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MB
  • 2021-06-11 发布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上杭一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考 高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 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原命题“设 、 、 ,若 则 ”的逆命题、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是(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逆命题为“若 ,则 ”,当 时, ,所以逆命题为假命 题. 其否命题为“若 ,则 ”,同理,当 是有 ,此时 大小无法判 断, 所以也是假命题.综上可得,真命题的个数为 0,故选 A 2.设 是函数 的导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的图象最有可 能的是( ) a b c R∈ 2 2 ,ac bc> a b> a b> 2 2ac bc> 0c = 2 2ac bc= 2 2ac bc≤ a b≤ 0c = 2 2ac bc= ,a b ( )'f x ( )f x ( )'y f x= ( )y f x=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导函数的图象,判断导函数的符号,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极值,然后判断选项 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 , , ,函数是增函数, ,函数是减函数; 是函数的极大值点,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 所以函数的图象只能是 . 故选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图象的关系,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极值是解 题的关键. 3.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对于平面 ABC 外的任一点 O,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 M 与点 A,B,C 一 定共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点 与点 共面,可得 ,验证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0x < 2x > ( ) 0f x′ > (0,2)x∈ 0x = 2x = C C OM OA OB OC= + +    2OM OA OB OC= − −    1 1 2 3OM OA OB OC= + +    1 1 1 2 3 6OM OA OB OC= + +    M , ,A B C 1x y z+ + = 【详解】设 ,若点 与点 共面,,则 ,只有选 项 D 满足,.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共面定理的应用,其中熟记点 与点 共面时,且 ,则 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的能力. 4.在区间 上随机取一个数 ,则 使不等式 成立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符合已知不等式的 x 的范围,然后根据几何概型的求解公式求解可求 【详解】由 可得 , 由几何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所求的概率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求解,属于基础试题 5.某协会有 200 名会员,现要从中抽取 40 名会员作样本,采用系统抽样法等间距抽取样本, 将全体会员随机按 1~200 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 40 组(1-5 号,6-10 号,…,196- 200 号).若第 5 组抽出的号码为 22,则第 1 组至第 3 组抽出的号码依次是( ) A. 3,8,13 B. 2,7,12 C. 3,9,15 D. 2,6,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原理求出抽样间距,再根据第 5 组抽出的号码求出第 1 组抽出的号码,即可得 出第 2 组、第 3 组抽取的号码. 【详解】根据系统抽样原理知,抽样间距为 200÷40=5, 当第 5 组抽出的号码为 22 时,即 22=4×5+2, OM xOA yOB zOC= + +    M , ,A B C 1x y z+ + = M , ,A B C OM xOA yOB zOC= + +    1x y z+ + = [ ]3,3− x x ( )( )1 2 0x x− + ≤ 1 4 1 3 1 2 3 4 ( )( )1 2 0x x− + ≤ 2 1x− ≤ ≤ 1 ( 2) 1 3 ( 3) 2P − −= =− − 所以第 1 组至第 3 组抽出的号码依次是 2,7,1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6.“ ”是“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 ,进而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 【详解】由 可得 , 所以 “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充要条件的判断,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充要条件的定义,是解答 的关键. 7.点 是抛物线 上一动点,则点 到点 的距离与到直线 的距离之和 的最小值是( ) A. B. 2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d=|PF|+|PA|≥|AF|,再求出|AF|的值即 可. 【详解】依题设 P 在抛物线准线的投影为 P',抛物线的焦点为 F,A(0,-1). 