情节设置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而且“老头”是“妈”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
“暮鼓”本义是指“暮色中的鼓声”,“暮”说明临近结束,而“鼓”又给人坚强有力的感觉,催人奋进;从文章中来看,与“暮”相关的有本文的主人公“她”何农民工的母亲。从农民工的母亲的身上,可以看到人到暮年却不屈服的倔强品格,从“她”身上,可以看到“她”从农民工母亲身上、从会所传出的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突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
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 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阳江市宏湘金属加工厂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达2万多吨;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2.1万吨非法倾倒于广东阳江、江门和广西梧州等地。”生活污泥违法倾倒猖獗,深圳、东莞、惠州、茂名、阳江、肇庆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
材料三:
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
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摘编自蒙天宇《 “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废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模式,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
B.在“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城市,通过顶层设计等诸环节基本实现了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
C.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努力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周全。
D.能为其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利条件,主要在于这些案例城市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有较为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B."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努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C.我国的固体废物保有量和产生量巨大,这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关。
D.多数发达国家建设"无废城市"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我国也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9.材料中关于“无废城市”的建设各有侧重,试加以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案】7.C 8.D
9.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①材料一侧重方案指引。明确了我国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②材料二侧重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我国固废堆存总量大,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特别是广东省非法转移、倾倒危废十分猖獗,屡禁不止。③材料三侧重可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汲取经验。我国可以学习借鉴以下经验: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生产者责任制;注重信息传播、培训,提升公众意识;充分调动市场资本及专业技术管理。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错误,文中“10个左右”是概数,选项“10个”是确数;B项,“基本实现了……”错误,未然变已然,忽视原文时间;到2020年才是完成任务的时间点;D项,“主要在于这些案例城市均有……”错误,范围扩大,原文“绝大多数案例城市”。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题中D项,“我国也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2020年任务完成项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可知我国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核贵南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比较三则材料的侧重点,答题时注意关注摘编文中的标题和文中的重点句子,此题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摘编文章标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以及材料二中的重点句子“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然后根据材料一中的句子“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和材料三中的“奥克兰市”“旧金山市”“马斯达尔城”三个城市的经验具体的解释说明。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
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知江陵府。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
【注】圉:读“yǔ”,养马的地方。②摇足:动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
宦仕州县/
B.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
C.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D.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进士,指考中进士。“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B.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C.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
D.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此处指授予官职。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绍节敢于直言,反对随意用兵。任庐州知州时,和准备用兵的韩侂胄意见相左,致力于防御,为此受到韩侂胄的指责,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己见。
B.宇文绍节善于知人,竭力举荐安丙。他向用事者举荐安丙,认为安丙必能平定吴曦叛乱,安丙果然不负众望;后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并担保其不会谋反。
C.宇文绍节处事果断,大胆为民除害。他先是把肆意杀戮、抢劫的高悦召置帐前,后又接受人们的控告,杖杀放纵部下为盗的高悦,此举深受军民热烈欢迎。
D.宇文绍节深受器重,死后备极哀荣。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曾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官职;死时皇上为之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并予赠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答案】10.D 11.C 12.B
13.(1)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传达皇上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
(2)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句中“以使北”是“死”的状语,“以使北死”的意思是,因为出使北方而死,因而“父子皆以使北死”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
两项。“命”在句中是动词,“命令”“让”的意思,“之”才是“愍”的宾语,据此排除B、C两项。综合上述,故选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C项“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说法错误,“甲”是天干,“午”是地支。故选C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B项,“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错,原文只是说“安丙宣抚四川”,并没有说是谁举荐的。故选B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得分点:“用”,采纳;“所亲”,所亲近的人;“以”,介词,用;“达”,传达;“卒”,最终。第二句得分点:“于”,介词,对;“咨访”,咨询;“审”,考虑清楚;“周悉”,通晓知悉。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宇文绍节,字挺臣,是成都广都人。祖父宇文虚中,曾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父亲宇文师瑗,曾担任显谟阁待制。父子俩都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没有儿子,孝宗皇帝悲悯他们,让他们的族子宇文绍节作为他们的后代,补任官职,在州县做官。九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担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当时韩侂胄正商议用兵北伐,宇文绍节到了庐州,却修筑古城,建造竹木栅栏,专门为防御考虑。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在韩侂胄前中伤宇文绍节,说宇文绍节只为守城,徒费财力,无益于事。韩侂胄写信责备宇文绍节,宇文绍节回信说:“您有复仇之志向,但无复仇之方略;有开拓边疆之害,却无开拓边疆之利。不考量国力,轻率谋划北伐,不是我敢于想知道的。”韩侂胄得信后很不高兴,于是用李爽取代宇文绍节,召回宇文绍节,让他担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占据蜀地谋反,朝廷急忙催促宇文绍
