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开封市 202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
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一二十年来,传统书院开始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书院萌芽于唐,崛起于两宋。书院最早是藏书之地,后来由藏书之地逐步演变成读书、
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宋代范仲淹、孙复和石介等人把书院的创建与当时的文化复兴
联系在一起。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 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
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
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
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
书院,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应承担什么
样的文化使命?
其一,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
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如何使这
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但是老书院不仅仅是被保护
的对象,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很多书院修完之后,除了供人游览,就不知道该干
什么,老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
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其二,新书院的建设。在传统书院废弃一百多年后,创办新书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创办新书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间社会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另一种是在现代大学
- 2 -
的体制内的书院。首先,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修建新书院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
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新书院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的
讲座和读书会很受欢迎,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其次,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
院。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
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分子就不可能
建设现代化国家。但是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书院的
成人教育,就是在专业教育之外,解决培养教育人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
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
传统学术。
传统书院承担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它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体现。21 世纪的中华
文明复兴,不仅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对探讨 21 世纪以后的人类生存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
义,因为它能够补充、完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也有益于未来人类多元化的现代
化生存。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面废弃传统书院教育,引进西学教育制度,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
B. 修复老书院的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
C. 传统书院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复兴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D. 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书院兴起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书院从萌芽到废弃的过程,为下面展开论证提供了背景。
C. 文章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书院在当代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的问题。
D. 文章分析了书院兴起的原因,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书院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和读书会,有利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B. 许多传统学术失传,中华文化逐渐衰退,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
C. 如果将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和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大学教育前景更好。
D. 书院复兴能弥补现代文化的不足,推动文化复兴,助益未来人类的多元化发展。
【答案】1. C 2. D 3. B
- 3 -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
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
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无中生有。原文说“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
1902 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
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
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
教育制度”,可见并没说焕发了生机,而是有“不满”“叹息”,而且“废弃”并非正确的
做法。
B 项,“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错误,原文是说“老
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
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D 项,“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强加
因果,原文“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说的是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的原因;“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曲解文意,由原文“现代
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
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可知。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
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 项,“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无中生有,文章论证了书院兴起的
意义,没有论证国内外影响。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 4 -
为正确项。
B 项,“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说法绝对,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重视传统书院
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故选 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
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
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
确诊病例中,7 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 90%
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
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
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
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 5 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
- 5 -
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
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
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200 多个国家
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
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
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8 日)
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
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
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
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
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
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
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
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
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
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 2015 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
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新闻研究导刊》2019 年 8 月)
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 4 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
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
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
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
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
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
- 6 -
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年 1 月)
4.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率高,这说明了中
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B.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
加大传播力度,可以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人类。
C. 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这是制约它在世界上
传播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D. 虽然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
对外传播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药效显著,但由于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
很长时期内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
B. 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博大智慧,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C. 中医药行业应该重视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
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应有作用。
D.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世
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也会逐渐增强。
6. 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
域的合作;②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③行
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 7 -
C 项,“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错误。结合“中
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
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
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
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
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等分析,原文内容无法推断出“中医药缺乏科学支
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误。结合“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
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分析,原文没有说“传
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
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分析,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
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结合“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
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
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分析,国内方面,
- 8 -
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
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 4 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
个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
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目前,国
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分析,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
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
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
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
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
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
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
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
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将军的小板凳
石朋庆
我到部队参军时,只有十八岁。
年纪小,个头儿也不高,在班里老是被战友们说成是小兵蛋子。高炮团训练很严格,一
般的身体还真吃不消,一天下来,累得像害场病似的。有战友私下问我:“你这个头儿怎么
想到要当兵啊?”
我倔强地回应了一句:“我自幼就立志当兵,个头儿小也会慢慢长高的。”
一天,我们班长对我说:“你真有福! 老将军听说你与他是同乡,要见见你。”
我一时不知所措。我想这可能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战友们也以为我会离开连队去
师部机关。
- 9 -
果真,第二天师部通讯员小范就打电话来了,要连部派车速送我到师部。我在训练营累
得满头大汗,没顾得擦洗一把就搭乘连部的吉普往师部赶。
到了师部,通讯员小范热情地接待了我,他说:“老将军是我们的老首长,对我们这里
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离休后,老将军主动要求回到这里。今天时间紧,
以后有空,我带你去师部荣誉室参观参观。现在,我们一起去老将军家吧!”
