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3.50 KB
- 2021-06-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 集合的表示及其关系
【典例解析】
1. (必修1第7页练习第三题(3))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为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集合间存在有子集,相等与真子集的关系。而分析集合间的关系需从集合中的元素入手,联系定义作出判断;
方法1;可知。
方法2;亦可将A集合进行表达方式的转换即;4与10的最小公倍数为20,则所有的公倍数为;
,可得。
【反思回顾】(1)知识反思:需要熟悉集合的表达方式(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明确集合间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的概念。
(2)解题反思:由于给出的集合为无限集合,判断它们间的关系,可采用转换为列举法表示(明确简单,但较为繁琐,同时不够全面),或对集合进行解读,再采用对应思想进行比较。
2.(必修1第44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4题)已知集合,集合,若,求实数的值.
【错解】由题;, 或,解得;。
【错题剖析】本题以方程的解为载体,考查了集合的子集概念。易忽视空集的情况,即空集是
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概念不清造成漏解。
【正解】题目给出了两个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值;则,
则当时,可得,当时,可得,当时,得
综上:;
【反思回顾】(1)知识反思:涉及集合的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一次和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2)解题反思;本题给出集合为两个方程的根,条件,可从元素分析入手,即B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在集合A中。由于空集的存在需对集合B的情况进行分类,从而求出的值;体现了分类思想和对集合语言(方程的根)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注意: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在解决集合之间关系问题时,它往往易被忽视而引起解题失误。
【知识背囊】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ÞB或Bß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变式训练】
变式1.已知集合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矩形},C={x|x是正方形},D={x|x是菱形},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选项A错,应当是..选项B对,正方形一定是矩形,但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选项C错,
正方形一定是菱形,但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选项D错,应当是.
变式2.已知集合A={x|y=,x∈R},B={x|x=m2,m∈A},则( )
A. A ßB B. BÞA C. A⊆B D. B=A
【答案】B.
【解析】易知A集合中元素为函数定义域:A={x|-1≤x≤1},
由A集合可得B={x|x=m2,m∈A}={x|0≤x≤1},因此BÞA。
变式3.已知集合,,若,则与的关系是()
A. B. C.或 D.不能确定
【答案】A
变式4.已知集合,,若,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可得是方程的两根,再根据韦达定理列方程求解.
,由,可得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可得,即,故选B.
反思:(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前提;
(2)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3)注意化归思想的应用,常常转化为方程问题以及不等式问题求解.
变式5. S(A)表示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和,且A⊆{1,2,3,4,5},若S(A)能被3整除,则符合条件的非空集合A的个数是( )
A.10 B.11 C.12 D.13
【答案】C
变式6. ,,且,则的取值是______.
【答案】
【解析】由 ,当 时, ,当时, ,
所以 或,所以或,所以
反思: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个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图,化抽象为直观进行求解.
变式7.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集合,集合.
若,则或即或.
那么,则.
反思:本题正面考虑不太好想,所以采用了“反证法”的“正难则反”的思想,从反面入手先解得满足
的的取值范围,再利用补集思想转回来解决了问题.所以只要是出现
求参数范围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它的对立面利用解决问题方便的原则来考虑.
【高考链接】
1.【2015高考重庆理1】已知集合A=,B=,则( )
A、A=B B、AB= C、AB D、BA
【答案】D
【解析】由于,故A、B、C均错,D是正确的,选D.
2.【2015新课标高考】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可得;,,故选D.
3.【2015湖南理2】设,是两个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反之,,故为充要条件,选C.
4.【2014上海理11】. 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则= .
【答案】
【解析】由题意或,因为,,,
因此.
5.【2014福建,理15】若集合且下列四个关系:①;②;③;④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
【答案】6
【解析】分析:由于题意是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所以①不成立,否则②成立.即可得.由即.可得.两种情况.由.所以有一种情况.由即.可得.共三种情况.综上共6种.
【反思】本题主要考查集合、推理及分类讨论思想,此类题的易错点是:分类不严谨;审题不认真.本题若对“有且只有”这四个字不敏感,则在解题过程中不易找到突破口.因此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分类做到不重不漏,才不会陷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高斯