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6.56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 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 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 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 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 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 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 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 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 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 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 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 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 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 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 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 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 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 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 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 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 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 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 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 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 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 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表现范围有较大的 开拓,这就促使古诗体的特长得到发挥。 B.古体诗的形式上有四言、王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但与五言、 七言的绝句、律诗有别。 C.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 偶与声律的特点。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 已经与以往古风有所不同。 【答案】C 【解析】C 项,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 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 有因果关系。 解答理解重要概念或术语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审清题干要求,看清题干指向。 2.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 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看选项是否偷换概念,是否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 3.对概念的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重要概念是作者论 述说明的重点,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辨别相近概念之间的区 别。 4.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警惕“自我天性中的渣滓” 刘润为 ①精神水准的高低制约着创作的优劣,文艺家要注意自己心灵的洁净。清代诗人徐增说: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法国小 说家福楼拜说:“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能是坏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 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一种坏的习惯——一种私人利害迷乱了眼睛,事物就看不清楚了, 只有一颗严正的心,才能大量产生才情。” 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自觉,进步文艺家们才将自我净化作为贯穿艺术生命始终的功课。 挪威现代剧作家易卜生时时都在警惕“自我天性中的渣滓”。他将创作看成是自我净化的极好 机会,说“创作好比洗澡,洗完之后,我感到更清洁、更健康、更舒畅”。鲁迅曾沉重地说“我 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所以他“月月,时时,自己和自己战”,并且“从别国 窃得火来”,“煮自己的肉”。 ③自我净化之于文艺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事,但一个时期以来却弄成了一笔糊涂账。之 所以如此,“极左”思潮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改造世界观”本来是一个好命题,但是到了某 些“极左”的人那里,却成了扼杀创作生气的紧箍咒,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精神的独特性和鲜活 的审美感知力,结果是李鬼的错误让李逵背上骂名。除此之外,某些作家、艺术家由反对扼杀 创作个性和创作自由而走向放纵自我、放弃责任,要求社会收回对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标尺。这 又成了“极右”,就未免失之偏颇。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的精神世界一旦失去了自我调节,必然会导致干涸和腐败。 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力的扭曲,是非辨别力的颠倒。一个时期以来,文艺界出现种种怪象、 乱象,当然原因复杂,但是肯定都与某些文艺工作者放任心灵有直接关系。文艺工作者排除一 下体内的“自由基”,再吃一点真的“保健品”,才能因健康、优美的作品而收获更多尊重。 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处于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其内心绝不可能是一 座不染纤尘的“明镜台”,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但我们还应认识到,创作作为一种 精神支出,是一种选择性的精神活动。其原则就是尽力支出积极的精神因素,尽力避免显露消 极的精神因素。如果我们有能力识别消极的精神因素,那么,它们显露于作品中的可能性就会 减少;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像易卜生、鲁迅那样,时时淘汰消极的精神因素,时时吸纳积 极的精神因素,那么,精神的整体结构就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精神支出的正面效应 就会明显提高。 ⑥净化需依赖于源源不断的活水。对于文艺家来说,这源头活水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伟大实践,就是他们在这一伟大实践中迸发出来的感觉、思想、愿望和激情。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①文艺家“改造世界观”是必要的,这是自我心灵净化的途径;②“极左”思想者将 “改造世界观”错误地理解成扼杀创作生气,这削弱了文艺家的独特精神和审美感知力;③“改 造世界观”没有过错却被人曲解,背上了骂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将画线句子进行分解, 看其共有几层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造世界观”是好命题,结合上文分析其好在哪里; ②要指明“极左”思想者将“改造世界观”错误理解;③要明确关于李逵和李鬼的寓意。 快速准确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 3 种方法 1.联系语境。任何句子都要放在该句所处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不可断章取义。 2.通过分析修辞句、警策句的成因及其他含蓄句来理解句子。对含修辞格的句子,要注 意分析其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对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的含蓄句要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联 想;对含意深刻的警策句或隐晦句要联系作者的思想实际、感情倾向和说话背景来理解。 3.弄清结构,运用相关的句子或逻辑知识来理解句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 GDP 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 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 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 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 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 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 “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 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 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 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 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 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 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 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 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 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 (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 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 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 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④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 何谓好生活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 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 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 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 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 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享乐主义者可能认 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 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 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 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 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 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⑤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 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 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 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 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 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 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 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 是这种类型的人么? ⑥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在 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 切”、GDP 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 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 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强调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好”指的是不仅经济能够持续增长, 而且要环保、低耗、节能等,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只注重经 济的持续增长,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指标。 C.一段时间以来,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说“口头禅”,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 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经济理性,只能判断经济效益,而不能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A 项,概括不全。“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 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C 项,评述不当。说明政治 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理解,而不是消极心态。D 项, 判断绝对。“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 很难对其好 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可见,经济理性可以判断国民生活质量,只是很难科学全面地判 断。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 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前提。具体说来,对论述类文章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 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 合信息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阅读时可以随手勾画出重要语句和标志性词语等。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 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相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与原文语句进行对照比较。选项往往与原文语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 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方式的方法来设置一些干扰项,如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曲解 文意、混淆是非、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倒置等。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要求 的选项。 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可采用排除法,筛选出答案,然后代入原文验证,判断正 确与否。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 于公元前 800 年左右,止于公元 200 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10C^-20C。这种气候 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佐证。 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 北上。