我原以为老将军会像电影里的将军一样气派,他的家也有和电影里一样的摆设,但眼前
这个腿脚已经不太方便的老人却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将军。
老将军看到我后,就示意小范退出了房间。我一时不知该坐着还是站着,他伸出了双手,
我也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他握我的手时很是有力。
然后,老将军问我:“你是南山头的?”
我说:“是。”老将军一口的乡音,让我感到亲切。
“哪个村?”
“楚家坳。”
“真是同乡。你说说,当年,我们楚家坳有多少红军牺牲在南山头上?”
“我知道的不是很多,我只听说您当年是最勇敢的小战士。但我不知道,您还是这个部
队的老将军。”
“你坐,你坐,我去倒茶。论辈分,我和你爷爷是一个辈分的,那时你爷爷没有跟着大
部队走,现在还健在吧?”
老将军一边说,一边倒茶。
我看到老将军家除了彩电是新的,其他的家具都很旧。特别是那个小板凳,三块小木板
拼成的,矮矮小小的,是普通人家都有的那种。
我坐了下去。
我之所以没有坐到沙发上,主要是心里对老将军很敬畏,有点儿诚惶诚恐。虽然沙发也
很旧。
老将军见了,笑了笑说:“有山里人的质朴!”
老将军把茶杯递到我手里时,我发现老将军看我的眼神很慈祥,使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们谈了一个上午,主要是老将军问,我答。
问的都是家乡的人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家乡有哪些变化,家乡的党员和干部在干什
么之类的。我把知道的都向老将军说了。我说:“不知道的,我写信回去问问,再来向您汇
报。”
- 10 -
老将军说:“不了,我老了,我要回楚家坳去,叶落归根。”他说这话时很伤感。中午,
师部安排我和老将军一起吃了午餐。
从那以后,我回到班里总想听到老将军给我带来的好消息,班里的战友也以为我很快会
被调到师部或者送到军校去学习。
等了好长时间。一天,师部通讯员小范又打来电话,点名要我到老将军家搬家。我以为
有戏,一定是老将军在师部领导面前提到了我。为老将军搬家,我很是兴奋。我认为,应该
给老将军这样的功臣安排一个像样的家。
结果出乎我想象,老将军是告老还乡。
我帮老将军把一些旧家具搬到车上。老将军说:“搬家具是私事,所以,我只有让你来。”
老将军说:“我没什么东西留给你,只有你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坐的那个小板凳。”
我感到诧异。一只小板凳,为什么要留给我?
老将军被师部的小车送回了楚家坳。我望着远去的老将军,眼里一片潮湿,心中五味杂
陈。
第二年春,老将军中风了,病在床上,总是念叨着我和那只小板凳。
到了初夏,老将军已经病危。
师部领导通知我一起回去看望老将军,我带着那只小板凳回家了。老将军在弥留之际,
让我把小板凳拿给他看。看到小板凳,老将军笑了。他说,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这只小板
凳是中央一位首长纺纱时坐过的。他当年到抗大学习时,那位首长送给了他。他还说,当年,
他就坐在前排,听过很多中央领导讲课。
我默默听完老将军讲的小板凳的故事,低着头,任泪水直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初次到老将军家里,就坐到那个小板凳上,既照应了小说题目,更为下文老将军把
小板凳留给我埋下了伏笔。
B. 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我”年纪轻轻,志向远大,积极要求进步;老将军普
普通通,慈祥平和,对家乡充满感情,
C.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特别是人物的对话描写,老将军和“我”话家常,寥寥几句就凸显出
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D. 发生在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和一个曾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在看似平淡的
情节中层现了老一代革命者的情怀。
- 11 -
8. 在与老将军的交往中,“我”的思想情感是怎么一步步升华的?请简要分析。
9. 作者用“小板凳”把“我”和老将军连接起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收到了怎样的效
果?
