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44 KB
  • 2021-06-09 发布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学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案1 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 学案引语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形式。面对颇有点像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存畏惧,答题正确率不高,即便答得全对,也耗时太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既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思维品质,又需要考生整体把握全文,梳理出主干信息。在知晓三题的命题特点的前提下,迅速锁定信息区间,用比对法选定答案。‎ 自学在前 自我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春秋的《诗经》开始,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首次明确提出“‎ 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所以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国画同样如此。在唐宋文人与画师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直接导致文人画的产生。在中国艺术家眼中,诗中情与画中意的创造都有赖于意象的获得。这种艺术形象创造的共通之处,正是诗与画之所以合璧的缘由所在,也就是古哲所说的“诗画同源”。中国诗与画都讲究形神兼备,神似高于形似,讲求得意忘象。“形神说”影响深远,一直发展到王渔洋的神韵说。诗画合璧成为中国画艺术的特色。‎ ‎(选自齐白石《国画诗境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言论和以诗为“经”的文化现象,说明了“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B.诗性的智慧介于简单的感官享受和纯粹的理性思维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所以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兴”为何物。‎ C.诗画在精神及意境层次上相融合、相启发,体现在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 D.苏东坡首次从理论角度提出“诗画本一律”的主张,认为诗画的审美规律和创作规律相同,意象抒怀和寄意方式一样。‎ 答案 D 解析 D项原文第三段“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并未说明苏东坡是首次从理论角度提出“诗画本一律”的主张;“意象抒怀和寄意方式一样”错误,原文相关语句是“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春秋的《诗经》开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诗都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中国画和中国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汉语具有词汇的多义性、模糊性,语法上的灵活性、随意性,语音上的音乐性等特点,所以诗这种语言艺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 C.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因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充满诗性,有诗性的感受和态度,也有诗性的语言。‎ D.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画相通、相近、相融,中国画也和中国诗一样,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答案 C 解析 C项首先是前后关系错位,非因果关系,而是现象与本质的表里关系;其次是扩大性解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和诗最初都注重追求“形似”,后来经过唐宋文人与画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产生了文人画。‎ B.“形神说”影响深远,“形神兼备”既是中国诗歌形象创造的追求目标,也是中国画特别是唐宋文人画的创作传统。‎ C.诗画合璧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古哲的“诗画同源”、苏东坡的“诗画本一律”和王渔洋的“神韵说”,都属对其研究的成果。‎ D.诗画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达和思维上的相似、诗画的形式结合和精神融合、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的一致。‎ 答案 A 解析 A项“中国画和诗最初都注重追求‘形似’”没有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历史名人实在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个时代需要生于其时之“时代名人”,也同样离不开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历史名人。前者好比文化之快餐,后者却类同于人体不可或缺的素养,这当然需要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一旦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之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并予以诠释,此可谓时代名人之“再生”,由此,时代名人已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一旦历史名人被赋予了这种时代之文化视角,它便往往具有一种烛照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有些历史名人是“恒温”性的,如圣人,大抵每一时代都需要,并不热得炽人,却能时时在人们的语言与文字中出现。有些历史名人则有点骤冷骤热,某一时代需要,便可能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只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有点忿忿而已。这种现象的形成,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等永恒性的还是其他非永恒性的范畴。‎ 历史名人圈的形成,也同样折射出太多值得深思的内容。有些名人在当世并无甚影响,到了后世则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些名人在当世十分风光红火,随着时光一轮转,便为历史所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冷冷热热,历经“世态炎凉”。但无论如何,其属归历史,几千年的演绎,已是后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以正面或反面或中性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必然限制了审视历史名人的思维与视角。但似乎每一时代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认识与评价,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就历史名人本身的文化内涵上,还其真实,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评判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由于各时代的对历史名人的解读之差异,对历史名人的扭曲也在所难免,因而对历史名人的误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千古罪人”至少有其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反映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沿续与倡导。对于历史名人来说,当其生时,创造了一种文化,其使命似乎都已完结了。其千秋功与过,是与非,便可任人评说了。‎ 在当代名人风光流转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的时候,对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否能提供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你觉得呢?(选自陈家兴《历史名人的幽思》)‎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时代要有“时代名人”,同样也要有历史名人,而历史名人却类似于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素养,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 B.任何时代需要历史名人,关键在于倡导者与追随者去发掘这些历史名人的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因为历史名人有“恒温”性。‎ C.某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有些历史名人骤冷骤热,有时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还有点愤慨。‎ D.每个时代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评价,但还其真实,公正评判是必须的。‎ 答案 B 解析 由原文第二段“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和第三段“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有些历史名人是‘恒温’性的”可以看出,B项是强加因果,前后两句并没有因果关系。‎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如果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由此,时代名人已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B.假如历史名人被赋予了时代文化视角,它往往具有一种给人光明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C.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还是其他范畴。‎ D.有些名人在当世风光红火,随时间轮转,被历史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长河中冷冷热热。