则 F(1,0), 依抛物线的定义知 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PP'|=|PF|, 则点 P 到点 A(0,-1)的距离与 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 1 2x < 1 2x > 1 2x < 1 2x < 10 2x x< >或 1 2x < 1 2x > P 2 4y x= P ( )0, 1A − 1x = − 5 3 2 d=|PF|+|PA|≥|AF|=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考查求距离和,解题的关键是点 P 到点(0,-1)的距离与 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转化为点 P 到点(0,-1)的距离与 P 到焦点 F 的距离之和. 8.如图,长方体 中, , ,点 分别是 , ,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E,F,G 分别是 DD1,AB,CC1 的中点,连接 B1G,FB1,那么∠FGB1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 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 【详解】由题意:ABCD﹣A1B1C1D1 是长方体,E,F,G 分别是 DD1,AB,CC1 的中点,连接 B1G, ∵A1E∥B1G, ∴∠FGB1 为异面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连接 FB1, 在三角形 FB1G 中,AA1=AB=2,AD=1, B1F B1G , FG , B1F2=B1G2+FG2. 2 2(0 1) ( 1 0) 2− + − − = 2 1 1 1 1ABCD A B C D− 1 2AA AB= = 1AD = , ,E F G 1DD AB 1CC 1A E GF 90 60 45 30 2 2 1 1( AB) AA 52 = + = 2 2 1 1( AA ) AD 22 = + = 2 2 1 1CF ( AA ) 32 = + = ∴∠FGB1=90°, 即异面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为 90°.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 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9.设椭圆 的离心率为 ,右焦点为 ,方程 的两个实根分别为 和 ,则点 (  ) A. 必在圆 内 B. 必在圆 上 C. 必在圆 外 D. 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判断点 和圆的关系,则判断 与 2 的关系即可.其中 的关系来自 的两根,故两根关系用韦达定理得出. 【详解】因为 的两个实根分别为 和 ,故 , ,故 又 椭 圆 离 心 率 , 故 , 即 , 故 点 必 在 圆 内.选 A. 【点睛】本题使用韦达定理以及离心率 化简,遇到 时,因为已知离心率的范围, 故转换成都是 的关系,凑出离心率 从而带入求范围. 10.过双曲线 的右顶点作 轴的垂线与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 .若以 的右 焦点为圆心、半径为 4 的圆经过 ,则双曲线 的方程为( ) 的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1e 2 < ( )0F c, 2 0ax bx c+ − = 1x 2x 1 2( )P x x, 2 2 2x y+ = 2 2 2x y+ = 2 2 2x y+ = 1 2( )P x x, 2 2 1 2x x+ 1 2x x, 2 0ax bx c+ − = 2 0ax bx c+ − = 1x 2x 1 2 = bx x a + − 1 2 = cx x a − ( ) 2 2 2 2 22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2 2 22 1 2 ( 1) 2b c b ac a c acx x x x x x e e e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10 e 2 < < 2( 1) 2 2e− − + < 2 2 1 2 2x x+ < 1 2( )P x x, 2 2 2x y+ = 2 2 2b ac a + ,a c e 2 2 2 2 1x yC a b − =: x C A C A O O、 两点( 为坐标原点), C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可得渐近线方程为 ,将 x=a 代入求得 . 由条件知,半焦距 , 所以由 得, . 又因 , 所以解得, . 双曲线 的方程为 故选 A. 11.已知函数 的图象与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 A. 或 2 B. 或 3 C. 或 1 D. 或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极值点为 ,利用 或 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 f(x)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所以 的极大值为 ,极小值为 ,因为函数 的图象与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所以只须满足 或 ,即 或 ,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以及函数的零点,属于中档 题.对于与“三次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往往考虑函数的极值符号来解决,设函数的极大值 2 2 14 12 x y− = 2 2 17 9 x y− = 2 2 18 8 x y− = 2 2 112 4 x y− = C 2 2 14 12 x y− = 3 3y x x c= − + x c = 2− 9− 1− 3− 1x = ± ( 1) 0f − = (1) 0f = 23 3 3( 1)( 1)y x x x′ = − = + − ( , 1),(1, )−∞ − +∞ ( 1,1)− ( )f x ( )1f − ( )1f 3 3y x x c= − + x ( 1) 0f − = (1) 0f = 2c = − 2c = 为 ,极小值为 :一个零点 或 ;两个零点 或 ;三个零点 且 . 12.