【答案】7. B 8. ①开始,“我”对老将军有所希冀,认为与老将军交往可能是“我”改
变命运的契机;②为老将军搬家,他送给“我”小板凳,“我”感到诧异,后来有了触动;
③看望病危的老将军,得知小板凳的来历后,“我”被薪火相传的革命情怀深深感动,思想
情感得到升华。
9. 用意:用小板凳象征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表达老一代军人对下一代军人的关爱与期待。
效果: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小板凳是首长纺纱时坐过的,首长传给了老将军,老将军又传给
了“我”,在小板凳的代代相传中,革命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我”受到了极大地震动,
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
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
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 项,“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错误。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
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我”和老将军之间没
有对比。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在与老将军的交往中,‘我’的思想情感是怎么一步步升华的?请简要分析”,
需要立足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分析归纳。
结合“我一时不知所措。我想这可能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战友们也以为我会离开连队
去师部机关”“从那以后,我回到班里总想听到老将军给我带来的好消息,班里的战友也以
为我很快会被调到师部或者送到军校去学习”“我以为有戏,一定是老将军在师部领导面前
提到了我”等分析,开始,“我”对老将军有所希冀,认为与老将军交往可能是“我”改变
命运的契机。
结合“我没什么东西留给你,只有你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坐的那个小板凳”“我感到诧异。
- 12 -
一只小板凳,为什么要留给我”分析,为老将军搬家,他送给“我”小板凳,“我”感到诧
异,后来有了触动。
结合“他说,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这只小板凳是中央一位首长纺纱时坐过的。他当年到抗
大学习时,那位首长送给了他。他还说,当年,他就坐在前排,听过很多中央领导讲课”分
析,看望病危的老将军,得知小板凳的来历后,“我”被薪火相传的革命情怀深深感动,情
感得到升华。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用‘小板凳’把‘我’和老将军连接起来,这样安排有什
么用意?收到了怎样的效果”,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筛选出关于“小板凳”的内容,然后分析
通过“小板凳”把“我”和老将军连接起来表达的创作用意。结合“我没什么东西留给你,
只有你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坐的那个小板凳”“老将军在弥留之际,让我把小板凳拿给他看。
看到小板凳,老将军笑了。他说,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这只小板凳是中央一位首长纺纱时
坐过的。他当年到抗大学习时,那位首长送给了他。他还说,当年,他就坐在前排,听过很
多中央领导讲课”等分析,“小板凳”承载着那位首长对老将军的关爱和期待,也承载着老
将军对“我”的关爱和期待,表达老一代军人对下一代军人的关爱与期待。
作品用以小见大手法。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
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
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小
板凳”在生活中属于很小的事物,但是却承载着一代一代军人的关爱和期待,在这样的一代
代传承中,革命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我默默听完老将军讲的小板凳的故事,低着头,任
泪水直流”,“我”受到了极大地震动。以小见大,用“小板凳”把“我”和老将军连接起
来,能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
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13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嵩少有文武志向,好《诗》《书》,习弓马。初举茂才..。太
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以善道
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中平元年,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
会发于邺。未及作乱,而角弟子上书告之。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来诸方,一时俱起。所在
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间,天下向应,京师震动。召群臣会议。
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帝从之。于是发天下精兵,以嵩为左
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讨之。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故信都令汉
阳阎忠干说嵩曰:“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
名乎?”嵩曰:“何谓也?”忠曰:“今将军受钺..于暮春,收功于末冬。威德震本朝,风声驰
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
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会边章、韩遂作乱陇右,明年春,诏
嵩回镇长安。章等遂复入寇三辅,使嵩因讨之。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
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五年,凉州
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
听。王国围陈仓,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使
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国走而死。其年秋,拜太尉,冬,以流星策免。复拜光禄大夫。寻
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嵩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
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B.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
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C.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
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D.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
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4 -
A.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与后代科举的“秀才”不大相同。
B. 公车,汉代官署名,汉代用公家车马接送应征的人,后用“公车”指应试的举子。
C. 受钺,古代大将军出征前,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D. 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合称,因两人喜好战争,常用此来比后世的暴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甫嵩文武兼备,不慕荣利。他年轻时喜欢读《诗经》《尚书》等,娴习弓马射猎,太尉
