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 MB
  • 2021-06-09 发布

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2018-03)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庆铁人中学髙二语文寒假验收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马明宸 对于审美,一些美学观念认为艺术是审美的半壁江山,因而艺术创造成了艺术家的专利,观众只 是被动地接受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恩赐,这是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于审美的严重误解。其实审 美就发生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人以审美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审美成为现实生存 的一个基本核心和宗旨:人,审美地生活着。‎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首先表现在人的物质生活层面的美化,人们要美化自己和生存空间: 美容美发、美食美居,力求把自己的自然形体和日常生活世界都提升到审美的境界,这是静态的审美 追求;动态的审美追求就是人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都讲宄气质风度,再大到整个人格的个性风采、总 体生活历程的传奇色彩以及日常语汇中追求的生活“滋味、情调”,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 美追求和意境建构。‎ 曰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建构还表现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 域,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工作,一旦陷入了僵化和枯燥状态的时候都经常会说“能 不能艺术一点儿”。在很多技术实践了一定阶段之后,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时期,人们最后都要讲求 进入“艺术化”的境界,而这种“艺术化”的诉求,就是日常生活世界中非艺术领域的审美境域建 构。‎ 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之中,诗书画印、钢琴、油画这些高雅和精英品类才是纯粹的艺术,是审美眼 光聚焦的对象,工艺装饰、民歌等则都是边缘化的、不纯粹的艺术。其实如果用日常生活世界的审 美境域建构眼光来观照,正是这些介于实用与艺术之间的门类,包括通俗艺术、流行音乐,民间舞蹈、 戏曲影视等才是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建构的艺术。反而所谓纯粹艺术,在被精英化、经典化 之后孤立提纯出来,成为少数人从事的“崇高事业”,脱离了原生土壤,游离出日常生活世界,甚至 被塞进了许多非艺术的内容而成为工具,沦落为理性的奴隶。‎ 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向度是审美的,人生最后的高妙境界都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经由此 “度”,人的整个生活才进入艺术的境界和审美的境域。‎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审美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置观众于被动接受审美的位置。‎ ‎B. 人所从事的工作一旦进入艺术化境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C.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可概括为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生活层面。‎ D. 传统的纯艺术越来越脱离生活土壤,势必被边缘艺术赶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一段先驳斥一些美学观念的审美认识,然后提出了“人,审美地生活着”的观点。‎ B. 文章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的两个表现论述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C. 文章第四段拿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对比,为论述日常生活艺术化提供了例证。‎ D. 文章先分析了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表现,然后提出了日常生活艺术化需把握好“度”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比较起来,纯艺术只是受众较少的一个领域。‎ B. 如果诗书画印这些纯艺术一味强调高雅,那么就不利于在人民群众中传播。‎ C. ‎“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描述了一个日常体力劳作者达到审美境界的例子。‎ D. 人以审美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所以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美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4〜6小题。(共14分)‎ 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若有风筝被割断, 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扬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 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一一兼仆人与朋友一一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对我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 ”爸 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海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宄非同凡响。‎ 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大门,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 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 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宄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 ‎“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 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 ‎“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 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哈桑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 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哈桑一眼看穿我。‎ ‎“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 不到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一个钟头后,空中己经挂着至少四十只风筝,如同纸制的鲨 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被线割得鲜血淋漓。第一 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苍天,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临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 人带来奖赏。‎ 我偷眼望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 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 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的是其中之 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増大。‎ 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局势紧张 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 ”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 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 ”的欢呼越来越响,仿佛 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 ”。‎ ‎“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 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 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 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 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时,天就快黑了。