以竹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 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风·淇奥》 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 式帝发卒数万人塞抓子(古地名)决河,即以“下淇园之竹为健”(《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 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涤水出焉.”当时的 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稚·斯千》中就曾言:“如竹芭类,如松茂矣。”司马 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有郭杜竹林,南山植拓,号称陆海”(《地理 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 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镖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鸽萃止”, 《曹风》有“鸡鸡在桑,其子在梅”,两国地域均在充、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 的下限温度为-14°C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 今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湘侧高地西伸, 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两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 棍至今山东曲率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据《左传》《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记载,在关中地 区及曲享、洛阳地区,于舍桓公十四年(前 698)、成公元年(前 590)、襄公二十八年(前 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07)、昭帝始元二年(前,25)都有“无冰”记载,而河流封冻 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 之温暖不无关系。《汉书·沟泣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株王横言:往 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壤等专家 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 天津、宁河、宝低、武清、静海、黄烨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 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 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 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业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 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 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 言“天尝连雨,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第三个温暖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B.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西汉中期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C.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广有竹林,原因在于第三个温暖期气温上升。 D.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答案】B 【解析】 结合文本内容“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 候的一个重要特色”可知,B 选项将“温暖、多雨”置换为“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错 误的,气候是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况,海侵现象不能看作是天气的物理特征,只能说 海侵现象的出现与当时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关系,正如原文所言:“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 时气候之温暖不无关系。”同时,B 选项中的“西汉中期”应修改为两汉时期。 1.从内容入手,抓文章整体。首先要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一层次到底说 的是什么,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或全段的内容,才有可能弄清其内部层次。 2.从层次入手,抓逻辑关系。从高考考查来看,往往在注重整体的情况下,就文章的一 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等,这就要求在注重整体的情况下,依据试题的范围 去分析材料。 3.从位置入手,抓结构作用。如开头具有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欲扬先抑等 作用;过渡则具有承上启下、由转述转向议论等作用;结尾则有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 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 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 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 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 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 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 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 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 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 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 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 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 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 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 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 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 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 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 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 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 “秀才”。 B.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 及第者甚众。 C.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 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 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答案】B 【解析】B 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 第的“前进士”。 1.加强快速找准论点的训练。议论文的考查目标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 作者所要阐明的见解和主张,也是就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是: 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当一篇议论文中出现多个论点时, 需要明确的是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 2.加强分析论据作用的训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源。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以后, 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 论据的“事实”,包括现实事例、史实以及相关的统计数字等。作为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 过时间检验的,其正确性应以公认的、规范的论证过程为基础。 3.加强论证方法分析的训练。论证方法包括结构和方法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恰当 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 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 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 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 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 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 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 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 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 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 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 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 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 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 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 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 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 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 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 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 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 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 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 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 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 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 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 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 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 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是 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 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要么是善,要么是恶”错,道家 美学对善恶不加分别,原文第四段有“‘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善恶平等不二,等齐 划一”,所以,除了善恶之外,还有性无善恶论。 具体来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时可运用如下方法: 1.去粗取精。即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 2.综合句意法。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重点段(句),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 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由面而点,归纳出 内容要点。 3.紧扣题目。对于主观题,在组织文字表述时,要紧扣题目要求。要有针对性,注意回 答角度、词句来源(有的要求用原文原句,有的要求整合原文词句,有的要求用自己的话)等。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 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 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 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 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 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 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 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 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 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 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 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 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 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 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 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 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 200 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 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 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 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 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 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 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创新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答案】D 【解析】 D“偷换概念”。原文是“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的本质区别”,意为 “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本质区别”,而非“是否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重要区 别”。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 1.对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 2.对文章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进行推断; 3.对作者在文章中对事件发展趋势所给出的暗示进行推断; 4.