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他都没有去。
B. 皇甫嵩有勇有谋,屡建功勋。张角起义时,他提出合理建议,并率军平定;凉州王国包围
陈仓时,他没有急于进兵,而是抓住时机,大败贼军。
C. 皇甫嵩忠心为国,不附奸佞。平定黄巾军后,朝廷政事混乱,阎忠趁机政变,皇甫嵩坚决
抵制;中常侍张让索要钱财,皇甫嵩不给,遭其忌恨,
D. 皇甫嵩深受重用,居官显赫。从被公车征召为议郎开始,一生多次升迁,威震天下,官至
光禄大夫;病逝后,还被追赠为骠骑大将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2)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多拿出宫中的钱财和西园马厩里的马,来赐予军士。(2)
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的运气,踏着容易变乱的机会,却有运气不把握住,面临着机会不发动,
您凭什么保全大名呢?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为“见”的内容,结合句意内容分析,“见”后面不能断开,排除 B
项、C 项。
“嵩”作为“不与”的主语;“二人”为“为憾”的主语,“二人”后面不能断开,排除 D
- 15 -
项。
句意:起先,皇甫嵩征讨张角,途经邺,看见中常侍赵忠的房子建筑超过了制度,于是上奏
没收了他的房子。又中常侍张让私人向他要钱五千万,皇甫嵩不给。赵、张二人由此恨了皇
甫嵩,上奏皇甫嵩连战没有功劳、费钱多。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 项,“因两人喜好战争,常用此来比后世的暴君”错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商汤原是夏
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
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
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
周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 19 年。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 项,“阎忠趁机政变”错误。结合“阎忠干说嵩曰:‘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
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分析,阎忠劝说皇甫嵩:“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
的运气,踏着容易变乱的机会,却有运气不把握住,面临着机会不发动,您凭什么保全大名
呢”,并没有说“趁机政变”。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以为”,认为;“解”,解除;“益”,更加,增加;“出”,拿出;“中”,宫中;
“以”,连词,表目的,来;“班”,分发,此处可以意译为赐予。(2)“遭”,遭遇,遇
- 16 -
到;“蹈”,踏着;“骇”,骚乱,惊扰;“践运”,意思是遭逢机运;“发”,发动;“以”,
介词,凭借;“将何以保大名乎”(宾语前置句)。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皇甫嵩年轻时有文功武略的志向,喜欢读《诗经》《尚书》,
娴习弓剑驰马。最初被举为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都没有去。灵帝时公车
征召为议郎,升北地太守。当初,钜鹿张角用做好事教化天下人,转为欺骗、迷惑。十多年
间,信徒数十万。中平元年,马元义等先收荆州、扬州数万人,约定在邺城起事。还未等到
作乱,张角弟子上书告发。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暴露,昼夜不停飞奔通知各方,同时起事。
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抢劫村邑,州郡失守,官吏多逃跑。十天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朝廷召集群臣商议。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多拿出宫中钱财和西园马厩里的马,来赐予
军士。灵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起用天下精兵,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符节,与右中
郎将朱俊合力讨伐黄巾军。皇甫嵩已消灭黄巾军,威名震动天下。而朝廷政事一天比一天乱。
前信都令汉阳阎忠劝说皇甫嵩:“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的运气,踏着容易变乱的机会,却有
运气不把握住,面临着机会不发动,您凭什么保全大名呢?”皇甫嵩说:“你说什么呢?”
阎忠说:“现在将军暮春受命讨贼,到冬末就收功,威德震本朝,声名扬海外,即使汤武的
行事,也不比将军高呢。现在您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又有高人的品德,却侍奉昏庸的人主,
凭什么求得安全呢?”皇甫嵩说:“朝夕为公,心不忘忠于皇上,为什么不安?”正值边章、
韩遂在陇右作乱,第二年春天,诏令皇甫嵩回来镇守长安。边章等就又侵犯三辅,皇上)派
皇甫嵩讨伐他们起初,皇甫嵩征讨张角,途经邺城,看见中常侍赵忠的房子建筑超过了制度,
于是上奏没收了他的房子。又有中常侍张让私下向他要钱五千万,皇甫嵩不给。赵、张二人
由此忌恨皇甫嵩,上奏皇甫嵩连续征战没有功劳,花费钱财多。五年,凉州贼王国包围陈仓,
再次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抵御。董卓想要快速赶赴陈仓,皇甫
嵩不听。王国包围陈仓,八十余天,城池坚固防守顽强,终究没有攻下。贼人军队疲敝不堪,
结果只得自己离去。皇甫嵩指挥军队进击,使董卓在后边抵挡。接连几仗,打得王国大败,
- 17 -
王国逃走而死。这年秋天,授予太尉一职。冬天,因出现流星被免官。又任命他为光禄大夫。
不久,李傕作乱,皇甫嵩也病死,追赠骠骑将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①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②。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注】①这是李白经过下邳圯桥时写的诗歌。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
②黄石公: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
授与《太公兵法》。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着力写张良跟随汉高祖出生入死,取得了卓著的功绩,表达作者的赞赏之情。
B. 张良豪侠仗义,谋刺秦始皇虽没有成功,但他的英雄胆略,让天下为之震撼。
C. 诗歌前八句全都是写张良,“我来圯桥上”一句就把诗人与古人结合起来了。
D. 这首怀古之作,颂扬了张良的智勇,很有气势;寄托了诗人的感慨,韵味深长。
15. 诗歌以“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为题,诗人为什么又感叹“曾无黄石公”?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这首诗以“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钦慕
之情;②诗人感叹当今没有象黄石公那样识拔造就英才的人,寄托个人感慨;③诗人以张良
自比,委婉表达渴望得到识拔的心愿。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 18 -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A 项,“着力写张良跟随汉高祖出生入死,取得了卓著的功绩”错误。此诗起句“虎啸”二字,
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
前写起。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
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
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