但无论如何,经时间演绎,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答案 C 解析 C项说“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还是其他范畴”错误,缩小范围,原文认为“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有些历史名人则有点骤冷骤热,……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等永恒性的还是其他非永恒性的范畴”。‎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罪人”有那个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倡导。历史名人其实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B.在当代名人成为人们关注中心的时候,对于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无论是当代名人,还是历史名人都是独特的文化现象。‎ C.历史名人圈的形成值得深思。有些名人当世无名后世有名,有些名人当世风光后世无光,有些名人则是时冷时热。但这些名人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D.各时代由于对历史名人的解读差异,以或正面或反面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表现其世态冷热,限制了审视思维视角,因而造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现象。‎ 答案 D 解析 “造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现象”,根据原文信息应该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引起的;原因分析不当,原文是“历史名人实在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以正面或反面或中性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必然限制了审视历史名人的思维与视角”“由于各时代的对历史名人的解读之差异,对历史名人的扭曲也在所难免,因而对历史名人的误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自我反思 ‎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实质是什么?选择题三小题的能力考查点分别是什么?各小题命题者在对原文信息的转述处理上各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对法是做选择题最重要的方法,有比对词语、比对句意、比对句子的逻辑关系等。在比对句子内部逻辑关系中,要比对的最重要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发挥 突破题点 一、阅读有道:整体把握,细节细读 ‎1.整体把握,读通读懂 整体把握,读通读懂是理解、分析文本的基本要求,是做所有选择题的根本前提。不少考生认为它无关紧要,这是错误的。因为当你认真比对了,但仍不准确,根本原因就是对文本的理解不够准确。阅读文本后很多考生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没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遇到迷惑性大的选项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整体把握的内容、方法乃至心态先前在《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中有详细要求,这里不再赘述。只在此提醒一点,就是在梳理文章思路,明确主要观点,把握段落主要内容的时候,要特别圈出一些适合做题的敏感性词语,它们是:‎ ‎①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本质、重要、最、十分、总共、之一等)‎ ‎②已然、未然词语(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已经、将要等)‎ ‎③或然、必然词语(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 ‎④关联词语(因为、……的原因是、由于、从而、但是、其实、只要……就……、只有……才……、不是……而是……等)‎ ‎2.细节细读 真正的阅读是带题阅读,就是将选项与原文的比对阅读。这时的阅读是细读、精读,因为选项均是在材料的细节上设错。所谓细读、精读,就是逐字逐词逐句地读,连标号都不可放过,弄清句意,侧重点,句间的结构、逻辑关系,重要的修饰、限制性词语等。‎ 二、答题有径:找准比狠——因题而异,关注重点 找得对、比得狠是做选择题的根本要求,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较对推断是其具体办法,详细内容参见《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这里再重点强调两点:‎ ‎(1)因题变“法”‎ 就是从各题的命题特点出发采用不同的做题策略。‎ 第1题:题干用语多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多涉及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涉及文本的范围多是开头第一、二两段,更多的是对原文有关信息的摘取转述,难度较小。‎ 对此,做题时只要披文入理,循着选项,对照原文,确认各选项对原文词语、句子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即可。‎ 第2题:题干用语多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考点多涉及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文本范围多在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转述时多了对信息的整合、加工。对此,做题方法同第1题,只不过难度略大些。‎ 第3题:题干用语多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涉及文本的范围一般是全文,要求判断选项中的理解和分析是否能从原文相关信息中找到依据,带有推理引申性质。对此,做题时主要是看理解与分析在文中是否能找到信息依据,依据这些信息作出的判断和推理是否成立。‎ ‎(2)关注重点 在论述类文本中,因果论证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使用相当广泛,因此,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入口”。命题者在“因果关系”上闪转腾挪,极尽所有的因果关系设阱:‎ ‎①强加因果。就是两者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扯在一起纯属“拉郎配”。例如2016年山东卷第6题B项。‎ 原文:它(指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选项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分析:选项中加的“因而”就是强加因果关系。‎ ‎②倒果为因。例如:‎ 原文:至于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选项:因为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一直以来就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分析:“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是果,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说反了。‎ ‎③因果绝对。一事之生,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命题者往往把其中一个原因绝对化了,或者故意漏掉多种原因中的一个。例如:‎ a.原文: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 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显学”,只是因为儒学学习了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从中吸取了思想营养。‎ 分析:原文是正常的因果表述,而选项中多加个“只”一词,就把这个原因当成了唯一的原因。‎ b.原文:但皇权体制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采取保守的社会政策,对于任何社会变革的潜在趋势持强烈的阻滞立场。而专制体制内部的腐败问题也日渐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些都使得任何皇朝难以长盛不衰,终归覆灭。‎ 选项:专制的、保守僵化的皇权体制虽然绵延不绝了两千余年,但因它内部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了灭亡。‎ 分析:原文是“这些”原因,有两个,到了选项中故意漏掉一个。‎ 边练边悟 比对一下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句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具体说明理由。‎ ‎(1)(2016·全国乙)原文: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第1题选项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立。‎ ‎(2)原文:我们常说宁死不屈,不是想死,而是不愿屈辱地活着。所以傅山不是反对美而要丑,而是反对媚俗、轻滑、安排。傅山强调真情,大巧若拙,是真实自我再现,朴实无华,是“精雄老丑贵传神”的美。‎ 选项:因为我们常说的宁死不屈,表达的是不愿屈辱地活着的意思,所以傅山要用丑反对媚俗、轻滑、安排。这体现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成立。断章取义,强加因果。原文用宁死不屈句式类比,强调傅山并不反对美,而与傅山反对媚俗等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3)(2016·全国甲)原文:‎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第2题选项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成立。“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的原因是他们“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调整讲故事的方式”,不是“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4)原文: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选项: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成立。强加因果,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