对作者的某些观点或作者对文中某种现象的看法,或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进行提 炼、分析、概括,进而做出推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 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 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 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 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 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 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 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要言不烦,见 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 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 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 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 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 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 之后。这样一来,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 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 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 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 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 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这需要学界同人齐心协力,长期努力, 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白余祖坤《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以来研究经史的文人对文章评点很不重视,对其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深远。 B.古代文章评点普遍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并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 C.古代文章评点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是能帮助读书人提高应对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D.编制出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目录,是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当务之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代文章评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由此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主张。 B.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 响巨大。 C.文中阐述了古代文章评点存在的多样方式,旨在强调开展文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D.文本先指出古代文章评点的内涵,接着分析其流行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文献调查的 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对它的各种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考察。 B.如果不能被读者所接受,古代文章评点就不可能会流传广泛并对一些外国文化产生影 响。 C.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 局。 D.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可见文章评点的流行能使文人作品的内容更加丰 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都应表现出作者的性情、气盾与精神面 貌。 作者的人文教养愈深,其个性、艺术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便愈加深入,,在“诗画本一律” (苏轼语),诗、书、画等不同艺术品种融合、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宋代这一情况更十分突出。 北宋著名文人画家文同善画竹,他欣赏竹的“心虚异众草,节劲愈凡木”的节操。他之画竹, 实际上是以竹自比,抒发自己的怀抱,用苏轼的话说是“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 竹。”苏轼观赏文同的咏竹诗与书画作品后深有感慨地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认为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同为一体,都是作者人格、气质、操守、性情的流露,表 现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艺术精神。在《墨君堂记》一文中,苏轼以传统的比德说, 对文同墨竹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它对帮助读者认识宋代文人画“意”的内涵具有重 要的意义。在这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作者生命的价值、品德等同起来,被赋与了不同寻 常的意义。竹的节操、志气无一不体现出作者与宋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 北宋的另一“墨戏”大师也是文人画的名家米芾,“其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 以蔗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绢上作。”(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米芾的这些“游戏翰墨”之作并非是一种随意即兴的涂写,而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 石、枯木、寒林无不表现内心的情怀。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范。在崇尚精 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与其师于物者, 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突破,“以立意为先,布置缘 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的空间。 作为一代宗师与天才艺术家的苏轼,在他涉足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成功的实践。关于书法, 他宣称:“我书造意本无法……适意无异逍遥游。”关于绘画,他主张“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关于诗文,他主张“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这种“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 宋代艺术史、文学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与集大成者,并赢得了后来学者的很高评价。清代文人赵 翼论诗,将李白、杜甫、苏轼并列为唐宋诗人三大家,称“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 矗天,苏诗如流水之行地”,赞扬苏诗洒脱流走,全以意出,“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 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林纾评苏轼诗文“风趣之妙,悉本天然”,“能在不经意中涉笔 成趣”。至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认为他的诗文以“洗尽铅华,独标 隽旨”的格调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选自章继光《诗画一体的观念与宋人尚意的美学追求》,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同的竹画里,竹的生命价值、品德和他的生命价值、品德等同。文同和宋代文人卓 尔不凡的人格全部体现在文同所画的竹画中。 B.苏轼主张书法、绘画、诗文都应注重“自然之数”的创作精神,这种创作精神使他获 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宋代文艺大家。 C.淸代文人赵翼认为苏轼的诗写得随意,通俗易懂,把苏轼与李白、杜甫并列为唐宋诗 人三大家,并指出了三位诗人不同的诗风, D.因为林纾高度评价苏轼的诗,所以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人们认为黄 庭坚的诗表现出宋诗尚意的文化品格。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列举文同的画作来论证宋代诗、书、画异形而同品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引用《洞天清禄集》中句子论述文人画大师米芾的创作特点。 C.文章第三段论述“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意”的抒发。 D.文章着重论述了宋代文人艺术家更注重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精神意趣,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画家文同画竹是意趣所至,文同与竹有关的诗、书、画作品都是文同自己人 格、气质、搡守、性情的流露。 B.米芾作墨戏,看似“游戏翰墨”,其实是内心意趣的抒发,他所画的怪石、枯木、寒林 都表现他内心凄清、失意之情。 C.宋人追求个人思想情感适意畅达,自然会对某些传统的法式进行突破,从而为自己的 意趣性情的抒发留足空间。 D.宋人崇尚意趣的美学追求,推重诗画一体的观念,启示我们研究宋代文人的诗画时, 应注意诗画创作互相借鉴、融合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 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 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 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 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 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 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 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 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 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 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 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 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 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 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 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 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 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 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 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 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 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 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 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 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B.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 而惠普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 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努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 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 1.2 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 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文章第 3 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 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 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 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 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惠普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 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 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酌支付形式的出现。 D.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 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1.D 【解析】A.原文说“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 文章评点”,而选项说“宋代以来研究经史的文人对文章评点很不重视”,扩大范围。B.原文 “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 系性等等”,很多人认为的并不能等于就是事实“普遍存在”。曲解文意。C.原文“文章评点 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要言不烦,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 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并没有说第二个是根本原因,这是无中 生有。 2.B 【解析】“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错,旨在证明“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 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3.C 【解析】作者说只局限于一个文献类型,“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 络和格局”但不等于就是“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 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只要……,就……”推断绝对,曲解文意。 4.B 【解析】A 项,“文同和未代文人卓尔不凡的人格全部体现在文同所画的竹画中”表述绝 对化;C 项,“写得随意,通俗易懂” 与原文不符,应是洒脱流走、意出自然;D 项,强加因 果,“林纾高度评价苏轼的诗”和“黄庭坚也得到人们的推重”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5.C 【解析】C 项,“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错。“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抒 发。 6.B 【解析】B 项,“表现他内心凄凉失意之情”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7.C 【解析】A 项,原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传统金融行业虽然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但并 非真的即将被时代所抛弃;B 项,根据原文“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巾小企 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是惠普信贷,而非传统金融;D 项,“可以解决传 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说法太绝对,与文章本意小一致。 8.B 【解析】B 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并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 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 9.A 【解析】A 项颠倒顺序,应先建立社会诚信资本,然后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 聚集。原文“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 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