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题干问的是“诗歌以‘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为题,诗人为什么又感叹‘曾无黄石公’?请简要分析”,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以“经
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为题,
此诗起句“虎啸”二字,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
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
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两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
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
地皆振动”。以“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钦慕之情。
“曾无黄石公”,结合注释②内容分析,诗人“怀古钦英风”,其着眼点还是在现实:“唯
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诗人感叹当今没有象黄石公那样识拔造就英才的人,寄托个人感
慨。
诗人的用意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未尝没有如张良一般具有英风的人,只是没有像黄石公那样
的人,加以识拔,传以太公兵法,造就“为王者师”的人才罢了。表面上是“叹息此人去,
萧条徐泗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实际上,这里是以曲笔自抒抱负。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 19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齐
谐》的句子,表现大鹏一飞冲天的磅礴气势。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
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悲苦之情。
(3)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
妇女、儿童积极支援农忙劳动的场景。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妇姑荷箪食 (6). 童稚携壶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常作客”“箪”“浆”等,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有什么用? 这真的是个众口难调的问题。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 光合作
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_________,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 我
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一样用 X 光检查身体,_________健康。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但是,这句话不能蠡测
管窥地理解,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
无用的”。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
的;麦克斯韦当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
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_________,从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
短,但距离仍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_________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
因为人类的幸福感,( )。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宵达旦 保障 大相径庭 归宿点
B. 昼作夜息 保障 泾渭分明 出发点
- 20 -
C. 通宵达旦 保证 泾渭分明 归宿点
D. 昼作夜息 保证 大相径庭 出发点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来自物质的满足
B. 不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是来自物质的满足
C. 不是来自物质的满足,而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D. 不仅来自物质的满足,还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D. 科字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
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
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通宵达旦: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多指辛劳。昼作夜息:白天劳作,晚上休息。此处
指的是人类的常态,应选“昼作夜息”。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担保。由语境“健康”应选
“保障”。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由语境“基础
科学与应用科学”来看,应选“泾渭分明”。
归宿点:指终点。出发点:指起点。由语境“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
奇心的渴望”指的是起点,应选“出发点”。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
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
- 21 -
境的分析与体会。
首先从上文“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来看,该处应
强调的是人类幸福感的精神需求,因而,该句应选用递进关系。从选择项来看,“不仅……
还……”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故排除 BC 两项。既然是递进关系,
应先物质后精神,A 项将“精神追求”排列在前,而“物质”在后,不合逻辑,故排除 A 项。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
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
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
文中划线句存在着成分残缺的语病。
A 项,加上谓语“是”,但是主宾仍搭配不当。
B 项,加上“这”,但是句子缺少谓语“是”;“无数事实”和“历史”语序不当,应更换位
置。
D 项,“无数事实”和“历史”语序不当,应更换位置,主宾仍搭配不当。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
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
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
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
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对于日常居家的人们来说,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居家清洁和防护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______,
勤洗手,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日常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家具、地面的清洁,定
期清洗、晾晒被褥等。家庭物体表面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___________,应使用商