已知圆 和圆 ,动圆 M 与圆 ,圆 都相切, 动圆的圆心 M 的轨迹为两个椭圆,这两个椭圆的离心率分别为 , ( ),则 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动圆与两定圆都内切时: ,所以 ②动圆与两定圆分别内切,外切时: ,所以 , 则 , 最小值为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请将最简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f M ( )f m ( ) 0f M < ( ) 0f m > ( ) 0f m = ( ) 0f M = ( ) 0f m < ( ) 0f M > 2 2 1 :( 2) 16O x y− + = 2 2 2 2 : (0 2)O x y r r+ = < < 1O 2O 1e 2e 1 2e e> 1 22e e+ 3 2 2 4 + 3 2 2 3 8 1 1 2 2 4{ 4MO R MO MO rMO R r = − ⇒ + = −= − 2 4e r = − 1 1 2 2 4{ 4MO R MO MO rMO R r = − ⇒ + = += + 2 4e r = + 1 2 2 20 2, 4 4r e er r < ∴ = =− + 1 2 1 1 4e e + = ( )1 2 1 2 2 1 1 2 1 2 1 1 2 3 2 22 24 4 1 1 34 e e e e ee e e ee     ++ = + = ≥        + + + 3 2 2 4 + 上) 13.从集合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记作 ,则方程 表示焦点在 轴 上的双曲线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 【解析】 从集合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记作 ,共有 个基本事件,其中满足 方程 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即 的基本事件有 3 个,由古典概型 的概率公式,得方程 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的概率是 ;故填 . 14.已知 为单位向量,且 =0,若 ,则 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 结合向量夹角公式求出 ,进一步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 ,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夹角.渗透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素养.使 用转化思想得出答案. 15.在 中, .如果一个椭圆通过 、 两点,它的一个焦点为点 , 另一个焦点在边 上,则这个椭圆的焦距为 . 【答案】 【解析】 . { 1,1,2,3}− ,m n 2 2 1x y m n + = x 1 4 { }1,1,2,3− ,m n 4 3 12× = 2 2 1x y m n + = x 0, 0m n> < 2 2 1x y m n + = x 3 1 12 4P = = 1 4 ,a b a b⋅  2 5c a b= −   cos ,a c< >=  2 3 2| |c | |c 2 5c a b= −   0a b⋅ = 22 5a c a a b   ⋅ = − ⋅ 2= 2 2 2| | 4| | 4 5 5| | 9c a a b b= − ⋅ + =    | | 3c = cos ,a c< >=  2 2 1 3 3 a c a c ⋅ = =×⋅     Rt ABC∆ 2AB AC= = A B C AB 6 试题分析:设另一个焦点为 ,在 中, ,所以 ,而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即椭圆的焦距为 . 考点:1.椭圆的定义.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P 是曲线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 P 到直线 x+y=0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将原问题转化为切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导函数确定切点坐标可得最小距离 【详解】当直线 平移到与曲线 相切位置时,切点 Q 即为点 P 到直线 的距离最小. 由 ,得 , , 即切点 , 则切点 Q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最小距离,渗透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 采取导数法和公式法,利用数形结合和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 ,设命题 :关于 的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都 成立;命题 :直线 与抛物线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命题“ ”为 【 F Rt ABC∆ 2AB AC= = 2 2BC = 2AC AF BC BF a+ = + = 4 2 2 2 2 2AC AF BC BF a a+ + + = + = ⇒ = + 2AC = 2AF = 22 2 6CF = + = 6 xOy 4 ( 0)y x xx = + > 0x y+ = 4y x x = + 0x y+ = 2 41 1y x ′ = − = − 2( 2 )x = − 舍 3 2y = ( 2,3 2)Q 0x y+ = 2 2 2 3 2 4 1 1 + = + 4 m R∈ p x ( ) ( )2 1 1 0mx m x m+ − + − ≤ x q 2y x m= + 2 4y x= p q¬ ∧ 真命题,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 .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 p、q 命题为真时 m 的取值范围,根据 为真命题可推导 m 的范围 【详解】由命题 知,关于 的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都成立, 则当 时,不等式变为 ,不合题意。 当 时,必须满足 , 解得 , 因此,当 时,命题“ ”是真命题,当 时,“ ”是真命题。 ∵直线 ①与抛物线 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联立①②消去 得 。 令 ,解得 。因此,当 时, 是真命题。 ∵“ ”为真命题,∴“ ”和“ ”都为真命题, 可得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逻辑的有关判定,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如图:正三棱柱 中, 是 的中点, . (1)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m 1 1,3 2  −   p q¬ ∧ p x ( ) ( )2 1 1 0mx m x m+ − + − ≤ x 0m = 1 0x − ≤ 0m ≠ ( ) ( )2 0 1 4 1 0 m m m m <∆ = − − − ≤ 1 3m ≤ − 1 3m ≤ − p 1 3m > − p¬ 2y x m= + 2 4y x= x 2 2 2 0y y m− + = 4 8 0m∆ = − > 1 2m < 1 2m < q p q¬ ∧ p¬ q 1 1 3 2m− < < m 1 1,3 2  −   1 1 1ABC A B C− D BC 1 1AA AB= = 1B AB D− − (2)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1)求出平面 AB1D 的法向量,平面 AB1B 的法向量,设二面角 B-AB1-D 的大小为 θ,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解即可 (2)由(1)得平面 的法向量为 ,取其单位法向量 , 用向量法能求出点 C 到平面 AB1D 的距离. 【详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 (1)解:∵ , ,∴ , , 设 是平面 的法向量,则 ,且 , 故 , .取 ,得 ; 同理,可求得平面 的法向量是 设二面角 的大小为 ,∵ . (2)解由(1)得平面 的法向量为 ,取其单位法向量 , 又 ,∴点 到平面 的距离 . C 1AB D 15 5 5 5 1AB D ( )1 2,0,1n = 2 1,0, 5 5 n  =     D xyz− 30, ,02A       1 1 ,0,12B  −   30, ,02AD  = −     1 1 ,0, 12B D  = −    ( )1 , ,n p q r= 1AB D 1 0n AD⋅ =  1 1 0n B D⋅ =  3 02 q− = 1 02 p r− = 1r = ( )1 2,0,1n = 1AB B ( )2 3, 1,0n = − 1B AB D− − θ 1 2 1 2 15cos 5 n n n n θ ⋅= =     1AB D ( )1 2,0,1n = 2 1,0, 5 5 n  =     1 ,0,02DC  =     C 1AB D 5 5d DC n= ⋅ =  【点睛】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考查点到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 及计算能力. 19.已知函数 . (1)当 时,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2)当 时,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答案】(1) ;(2)函数 的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 . 【解析】 【分析】 (1)把 代入,先对函数求导,然后求 f(1),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点切线的斜 率 k=f′(1),从而求出切线方程. (2)先对函数求导,分 两种情况讨论可得函数的单调区间. 【详解】(1)当 时, , , , ,所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 (2) , 1)当 时,解 ,得 ,解 ,得 , 所以函数 的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在 . 2) 时,令 得 或 . 当 时, ,在 上 ,在 上 , 函数 的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 . 【点睛】本小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等基础知识, 考查运算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20.已知直线 : 与抛物线 : 交于 、 两点, 为坐标原 点, . (1)求直线 和抛物线 的方程; ( ) ( )21 1 ln2f x ax a x x= − + + 0a = ( )y f x= ( )( )1, 1f 0a ≤ ( )f x 1y = − ( )f x ( )0,1 ( )1,+∞ 0a = 0, 0a a= < 0a = ( ) lnf x x x= − + ( )1 1 ln1 1f = − + = − ( ) 1' 1f x x = − + ( )' 1 0f = ( )y f x= ( )( )1, 1f 1y = − ( ) ( ) 1' 1f x ax a x = − + + ( ) ( )( ) ( )2 1 1 1 1 0ax a x ax x xx x − + + − −= = > 0a = ( ) 1' 0xf x x −= − > 1x < ( ) 1' 0xf x x −= − < 1x > ( )f x ( )0,1 ( )1,+∞ 0a ≠ ( )' 0f x = 1x = 1x a = 0a < 1 0a < ( )0,1 ( )' 0f x > ( )1,+∞ ( )' 0f x < ( )f x ( )0,1 ( )1,+∞ l 2y kx= − C ( )2 2 0x py p= − > A B O ( )4, 12OA OB+ = − −  l C (2)抛物线上一动点 从 到 运动时,求点 到直线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 的坐标. 【答案】(1)直线 的方程为 ,抛物线 的方程为 ;(2) . 【解析】 【分析】 (1)由 得 ,可得根与系数的关系、再利用向量坐标运算即 可得出; (2)设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点 P 到直 线 AB 的距离,进而求最值即可. 【详解】(1)由 得 , 设 , , 则 , , , 所以 ,解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抛物线 的方程为 . (2)由 得, , , , 设 ,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 因为 ,所以当 时, , 此时 . P A B P l P l 2 2y x= − C 2 2x y= − ( )2, 2P − − 2 2 2 y kx x py = −  = − 2 2 4 0x pkx p+ − = ( )21, 2 2 2 2 2 22P t t t − − − < < − +   2 2 2 y kx x py = −  = − 2 2 4 0x pkx p+ − = ( )1 1,A x y ( )2 2,B x y 1 2 2x x pk+ = − ( ) 2 1 2 1 2 4 2 4y y k x x pk+ = + − = − − ( ) ( )2 1 2 1 2 2, 2 2 4OA OB x x y y pk pk+ = + + = − − −  ( )4, 12= − − 2 2 4 2 4 12 pk pk − = − − − = − 1 2 p k =  = l 2 2y x= − C 2 2x y= − 2 2 2 2 y x x y = −  = − 2 4 4 0x x+ − = 1 2 2x = − − 2 2 2x = − + ( )21, 2 2 2 2 2 22P t t t − − − < < − +   P l d ( ) ( )2 2 22 12 2 2 42 52 1 t t t d + − + − = = + − 2 2 2 2 2 2t− − < < − + 2t = − max 4 5 5d = ( )2, 2P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向量的坐标运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 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1.