节回京,把西讨吴曦之事委任给他。宇文绍节到后,对大臣说:“如果进攻,那么瞿唐一关,叛军一定固守;如果驻军荆南,又徒损军队威风。听说随军转运使安丙素怀忠义,如果授以密旨,一定能够讨贼成功。”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把写在丝帛上的信送给安丙,传达皇上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代理兵部尚书,不久,担任华文阁学士、江陵知府。统制官高悦在驻防地,肆意杀戮抢劫,远近之人以之为苦。宇文绍节把他召来安排在帐前任职,收留他的部下。不久有人控告高悦放纵部下为盗,宇文绍节用杖刑打死了他,士兵、百姓都很高兴。升任吏部尚书,不久担任端明殿学士。安丙任四川宣抚使,有人说安丙有谋反之志,这种传闻让朝中大臣听到,朝廷大臣想撤换掉安丙。宇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时,安丙一跺脚,全部蜀地就非国家所有,他不趁那时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宇文绍节愿意以百口家人的性命担保安丙。”安丙最终没有被撤换。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宇文绍节于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去世,讣告上闻,皇上感叹哀悼,为这件事而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追赠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退休,又追赠七级官为少师,这都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曰忠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云烟”二字给人轻淡之感,其实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如烟的感叹。
B.上阕次句将自己比作入秋蒲柳,意思是说自己身体非常孱弱,过早地衰老了。
C.“早趁催科了纳”既照应题中“以家事付之”,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
D.结尾两句词人以“乃翁”自称,说自己依然还可以管管竹林、青山、绿水。
15.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此词上阕写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及闲适的心境,下阕表示自己将不再掌管家事,今后要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全词反映了作者的退居生活和心境,表面上看是显示自然恬淡、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达观思想和风度,实际在词中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错误,选项曲解诗词的意思,“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词中意思是词人嘱咐儿孙及早交纳赋税,家中的收入支出要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与“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无关。故选C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关注诗歌标题、注释、词中所写的景、事以及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第一句说过去的事如烟云一样地过去了,说得极为轻松,而辛弃疾的一生极其丰富。他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但也因为他毕生坚持抗战,所以也为主和派所不容。风风雨雨四十年,历尽诬罔屈辱之艰辛,然而他只用“云烟”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其实这淡,正是未能忘情的压抑之浓。真的淡了,那就连这“云烟”二字都不用提了。“蒲柳”是谦词,说自己经不起衰老,但同样也是不满之辞。抗战的英雄为“蒲柳”,得意的投降派倒是什么长青之松柏了。可见其慨深厚。既不得用,那么还能干点什么——最好是醉、是游、是睡。这虽不无愤慨,但对老人倒也不失是一帖安心养性的良方。“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词人要儿子们在农事了了之后,及时完粮纳税。他虽以方帅而退居林下,丝毫不弄特权,教育子辈不忘国家,故嘱咐纳粮宜早。剩下的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题作“以家事付之”,这种嘱咐,足见稼轩之为人。嘱咐过了,事情有了交待,但作为“乃翁”还是要管点事的。那就管管花木,管管山水。流露出闲适的生活状态。词表面写得悠闲自得,结合注释“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能够明显感到它骨子里正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对于一下子从火热的事业中退下来的这位老人来说,宜醉、宜游、宜睡的生活态度和管竹、管山、管水的生活情趣固然是可取的,然而,他那一颗激荡的心,却不能如此安顿。所以这种悠闲所掩饰的那一番几乎使他隐了一辈子的痛苦,更令人感动。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
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默写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着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答案】 (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此题考核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飏、鹜的写法。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______,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______。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______,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回)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
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 惟妙惟肖 不负众望 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 栩栩如生 不孚众望 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不负众望 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 惟妙惟肖 不孚众望 捉襟见肘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答案】17.C 18.D 19.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叹为观止”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第一处是说《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填“叹为观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第二处是说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所以填“栩栩如生”。“不负众望” 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 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下文说王熙凤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 没有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所以第三处填“不负众望”。“ 左支右绌” 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捉襟见肘偏重于窘迫,并常用于形容经济困难、穿得破烂或物资奇缺;左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语境说贾府“衰落的局面”,应该与处境窘迫或经济困难有关,所以填“捉襟见肘”。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中有两处错误,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分句前后的主语都是“她”,所以关联词放在主语后;②搭配不当,应为“遭……暗算,受……气。”题中A项,“受……暗算”“遭到……的气搭配不当”;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她”放到句首;C项,兼有AB项的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B项,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先承上文说“宁国府”事务繁杂的现状,后接下文说“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故选B。