场或正规渠道购买的家用消毒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配备消毒水。应对门把手、餐具
等经常与人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当前,_______,现在还不是可以彻底放松的时候。我
- 22 -
们应该重视个人健康防护,要主动学习各类防护知识,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答案】 (1).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对居室进行消毒时 (3). 疫情尚未完
全得到控制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
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
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后面内容“勤洗手,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日常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
持家具、地面的清洁,定期清洗、晾晒被褥等”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
第二处,结合“应使用商场或正规渠道购买的家用消毒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配备消
毒水。应对门把手、餐具等经常与人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分析,主要讲对居室进行消
毒的。
第三处,结合“现在还不是可以彻底放松的时候”分析,可以结合此次疫情来说,如疫情还
没有完全结束。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
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
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
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
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
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
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
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
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此前,科学家曾在陨石和彗星内发现了有机材料、糖和一些被认为是氨基酸前体的其他
- 23 -
分子,也在彗星和陨石中发现了完全成型的氨基酸。但还没有人在地外物体内发现蛋白质。
近日,研究人员首次在一块陨石内发现了一种名为血石蛋白的蛋白质。这个血石蛋白很小,
主要由甘氨酸和氨基酸组成。它的末端还带有氧、锂和铁原子,科学家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排
列。而且,蛋白质尖端上的原子团形成了一种铁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可以吸收光子,这一过
程可以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从而产生对生命生长不可或缺的能量。研究人员强调说,蛋
白质被认为是活体生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陨石上发现一种蛋白质有望为地球上的生命
或源于太空其他地方增添佐证。
【答案】关键信息:①研究人员首次在陨石内发现蛋白质;②蛋白质中的氧化物能对生命生长
产生能量;③这将为生命源于太空其他地方增添佐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
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
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
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
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
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结合“近日,研究人员首次在一块陨石内发现了一种名为血石蛋白的蛋白质”分析,可以概
括为研究人员首次在陨石内发现蛋白质。
结合“这个血石蛋白很小,主要由甘氨酸和氨基酸组成。它的末端还带有氧、锂和铁原子,
科学家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排列。而且,蛋白质尖端上的原子团形成了一种铁氧化物,这种氧
化物可以吸收光子,这一过程可以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从而产生对生命生长不可或缺的
能量”分析,可以抓住“蛋白质尖端上的原子团形成了一种铁氧化物”“产生对生命生长不
可或缺的能量”等概括为“蛋白质中的氧化物能对生命生长产生能量”。
结合“蛋白质被认为是活体生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陨石上发现一种蛋白质有望为地球
上的生命或源于太空其他地方增添佐证”分析,可以概括为这将为生命源于太空其他地方增
添佐证。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合则强,孤则弱。(《管子》)
- 24 -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刘向)
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
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
⑤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
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注定是被我们这一代人和历史铭记的一年。抗疫斗争、复工
复学、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没有人是旁观者。对此,你有哪些难忘的记忆和认识?请根据
以上所给名句,任意选择两、三句,进行合理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
度,自拟标题,确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一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个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
的疫情牵动,我们都在为灾区祈福,希望它能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合则强,孤则弱”,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坚守,
让我们感知到万众一心的力量。84 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武汉一线调研病毒情况;各地
医院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驰援武汉;汶川人民为武汉送去新鲜蔬菜;匿名小哥为民警送去口罩
后匆匆离去;全国人民踊跃为武汉捐款捐物;身处他国的华人华侨积极购买口罩运回国内。
各种事例不胜枚举。每一帧这样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抗击疫情信
心的重要来源。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疫情,我们坚定信心。我们相信国家,相信医
护人员,相信我们自己。疫情能击垮健康但不能击垮每一个渴望活着的生命。火神山、雷神
山医院在十天内相继建成收治病患,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发现有效药物。疫情当前,我们在
一起,我们相信爱会赢!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面对疫情,我们反思自身。疫情的来源是由于华南海鲜
市场的野味贩卖,野生动物身上寄存着多种病毒。但其本质是什么?是人类为了自身的贪欲
去交易猎杀野生动物,是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的后果。一次疫情何尝不是自然对我们的警示?
