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7节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最新考纲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
知 识 梳 理
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
向量表示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l1∥l2
n1∥n2⇔n1=λn2
l1⊥l2
n1⊥n2⇔n1·n2=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
n⊥m⇔n·m=0
l⊥α
n∥m⇔n=λ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
n∥m⇔n=λm
α⊥β
n⊥m⇔n·m=0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
2.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写准点的坐标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中点、向量共线、向量相等来确定点的坐标.
诊 断 自 测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若直线a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则a∥α.(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4)若直线a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垂直,则a∥α.( )
解析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不是唯一的,有无数多个;
(2)a⊥α;(3)两平面平行或重合;(4)a∥α或a⊂α.
答案 (1)× (2)× (3)× (4)×
2.(选修2-1P104练习2改编)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2,3,5),n2=(-3,1,-4),则( )
A.α∥β 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对
解析 ∵n1≠λn2,且n1·n2=2×(-3)+3×1+5×(-4)=-23≠0,∴α,β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 C
3.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 )
A.l∥α B.l⊥α
C.l⊂α D.l与α斜交
解析 ∵a=(1,0,2),n=(-2,0,-4),
∴n=-2a,即a∥n.∴l⊥α.
答案 B
4.已知A(1,0,0),B(0,1,0),C(0,0,1),则下列向量是平面ABC法向量的是( )
A.(-1,1,1) B.(1,-1,1)
C. D.
解析 设n=(x,y, )为平面ABC的法向量,
则化简得∴x=y= .
答案 C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 .
解析 以A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x,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0,0,0),M,O,N.·=·=0,∴ON与AM垂直.
答案 垂直
考点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1】 (一题多解)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D⊥平面BCD,BC⊥CD,AD=2,BD=2,M是AD的中点,P是BM的中点,点Q在线段AC上,且AQ=3QC.
证明:PQ∥平面BCD.
证明 法一 如图,取BD的中点O,以O为原点,OD,OP所在射线分别为y,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 .
由题意知,A(0,,2),B(0,-,0),D(0,,0).
设点C的坐标为(x0,y0,0).
因为=3,
所以Q.
因为M为AD的中点,故M(0,,1).
又P为BM的中点,故P,
所以=.
又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a=(0,0,1),故·a=0.
又PQ⊄平面BCD,
所以PQ∥平面BCD.
法二 在线段CD上取点F,使得DF=3FC,连接OF,同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的坐标,设点C坐标为(x0,y0,0).
∵=,设点F坐标为(x,y,0),则
(x-x0,y-y0,0)=(-x0,-y0,0),
∴∴=
又由法一知=,
∴=,∴PQ∥OF.
又PQ⊄平面BCD,OF⊂平面BCD,
∴PQ∥平面BCD.
规律方法 1.恰当建立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须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
【训练1】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G分别为AB,AD,AA1的中点,求证:平面EFG∥平面B1CD1.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 ,则A(1,0,0),B(1,1,0),C(0,1,0),D(0,0,0),A1(1,0,1),B1(1,1,1),D1(0,0,1).
得E,F,G,
=,=.
设n1=(x1,y1, 1)为平面EFG的法向量,n2=(x2,y2, 2)为平面B1CD1的一个法向量.
则即
令x1=1,可得y1=-1, 1=-1,
同理可得x2=1,y2=-1, 2=-1.
则n1=(1,-1,-1),n2=(1,-1,-1).
由n1=n2,得平面EFG∥平面B1CD1.
考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例2】 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BCD=90°,AB=BC=PB=PC=2CD,侧面PBC⊥底面ABCD.证明:
(1)PA⊥BD;
(2)平面PAD⊥平面PAB.
证明 (1)取BC的中点O,连接PO,
∵平面PBC⊥底面ABCD,BC为交线,PO⊂平面PBC,△PBC为等边三角形,即PO⊥BC,
∴PO⊥底面ABCD.
以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O与AB平行的直线为y轴,OP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不妨设CD=1,则AB=BC=2,PO=.
∴A(1,-2,0),B(1,0,0),D(-1,-1,0),P(0,0,).
∴=(-2,-1,0),=(1,-2,-).
∵·=(-2)×1+(-1)×(-2)+0×(-)=0,
∴⊥,
∴PA⊥BD.
(2)取PA的中点M,连接DM,则M.
∵=,=(1,0,-),
∴·=×1+0×0+×(-)=0,
∴⊥,即DM⊥PB.
∵·=×1+0×(-2)+×(-)=0,
∴⊥,即DM⊥PA.
又∵PA∩PB=P,PA,PB⊂平面PAB,
∴DM⊥平面PAB.
∵DM⊂平面PAD,
∴平面PAD⊥平面PAB.
规律方法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
(1)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2)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3)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训练2】 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1O⊥平面ABCD,AB=AA1=.证明:A1C⊥平面BB1D1D.
证明 由题设易知OA,OB,OA1两两垂直,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AB=AA1=,所以OA=OB=OA1=1,所以A(1,0,0),B(0,1,0),
C(-1,0,0),D(0,-1,0),A1(0,0,1).