突然听到前面 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只见哈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 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 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 ‎“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 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他们一愣,退后一步。‎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哈桑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 他们动手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其中一个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 渗出血来。我回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门前。‎ 十五分钟后,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节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2.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展开,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浓郁的异域风情,也深刻揭示 了家庭、友情、人性的丰富内涵。‎ B.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更能突出“我” 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 C. 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特别是对街道上雪的描写,烘托了 “我”的紧张与哈桑的纯洁,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 D. 小说最后一段中“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我” 此时的心理状态。‎ 3. 小说在刻画“我”与哈桑这两个形象时分别突出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内涵。(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12分)‎ 材料一 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受破坏的程度,包括建筑物损毁、自 然景观变化等。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等级越高破坏越重。其中6度及以上,建筑物将有被 破坏现象。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烈度值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值会越小。‎ 地震烈度调查与评定是地震事件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是为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提供 依据;二是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奠定基础;三是为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四川新闻网》)‎ 材料二 地震烈度 涉及地区 涉及面积 ‎9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漳扎镇 ‎139平方千米 ‎8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漳扎镇、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马78平方千米 ‎778平方千米 ‎7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若尔盖县、松潘县,绵阳市平武县 ‎3372平方千米 ‎6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若尔盖县、松潘县、红原县,绵阳市平武县;甘肃省 陇南市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 ‎14006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图 材料三 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震害相关研宄的归纳本次九寨沟地 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 7.0级;震源偏深,有20千米;地震影响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 部分地区。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 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都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四川芦 山7.0级、云南鲁甸6.5级地震。‎ 二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8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 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后的新建建筑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四川 省地震、住建等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从建筑设计、工匠培训、宣 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在这次地震中充分显现了成效。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 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 了人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 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政府在科学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 中断,増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难度。‎ ‎(摘编自《经济观察网》)‎ 材料四 地震不仁,九寨沟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都是“造化钟神秀”,孕育不止几千年(诺日朗瀑布 形成时间至少数万年),而今却近乎被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惋惜。去过这两个景点的人或许会“痛 其失”,而没去过的人则普遍遗憾还没去过,毕竟今后这两个景点能否恢复如初,还很难说。网上 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对震后受损景点进行人工修复。就目前看,学界专家倾向于以自然修复为主:九 寨沟景色形成于自然地理演化过程中,有些决口或漏点固然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 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但生态恢复则要看“天”。受损景区恢复,没法“一键修复”、一蹴而就, 还得尊重自然规律。无论是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对此都应有起码的预估。在九寨 沟景区对外开放摁下“暂停键”之后,要有供其自然修复的时间。九寨沟是旅游胜地,当地财政收 入也形成了 “旅游依赖”。景区进入恢复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些民众生 活也面临“断炊”风险。铙是如此,景区修复也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当地政府、景区管理 方也得抑制住“靠景吃景”的冲动,有些该“慢慢来"的急不得,对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开放,要眼 光长远、作长远打算,其规划也要和重建及生态恢复的进度统筹考虑。‎ ‎(摘编自《新京报》)‎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地震烈度能够反映地震发生地建筑物的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的严重程度,破坏越严重,地震烈 度值越大。‎ B. 对九寨沟地震烈度的调查与评定能为其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并且能为四川省的地震防范提供 帮助。‎ C. 虽然四川九寨沟地震为7 • 0级地震,但并不是受灾地区都是7 • 0级,九寨沟县漳扎镇地震烈度 达到了 9度。‎ D.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因为离震中相对较远,所以地震烈度值相 对较低。‎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近期九寨沟景区很难对外开放, 当地财政应该会受到影响。‎ B. 此次地震虽然影响范围较大,但因所处区域村寨稀疏,人口密度较低,所以造成的破坏与之前的 几次同级别地震相比并不大。‎ C.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九寨沟景区及周围城镇建筑物都采用框架结构, 所以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 D. 此次地震,诺日朗瀑布、火花海景点几乎完全被毁,令人痛惜,之前没有去过九寨沟的人将再也 看不到这样的美景。‎ E. 九寨沟所处地属于高山峡谷区,所以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这给灾后救助工作 带来了不少困难。‎ 4.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做好景区的灾后重建工作。