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 MB
- 2021-06-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攀枝花市高2020届高三第一次统考
文科数学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顺目的答案标号徐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着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解不等式化简集合,再求交集即可.
【详解】由解得,故.
又,所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涉及交集、解不等式,是一道基础题.
2.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复数的除法法则将复数表示为一般形式,然后利用复数求模公式可求出的值.
【详解】,则,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法则以及复数模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将复数表示为一般形式,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项的和(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公差为,把已知式化简,再利用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设公差为,由可得,则.
所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问题,求前项和.是等差数列的基本量,一般可以利用条件建立关于的方程(组)解决问题.
4.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可得,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角的终边经过点,所以.
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符号.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则输出的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逐步写出各变量取值的变化,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最终可得答案.
【详解】执行程序框图,各变量的值依次变化如下: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跳出循环,输出的等于.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解题的一般方法是模拟执行程序,依次写出各变量取值的变化,解题时要留意循环终止的条件.
6.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部分后,余下部分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截去部分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画出几何体直观图,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几何体被平面ABCD平面分为上下两部分,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上部棱柱的体积为:;
下部为:,截去部分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直观图的关系,棱柱的体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7.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以及函数值的正负变化,排除错误选项可得答案.
【详解】由,可得,
故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A.
当时,;当时,,排除C,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一般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分析函数图象的特征,排除错误选项得到答案.
8.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对数的性质比较的大小,利用“”比较与的大小关系.
【详解】,,,
又,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对数的大小比较.一般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等中间值解决问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命题“”是真命题
B. 命题“,”的否定是“,”
C. 设,则“”是“”的充要条件
D. 命题“平面向量满足,则不共线”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逻辑联结词、全称命题的否定、不等式的性质、向量的性质等逐一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
【详解】选项A,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命题至少有一个假命题,
即可能有一真一假,也可能两个都是假命题,
所以“”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故A不正确.
选项B,命题“,”的否定是“,”,故B不正确.
选项C,,无法得出,故C不正确.
选项D, 原命题的否命题时“平面向量满足,则共线”,
因为,所以由可得.
所以,则或,即共线.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用逻辑用语,涉及逻辑联结词、全称命题的否定、充要条件、否命题,综合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平面向量的性质.与其他知识综合命题,是考查常用逻辑用语的一般方式.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值域,设,得出的取值范围,把表示为的函数,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单调递增且,;
当时,单调递增且,.
因为,,所以.
设,则,
,.
所以.
所以.
由,可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问题.解题时需要综合利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11.关于函数的下述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是奇函数
B. 的最大值为
C. 在有个零点
D. 在区间单调递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最值、零点、单调性,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所以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故A不正确.
,且当时取得等号;
,且当时取得等号,
所以但等号无法取得,
即的最大值小于,故B不正确.
由是偶函数且,
可得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必为偶数,故C不正确.
当时,单调递增,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涉及奇偶性、最值、零点、单调性的.解选择题要善于利用排除法,如选项B,可不必求出具体的最大值,只需判断最大值是不是即可.
12.已知函数与的图象恰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两图象有三个公共点可得有三个实根,变形得,设,则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且
共有三个实数根,结合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和的图象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令,可得,可得.
设,则,即.
,
当时,单调递增且;
当时,单调递减且.
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对于,,
设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由题意得共有三个实数根.
若是方程的根,则,即,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不合题意.
若是方程的根,则,即,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不合题意.
所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不妨令)满足.
所以解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问题,涉及导数、二次方程等,是一道难题,解题时要灵活运用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平面单位向量满足,则向量的夹角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数量积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由单位向量可得,设向量的夹角为,
则,
解得,则.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夹角,解题时要注意单位向量的模长为,还要注意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14.已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幂函数的定义可得,再利用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可求得的值,则答案可得.
【详解】由是幂函数,可得.
由的图象经过点,可得,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幂函数,利用定义求解即可,是一道基础题.
15.正项等比数列满足,且2,,成等差数列,设
,则取得最小值时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列关于的方程组,求得的通项公式,再表示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成等差数列,可得,则,
所以,解得(舍去)或.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当时,取得最小值,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综合问题,涉及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积、求最值等.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进行运算是解题的突破口.