由=,易得B1(-1,1,1).
因为=(-1,0,-1),=(0,-2,0),=(-1,0,1),
所以·=0,·=0,
所以A1C⊥BD,A1C⊥BB1.
又BD∩BB1=B,BD,BB1⊂平面BB1D1D,
所以A1C⊥平面BB1D1D.
考点三 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多维探究)
命题角度1 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例3-1】 (2016·北京卷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
(1)求证:PD⊥平面PAB;
(2)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1)证明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B⊥AD,
所以AB⊥平面PAD,所以AB⊥PD.
又因为PA⊥PD且AB∩PA=A,PA,AB⊂平面PAB,所以PD⊥平面PAB.
(2)解 取AD的中点O,连接PO,CO.
因为PA=PD,所以PO⊥AD.
又因为PO⊂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
所以PO⊥平面ABCD.
因为CO⊂平面ABCD,所以PO⊥CO.
因为AC=CD,所以CO⊥A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 .由题意得,A(0,1,0),B(1,1,0),C(2,0,0),
D(0,-1,0),P(0,0,1).
设M是棱PA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λ.
因此M(0,1-λ,λ),=(-1,-λ,λ).
因为BM⊄平面PCD,所以BM∥平面PCD,
当且仅当·n=0,
即(-1,-λ,λ)·(1,-2,2)=0,解得λ=.
所以在棱PA上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
此时=.
命题角度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例3-2】 如图,正方形ADEF所在平面和等腰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BC=4,AB=AD=2.
(1)求证:AC⊥BF;
(2)在线段BE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平面PAC⊥平面BCE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平面ABCD=AD,AF⊥AD,
AF⊂平面ADEF,
∴AF⊥平面ABCD.
又AC⊂平面ABCD,∴AF⊥AC.
过A作AH⊥BC于H,则BH=1,AH=,CH=3,
∴AC=2,∴AB2+AC2=BC2,∴AC⊥AB,
∵AB∩AF=A,AB,AF⊂平面FAB,
∴AC⊥平面FAB,
∵BF⊂平面FAB,∴AC⊥BF.
(2)解 存在.由(1)知,AF,AB,AC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 ,则A(0,0,0),B(2,0,0),C(0,2,0),E(-1,,2).
假设在线段BE上存在一点P满足题意,则易知点P不与点B,E重合,
设=λ,则λ>0,P.
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m=(x,y, ).
由=,=(0,2,0),
得
即令x=1,则 =,
所以m=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
同理,可求得n=为平面BCEF的一个法向量.
当m·n=0,即λ=时,平面PAC⊥平面BCEF,
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此时=.
规律方法 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
(1)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
(2)探索性问题的关键是设点:①空间中的点可设为(x,y, );②坐标平面内的点其中一个坐标为0,如xOy面上的点为(x,y,0);③坐标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如 轴上的点为(0,0, );④直线(线段)AB上的点P,可设为=λ,表示出点P的坐标,或直接利用向量运算.
提醒 解这类问题时要利用好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坐标表示.
【训练3】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平面AA1C1C,AB=3,BC=5.
(1)求证:AA1⊥平面ABC;
(2)证明:在线段BC1上存在点D,使得AD⊥A1B,并求的值.
证明 (1)因为AA1C1C为正方形,所以AA1⊥AC.
因为平面ABC⊥平面AA1C1C,AA1⊂平面AA1C1C,且AA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C,
所以AA1⊥平面ABC.
(2)由(1)知AA1⊥AB,AA1⊥AC.
由题知AB=3,BC=5,AC=4,所以AB⊥AC.
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 .
则B(0,3,0),A1(0,0,4),B1(0,3,4),C1(4,0,4).
设D(x,y, )是直线BC1上的一点,且=λ1,
所以(x,y-3, )=λ(4,-3,4),
解得x=4λ,y=3-3λ, =4λ,
所以=(4λ,3-3λ,4λ).
由·=0,=(0,3,-4),
则9-25λ=0,解得λ=.
因为∈[0,1],所以在线段BC1上存在点D,使得AD⊥A1B,此时,=λ=.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若α∥β,则k等于( )
A.2 B.-4 C.4 D.-2
解析 ∵α∥β,∴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k=4.
答案 C
2.若=λ+μ,则直线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在平面内 D.平行或在平面内
解析 ∵=λ+μ,∴,,共面.
则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 D
3.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6,-3,6),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P(2,3,3) B.P(-2,0,1)
C.P(-4,4,0) D.P(3,-3,4)
解析 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1,4,1),
∴·n=6-12+6=0,∴⊥n,
∴点P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答案 A
4.(2018·郑州月考)如图,F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D的中点.E是BB1上一点,若D1F⊥DE,则有( )
A.B1E=EB
B.B1E=2EB
C.B1E=EB
D.E与B重合
解析 分别以DA,DC,DD1为x,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D(0,0,0),F(0,1,0),D1(0,0,2),设E(2,2, ),=(0,1,-2),=(2,2, ),∵·=0×2+1×2-2 =0,∴ =1,∴B1E=EB.