我们不该在疫情过后就忘记伤痛,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野生动物,不食野味应当被久久铭
记。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前线的“战场上”,疲惫了一天的白衣天使们卸下他们的盔甲,
满是斑驳,身上满是隔离服和口罩留下的痕迹,多次消毒的手不复从前,满是坑洼。这怎能
- 25 -
不另人动容?他们多是笑笑,继而又义无反最地奔向战场,不嫌苦不嫌累,依旧坚守自己的
岗位,他们不为亲人的劝阻而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一场疫情涌现了多少英雄,又撕毁了多少肮脏?我们依旧记得高洪祥在抗疫途中不幸去
世;姜金波累倒在防疫场上。但也没有忘记武汉红十字会侵吞人民捐款;武汉市长隐瞒疫情
实情,致使疫情没能在早期得以控制。这也是在告诫我们,这些不能随疫情而去,适时追责,
严厉打击失职渎职,让这种情况不会再有可供生存的土壤。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将尽,春可期。我们相信疫情会被
战胜!让我们静候春暖花开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作文题的材料要求为 6 个诗句,要求选择其中的 2 个或者 3 个,自行立意。首先,
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就
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
“合则强,孤则弱”,出自《管子》,原句“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意思
是说,关于国家轻重强弱的形势问题,各国能够联合起来就强大,彼此孤立就弱小。强调联
合、合作。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保
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强调道义、本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同受雨露润泽,你看到
的那个月亮正是我看到,虽然分隔两地,但“千里共婵娟”,我们的心意是相通的。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指不能不切实际地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更不能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强调认清形势,付诸实践。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长江里横渡,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
轻松自如。强调乐观心态。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描写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势头,虽然这是革命者
用鲜血换来的。对革命者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牢记他们的功绩等。
- 26 -
综合这六句诗句的意思,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诗句立意。
参考立意:结合①③分析,可以从命运共同体、互帮互助、合作等角度分析立意。结合②④
分析,可以从实践的重要性,要把切合实际的想法付诸行动;做符合道义的事等角度分析立
意。结合①⑥分析,可以从感恩、合作等角度分析立意。结合⑤⑥分析,可以从乐观角度分
析立意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开头可以写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
全世界人民互帮互助,乐观面对疫情,合力抗击疫情。如“合则强,孤则弱”,面对疫情,
我们众志成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疫情,我们坚定信心;“不驰于空
想,不骛于虚声”,面对疫情,我们反思自身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美好的期盼,如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将尽,春可期。我们相信疫情会被战
胜!让我们静候春暖花开时”。
【素材】
1.希望美国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
信步”,这是中国的信心和底气。“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是中国的能力与自信。
2.海明威曾这样写过:“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疫情笼罩下
的“逆行者”们,以血肉之躯挡在病毒和我们之间,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力量。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秘密,也顾不上被确诊感染的妻子,在
最前线,至今不曾离开……潢川县人民医院的杜医生因怕传染家人,在家门外的小饭桌上吃
完饭后就离开。为抗疫,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穿防护服,十多个 90 后姑娘自发把长
发剪了。她们说:“我们连命都交上去了,更何况是头发。”2003 年非典,全世界守护 90 后,
2020 年,换 90 后守护这个世界。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疫情面前,没有你我、不分地域。我们不知
道你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为了谁。在灾难面前,我们是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你们,如
同暖流一般汇入这座城市,让它不再寒冷,不再孤独。忘记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这个
世界没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因为有你们,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光。我想,每
个人都应试着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文学大家鲁迅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
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4.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4 月 26 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
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要同大家一起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共同开创共建“一带
- 27 -
一路”的美好未来。在说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
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时,习近平主席使用了典故“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5.“合则强,孤则弱”。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
完善治理变革和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世界各国亦需共同努力,超
越意识形态分歧、文明观念差异、社会制度矛盾,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6.“合则强,孤则弱”,对于当今的国际相处之道亦是如此。面对霸权主义的国家,如
果各国能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我发展,同心同德结盟、自强自信生存,那么国
际关系中的多元共生、和平共处,则可成鼎立安稳之势、则可期互助和谐之态。稳定和平、
互利共赢,是人民之福、家国之福、世界之福。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
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
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
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
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
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
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
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
主选择空间。
- 28 -
相关文档
- 【语文】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2021-06-0922页
-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第2021-06-0910页
- 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20高三下学2021-06-0911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2021-06-0915页
- 【语文】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06-0920页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2021-06-0917页
- 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2021-06-099页
-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06-0920页
- 【语文】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2021-06-0916页
- 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2021-06-09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