20.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本校读者如果是首次上机阅读,首先要出示借阅证,然后办理用户信息,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可上机阅读。如果不是首次上机阅读,只需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上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題考查图文转换、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这类题目来自生活实践,可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按序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解读时可依据箭头指示来厘清活动的内容、次序,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大多没标箭头,但也有着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审题时要注意箭头的排列形式。描述并列的箭头要用总分的说明顺序。本题从“本校读者”到电子阅览室阅读开始,“是首次上机”阅读,分为“是”和“否”两部分,作答时可以按照如果“是”怎么样的箭头指示,以及如果“否”怎么样的箭头指示进行解说即可。
21.下面是某大学社团招新的声明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根据《xx大学学生社
团联合会章程》规定,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一经发现,校团委将联系相关学院,并报保卫处给予负责人相应的纪律处分。请全体同学共同遵守,若发现非官方组织打着社团的幌子招收新生、收取资金,请向校团委办公室检举。
【答案】(1)“潜入”改为“进入”(2)“钱”改为“费用(会费)” (3)“不可以”改为“违规的(不被许可的)” (4)“打着社团的幌子”改为“以(假借)社团的名义”(5)“检举”改为“举报(反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是某大学社团招新的声明初稿片段,要求是书面语且合乎语境。
“潜入”,暗中进入,不合语境,改为“进入”;
“钱”,口语化,改为“费用”;
“不可以”,口语化,表示程度也不够,改为“违规的”;
“打着社团的幌子”,口语化,改为“以(假借)社团的名义”;
“检举”,指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不合语境,改为“举报”。
六、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西安一名女研究生在4S店买了一辆总价66万的奔驰汽车,她在签约提车5分钟后,发动机就发生了漏油,连4S店的大门都没有开出去。事后,她将车留在该4S店,15天未碰过该车,却还要按照协议继续偿还车贷。
经过反复交涉,该4S店的解决方式从退款、换车、补偿,最后看到女研究生好说话,只承认“根据国家的‘三包’规定更换发动机”的最终方案。
面对这样的解决方案,女研究生多次交涉无果,只好坐在4S店一辆红色奔驰车引擎盖上向人哭诉:“我是受过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了!我非要变成泼妇,事情才能解决么? ”事后不久,4S店终于同意退款。
对于以上事件,你有什么看法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不读书,你吵架都吵不赢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中华民族素有热爱阅读、尊重知识的传统。许多人读书的经典故事层出不穷,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代读书人的榜样。
汉朝时的匡衡年少时,酷爱读书,但家境贫寒,邻居富有,于是便有“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司马光警枕励志,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
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蒲松龄草亭路问,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一个人读书与不读书,短期也许看不出来什么差别,但是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一定会有明显的区别,重点是内在气质的变化,让你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自如。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长得再漂亮,穿得再奢侈,一张口,满嘴脏话、胡话,马上会让人好印象全无。
读书不一定让你大富大贵,也不一定让你位高权重,但一定会让你的人生更丰富,遇到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有点俗气、夸张,但也不是不无道理的。一个人不能解决知识上的缺陷,很难会有大的发展。
最近女研究生之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维权成功,更是让许多人由衷发出的感慨:“不读书,你连吵架都吵不赢!”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生产力,这是已经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毋庸置疑。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一个人的成长,同样离不开知识。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一般都不会差;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活得也会不错。德国,是号称无聊得只有读书的国家。它整个国家的人都爱读书,先后诞生了无数世界级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它的许多产品、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同样,还有以色列,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其人均读书量达到每年64本,它的许多科技水平也是处于世界领先,以至于它能在与中东那么多阿拉伯国家的对抗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让人不敢小觑。
有人说:“人生最不能辜负的两件事,一是运动,二是读书。”
运动可以使我们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有着足够的精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可以让我们明事理,辨是非,更好地了解人生,把握自我。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读书不是一时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书,看看有意义的书,尤其是正能量方面的书,激励自己,也鼓舞别人。
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你会发现自己已在悄悄地改变,你已不是原来的你,这是读书后的效果,要珍惜,更要善待。愿你今生有书相伴,有福相随,快乐一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一则时事,西安女研究生和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之争,事件的过程是女子“耐心交涉”,店方的回应却不尽如人意,女子“迫不得已”“双膝盘坐在4S店展厅一辆展车的机盖上”维权,接下来“女车主用知识和智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事件的结局是“奔驰公司与4S店在各大媒体接连道歉,并与女车主达成和解”。关于该事件公众的议论有多重声音,材料列举了三种说法,写作时可从这三种角度来,也可以自选角度。
参考立意:
1.读书的重要性;
2.耐心沟通;
3.消费者的维权方式;
4.社会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监管;
5.讲道理抵不过当“泼妇”;
6.谁给忠厚诚实者以公平等。
素材:
1.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过这样一番话,“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一个法治社会,自然是讲道理的知识分子、守法公民的大道直前的社会,而如果权益与自由是“按闹分配”的话,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寓言着公共治理层面的疏漏与问题。
2.最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企业无视消费者利益,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如美国就曾出现过在食品和药品中加入有害物质,危及消费者健康和生命的事件。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了对食品和药品进行检验的主张。在与商家的较量中,广大消费者逐渐达成了共识,要与损害自身权益的行为进行斗争。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有组织的企业对抗的,必须组织起来,团结才能产生力量。于是,消费者维权运动应运而生。
3.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传播地位逐渐上升,在参与公众维权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者维权完全可以依靠互联网,但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依法维权。
结构层次:1.题目为《不读书,你吵架都吵不赢》,符合材料内容,直击主题又颇具新意。
2.首段写“世界读书日的日期和其值得纪念”,照应题目,亮出观点:读书非常重要。
3.前六段举例说明读书的重要性,有理有据,为引出材料中“女主角”做铺垫。
4.句中引女车主成功维权,证明自己的观点:读书非常重要。
5.结尾处重申观点,呼吁全员读书,发起良好的祝愿:有书、有福、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