16.已知函数对满足,且,若的图象关于对称,,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由对称性可得是偶函数,再利用赋值求得的值,从而可判断周期性,答案易得.
【详解】因为的图象关于对称,
所以的图象关于对称,即是偶函数.
对于,令,可得,
又,所以,则.
所以函数对满足.
所以.
所以,即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所以,
.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涉及对称性、奇偶性、周期性等.遇恒等式问题,可尝试通过赋值来求得关键值.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数列中,,,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利用,,可证数列是等差数列,然后可得,的通项公式.
(2)利用(1)可得,于是可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1)由,即.
而,∴,即.
又,∴数列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于是,∴.
(2)∵,∴.
∴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判断、裂项相消法求和.通项公式形如(为常数)的数列可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裂项时要注意恒等变形调整系数,即.
18.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
(2)若,求最小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先化切为弦,再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化简,可得答案.
(2)利用余弦定理和均值不等式求解,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
【详解】(1),
.
.
.
由正弦定理得
,.
,.
,.
(2)方法一:,,
由余弦定理得,
.
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成立),
,则,即的最小值为.
方法二:,,,
由正弦定理得,
.
.
,,则.
,则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最值的求法等,一般需综合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
19.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为等边三角形,,是的中点.
(1)证明:;
(2)若,求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 取中点,连接,,证平面可得.
(2)作平面的垂线,或利用三棱锥的等积转换求解.
【详解】(1)证明:取中点,连接,.
为等边三角形,.
,是的中点,为中点,∴.
又,平面.
(2)方法一:取中点,连接CM.
为等边三角形,.
平面平面,,
平面..
又,平面.
,为等边三角形,.
是的中点,
到平面的距离的倍等于到平面的距离.
到平面的距离为.
方法二:由平面平面,,
可得平面,则.
,为等边三角形,则.
是的中点,.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设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垂直关系的转化,空间距离的求解.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要合理创造转化的条件.求点面距离的常用方法是作—证—求和等积转换.
20.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直线交椭圆于、两点,线段的中点为,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求证: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答案】(1);(2)直线过定点,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焦点和离心率可得的值,则方程易求.
(2)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线段的中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点差法)可求出直线的斜率,进而可表示出直线的方程,判断其所过定点.
【详解】(1)抛物线的焦点为,则.
椭圆的离心率,则.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方法一:显然点在椭圆内部,故,且直线的斜率不为.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时,易知,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
设,,则,解得.
因为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直线,即.
令,此时,于是直线过定点.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此时直线,故直线过定点.
综上所述,直线过定点.
方法二:显然点在椭圆内部,故,且直线的斜率不为.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时,设,,
则有,,
两式相减得.
由线段的中点为,则,
故直线的斜率.
因为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直线,即.
令,此时,于是直线过定点.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此时直线,故直线过定点.
综上所述,直线过定点.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曲线(椭圆)的综合问题,涉及弦的中点问题,常规方法是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点差法求解.
21.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其中是的导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得点在曲线上,求出的值,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即可.
(2)由题意得极值点,是的根,把待证式中的变量转换为只含一个变量再证.
【详解】(1)的定义域为,.
而,即,
故所求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2)证明:,
则的定义域为,,
若有两个极值点,,且,
则方程的判别式,且,
得,且.
所以
.
设,
则在上恒成立,
故在上单调递减,
从而,即.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综合问题,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极值、不等式的证明.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是构造函数借助导数来证,不等式中含有多变量则要考虑能否转化为单一变量.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经过点,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若,是曲线上两点,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先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利用曲线经过点求出的值即可.
(2)把,代入曲线的方程,对变形化简即可.
【详解】(1)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
即.
由,,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由曲线经过点,则(舍去),
故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由题意可知,,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转化,考查对极坐标方程含义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牢记转化公式和极坐标系中的含义即可顺利解题.
23.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若对于,,有,,求证:.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零点分段讨论法解绝对值不等式.
(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即可证明结论.
【详解】(1)由得,
则或或
解得,或,或,即,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2)证明:由,,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与证明,利用零点分段讨论法解绝对值不等式,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证明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