某行业主管部门为了解本行业中小企业的生产情况,随机调查了 100 个企业,得到这些企 业第一季度相对于前一年第一季度产值增长率 y 的频数分布表. 的分组 企业数 2 24 53 14 7 (1)分别估计这类企业中产值增长率不低于 40%的企业比例、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比例; (2)求这类企业产值增长率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 中点值为代表).(精确到 0.01) 附: . 【答案】(1) 增长率超过 的企业比例为 ,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比例为 ;(2)平 均数 ;标准差 . 【解析】 【分析】 (1)本题首先可以通过题意确定 个企业中增长率超过 的企业以及产值负增长的企 业的个数,然后通过增长率超过 的企业以及产值负增长的企业的个数除随机调查的企 业总数即可得出结果; (2)可通过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果. 【详解】(1)由题意可知,随机调查的 个企业中增长率超过 的企业有 个, 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有 个, 所以增长率超过 的企业比例为 ,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比例为 . (2)由题意可知,平均值 , 标准差的平方: y [ 0.20,0)− [0,0.20) [0.20,0.40) [0.40,0.60) [0.60,0.80) 74 8.602≈ 0040 21 100 2 1 100 50= 0.3 0.17 100 040 0 040 0 100 040 0 14 7 21+ = 2 040 0 21 100 2 1 100 50= ( )2 0.1 24 0.1 53 0.3 14 0.5 7 0.7 100 0.3y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2 1 100 2 0.1 0.3 24 0.1 0.3 53 0.3 0.3 14 0.5 0.3 7 0.7 0.3s é ù= ´ - - + ´ - + ´ - + ´ - + ´ -ê úë û , 所以标准差 .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的计算,主要考查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考查 学生从信息题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简单题. 22.如图,已知 ,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过 与 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且 (1)求椭圆 标准方程; (2)已知点 ,问是否存在直线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 ,且 的垂直平分线 恰好过 点?若存在,求出直线 斜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依据定义求得椭圆的长轴长 ,又右焦点为 , 从而得到其标准方程;(2)本题需分 与 轴垂直和不垂直两种情况简单讨论,当不垂直时, 可设 的方程为 ,联立椭圆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两解问题求得斜率取 值范围. 试题解析:(1) 连接 ,在 中, , ,∴ ∴ 由椭圆定义可知 即 ,又 ,从而 , 的 [ ]1 100 0.32 0.96 0.56 1.12 0.0296= + + + = 0.0296 0.0004 74 0.02 8.602 0.17s = = ´ » ´ » 1F 2F ( )2 2,0F x M 2 3MF = ( )0,1P l A B AB P l 2 2 116 12 x y+ = 1 1,2 2  −   1 22 8a MF MF= + = ( )2 2,0F l x l y kx m= + 1MF 1 2Rt MF F∆ 1 2 4F F = 2 3MF = 1 5MF = 2 8a = 4a = 2 4c = 2 12b =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 由题意可知,若 的垂直平分线恰好过 点,则有 , 当 与 轴垂直时,不满足 ;当 与 轴不垂直时, 设 的方程为 ,由 ,消 得 , ∵ , ∴ ,①式 令 , , 的中点为 ,则 ∴ , , ∴ , 又∵ , ∴ 即 ,化简得 , 结合①式得 ,即 ,解之得: ,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且其斜率 的取值范围为 . 考点:椭圆 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 2 2 116 12 x y+ = AB P PA PB= l x PA PB= l x l y kx m= + 2 2{ 116 12 y kx m x y = + + = y ( )2 2 23 4 8 4 48 0k x kmx m+ + + − = ( )( )2 2 2 264 4 3 4 4 48 0k m k m∆ = − + − > 216 2 12k m+ > ( )1 1,A x y ( )2 2,B x y AB ( )0 0,C x y 1 2 2 8 3 4 kmx x k −+ = + 1 2 0 2 4 2 3 4 x x kmx k + −= = + 0 0 2 3 3 4 my kx m k = + = + 2 2 4 3,3 4 3 4 km mC k k −   + +  PC AB⊥ 1PCk k⋅ = − 2 2 3 13 4 14 3 4 m k kkm k −+ × = −− + ( )23 4m k= − + ( )22 216 12 4 3k k+ > + 4 216 8 3 0k k+ − < 1 1 2 2k− < < k 1 1,2 2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