答案 A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
A.斜交 B.平行
C.垂直 D.MN在平面BB1C1C内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于A1M=AN=,
则M,N,
=.
又C1D1⊥平面BB1C1C,
所以=(0,a,0)为平面BB1C1C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
所以⊥,又MN⊄平面BB1C1C,
所以MN∥平面BB1C1C.
答案 B
二、填空题
6.(2018·武汉调研)已知平面α内的三点A(0,0,1),B(0,1,0),C(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 .
解析 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m=(x,y, ),
由m·=0,得x·0+y- =0⇒y= ,
由m·=0,得x- =0⇒x= ,取x=1,
∴m=(1,1,1),m=-n,∴m∥n,∴α∥β.
答案 α∥β
7.(2018·西安调研)已知=(1,5,-2),=(3,1, ),若⊥,=(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 .
解析 由条件得
解得x=,y=-, =4,
∴x+y=-=.
答案
8.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2,-1,-4),
=(4,2,0),=(-1,2,-1).对于结论:①AP⊥AB;②AP⊥AD;③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④∥.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解析 ∵·=0,·=0,
∴AB⊥AP,AD⊥AP,则①②正确.又与不平行,
∴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则③正确.
由于=-=(2,3,4),=(-1,2,-1),
∴与不平行,故④错误.
答案 ①②③
三、解答题
9.(一题多解)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PB∥平面EFG.
证明 ∵平面PAD⊥平面ABCD,且ABCD为正方形,
∴AB,AP,AD两两垂直.
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 ,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法一 ∴=(0,1,0),=(1,2,-1),
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n=(x,y, ),
则即
令 =1,则n=(1,0,1)为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
∵=(2,0,-2),∴·n=0,∴n⊥,
∵PB⊄平面EFG,∴PB∥平面EFG.
法二 =(2,0,-2),=(0,-1,0),
=(1,1,-1).设=s+t,
即(2,0,-2)=s(0,-1,0)+t(1,1,-1),
∴解得s=t=2.∴=2+2,
又∵与不共线,∴,与共面.
∵PB⊄平面EFG,
∴PB∥平面EFG.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BD与AC交于点G,O为GC的中点,FO=,且FO⊥平面ABCD.
(1)求证:AE∥平面BCF;
(2)求证:CF⊥平面AEF.
证明 取BC中点H,连接OH,则OH∥BD,
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OH⊥AC,
故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3,0,0),C(-1,0,0),D(1,-2,0),F(0,0,),B(1,2,0).
=(-2,-2,0),=(1,0,),=(-1,-2,).
(1)设平面BCF的法向量为n=(x,y, ),
则取 =1,得n=(-,,1).
又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
∴==(-1,-2,),
∴=+=+
=(-2,-2,0)+(-1,-2,)=(-3,-4,),
∴·n=3-4+=0,∴⊥n,
又AE⊄平面BCF,∴AE∥平面BCF.
(2)=(-3,0,),∴·=-3+3=0,·=-3+3=0,∴⊥,⊥,
又AE∩AF=A,
AE,AF⊂平面AEF,
∴CF⊥平面AEF.
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20分钟)
11.如图,正方形ABCD与矩形AC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AF=1,M在EF上,且AM∥平面BDE.则M点的坐标为( )
A.(1,1,1) B.
C. D.
解析 设AC与BD相交于O点,连接OE,由AM∥平面BDE,且AM⊂平面ACEF,平面ACEF∩平面BDE=OE,∴AM∥EO,
又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交点,
∴M为线段EF的中点.
在空间坐标系中,E(0,0,1),F(,,1).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点M的坐标.
答案 C
1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BC,DD1上的点,如果B1E⊥平面ABF,则CE与DF的和的值为 .
解析 以D1A1,D1C1,D1D分别为x,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CE=x,DF=y,
则易知E(x,1,1),B1(1,1,0),F(0,0,1-y),B(1,1,1),
∴=(x-1,0,1),∴=(1,1,y),
由于B1E⊥平面ABF,
所以·=(1,1,y)·(x-1,0,1)=0⇒x+y=1.
答案 1
13.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CD为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1)试判断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P⊥DE?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AB∥平面DEF,理由如下:
在△ABC中,由E,F分别是AC,BC的中点,得EF∥AB.
又因为AB⊄平面DEF,EF⊂平面DEF,
所以AB∥平面DEF.
(2)以点D为坐标原点,直线DB,DC,DA分别为x轴,y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0,0,2),B(2,0,0),C(0,2,0),E(0,,1),故=(0,,1).
假设存在点P(x,y,0)满足条件,
则=(x,y,-2),·=y-2=0,
所以y=.
又=(x-2,y,0),=(-x,2-y,0),∥,
所以(x-2)(2-y)=-xy,所以x+y=2.
把y=代入上式得x=,所以=,
所以在线段BC上存在点P使AP⊥DE,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