(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3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 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 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 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干。‎ 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以深衣①及 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 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 所至重庠序,先教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 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观。‎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 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 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 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 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后同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 论经理,蹇蹇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 赠朝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 至达曙 B.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 达曙 C.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 一倚 或至达曙 D.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 一倚或 至达曙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庠序”,指学校。《孟子•梁惠王上》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 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B. ‎“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祠”,指祠禄官。宋代大臣年老不 能任事者或罢职者,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C. ‎“观”,指宫廷或宗庙门前两旁的高大建筑,也指道教的庙宇。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 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 ‎“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干在学术上师承朱说,致思刻苦。黄干禀告母亲后,当天就出发去找朱熹。等待朱熹归来的 两个月期间,他没脱过衣服。见到朱熹后,晚上抓紧时间学习。‎ B. 黄干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政声极佳。黄干任新淦县知县时,官吏百姓都非常高兴。在此任上恰 逢天旱,黄干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 C. 黄干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 四方之士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的祠庙。‎ D. 黄干一生讲经学义理,著书立说。黄干回乡里,巴蜀、江、湖之士都来向他求教,他孜孜不倦, 借邻寺为弟子住地,质疑请教之风像朱熹在世时一样。‎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5分)‎ (2) 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 一 15题。(本题共2小题,11分)‎ 蓦山溪•梅 曹组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 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 东阳【注】也,试问花知否。‎ ‎【注】东阳:指沈约,因其曾做过东阳太守,故称。沈约暮年形体消瘦。‎ 6.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首句开门见山,不做任何铺垫,直接描写梅花,点明了梅花不事雕琢的天然本色。‎ B. 三四两句描写梅花闲逸的姿态,就像一位佳人在天寒日暮时分倚靠在修竹旁边。‎ C. ‎“黄昏小院”五句,词人感慨梅花不喜欢热闹,只喜欢偏僻的黄昏小院、荒寒的环境。‎ D. ‎“月边疏影”两句写月下梅影是稀疏的,梅花的凄冷消瘦让人为之销魂痛惜。‎ E. 最后三句使用典故,把梅花比作沈约,是说梅花像沈约一样瘦弱,并且得不到理解。‎ 7. 从全词来看,词人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 ‎《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 ‎^是: , 。‎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 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9.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破坏文物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而从另一方面保护文物卓有成效的人, 也必须获得公允评价和公平对待。‎ ②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第一次到香港,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不绝如缕,其中一位老人激动地 流下了热泪,新华社记者拍下了这难忘的画面。‎ ③ 前几年很多人看好快递业,纷纷投资试水,结果快递公司遍地开花,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现在剩 下了为数不多的企业平分秋色。‎ ④ 他们兄弟俩,一个守在家中发展,一个外出打工谋生,都是脚踏实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应该说都 是各得其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⑤ 自从10年前在山东济南分别后,他们两个好朋友一直没有能够见面,想不到今天会在美国的华 盛顿萍水相逢。‎ ⑥ 环境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美化了学校的环境,能让学生感受到古朴的氛围,那么 即便投资大一些,我们想,也是无可厚韭的。‎ A. ‎①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价格行为的监测,严厉查处价格失信和 ‎ 价格违法行为,用完善的信用机制约束经营者。‎ A. 为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日益提高的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向往心境,我市开启了“百大森 林公园”建设计划,努力拓展居民生态福利空间。‎ A. 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要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仅依靠各方合力和制 度保障,还应该靠人们自发的善念和善举。‎ B. 北极站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它的落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对全球数据的接收获 取能力,使我国接收站相关工程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土特产,却之不恭,最终只好笑纳。‎ B. 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定登门看望。‎ C. 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D. 大作己拜读,收获颇多,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情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① 。当前,学校最重要的是培养“独 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人才,我们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之外, ② ,不仅 让他们学到知识, ③ ,切实増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増强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担当的年青一代,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 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己经 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 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 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可以具备工匠精神。‎ ② ‎ 。‎ ③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 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 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山东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 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 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